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亂世喝酒,治世喫茶,歡迎閲讀。
圖源:《愛有來生》
人生,上半場喝酒,下半場喝茶。
互聯網熱梗説,在上班和上學之間,年輕人選擇了上香;在買包和買醉之間,人們選擇了買彩票。
在茶和酒之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一杯清茶,打發虛無。飲茶,已經從中老年習慣演變成了撫平人心的行為治療,夢斷,月遠,茶煙淡淡起。唯一能握住的,大概只有一杯清湯寡水的漂浮着葉子的茶。茶味會苦,苦後味甘,之後就淡了,像極了浮浮沉沉的生活。
我關于喝茶的記憶,是屬于嗅覺的。小時候家裏停電,爸爸都會用拳頭大小的土陶罐裝一撮散茶,用毛巾包着罐柄在爐子上邊烤邊簸,慢慢等光來。
茶葉在罐子裏輾轉,散發脆香,瞅準時機,倒上事先煮好的龍潭水,放到火上,邊煨邊飲。黑暗的屋子裏,茶香像火苗一樣鑽進鼻腔,帶來一種濃烈的滿足感。
來客無論是誰,土罐炕茶招待。
因為各種原因,周圍的一群 80、90 後從喝茶走向了種茶之路,辭職、上手、繼承、突破,完成了自我選擇的進化。帶着對茶葉一星半點的淺薄認知,我從 35 個目标茶農中,篩選了江南、江北、西南、華東地區的 4 位 " 新茶人 ",跟随他們進入全新的茶世界。
江南龍井:逃離大廠換來鄉野人生
杭州,西湖龍井。
沒采訪戴清清之前,龍井茶在我的印象裏是大清貴胄的最愛。早年讀到乾隆六下江南的轶事,除了江南女子的柔情,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杯雨前龍井以及皇帝獨創的 " 三清茶 "。小時候跟爸爸讀唐之淳的《雪水烹茶》," 乞得銀河水,來烹龍井茶 "。于是心心念念等下雪。偏偏下雪時無茶,有茶時無雪,難得風雅一回。
清清的個人社交平台裏有 270 多條原創視頻,97 條講龍井,26 條説茶園,36 條分享茶農日常……從互聯網大廠員工到茶農,清清的身份轉換明快而灑脱。
清清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家住西郊楊家牌樓。在西湖龍井的產地圖譜上," 獅、龍、雲、虎、梅 " 所代表的龍井村、獅峰山、雲栖、虎跑、梅家塢村是一級產區,聲名在外。楊家牌樓所在的留下鎮與梅家塢相距 10 餘公裏,與西湖山水相連。
在回到楊家牌樓做茶農之前,清清是阿裏巴巴集團 B2B 事業部的骨幹員工,在阿裏工作了 7 年,獲得過集團的股權激勵,曾是浙江大區的十大講師之一。
在一次業務部門調整後,戴清清選擇了參與創業,壓力陡增。在經歷了疫情、小女兒摔傷、倉庫失火、得力幹将被挖走等一系列意外之後,2021 年底,戴清清辭去工作,注冊了茶品牌 " 楊家牌樓 ",返鄉療愈身心的同時,開啓人生新賽道。
清清開啓了人生新賽道
15 年的銷售經驗告訴清清,單純靠包裝走不遠,打鐵還需自身硬。她找到了本地的 " 炒茶王 " 趙忠平,拜師學藝。在反復上門請教後,2022 年,40 歲的戴清清成為 55 歲趙忠平的徒弟。師傅做的茶叫 " 石人塢 ",這是楊家牌樓曾經的名字,兩個品牌寄托了兩代人對于家鄉茶的情感。
趙師傅主抓品質,清清負責推廣。" 打過催芽劑的不收、采摘粗糙的不收、好次拼湊的不收。" 清清師徒選品嚴苛," 不能急,寧可慢一點。" 大廠培養的标準化品控流程深入骨髓,她的心願是把曾經一盤散沙的楊家牌樓好茶聚在一起。
剛剛過去的春茶季,清清和師傅忙得腳打後腦勺,他們的茶銷往江蘇、上海、寧波、北京等地,3 月和 4 月賣出了 100 萬元的西湖龍井,成為留下地區制茶產業的主力。" 生產線步入正軌後,預計產業規模能提升 3 倍以上。" 戴清清信心滿滿。
