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斯蒂芬·平克:心智探奇,解碼人類心智運作,歡迎閲讀。
" 人類的心智充滿謎團。一方面,人類心智如同一項偉大的工程傑作,沒有任何一台機器人或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像人類這樣娴熟地看、動、講話、理解,或利用常識。"
" 然而,人類心智存在很多顯而易見的怪癖。為什麼人們認為吃蟲子很惡心?蟲子可是優質健康的蛋白質來源。為什麼人們相信鬼魂和神靈?為什麼人們熱烈地墜入愛河?為什麼會相互挑戰決鬥?" 斯蒂芬 · 平克如是説。
斯蒂芬 · 平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世界級語言學家,其代表作《語言本能: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思想本質:語言是洞察人類天性之窗》、《心智探奇:人類心智的起源與進化》、《白板:科學和常識所揭示的人性奧秘》等都是世界心理學、認知學的經典之作。
人工智能的發展會不會快于人腦發展?
在社會分工中,女性心智如何發揮其優勢?
如何利用心理計算理論和自然選擇理論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
今天,斯蒂芬 · 平克做客混沌!帶來課程《心智探奇:解碼人類心智運作》,用三個關鍵詞來解釋人類心智底層的運作原理。
以下為課程筆記:
授課老師|斯蒂芬 · 平克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編輯|混沌商業研究團隊
支持|混沌前沿課
一、關鍵詞之一:計算
人類心智通過兩種類型的計算,來完成輸入與輸出之間的轉換。
1)從羅密歐與朱麗葉看大腦如何擁有智能
思考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計算。設想你面對一個機器,輸入這樣那樣的符号,機器再輸出符号。比如輸入數字 2、運算符号加号、數字 3 以及等号,輸出數字 5。這台機器就完成了一個智能的運行過程。
計算這一概念之所以有説服力,是因為它可以解釋像人腦這樣的系統為何具有智能。那什麼是智能?
我舉一個和人類有關的例子,這個例子來自于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姆 · 詹姆斯。具備智能的系統和不具備智能的系統,二者之間有何區别?
詹姆斯是這樣解釋的:羅密歐想和朱麗葉在一起,就像鐵屑會被磁鐵吸引。如果二人之間沒有障礙阻攔,羅密歐會徑直奔向朱麗葉。但如果二人之間砌了一堵牆,他們肯定不會像隔了張卡片的磁石和鐵屑一樣,把自己的臉緊貼在牆的兩側。羅密歐會很快找到一條迂回路線,要麼翻牆,要麼通過他途徑,最終親吻到朱麗葉。對鐵屑而言,行進的路線是固定的,最終是否抵達目的,則是随機的。但羅密歐能夠根據理性規則作出決策,從而達到一個固定的目标,他的途徑有無限種可能性。這就是智能。
羅密歐如何實現願望呢?假設他設定自己的目标為親吻朱麗葉。如果在 A 和 B 之間存在 C,A 和 B 無法接觸。但如果 A 跨越了 C,C 就不再介于 A 和 B 之間。要親吻朱麗葉,需要翻越圍牆,這就是計算。
2)人類心智所做的兩類計算
2.1) 符号式邏輯命題計算
計算機執行的計算過程,我們稱之為符号式邏輯命題計算,比如我剛才提到的 2 + 3 = 5。如果 C 介于 A 和 B 之間,A 和 B 無法接觸。如果跨越 C,A 就能夠接觸到 B,這就是符号式邏輯計算。很多年前,這就是 AI 系統的工作機制。
2.2)神經網絡
但還有其他不同的計算機制,例如神經網絡,也可以稱為深度學習計算。目前這種計算模式常應用于大型語言模型,例如 ChatGPT。
神經網絡并沒有使用因 A 得 B 的邏輯規則。神經網絡具備大量單元,每一個單元對應着很簡單的概念。因此可以識别英語中一些簡單的概念,比如 " 是否是蔬菜 "" 是否呈綠色 "" 是否呈葉片狀 " 等等。
神經網絡每一個輸入關聯一個輸出,輸出的關聯是經過訓練的。神經網絡可以進行統計計算,所以輸出層的關聯關系會有所不同。系統生成大量輸入,并乘以相應的權重,然後猜測正确答案是什麼。
目前的 AI 模型被稱為深度神經網絡。深度意思就是在輸入層和輸出層之間,是多層的結構,這種結構不是單層的。
神經網絡的優勢是什麼?為什麼最近的 AI 都采用了深度學習計算?探究個中原因,最近的 AI 模型采用神經網絡而不采用經典邏輯計算,是因為神經網絡更加靈活,有能力處理成千上萬的統計模式,而不再局限于少量的邏輯規則。每一個邏輯規則都會有例外。但在神經網絡中,所有的模式,所有的規律,所有的例外,都可以得到處理。
但神經網絡也有缺點。神經網絡需要大量的訓練,這就是 GPT 4.0 和其他大型語言模型面臨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你使用過大型語言模型。你可能會發現這些模型會捏造事實,有時説的完全是假話。神經網絡的問題就在于像 ChatGPT 這樣的系統,沒有邏輯,沒有真正的事實,只有模型、統計數據、和聯想。
2.3 )人腦的計算類型:兼具兩種計算
這引發一個問題,人腦是怎樣一種計算機?人腦是否會采用像經典 AI 這樣的邏輯命題?因為 A 所以得出 B?還是會聯想學習,像深度神經網絡這樣?
