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越來越年長的我,并沒有越來越懂賈樟柯,歡迎閲讀。
昨天去影院觀看了一下賈樟柯的新片《風流一代》。金錢成本包括路費和電影票,共 50 元。時間成本包括路上來回的時間和電影時長,共 3 個小時。
回到家先看了眼網友總結的公映版和戛納電影節放映版的區别,又品咂了一下電影給我的感受,反思如下:支持賈樟柯的成本,實在是太大了。
01
我是 2005 年左右開始學習電影欣賞、評論及創作的。當時賈樟柯已憑借《小武》《站台》《任逍遙》組成的 " 故鄉三部曲 " 在國内外聲名大噪。他的作品也自然成為了很多電影相關書籍裏的重點推薦。
當時處于學習階段的我與 " 故鄉三部曲 " 共鳴度很低。于是我寬慰自己,看不懂是因為學習程度不夠、人生閲歷不夠,等到自己年長一些,就能看懂了。
果然,從《世界》開始,我感覺和賈樟柯終于有了 " 雙向奔赴 " 的趨勢,并于 2013 年的《天注定》達到共鳴峰值。當時我傻傻地堅信,賈樟柯畫的大餅——武俠片《在清朝》一旦出來,将比肩《卧虎藏龍》。
然而,2018 年的《江湖兒女》潑了一盆冷水。越來越年長的我,并沒有越來越懂賈樟柯。看《江湖兒女》的過程,我生理性地一陣陣覺得他 " 好矯情 " 啊。我依然可以理性地認同賈樟柯的表達,但我已經無法感性地認可他的手法。
《風流一代》将這種糾結于心的難受,推到了頂點。我這個俗人,終究與賈導漸行漸遠。
02
我這場只有四個觀眾。坐在第三排的是一位二十出頭,大學生模樣的女孩子。看上去很像 2005 年時的我,帶着對賈導虔誠的學習态度而來。坐在第四排的是一位五六十歲的阿姨,穩穩重重,看完也沒有什麼情緒上的波瀾。我坐第五排。
坐在第六排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叔。觀影期間,他數次小聲爆了粗口,并于影片結束後忍不住罵了一句:" 這是 TMD 什麼電影!" 也不知道他是心疼那 40 元電影票,還是心疼那寶貴的 2 小時。
《風流一代》的試驗性,讓它很難被當下的觀眾所接受。目前 300 萬出頭的票房成績,甚至趕不上賈樟柯之前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為什麼要和紀錄片比呢?因為《風流一代》的本質,以及給很多人的觀感,都是紀錄片。
2001 年開始,技術不斷更迭的便攜攝影機進入人們的生活。賈樟柯開始 " 在一個旅行式的拍攝中記錄所見、所聞、所感 "。22 年後,賈樟柯在這些素材的基礎上寫了一個劇本,并進行了一定量的專門補拍,最終完成了《風流一代》的全片。
賈樟柯在采訪中曾經坦言:"當時那種拍攝狀态就是獲得影像。電影凝聚成什麼結構,故事線是什麼,并沒有太多預設。遊歷會有很多意外,基本都是即興編排。電影最終的形态,比如説以什麼叙事線索為主,這些都沒有太多預設。"
這個創作手法,讓你想到了什麼?這不就是《我們誕生在中國》《非洲超級七獸》《雪豹的冰封王國》等以野生動物為拍攝目标的自然類紀錄片的常用手法嗎?
這類紀錄片,先用數年的時間去拍攝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再人為編寫一條故事線,去剪輯相應的影像素材,最後利用旁白、字幕或給動物配音等手段來講述故事。
除了把雪豹換成真人演員,《風流一代》的創作和這種紀錄片有本質的不同嗎?