不忙的時候,清清會常常和同為新農人的創業者們秉燭夜談,交換創業心得。接下來,清清計劃和全國的茶農深度聯動,走遍茶產區,和經驗豐富的茶農面對面交流,拍攝短紀錄片,邊學習邊分享。
" 因為還不夠好,所以才有無限的可能。" 清清打算接下來把手裏的 " 楊家牌樓 "、" 石人塢 " 等品牌重新組合,進行市場細分,再邀請到更多的青年人加入進來,推出一些年輕化的個性品牌。" 傳統茶業值得用互聯網思維重做一次。"
江北海青:好茶沒有故事,是埋頭種出來的
山東,青島海青。
" 海青 " 這個名字很好聽。作為古代海州通往青州的驿站,蘇東坡曾到海青地網域狩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 ",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獵》的名篇。900 多年後,這裏成了江北茶葉特色小鎮。
海青鎮東西高,北部是山,南側是入海口。每每海風吹來,霧氣沿山勢渦回,環境得天獨厚。
李桂村是 80 後,典型的山東大漢,耿直中帶着細膩。上世紀六十年代,自安徽省引進 " 南茶 ",歷經引種、發展、回落、再發展。
李桂村的童年糅雜着茶的氣息。小時候每天放學,母親會站在鍋爐前熟練的炒茶,李桂村則蹲在灶前,加柴或者減柴。李桂村的臉映着火光,母親身上撲滿茶香。大學畢業 6 年後,有了一點積蓄的李桂村打算回鄉創業。
李桂村流轉承包了 293 畝土地,引入浙江淳安鸠坑種、安徽祁門小葉種、武夷金觀音等樹種,率先推行 " 自然種植法 "。自打 2016 年,李桂村把家搬進了茶園,使用土雜肥、秸稈、微生物菌肥結合法堆肥,分區網域實時養草、覆蓋地膜、人工除草、黏蟲板殺蟲,用最樸素的方法種茶,一切遵循自然傳統。
另一方面,茶園實施了大數據和智慧化管理,實時監測土壤、含水量,預警氣象信息和病蟲害,還能讓消費者溯源,在手機上完成查詢監測。
李桂村的海青茶是村民眼中的希望
李桂村以比市場略高的價格聘用村裏 60 歲以上的老人,帶動了 153 個家庭再就業,這些人農忙時忙活自家活計,有餘力給茶園幹活補貼家用,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自 2017 年起,茶廠產量從 700 斤躍升至 15000 斤,產量每年翻番,年銷售額過 500 萬。李桂村成了青島市返鄉入鄉創業帶頭人。
李桂村説 " 海青茶沒那麼多故事可講,好茶是種出來的。" 海青茶屬于江北綠茶,葉厚汁濃,耐衝泡,回味甘甜,帶着一股豌豆的清香,有一種質樸又鮮明的口感,喝過的北方人大都很喜歡。
除了種植銷售茶葉,李桂村還計劃着拉長產業鏈,通過精加工,進一步增加茶葉的附加值。他和當地企業合作,生產出茶洗發水、茶沐浴露。下一步,李桂村打算做固體飲料、保濕噴霧、面膜、濕巾,把茶產業延伸出去。
守正出奇,是李桂村們的精神向度。
西南普洱:遠遁深山裏尋一盞好茶
作為雲南人,我從未真正去了解過家鄉的茶,也很難向朋友介紹滇茶到底哪裏好。直到遇到了 " 茶山遊俠 " 陳志宇,才了解到一絲真意。
西雙版納是茶馬古道的源頭。這裏有著名的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蠻磚、莽枝、革登、攸樂。普洱茶一山一味。在每一座山頭,茶都有其獨特口味,或香甜、或濃烈、或沉厚細膩、或鋒芒外露。
在隐秘的大山裏找茶,是陳志宇的日常。
陳志宇是廣東小夥,妻子是西雙版納的傣族姑娘。兩人從父輩手中接管了 200 多畝茶山,成為曼滾茶園的 " 四代目 "。這 200 多畝茶山,既有勐海生态保護區裏的野生珍稀古茶樹,也有保護區外的生态茶園,每年產茶 4 到 5 噸。