我會給出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兩者兼有。人類大腦不僅靈活,還能夠甄别真正的事實。
二、關鍵詞之二:進化
理解心智運作機制的第二個關鍵詞是進化:人類心智需要不斷進化,才能在變化的環境中處理復雜任務。
1)我們如何理解復雜的設備:反向工程與正向工程
我們如何理解復雜的設備?舉個例子,我在一家古董店遇到了這個物件,我很好奇于是買下了它。你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這是幹什麼用的?
這個工具有很多零件,有彈簧、鋒利的刀片、金屬環、活塞臂、支撐架,像一件藝術品,但它顯然也是一個具有某種功能的工具。如果你不知道它的用處,就不可能理解這個器具。
後來我找到了答案,我在網上搜索到,這是一個櫻桃去核器。把櫻桃先放入,向下壓,會将櫻桃切開一個 X 形狀的開口。再把櫻桃翻過來,放在這邊小一點的環裏,然後将櫻桃核從果肉裏壓出來。為什麼這裏有一個搖桿,因為你要向下壓;為什麼這裏有一個 X 形的刀片,因為櫻桃核可以從切口處被壓出來。這樣你就充分地理解了這個工具。
這就是反向工程,你先遇到一件物品,嘗試着研究明白這件物品的功能,再去理解它。舉個例子,索尼的工程師發現松下推出了新產品,他們去商店買一台松下新產品,拆開它嘗試研究清楚每一個零件的作用。而在正向工程中,你首先知道物品需要實現什麼樣的功能,然後去創造這樣的物品。
人體也是非常復雜的設備,要比這個櫻桃去核器復雜得多。例如人的眼睛,有透明晶狀體,有對光線敏感的視網膜,還有肌肉,因此眼球可以來回轉動,總之構造非常復雜。
眼睛是做什麼用的?眼睛有什麼功能?人人都知道答案,眼睛是用來成像的。生理學和解剖學研究的就是關于人體的反向工程。
達爾文解釋了動物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即通過一代又一代的繁衍,随機出現的生命特征會被篩選,利于生存或繁衍的特征會保存并延續。
2)人類心智也是復雜設備
人類的心智,同樣是一台極復雜的設備。那心智的功能是什麼,執行什麼功能?
簡單而言,人類具備心智,是因為心智幫助我們的祖先生存繁衍,應對我們進化所處的環境。這裏所説的環境,是部落或狩獵者所聚集的環境。因為 99% 的人類進化都是我們的祖先還過着狩獵生活時進行的。直到近代我們才創建了城市,學會了閲讀、寫作,發明了計算機,建立了政府、學校等等。
三、關鍵詞之三:專業化
理解心智的三個關鍵詞,專業化:人類心智是一個專業化的系統,需要彼此配合才能完成任務。
就生物學角度而言,人體内有各種系統,例如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骨骼系統。人體還有各種器官,例如心髒、肝髒、腎髒,以及骨頭。還有人體組織,心髒組織不同于肺部組織。人體還有細胞,心髒細胞不同于肺部細胞。這是人體的工作機制。
人類心智也是由不同的系統組成的。什麼是心智?心智就是人類執行計算任務的器官和系統,讓人類可以理解并智勝物體、動物、植物,以及彼此。
我認為人類心智并不是無所不能的,并不存在某種可以解釋萬事萬物的計算模型。我們思考、看、感受,心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我們可以從三維角度看物體,胳膊和腿可以活動。我們可以理解這個物理世界,我們要尋找伴侶,經營與伴侶的關系,我們要結交朋友,締結盟友,所有這些活動都各不相同。我們通過思考應對這些問題,思考過程也各不相同。
篇幅所限,本文内容僅為課程十分之一
點擊海報,看完整課程!
