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年暴賺20億、增速跌至5%,“女人茅台”漲不動了?,歡迎閲讀。
躺賺的 " 醫美茅 ",也在面臨增長焦慮。
2025 年 3 月 19 日,愛美客發布 2024 年業績,營收 30.26 億元、淨利潤 19.58 億元,以 94.64% 的毛利率、64.44% 的淨利率的成績單,再次坐實 " 女人茅台 " 的稱号。
愛美客年賺近 20 億元的盈利水平,在國内醫美行業首屈一指。對比 " 醫美三劍客 " 其他兩家企業 2024 年的淨利,華熙生物 1.64 億元、昊海生科 4.2 億元,愛美客領先了一個量級。
但即使是行業中的優等生,愛美客在展現驚人吸金能力的同時,增長也在面臨觸及市場天花板的挑戰。
盡管愛美客營收與淨利潤仍保持增長,但增速從 2023 年的 47% 降至個位數,創上市以來最低紀錄。2024 年第四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7%、淨利潤下降 15.47%,首次出現單季 " 雙降 ",預示着高增長期的結束。
在醫美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產品同質化加劇的背景下,愛美客這份财報也是以玻尿酸為核心品類的醫美消費行情退坡并經歷轉折的縮影。
毛利率超茅台,盈利能力突出
愛美客成立于 2004 年,2020 年 9 月登陸深交所,與昊海生科、華熙生物合稱為 A 股 " 醫美三劍客 "。
與這些同行公司相比,愛美客的營收雖然不是最高,但盈利能力尤為突出。2024 年,對比已公布财報淨利數據的華熙生物(1.64 億元)、昊海生科(4.2 億元)來看,愛美客 20 億元的淨利十分出眾。
愛美客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溶液類注射產品、凝膠類注射產品、面部埋植線。
2024 年,愛美客的溶液類業務以 " 嗨體 " 為代表,實現營收 17.44 億元,同比增長 4.4 %,營收占比 57.64%;凝膠類以 " 濡白天使 " 為核心,實現營收 12.16 億元,同比增長 5.01%,約占總營收的 40.18%。
2024 年,嗨體毛利率 93.76%," 濡白天使 " 毛利率 97.98%,這兩款醫美爆品撐起了這個醫美頭部集團的營收支柱,也是其業績的關鍵引擎。
2016 年獲批的 " 嗨體 "(注射用透明質酸鈉復合溶液)是愛美客的核心產品,能糾正頸部重度皺紋。嗨體自 2018 年起,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保持國内第一名,在去年華熙生物的同類競品 " 潤致 · 格格 " 獲批進入市場之前,嗨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獨享市場紅利。
2021 年獲批的 " 濡白天使 "(含左旋乳酸 - 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則是凝膠類注射產品中的主力單品,主要用于面部塑型,因具有細胞再生功能,也被稱是 " 玻尿酸 " 的更新版。
對比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占據近 5 成的業績,化妝品業務在愛美客一直屬于 " 邊緣產品 ",如今已經被劃歸 " 其他業務 ",不再單獨列出。
總結來看,醫療器械品類審批門檻及技術壁壘,讓愛美客掌握產品的定價權,嗨體的成本僅 18 元 / 支,濡白天使約 50 元 / 支,但是賣到終端價格至少是 5 倍,甚至達到 10 倍以上的倍率,帶來了極大的盈利空間。
另外," 直銷為主、經銷為輔 " 的銷售模式也推高了其毛利率。
愛美客深度綁定 12000 家非公立醫美機構,通過提供醫生培訓、注射方案設計等增值服務鞏固合作關系。這種模式讓其銷售費用率僅占約 10%,對比華熙生物近 46%、昊海生科 32% 的銷售費用率優勢明顯。與此同時保證了終端渠道的穩定性。
產品暴利、銷售費用低,讓愛美客整體毛利率達到 94.64%,遠超貴州茅台(2023 年毛利率 91.5%)及同行華熙生物(毛利率 72%)、昊海生科(毛利率 69%)。
爆款生命周期衰退,需求退燒、競争加劇
愛美客财報對增速放緩沒有具體解釋,而是以一句話帶過—— " 醫療美容行業的消費也受到大環境影響,面臨着競争加劇、行業規模增速放緩的問題。"
愛美客的困境本質是產品矩陣單一與行業競争加劇疊加導致的結果。
2024 年,國内化妝品零售額下降 1.1%,醫美消費頻次與客單價雙降," 輕醫美 " 如今已越來越多地從診間鑽進電商直播間,醫美原料在普及過程中也完成了 " 消費祛魅 "。