野生古茶樹向陽生長,高的有 20 多米,不需要過多的人為幹預,也不要任何農藥化肥,只要依靠它自身構建的生态系統,保持茶樹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就能最大限度的追求茶的本味與原生态。普洱的制茶工藝更是采用日光曬青幹燥的方式,暗合當地人的簡單直接的性格。傣家人相信,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人。
陳志宇跋山涉水尋覓好茶
陳志宇喜歡帶着食物,拿着行頭,在西雙版納的 200 多個村寨間尋找好茶。由此,他認識了很多有故事的老茶人。在過去,茶關乎着茶人的生計、财富甚至是生命。而今,它越來越多地與傳承、生态、自然以及生活方式聯結在一起。
像交朋友一樣,要了解一株茶有什麼樣的品質,哪種個性,就得去看它生長的土壤,了解和它密切關聯的環境。普洱茶一年有四個階段,分别是頭春、二波茶、雨水茶和谷花茶,3 月下旬到 4 月中旬的春茶最為鮮香。要尋一盞好茶,春、夏、秋三季都是踏上旅途的好時機。
在陳志宇看來,要尋到一種合适自己的茶,首先身體的感受是基礎,有人喜歡濃烈鮮明的口感,有人偏愛甜滑醇潤的回甘,這是每個人的體質決定的。一旦遇到那杯合适的茶,味覺、嗅覺、舒适感都會給到提示。
在個人社交賬号上,陳志宇會以路書的形式發布短視頻,展示一些采茶制茶、烘焙品鑑、揉捻發酵的過程。帕沙、彎弓、犀牛塘、勐宋、曼西良、廣别老寨、班盆老寨……一個個藏在深山的原產地記錄進陳志宇的鏡頭裏。原生态的自然環境,獨特的民風民俗,詳實的程式講解都成為陳志宇視頻日志的加分項。
一晃眼,陳志宇花了 9 年時光,找到了一株株理想中的茶。越是在熱帶雨林裏穿梭,越是折服于大自然的饋贈,痴迷于對本味的求索。
尋茶是一種精神苦旅,也是一次次靈魂滌蕩。
最近一段時間,陳志宇痴迷上了古六大茶山倚邦的中小葉種茶。倚邦是曾經的貢茶,它綿柔香甜的口感,一如陳志宇對生活的向往:不疾不徐,絲絲回甘。
華東黃金芽:相互需要促成的全力以赴
周莉是一名時尚的遊戲設計師。去年 2 月,周莉從與相戀數年的男友結婚。她的角色從一名爆肝熬夜的設計師,轉變成既能靜坐品茶,也能采茶勞作的新農人。
公婆是當地的能人,擁有巢湖最大的黃金芽種植基地。過去的一年裏,周莉跟着婆婆手把手學習茶園的種植、管理經驗,同時運用專長,優化視覺識别設計。
婆婆梁發花是一位吃苦耐勞的女強人,之前和丈夫在北京做工程,憑着一股闖勁,夫妻倆十幾年攥下了一筆積蓄。2014 年,梁發花回鄉探親,因緣際會下決心引茶入村,帶動鄉人拼經濟。
2015 年,梁發花一家承包了巢湖市廟崗鎮路店村的 1200 多畝荒山,從浙江安吉引入黃金芽茶苗,從 200 畝開始,逐年擴大種植規模。黃金芽屬于日照敏感型品種,培栽難度大,養護成本高,樹苗栽下去五年後才能采摘。
頭五年,婆婆帶着村民改良土壤酸鹼度,增加土地肥力。周莉和丈夫鄭梁回鄉後,加入到蓄建水庫、鋪設管道、灌溉引水、生态除蟲等茶園事務中。越深入周莉越發感慨:" 經營好一座千畝茶園,比設計一款人氣遊戲還要難。"
每當櫻花飄落猶如風卷雪
創業以來,公婆陸續賣掉了在北京置辦的 7 套房產,把錢砸進茶園裏,全家齊上陣,婆婆梁發花嚴控茶園上遊,丈夫鄭梁主導茶葉加工,周莉對接市場推廣。周莉給茶品牌 " 六渡春雪 " 設計了全套形象。周莉説,每到春天,櫻花掠過茶園所在浮槎山上的六度寺,猶如風卷雪。
剛過去的春茶季,周莉一天能發出 100 多斤訂單。她還聯絡了當地旅行社和一些學校,希望能打開文旅線路,讓茶園成為周邊遊和研學打卡地。