一、視覺
我們看東西時,大腦在處理什麼問題呢?人類的視覺功能表現出色,我們睜開眼睛就能看到整個世界,有各種物體、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動物。視物似乎是很簡單的,但實際上這個過程很復雜。在浏覽網站時,很多人都會遇到網站要求驗證你是人類而不是機器人,給你一些模糊的圖片,展示了摩托車、橋、汽車等,人類可以識别出汽車,而機器人卻不可以。網站據此判斷出你是人類而不是機器人。
那麼人類是如何識别物體的呢?最初,人類大腦中并不存在關于汽車、貓、蘋果等事物的信息。光線從物體上反射,人的角膜和晶狀體聚焦物體,在眼球後部形成二維影像。接着,影像轉化為神經信号,神經信号再傳遞給大腦。大腦需要做的是整合處理這些數值,大概一百萬個數值進入每只眼睛,幫助人類辨析世界萬象。
案例:大腦如何重建物體形狀?
我們拿出手電筒和紙板。光線與物體表面之間的角度越大,反射的光線越少。舉起這張紙板,如果光線垂直照射,光線照射集中而明亮,形成光點。但如果我傾斜照射,光線散射于整個較大的表面,就不那麼明亮了,變得更暗。
這就是光線的特點。大腦的理解方式是一個相似但反向的過程。一束光線越暗,表示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角度越大。通過這種方式,大腦就可以借助物體表面多個光束的反射,勾勒出外界物體的形狀。
案例:人類為何會有視覺謬誤?
光線越暗,角度越大,但這種算法只在物體表面同色的情況下才有效,如果物體表面被巧妙地塗成多種顏色,這種陰影算法就會歪曲物體在大腦中的形狀。我們就會看到失真的形狀。
現實生活中人們化妝也是這樣。化妝就會利用陰影算法改變臉部的線條形狀。如果女士給臉頰撲些腮紅,較深的陰影就會讓旁觀者的大腦接收到分明的棱角,這會讓女士的顴骨看上去更明顯。相反,如果女士在上唇撲一些高光粉,高光粉就會讓唇部顯得更豐滿,因為大腦通過接收陰影來辨析形狀。
更廣義的角度而言,人類的很多幻覺都是謬誤。但這并不是什麼毛病或缺陷,或大腦的設計失誤,而是一種匹配錯位。這種匹配錯位來源于人類對遠古世界環境的假設,仍存留于我們的心智裏,但我們又形成了對現代世界的認知。
例如,我們為什麼要吃對心髒不好、導致血糖升高的垃圾食品?因為人類大腦具備的心智會假設在這個世界上,甜食是有營養的。在進化過程中,的确如此,遠古時期唯一的甜食就是成熟後的水果,而成熟後的水果對身體健康有益。然而,在現代社會,我們具備能力制造大量的糖果、巧克力、派和其他甜點,這些食品不利于人體健康。但我們的口味匹配的仍然是遠古時期的生活,即我們進化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二、思考
人們為何會相信科學角度而言并不存在的事物?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鬼魂或神靈的存在?人們為什麼會相信民間醫術,盡管民間醫術有時并沒有療效?人們為什麼相信占星術,認為你出生時星象的位置會影響你的性格和命運?
