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央企采購與供應鏈?,歡迎閲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提到央企采購與供應鏈,你會想起什麼?
原材料供應商?物流服務?金融服務?還是終端消費品?
一組數據會讓你直觀感受到,央企采購與供應鏈對于上下遊、對于經濟發展意味着什麼。國務院國資委(下稱 " 國資委 ")統計表示,目前央企直接帶動的供應鏈上下遊 200 多萬户企業中,96% 是民營中小企業。
9 月 13 日晚間,國務院國資委公布 2024 年中央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對标評估 A 級企業名單。這是國資委首次對外公開此類評估結果,這也意味着,國資央企的采購與供應鏈環節,将為更多企業帶來商機。
央企在供應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采購行為直接影響着供應商的訂單和下遊企業的銷售。通過規範采購行為,央企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促進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機會。
一直以來,央企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背後,鏈接着與民營中小企業相關的巨大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這些企業涵蓋着多個行業,比如包括機械、電子、汽車零部件在内的制造業企業,承擔者央企生產和建設中的重要供應商;比如提供研發、設計、信息技術服務,并支持央企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服務商;比如專注產品運輸、倉儲和配送,确保供應鏈流暢運作的物流企業;再比如提供融資、保險、風險管理服務,幫助央企優化資金流、規避風險的金融方。
這些民營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與央企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央企通過降低采購門檻、減少交易成本等方式,有力扶持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國資委公布上述名單,旨在推動央企的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更透明、更規範。其實,在公布上述名單前,國資委就曾要求央企,通過預留采購份額、優先安排付款等方式給予中小企業支持。
可以預期的是,通過合作,不僅央企能夠提升自身的競争力,民營企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實現共同發展。這種合作模式對于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争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舉措還有助于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構建起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不過,央企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工作非常復雜,涉及行業、企業廣泛,央企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早期發展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後,随着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央企開始重視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這項工作推進多年,依舊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比如合規性挑戰、供應商管理風險、采購執行和評審機制仍不夠健全、數智化水平有待提升等。
基于此,央企應謹慎選擇采購方式,包括詢比采購、競價采購、談判采購和直接采購等,以确保采購行為的合法合規性。還要提升識别和管理供應商風險的能力,包括辨别弄虛作假、串通報價、履約能力不足等問題。
下一步,數智化平台也是央企的優選項之一,通過這類平台,央企可以廣泛尋源比價,實施全生命周期評價,動态管理合格供應商名錄。
對于央企來説,這只是開始,接下來,國資委和央企可能會繼續推動供應鏈管理體系變革,為營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而不斷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