藥智網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年底,國内共有 59 款經審批且在有效期内的玻尿酸注射產品。入局者眾多,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壓縮利潤,曾經的 " 印鈔機 " 逐漸乏力。
随着華熙生物 " 潤致 · 格格 " 等競品入場,打破頸紋修復市場壟斷,愛美客 " 當家花旦 " 嗨體單價從 325 元降至 275 元,銷量增長 24.4%,但營收僅增長 4.4%。
另一主力產品 " 濡白天使 " 在聖博瑪 " 艾薇蘭 "、華東醫藥 " 少女針 "、江蘇吳中 " 艾塑菲 " 等再生類產品攻勢下,2024 年銷量也下降 11.24%。
當市場先行者失去先發優勢、壟斷格局也被逐漸瓦解,一路高歌猛進的愛美客或将進入一段市場調整周期。
尋找新的增長曲線已是當務之急。
2024 年愛美客雖然花費研發費用 3.04 億元,占營收 10.04% 也相比同行領先,但關鍵項目如肉毒素、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仍處臨床試驗階段,距離上市仍有時間。另外,多個項目進展遲緩,例如 " 基因重組蛋白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 植入醫療器械生產線二期建設項目 " 延期至 2026 年,也為這些技術的轉化和回報蒙上了不确定因素。
" 醫美三劍客 " 集體失速,如何解決增長焦慮?
德勤與艾爾建美學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 2024 年度洞悉報告》顯示,預計 2024 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增速可 10% 左右。其中,非手術類輕醫美市場表現突出。對比艾媒咨詢在 2023 年公布的行業增速超過 20%,已經大幅放緩。
醫美市場整體的動蕩也讓曾經頭頂光環的 " 醫美三劍客 " 面臨增長挑戰。
這其中,愛美客的業績已經算是穩健。愛美客和昊海生科增速進入個位數時代,而華熙生物淨利直接跌去七成,并拉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轉型自救。" 生存并非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華熙生物創始人趙燕如此感慨。
盈利能力下降,讓 " 醫美三劍客 " 市值遭遇大幅縮水,巅峰時期三者市值總和近 4000 億元,如今已不足千億元。目前愛美客市值在 570 億元左右,距離 2021 年的高點已經縮水超過千億市值。
面對核心單品更新換代斷層的局面,在保持高研發投入的同時,愛美客也啓動直接對外收購。
今年 3 月,愛美客以 13.73 億元的對價,取得艾塑菲母公司韓國醫美公司 REGEN 85% 的股權,并且計劃在未來 18 個月内,完成對剩餘 15% 股權的收購。
公開資料顯示,韓國 REGEN 主營醫用材料、醫療器械及醫藥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為艾塑菲(AestheFill)及 PowerFill,均為 PDLLA 微球再生類注射劑,通過刺激人體自身膠原蛋白再生實現美容抗衰,是韓國首家、全球第三家獲批聚乳酸類填充劑的企業。
AestheFill 價格高昂但銷售不錯,選擇被市場驗證的產品,縮短市場培育周期,凸顯出愛美客的焦慮,卻也能在短時間内為企業注入增長活力。另外,業内分析這或許是愛美客國際化布局的開端,借 REGEN 在海外 34 國注冊資質拓展歐美市場。
愛美客選擇多條腿走路,先後投資韓國 Huons、北京質肽生物,收購哈爾濱沛奇隆生物,加速肉毒素、減重產品司美格魯肽、膠原蛋白等品類的戰略布局。
目前看來,愛美客 " 高研發投入 - 高溢價 " 路徑,守住 " 醫美茅 " 高毛利優勢等待行業周期切換;華熙生物則通過組織變革,發力基礎研究,押注合成生物,直面消費品行業競争;昊海生科則以低價策略攻入下沉市場,尋找市場縫隙生長。
随着監管收緊、消費冷靜、技術迭代,醫美行業從狂熱期逐漸冷靜,牌桌上的玩家們開始各尋出路。這或許不僅是一場企業的生存之戰,也為未來整個醫美市場的趨勢格局寫下了伏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當代企業 ",作者:章航英,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