因為人類在遠古時期、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為了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而產生了許多直覺理論。
但這種直覺理論,即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民間理論,并不如我們從最先進科學得到的理論準确。然而,科學是如此近期、如此現代,以至于人們無法本能地理解科學的工作機制。他們仍然依賴于最原始、基于直覺的民間理論。
例子:直覺心理學
直覺心理學基于二元論,認為每個人都有肉體和精神兩部分。在與他人相處時,我們并不将對方看作是機器人或機器,而是假定他們有着心靈生活,擁有信念、願望和情感,盡管我們無法看見、觸碰到它們。我們仍然直覺地認為他人的心靈與肉體有所聯系。
這種觀點與神經科學不同,神經科學認為精神活動的基礎就是肉體,是大腦的一種活動模式。但我們并不将其他人的行為僅僅看作是大腦活動,而是認為他們有獨立于肉體存在的觀點、思想和願望。
由此可見,人們容易相信只有精神而沒有肉體存在,即存在肉體的精神和沒有肉體的精神。因此,人們相信神靈、靈魂、鬼魂的存在,以及來生、轉世和化身,甚至超感官知覺,即超自然的感知能力。
例子:直覺生物學
人人都是生物學家,但我們的行為并不遵循學術技術型生物學,而是遵循基于本質主義的直覺生物學。本質主義認為生命體包含某種隐形的本質,塑造生命體并賦予其力量。這就不難理解,人們會認為疾病是由于某種體外雜質、感染或污染了人體純淨的内在本質。
我們就可以理解人們為什麼會抗拒疫苗。因為疫苗,它實際上是将一種經過處理的致病菌注入人體。将病菌注射到體内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适,產生一種厭惡感。因此,人們更容易接受順勢療法,即将藥物經過極度稀釋,以至于不會在人體中留下任何殘留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文化認為可以通過割破人體放血、讓人嘔吐或發汗等方式治療疾病,就好像是在将污染物擠出或清洗出人體。
例子:直覺設計學
最後另一個民間理論,與直覺相關的理論是直觀設計。我們知道工具都是為了實現某種功能而設計的,例如這個去核器就是為了剔除櫻桃裏的核。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會認為整個世界也有其功能,從而相信神創論,即上帝創造了世界。
在占星術中,事物被認為具有同步性,即不同的事物會因為某種原因同時發生。或者從更一般的意義上説,人們認為萬事萬物的發生都有其原因。然而,這并非總是如此,有些事情是随機發生的,是偶然的。盡管如此,人們更願意相信必然有某種設計驅動着整個宇宙。
三、人類對物體的情感
人類對于某些物體的反應,很多是出于生存的必須。
例子:為什麼我們會有惡心的感覺
惡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情感。某種動物或動物的一部分,或動物的分泌物,會引發我們的不适。這些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惡心的感覺,我們就不會去吃它們。
這種情感通常是非理性的,因為人們拒絕食用的很多食物都非常有營養的蛋白質。為什麼人類會產生惡心的情感?我認為原因在于被稱為 " 雜食動物困境 " 的理論,這是人類作為智人而面臨的困境。有些動物只吃一種食物,它們不需要思考應該吃什麼。但問題在于,如果沒有這種食物,它們就會餓死。
我們人類不會局限于一種食物,而是有大量的食物可選擇,可以保證生存。但我們也會遇到有毒物,例如有很多種昆蟲、蝸牛都會分泌很危險的神經毒素,即使安全的食物也會因微生物污染而腐爛。對于雜食性動物而言,食物的安全性因環境而異,例如昆蟲、蝸牛肉類等,在一個環境中是安全的,在另一個環境裏可能就很危險,人們并非生來就知道該吃什麼,你需要學習。因此,惡心就可以被認為是人體内的一種防御機制,預防食物中毒。
在成長過程中,人類還是小寶寶的時候,就開始觀察其他人在吃什麼,媽媽在吃什麼,同齡人在吃什麼,這些食物就是安全的。任何你不熟悉的動物性食物都看起來怪異惡心,你會遠離它。就像皇帝通常有一位嘗膳官,替自己品嘗食物,确保這些食物沒有毒。我們也利用周圍的人作為自己的嘗膳官,觀察周圍環境中什麼食物是安全的。
惡心還有另一個特征,我來向大家闡述。
如果我要給你一杯咖啡,給咖啡加點糖,加點奶。這時,假如我拿出一把梳子用梳子攪拌,然後再端給你,大多數人都會説,謝謝,不用了。因為這把梳子已經接觸過我的頭油,現在又污染了這杯咖啡。這是很多人的直觀感受。
