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TCL實業孫力:AI是萬金油,但技術創新仍要回歸以人為本,歡迎閲讀。
消費電子的下行周期仍未結束,2023 年的家電市場交出了一份下滑的成績單。根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全球電視品牌市場出貨季度追蹤》數據顯示,2023 年全年,全球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達到 2.01 億台,同比 2022 年下降 1.6%,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點。
在創新匮乏的當下,電視如何在技術以及營銷上破局,成為各家電視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現如今,AI 大模型的加速發展,為電視等終端帶來了新的解法和新一輪的機遇。不過,就目前的技術成熟度以及融合進程來看,電視等家電產品 AI 化的發展仍需一定的過程。
TCL 實業首席技術官孫力
在 TCL 實業首席技術官孫力看來,這些技術不管説得再熱門,都要始終圍繞用户的痛點、用户需求的變化來開展。" 我們理解今天任何一款家用級的電視,不僅僅是畫質,還有很多要做的工作,比如和家居的融入、消費者痛點需求的滿足等等。"
技術創新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初始點還是用户
日前,AWE 2024 正式在上海舉辦,作為一年一度的家電圈盛會,已然成為激發行業創新活力以及加速創新技術落地的秀場。主流品牌廠商從產品到技術再到場景融合,将自家的大屏電視、顯示器等終端產品放在展台的 C 位。從傳統的 LCD 到 OLED 再到 Mini LED 以及 Micro LED,各種顯示技術争奇鬥豔。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縱使各種顯示技術開花,但是電視在終端市場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額,都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尤其是手機和平板的加速發展,更是轉移了一些消費者觀影的途徑。不僅如此," 内卷 " 下,電視作為大家電領網域裏面技術含量最高的產業,也還是打起了價格戰。
如果從市場的基數來看,電視仍舊是一個非常好的產業,打開新的增量空間,還需要品牌商們在技術和體驗上持續突圍。"TCL 非常堅定地認為,如果要更好的吸引消費者,還是應該更好地洞察消費者需求,推出更好的、更具有技術含量的產品,廠家與廠家的競争應該往更具有差異化的方向發展 ",TCL 實業中國營銷本部總經理盧春水對钛媒體 App 説道。
孫力也同樣認為,技術創新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得圍繞着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還有痛點來展開。" 因為所有技術創新的初始點還是用户,現在大家都不怎麼看電視,我覺得問題不在于説消費者不看了,而是產品的體驗要在技術創新上有增量,就是新體驗解決舊體驗的不足,差異化必須要突破一定的阈值,用户才能感知到這個體驗。"
從 TCL 近幾年在產業上的布局來看,其加大了在上下遊產業的投入,在整個上遊面板技術的支撐下,研發實力在不斷提升,行業技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端化也成為不變的戰略,Mini LED 則成為 TCL 突圍的關鍵。
TCL 押寶 Mini LED,并不是無意為之,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 OLED 電視出貨量為 530 萬台,同比下降 23%。反觀 Mini LED 電視則是同比增長 11%,出貨量達 320 萬台。DSCC 研究分析則預計,到 2027 年,Mini LED 電視出貨量将超過 OLED 電視出貨量。
盧春水認為,Mini LED 技術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都處于快速普及階段,這個技術從原來的高端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呈現出了快速放量的階段。中怡康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彩色電視機市場 Mini LED 零售量上的滲透率達到了 2.9%,零售額滲透率是 10.3%。
AWE 2024 上,TCL 也是展出了 98 吋、85 吋領曜 QD-Mini LED 電視 X11H,該款產品是全球百吋級量產機裏唯一一台萬級分區的 QD-Mini LED 電視。根據官方的介紹,TCL X11H 擁有 14112 背光分區,比上一代 X11G 還要高出 1 倍多,實現了更精細的控光和層次更分明的畫面表現。在峰值亮度上,TCL X11H 做到了 XDR 6500nits,能做到更好地還原自然界的真實景象。
為了進一步提升視覺體驗,TCL X11H 還搭載了全網域光暈控制技術,涉及到發光芯片、透鏡技術、背光響應算法、OD(混光距離)以及螢幕等五方面。其中,在發光芯片上,X11H 采用第二代六晶方芯,成為精準控光的關鍵。它對傳統 Mini LED 發光芯片進行了創新更新,使得單個單元發光點更新為 6 個,又結合了藍寶石高光晶底,在發光效率上有了質的飛躍,實現了 33.5% 的亮度和 40.2% 的能效提升。
不過,在帶來更優的觀看體驗的同時,如何降低成本也成為 TCL 等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對此,盧春水也表示了認同," 如果只談技術,你會發現很多技術是很難真正走入千家萬户的。如何既保證技術的突破,做到技術的頂尖水平,又不斷降低成本,控制到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水平,這其實都是擺在整個 TCL 研發體系面前巨大的難題。"
AI 是萬金油,但其場景創新應用仍要回歸以人為本
AI 的快速發展,正在逐漸和終端產品進行融合,推動了智慧家電的加速到來。IDC 預計,2024 年中國市場上搭載 AI 功能終端設備将超 70%,AI 終端占比将達 55%。AI 與家電如何結合以及應用,也成為當下的看點之一。
從 AWE 上展出的產品來看,目前在智能門鎖產品上,AI 已經有了應用,可以進一步提升產品的便捷性與安全性。在空調產品上,借助 AI 大數據模型算法,可以提高運營效率,做到更省電。不過,就當前的融合深度來看,AI 家電仍在探索階段,更多的是淺層次的應用。
孫力指出,現在 AI 很熱,是一個萬金油,哪都能用。大模型對用户意圖理解得非常好,也是一個很好的增量。但是,現在談到 AI 範式,更多是講軟的和虛的東西,而我們消費者使用的東西是以實體存在的。
一名行業分析師告訴我們,現在各家都在積極探索 AI 與家電的結合,但是不同于手機等終端,家電有着自己獨有的屬性,在與 AI 技術結合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原有產品的運作模式和功能特點。如果不以用户體驗為中心去融合 AI 與傳統家電技術,只會制造出更多的累贅功能。
在新一輪技術浪潮下,AI 的發展也會經歷多個階段。一個是 " 弱智能 " 的階段,這個東西要滿足基本的聯網功能,軟體能更新,通過手機 App 可以控制,或者做一些初級的智能。目前,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了,現在很多的家電產品,通過連接,通過數字化的東西,已經可以知曉控制它的運作模式。
而下一個階段,在算力差距面前,大家更多是在探索要不要更新芯片,這也是 TCL 目前在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更新了芯片才有更大的算力,更好的作業系統。另一方面,當更新了芯片之後,又會發現更多的問題。比如説如何讓 AI 化的家電產品,能對原有的功能和場景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就像冰箱,其第一性是食物,除了增強大腦了解自身的運作,還要了解食物。
除了以上探索,孫力還在想,如果説成本增加、技術進步、機電協同,都沒有想象的那麼完美,能不能借力做一些協同,比如電視機借助手機,可以支撐多設備的協同算力。" 這是一種延伸,這些探索大家也都會做。"(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杜志強,編輯 / 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