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萬元學習機,中產家長有了新的“雞娃幫兇”,歡迎閲讀。
" 幼小銜接 " 在今天,已經是大批家長焦慮的根源。
上小學這件事,早就廣泛被家長們視為孩子的 " 人生起跑線 ",幼小銜接在升學中的重要性,就相當于這場漫長馬拉松的熱身。
在眾多家長的預期中,熱身做得好,才能快速進入狀态,哪怕做不到在初期就保持遙遙領先,起碼不要落後于同期起跑的選手。
而在這個沒有系統教育介入、沒有老師看顧的階段,輔導學習的重任就被落到了家長身上,家長也要在焦灼之中,默默承受幼小銜接階段附帶的心理、精神、身體上的全面壓力。
焦慮之下,很多家長開始把目光瞄向了學習機。
學習機,一款專供幼小初高孩子學習的電子平板,在眼下大有變成升學期兒童 " 電子教練 " 的勢頭,在一系列宣傳廣告和貼文中,看似這是能平穩助攻孩子、拯救家長的救生筏。
哪怕一台要大幾千塊錢,還是有大批家長願意買單。
學習機,精準收割焦慮家長
從孩子上幼兒園大班開始,每天晚上,羅蘭家裏都要不可避免地陷入一陣雞飛狗跳。
單單在籌備幼小銜接這件事上,她就已經花下小一萬塊錢。
本着善其事利其器的原則,故事機、拼音學練機、護眼燈、不同品牌的點讀筆和掃描筆早就全套購入,光是學習桌就花了三千多。
只是按照她制定學習計劃推進了沒有一周,這張學習桌就從預想中 " 夢開始的地方 " 變成了家裏的戰場。羅蘭也是照着計劃實操起來才意識到,對這個階段的小孩來説,一切計劃都終将被變化占領。
" 我按網上説的,讓小孩獨處自己完成任務,好培養獨立自主性,半個小時沒盯着他一筆沒寫,倒是把一盒鉛筆削得整整齊齊。"
家裏學習計劃受阻的同時,羅蘭又偶然聽幼兒園同班的媽媽説,現在小學老師都默認孩子認識 1000 個字,拼音的基礎教學也是一帶而過,心裏開始更加焦灼。
" 從一年級起就聽不懂跟不上 " 的念頭一升起,她就不敢再往下想。
雖然不知道人生這條起跑線在哪,但照自家孩子龜速行進的狀态,肯定超不了同學也赢不了比賽。
迫在眉睫要追平的學習進度,各科知識、拼寫、閲讀、算數、英語的 0 基礎教學,加上學習習慣要從頭抓起的小孩,拼湊出了一個焦慮的家長。
羅蘭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網上搜羅别人分享的幼小銜接計劃,看久了發現各個平台給她推送的内容,總導向了同一個電子產品:學習機。
有關學習機的宣傳中,一台機器,包含了幼小初高的全部課程。
面對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也有針對性的各科基礎知識入門、寓教于樂,不用在外面報課。主打高效教學,每天只要空出一個小時,孩子輕松也解放家長。
初看能解決羅蘭的全部需求,決定買一個之後,她又開始在買什麼牌子中糾結打轉。
不同品牌的學習機,像各有特長的家教。
有的擅長帶孩子入門,有的更擅長培養學習習慣,有的花錢雇一次能陪孩子到初中畢業。功能越全面的,涵蓋學年跨度越大的,相應也就越貴。
買學習機與其説是買一個電子產品,不如説是花錢買裏面的軟體和網課。家長們不會在乎續航、刷新率、支持多少瓦快充;只關心這個品牌的學習機裏是不是新課标教材。
部分品牌除了錯題本、基礎課程等功能外,還會添加繪本、音頻故事的功能。以一種 " 能以一抵十 " 的姿态,向潛在消費者輸送一種買到即賺到的暗示。
羅蘭算着平時買繪本一次都要大幾百,不知不覺對幾千塊的學習機產生了一點 " 還挺劃算 " 的錯覺。