03
正是因為很多影像拍攝的時候是沒有故事和人物做統領的,所以後加的故事線,存在感非常弱。
影片到了第 20 分鍾,才出現第一個交待人物關系的鏡頭。之前都是鋪排時代感的紀錄性質的畫面。第 35 分鍾,才出現了第一場帶有人物情緒的戲。1 個小時後,才出現較長的對話。
而賈樟柯又沿用了自己用過 N 多次的 " 山西 - 三峽 - 山西 " 行動線,以及 " 巧巧(趙濤 飾)與斌哥(李竺斌 飾)" 的人物關系,就讓人特别恍惚。
賈樟柯説《風流一代》的影像源于旅行式的拍攝,可是看過他之前作品的人會發現,片中有很多鏡頭(尤其是趙濤的鏡頭),明顯是之前作品的未使用素材。
《風流一代》裏的巧巧,在很多鏡頭裏的服裝、造型、情緒狀态,都和《江湖兒女》裏的巧巧(趙濤 飾)完全一致。你説那是片場拍着玩的花絮,我都不信。
可以説,越熟悉賈樟柯過往作品的人,前期越看不進去《風流一代》。因為觀影過程中會頻繁跳到其它戲裏去。故事和人物沒有連貫性,非常欠缺説服力。
整體而言,《風流一代》" 湊 " 的成分非常重。可以看出,片中的畫面來自不同的時期、來自不同的設備、來自不同的制式、來自不同的拍攝目的,而主創也放棄了統一化處理的努力。
于是," 描繪一代人的生活 " 往好了説是影片的主題,但如按 " 劇情電影 " 來嚴格要求,這劇情也太散了。
04
如果按照《風流一代》的思路,那把現在抖音、B 站等視頻平台上的網友自創收集收集,過幾年後編一條故事線,用默片式的字幕串聯一下,再配一些時代的背景音和背景畫面,是不是就能叫《風流二代》了?
誠然,賈樟柯本人對社會的觀察力、思考力、表達欲,讓他湊也能湊得比一般人更有深度。只是對當下觀眾而言,即便是有深度的二創紀錄片,也不太值得付出 50 元 +3 小時的成本。
近幾年視頻平台上不乏紀錄片佳作,不僅免費看、随時看,還能倍速看。一些網友的二創作品,更是充滿了天馬行空的腦洞。
"50 元 +3 小時的付出 " 更多地是表達了觀眾對大師級創作者的敬意和尊重。在性價比和性時比上,去影院看《風流一代》都回不了本。
公映版和戛納電影節的放映版本相比,還存在十幾處鏡頭删減、替換、放大、裁減、消除、增補等情況,同時還有台詞消音、補錄、歌曲替換等操作。
如果《風流一代》是一個故事性很強的電影,那這些删改的影響不會很大。可它偏偏是講時代、講社會變遷的電影,那時代信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畫像更迭、" 入世 " 隐去、三峽移民背後牆上的性病小廣告消失、台詞 " 法我不管,我聽主的 " 被删除、額頭測温鏡頭被删除 …… 這些改動都大大損失了賈樟柯原本希望傳遞的時代信息。
賈樟柯之前的劇情長片豆瓣最低分是 2009 年《二十四城記》的 7.4,而《風流一代》的豆瓣開分僅為 6.3 分。片子的内容打了折,口碑打折也就不奇怪了。
05
補回缺失的時代信息,《風流一代》就能算是傑作嗎?好像也不是。
本片在戛納電影節上顆粒無收,場刊評分 2.4(滿分 4 分)。在全球最大的影迷打分網站 IMDb 上,本片僅得到了 6.5 分。在 MTC 統計的媒體評分裏,目前共有 10 家媒體給本片打分,均分 80。
完整版的《風流一代》也僅僅是時代信息更直接、明确了一些而已,并沒有改變故事和人物上的羸弱。
腦補所有删改後,我依然難以與《風流一代》共鳴。因為片中作為中國 " 風流一代 " 的代表巧巧和斌哥,離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太遠了。
《小武》和《站台》裏的時代,是作為 80 後的我之童年,感受不深。而《風流一代》裏的這 22 年,可是咱親身經歷,感受至深的 22 年。
影片冠名 " 風流一代 ",貌似自覺承擔起了宏大叙事的史詩職能,實際上它散碎的劇情、欲言又止的語态,無法把這四個字落實。
山西大同不足以代表整個中國,巧巧和斌哥也不足以代表一代中國人。片首的 " 獻唱謀生 ",片中的 " 老板跑路 ",片尾的 " 網紅帶貨 ",有那麼些以點帶面的意思,但終歸構不成氣象萬千的千裏江山圖。
從片中,我仍然感受到了賈樟柯導演敏鋭于時代落差的觸角。年長一些的觀眾或許會有更多的會心與忘言。但説實話,這種隔靴搔癢的表達,頂多也就是一曲略帶傷感的 " 前塵往事成雲煙 "。
都説 2024 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是對權威的一次大型祛魅。賈樟柯趕上了。
【文 / 滿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