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夫妻砸50萬這樣養老,接下來一幕衝上熱搜!網友:羨慕了,歡迎閲讀。
對很多城裏人來説,
農村的青山綠水固然令人向往,
但長期定居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
浙江一些資源禀賦較好的鄉村
卻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城裏人返鄉 " 栖居 ",
誕生了餘杭青山村、
義烏何斯路村等網紅村。
8 月 30 日,話題
" 城裏夫妻租農房養老,
村民拿來租金進城買房 "
衝上熱搜
城裏人下鄉,
如何解決住房問題?
有哪些難點需要突破?
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态又如何?
連日來,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城裏退休後到鄉村租房養老
房東拿 50 萬租金到城裏買房
" 機緣巧合,我們夫妻倆住到山上已有 5 年,幾乎完全融入鄉村生活了。" 住在德清縣莫幹山鎮燎原村的慎志浩跟記者聊起鄉村的退休生活時,幸福溢于言表。
退休前,慎志浩是德清縣圖書館館長。" 莫幹山的自然環境我很喜歡。退休前,我就經常到鄉村騎行,現在住的這棟房子,是 2011 年和朋友們在莫幹山騎行時偶遇的。當時我們都眼前一亮,覺得這裏環境很不錯,就直接找到村民談能不能租,沒想到還真談成了。因為是閒置的老農房,租金不高,一年也才一萬多元,我們幾個就決定合租下來。然後就是裝修,前後大概花了 30 萬元。" 慎志浩説。
" 因為一些原因,2016 年時需要重新籤租用合同,當時租金漲了不少,朋友們覺得租金高了紛紛退出。不過我當時已經在考慮退休後搬來這裏定居,我們夫妻倆一商量,就和房東籤了一份 20 年的租約,每年租金 2.5 萬元,一次性付款。" 慎志浩説,房東拿到 50 萬元後開心地去德清縣城買了房,那種感覺就像是兩個家庭互換了生活。
2016 年後房價漲了不少,這位拿租金到城裏買房的村民也實現了資產增值。
"2018 年我退休後,終于可以在這裏長住了。此前一年,我把房子又重新裝修了一番。房子建築面積大概有 350m²,還有一個 100m² 左右的院子,可以種菜養花。這房子我越看越喜歡,還特意取了名——見山廬。" 慎志浩向記者描繪了他一天的生活——早上睡到自然醒,悠閒地吃上一頓早餐;下午看看書、寫寫字;晚飯後和太太一起出去散步,和鄰居村友們唠唠嗑。
像慎志浩這樣喜歡住在鄉村的城裏人并不少。德清縣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專班副班長陳玉傑告訴本報記者:" 截至目前,全縣在租的宅基地及農房約 6000 處,其中約 1200 處主要用于民宿經營,4800 處用于自住。"
" 德清縣去年上線了‘宅富通’平台,全縣閒置的農房和宅基地都可以通過這個平台招租。接下來我們将加大這一平台推廣力度,更好對接城鄉供需關系,以便吸引更多杭州、上海等地的城裏人來德清農村定居。" 陳玉傑説。
自由職業的年輕人
選擇長期居住在鄉村
除了退休養老人群,也有不少自由職業者選擇長住鄉村。
餘杭區黃湖鎮的網紅鄉村青山村就聚集了不少這樣的 " 新村民 ",今年 28 歲的永馨是其中一員。6 年前她首次來到青山村,就迷上了這裏。" 一開始我在村裏的設計公司上班,做與材料相關的設計。後來有了創業的想法,就離職了。"
雖然離職了,但永馨依然留在了村裏生活、創業,因為成本低。她租了一整層農房,月租只要 1200 元。她告訴記者:" 在鄉村工作生活,很容易和村民打成一片,我串門時發現每户村民自家做的筍幹口味差别很大,這裏面有很多工藝上的講究,所以我萌生了從事食物設計和研究的想法。" 這兩年,永馨和朋友在良渚合夥辦了一個生态農場,并在青山村從事食物研究。
80 後山東姑娘王霞也選擇了鄉村的生活方式。2010 年,她從浙江理工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搬到了與青山村相鄰的王位山村,租了一處背山面水的兩層木屋。屋外是竹林、菜地,院子裏散養了雞、鵝、貓、狗,往屋外多走幾步就有湖,還有一座臨水的亭子,被她戲稱為 " 釣魚台 "。王霞在這裏一住就是 12 年。
為何選擇定居鄉村?王霞説,她喜歡鄉村的寧靜,生活成本也低。至于收入,平時她會在自媒體平台出售一些繪畫和書法作品。" 如果是從事設計類或者視頻創作等線上工作,完全可以住到鄉村來。尤其我們這裏與杭州市區僅大半個小時車程,要去城市也很方便。"
如何安心定居鄉村
專家稱期待相關改革
不過,直接與農户籤長期租賃協定,也有一些風險。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過去有人租房後被村民毀約,也有人因為不了解規定,租房後重新設計蓋新房,結果房子被村裏推倒。
如今,鼓勵的政策陸續出台。今年 7 月,金華市農業農村局在答復金華市政協委員《關于完善退休返鄉人員保障措施以助力鄉村人才振興的建議》時表示,鼓勵村集體、農民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退休返鄉人員可以通過租賃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合作建房、共享農屋等多種方式回家鄉居住,期限最長可達二十年。
" 義烏是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國試點,閒置宅基地租賃和合作建房等形式也主要發生在義烏。" 金華市農業農村局經管站副站長龔勝翔告訴本報記者,義烏确實有一些村子嘗試将閒置的宅基地及房屋出租給退休返鄉人員,出租主體既有村集體也有村民個人。這些退休返鄉人員,原籍多為本村,也算是葉落歸根。
" 個别經濟條件不太好的村民,建房資金有一定壓力,于是就和打算回鄉定居的城裏人合作建房。一方出宅基地指标,另一方出建房資金,也算是各取所需。
不過按照現行政策,房子建成後要登記在村民名下,出資方的權益需要通過雙方籤訂合同來保障。" 龔勝翔説,在滿足 " 一户一宅 " 政策的前提下,目前義烏允許宅基地在全市農村人口之間跨村流轉,但還不能向城鎮居民流轉。從實踐來看,義烏合作建房雙方基本上以熟人為主,也就是要有一定的信任基礎。
" 九部門發文鼓勵引導退休幹部等回鄉定居,這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但從現實層面來看,鼓勵城裏人回鄉定居就必須解決好住房問題,現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城鄉融合發展方向帶頭人吳宇哲向記者表示,吸引城裏人回鄉定居,近年來浙江一直在探索,并且出現了城鄉共享村落這樣的新生事物。不過,城裏人不能直接擁有宅基地使用權,只能采取各類租賃形式。
" 這個問題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比如目前正在探索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向城裏人出讓,不過僅限于工業和商業用途。短期來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性質可能還不會有大突破,但今後這方面是否可以審慎推進,值得期待。比如,村集體在農民自願前提下,有償回收閒置宅基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住宅用途入市,以便更好滿足回鄉定居人員的居住需求。" 吳宇哲説。
網友評論:
來源:潮新聞 · 錢江晚報綜合自潮新聞 記者 蔣敏華、印夢怡、網友評論等
(編輯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