惡心的特征之一就是和接觸性污染相關。現在在美國,孩子們常説的一個詞語就是 cooties。如果我給你一瓶可口可樂,孩子們就會説,我不要,這上有你的 cooties。cooties 是一種假想出來的污染物,那麼,我們為何有這種假想呢?在某種意義上,cooties 是真實的,是微生物,是細菌,是病毒,是寄生蟲。而且這種寄生蟲、細菌等還會成倍增長,無限繁殖并污染其他物體。
有一些生物學事實可以闡釋直覺,即如果兩樣物體只是接觸,便會產生污染。這是因為微生物會大量繁殖。你可以這樣認為,惡心是源于直覺微生物學。我們或許不知道是哪種微生物,但情緒幫助我們應對這個微生物大量繁殖的世界。
四、人類對他人的情感
對他人產生的情感更加復雜。因為他人會產生情感反饋,其中的迷思在于我們為什麼會對他人產生較為強烈的情感,有時毫無理智。例如追求復仇,尤其是在美國。如果一個人被冒犯了,他認為應該揍對方一頓,甚至是殺了對方。很多謀殺案常常起因于兩個人争奪停車位。如果一個年輕人受到冒犯,他會認為必須反擊,維護自己的尊嚴。過去,男人進行決鬥,兩人手裏持槍,背對着走十步遠,然後向對方射擊。
再來看看正面的場景。我們為何會墜入愛河,神魂颠倒,無法自已地思念對方,為什麼會做一些毫無理智的事。
人類會做不理智的事情,是出于 " 悖論式策略 "。為什麼我們會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比如進行決鬥或陷入熱戀?其實熱烈的情感并非缺陷、漏洞或瑕疵,實際上它們有自己的邏輯和合理性。這是一種悖論的策略,源自這樣的事實:人們有時候會反常地放棄自由或理性,而這種行為有助于談判、兑現承諾、應對威脅和進行讨價還價。或許這聽起來就不那麼浪漫了。
例子:人類為什麼會陷入愛河?
追求過所愛之人的我們都明白,尋求伴侶的過程是理性的,就像在精挑細選地購物。我們去約會,篩選心儀丈夫或妻子的特征。我們所有人都希望與最善良、最美麗、最富有、最聰明,并且願意接受我們的人結婚。假如你在等待最理想的伴侶,那可能等一輩子,那個人也不會出現。因此,我們需要有所權衡,在理想伴侶所具備的條件與現有時間之間作出折衷,這樣才能尋找到最佳伴侶在有限的時間内。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理性策略存在一個問題,即所謂的 " 承諾問題 "。當你希望對方與你結婚時,你就要做出承諾,承諾将與對方共度餘生,支持對方,不與其他任何人發生情愛關系或愛戀。那對方為什麼要相信你呢?我們也許在結婚之後會遇見更好的人。如果完全出于理性思考,你會甩了你的伴侶,和别人在一起。
理性的人可能會背棄承諾,那你如何説服對方彼此信任,共同生活呢?浪漫的愛情實際上是一種對承諾的擔保。假設我們并不想出于理性而墜入愛河,那就也無法出于理性終止愛戀。它有點類似于法律或合同的作用。例如,當你購買房子并從銀行貸款時,籤署的檔案規定如果你不按時還款,銀行可以收回房子。雖然這似乎對你不利,但實際上這種承諾關系對你有利,因為它表示銀行可以信任你,他們可以冒險與你合作。通過愛上某人來承諾自己,實際上是向對方保證,他們對你的賭注将得到回報。
當我們試圖吸引别人時,我們不會直接説:" 我認為你是最聰明、最富有、最善良的人,在迄今我遇到的人中。" 相反,我們會表達:" 是你,只有你,你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我。" 我們會説:" 這真是情非得已,我不是經過慎重思考而愛上你的,而是情不自禁地愛上了你。"
我們會表現出愛一個人的代價,夜不能寐,茶飯不思,目光所及都是他 / 她,正是這種信号表明愛确是情非得已。熱烈的愛情和忠誠的友情,都是我們擔保我們的承諾不是欺騙,我們絕不食言的方式。
例子:為什麼我們會有復仇情緒?
同樣的邏輯适用于負面的情形,我們為什麼會有強烈的復仇情緒和榮譽感?這也是一種保證,證明我們的威脅并非虛張聲勢。
競争性社會生物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如何保護好自己,不受他人剝削,竊取你的金錢或土地,或者是你的愛人。你會威脅他們,説如果你傷害了我,我絕不會放過你。這就產生了一個新問題:你如何保證當你威脅他人時,讓别人相信你不是在虛張聲勢?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如果是情緒使然,你不得不實施威脅,即使也會傷害到自己,那麼其他人就不會輕舉妄動。
篇幅所限,本文内容僅為課程十分之一
點擊海報,看完整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