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烏高層透露:烏軍曾做好準備,一旦戰敗就引爆所有核電站,歡迎閲讀。
俄烏局勢走向又有新變化,烏方似乎為戰敗的可能做好了準備,被逼到絕境的烏克蘭,可能會動用哪些手段 " 自保 "?對于早已迫不及待的美俄來説,烏方的表态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據外媒報道,烏克蘭總統的前顧問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戰敗後,烏軍曾試圖引爆控制範圍内所有核電站的可怕計劃,這意味着烏克蘭的激進派已經做好了,和俄羅斯 " 同歸于盡 " 的準備。
【核電站爆炸的危害性極強】
烏克蘭将核電站當成 " 人質 "
事實上,這個計劃的可怕之處在于,烏軍不但有這個想法,還真的曾實踐過,目标就是現在位于俄羅斯掌控之中的扎波羅熱核電廠。
在兩年前,烏軍士兵動用手頭的武器,向着扎波羅熱核電廠發起了襲擊,雖然因為武器威力的問題,未能造成太大的破壞,但屬實讓周邊國家都提心吊膽了一回。
這一情況説明,在烏克蘭的部分激進人士看來,引爆核電站屬于 " 可以考慮使用 " 的威脅手段,而現如今一場不利于烏克蘭的談判即将開始,不排除烏方重新考慮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通過威脅引爆核電站,烏克蘭試圖向各方傳遞一個信号——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支持,他們可能會采取極端手段,這種行為旨在迫使美歐等西方國家加大對烏援助力度,尤其是在軍事和經濟領網域。
與直接發動常規戰争相比,核事故的後果更為嚴重且難以控制,通過威脅摧毀核電站,烏克蘭希望讓俄羅斯意識到,烏方也掌握着一張 " 核底牌 "。
【烏軍曾嘗試襲擊扎波羅熱核電站】
引爆核電站和使用核彈的區别
烏方透露的這個計劃,對于俄方來説,還真算得上一個不小的威脅,核電站爆炸雖然不會像核彈那樣引發大規模核爆,但會導致嚴重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類似切爾諾貝利事故)。
這種泄漏可能持續數十年,影響範圍廣,且無法完全控制,因此,其威懾力在于長期的生态破壞和社會恐慌,而非瞬間的毀滅性打擊。
烏克蘭雖然不具備使用核彈的能力或意願,但只要足夠 " 瘋狂 ",也能用這種 " 魚死網破 " 的方法,讓俄羅斯從這場戰争中 " 一無所獲 "。
更有甚者,核電站爆炸的影響還會随着大氣一同擴散,例如烏克蘭境内的核電站爆炸,可能會影響東歐、中歐甚至更遠的地區,而俄羅斯境内的核電站若被襲擊,也可能導致跨洲際的環境災難。
【切爾諾貝利的教訓猶在眼前】
美俄是否會做出讓步
面對這種可能,美國提出了控制烏克蘭核電站并确保其 " 安全 " 得到保護的建議,遭到澤連斯基的當面拒絕,顯然已經看清了美方 " 貪得無厭 " 的真實面目。
不過美方也不會善罷甘休,或許會嘗試聯合歐盟和俄羅斯建立一個核安全保障機制,以監控和保護俄烏兩國的核電站,防止其被用作軍事工具。
【烏克蘭的 " 底牌 " 無法動搖美俄】
而對于擔心受到連帶影響的歐洲國家來説,必然會更加積極地參與推動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以降低衝突更新的風險,但問題在于當前的談判桌上,似乎沒給歐洲國家留位置。
對于俄方來説,似乎只會促使其更加堅定地采取軍事行動,并在之後可能達成的協定中,提出更加嚴格的條款,來限制烏方掌握這樣的威脅能力。
歸根結底,所謂的引爆核電站只不過是烏克蘭被逼無奈之下亮出的底牌,最多能換來一些喘息的時間,卻無法動搖美俄在 " 瓜分烏克蘭 " 一事上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