按學習機平均 2000 — 9000 的價格來看,實在不便宜,但對中產家長來説,只要孩子不落後,這就是兒童教育投入中的九牛一毛。
羅蘭最終花了四千多買下了一台學習機,到手半個月後,才意識到這場消費的終極目的,似乎就是為了哄哄家長自己。
再貴的學習機也做不到對症下藥
鋪天蓋地的學習機測評中,每個品牌下都充斥着大量正向案例。每個買下學習機的家長,都盼望自己能成為其中之一。
從選購學習機這步開始,羅蘭就意識到,各個品牌學習機之間的比拼,實際就是學習機裏幼兒資源的對決。
一款學習機的作用主要被分為幾大類:課程、作業、拔高練習。
在學習機的商品詳情頁能看出,這類商品真的很努力在探尋 AI 的功能邊界。
其中不乏 "AI 坐姿守護 " 這種難以想象的功能
市面幾個呼聲最高的學習機品牌,學而思、科大訊飛、小度、希沃都各有各的優缺點,也都被賦予看似非常高深的功能。
有的啓蒙功能做得不錯,但沒有辦法幫助更新和拔高;有的課程齊全,但充其量只能用到小學畢業;有的學習機功能全大但課程不全。縱使學習機也存在 " 偏科 " 現象,家長只能盡力按需選擇。
但即使家長們做了再多購買功課,對學習機是否好用也都停留在紙上談兵層面。
現實情況下,縱使學習機裏的 AI 功能再強大、課程再豐富,兒童的學習教育也從來不是 " 支上平板,放上網課就萬事大吉 " 這麼簡單。
事實上,當把這些 AI 功能應用在實際生活場景中,智能學習機的智能程度,總要打上些折扣。
羅蘭在反復糾結中選的科大訊飛 S30 學習機,據説這款不但可以在幼小銜接時期幫孩子打下基礎,上了小學初中以後還能預習、拔高、批改作業。她覺得這麼看來,4999 的價格也算不上貴。
學習機到家的那天,小朋友确實很喜歡,主動要求留下上課也積極很多,明顯的改觀讓羅蘭產生錢沒白花的欣慰。
但很快她也發現,孩子的學習興趣并非來自課程,而是當代兒童對于電子產品的一種天然親近。不出半個月,孩子就開始問她 " 媽媽這個平板為什麼玩不了遊戲?"
學習機裏面的功能雖然多,但不實用的功能更多。興趣教育課程豐富程度不如幼兒園,數學版塊都是視頻課内容,很多宣傳中的 " 豐富課程 " 也都是錄播課,羅蘭上網查了查,同樣的錄播視頻課素材,網上的網盤打包價只要 19.9。
用了一陣以後,學習機的使用頻率逐漸下跌,羅蘭之前看中的繪本功能,也在考慮到護眼問題後,決定還是讓小朋友平時以多看紙質書為主。學習機的作用,變成平時偶爾會拿出來用 "AI 情景模拟 " 功能來練練英語口語。
到這裏羅蘭也能自我安慰,平攤一下也比英語外教 1V1 來得便宜。
直到用了一年多以後,這款中等價位學習機,在恰好過了保修期的時段後遭遇第一次黑屏。在網上查了一圈後,發現這已經是這個牌子的普遍現象。
"後來想想這個價位不如直接給小孩買個 iPad,護眼功能有沒有用大家也都不清楚,現在各個學習軟體都有家長監管功能,起碼 iPad 能夠确保用上很多年。"
市面常見的學習機都存在的普遍現象,就是硬體配置一言難盡,花大價錢買來的軟配置有時候也不太盡如人意。
很多打着 " 幼小初高 " 全能通用的機器,實際照顧不到這麼大的區間。" 越貴越好用 " 的電子產品定律,在學習機系列中也無法通用。
能照顧到幼小銜接的學習機品牌,基本到了一定年級就要換個更新換個新款。直接入手頂配,裏面的課程對年齡較低的孩子來説又太枯燥。
羅蘭買前想讓學習機承擔 " 帶娃 " 主力的夢想,破碎的比學習機的質保期還快。
一個被閒置的學習機背後,總有一個過度理想化的家長,也有一個過度宣傳的品牌。AI 有多萬能尚且未知,但已知的是學習機無法取代老師,更無法代替家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電子垃圾
各個學習機品牌在營銷推廣上,關于產品究竟是孩子學習中的 " 主力 " 還是 " 助力 " 的定位,始終都很模糊。
哪怕不算上幼小銜接,學習機面對小初高學生,也常有人工智能變智障的問題出現。
品牌所描繪的學習機使用場景,都是在家長輔導不了前提下,由學習機挺身而出。
而 " 萬元學習機有講解錯誤 ""AI 學習機一本正經地瞎判作業 " 的消息頻出,開始讓準備入手的家長猶豫。
在各品牌的學習機的買家秀評論區裏,AI 功能把作業批錯早就是一種常見問題。答對的判錯,答錯的判對,連同給的題庫解析也都和正确答案有出入。
據説 AI 判題的正确率和小孩的字體、教材的版本、使用的頻率都有關,但花大錢買的產品屢屢出錯是不争的事實。
家長們面對一個個 " 恭喜答對了!" 卻無法全信,只有自己重新看一遍,也認命般地接受了一個現實:無論花了多少錢,用什麼學習方法,帶孩子的歸宿終究還是熬媽。
學習機的 AI 功能真的值大幾千嗎?
學習機并不是到了這個時代才新生的產物,回顧每一代人的成長史,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電子垃圾。
倒退些年頭,随着一句 " 哪裏不會點哪裏 " 的廣告語,全國不少小孩都在那幾年裏收到了自己的發聲玩具。
再往後,正逢智能手機迅猛發展的幾年裏,很多 90 後也收到了自己人生第一台智能機,全彩觸屏的電子掌上學習機,是那個的 " 高階千元電子詞典 "。
到了今天,各個大廠正在費盡心思推銷出自己的 " 縫合平板 "。
平板結合收音機外形和大喇叭、簡易操作、聲控為主的功能就是 " 智能老人機 ";螢幕尺寸加大,添上架子和轱辘的平板就是 " 智能閨蜜機 "。護眼屏、内置課程、AI 功能的組合,更是在平板的基礎上賣出高價,成為新一代家長們忍痛也要買下的近萬元學習機。
很多品牌在平板基礎上 " 二創 " 的系列產品,連更新都承襲着老套路:避免不了的擠牙膏式更新,噱頭大過實用性的花哨功能。
但即便如此,學習機還是真真正正打到了家長們的痛點上。
中產家長成為品牌瞄中的精準消費者,窮啥都不能窮教育,所以眾多家長會在看過無數個測評、無數個避雷貼文後,還是選擇在能力範圍内,精挑細選一台最适合自家孩子的學習機
學習機有沒有用是個薛定谔問題,為了孩子,也買個心安。
結語
學習機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電子產品的很多固有要求和規則。最好的不是最貴的,頂配不一定适合,沒有 " 早買早享受 ",晚買更是毫無用處。
害怕孩子落後的同時,鞏固基礎知識、預習和拔高都同樣重要。孩子學習中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哪怕是一次随堂小測中多錯了兩道題,都足夠讓一部分家長精神緊繃。
家長們也同樣清楚,自己着急無用,沒法替孩子學習,強行灌輸還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但又不能什麼也不做。
學習機,能适時幫家長們通過消費的形式,填補上心理層面的焦灼。
萬一真能激發點學習興趣呢?總比單純看手機和平板要好,不管成績變不變好,盡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