" 我不知道自己最終能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造茶人,我現在知道,家人需要我。我比任何時候都熱愛這生活。" 周莉説,茶園離收支平衡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前面的景色分明清晰了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會迷惘,倦怠,莫名的憤怒,面對這種受困感,該怎麼去化解呢?許知遠説,這個時候需要一種突然的、某種未知的維度出現,去觀察一棵樹的成長,去觀察澆多少水才可以足夠,去揮一下鋤頭,去畫一幅畫,就像詞語引發詞語,感受激發感受,行為激發行為,使我們從對眼前的那種困頓或者迷惑中擺脱出來,變得具體。越具體的事物,越可能幫助到你。
上面的一群人給了我們直接的啓發。
在面對困境和困惑時,我們常常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問題的復雜性和無法預測的未來上。通過關注和處理眼前事物的具體細節,可以幫助我們識别問題的本質,有針對性地采取行動,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逐漸擺脱困境。而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經驗和知識是抽象理論所無法替代的。
那些對于大小世界的詩意觀察,日常經驗的所有魅力,珍愛的漫步,奇妙的邂逅、閒談,構成了生活的力量源泉。
喬治 · 赫伯特 · 米德在《心靈、自我與社會》中指出,通過觀察和參與具體的社會互動來理解和塑造自我,這種關注具體事物的态度使得個體能夠更好地應對眼前的困境和挑戰。個人行為受到社會角色和社會期望的約束和影響,同時也對社會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社會的變遷總是通過個體間新的互動和新的社會角色的出現而出現。
魯迅説,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種清福。亂世喝酒,治世喝茶,慌個什麼?
(本文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千耦鏈接
杭州石人塢茶葉專業合作社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留下街道楊家牌樓楊家牌樓 104 号 -1
探訪聯絡:茶農清清 18658890580(微信号)
華憶海青茶莊園
地址:青島市黃島區海青鎮東蔡家村
探訪聯絡:桂村 huayi_tea(微信号)
勐海致羽号茶行
地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翁村委會曼滾下寨
探訪聯絡:茶同志 15752320660(微信号)
安徽省徽鄉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地址:合肥市巢湖市廟崗鎮路店村
探訪聯絡:周莉 17356519375(微信号)
什麼是 " 千耦計劃 "
《詩經 · 載芟》 有 "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 的句子,説的是農人們結成小組,相互合作,充滿希望的耕耘。2023 年,芥末堆正式發起 " 千耦計劃 ",我們不只看教育,還關注智慧農業的發展前景,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千耦計劃 " 将把農業產業領網域的同行者和終身學習者聚集在一起,分享、傳遞、助力、共鳴,記錄真實的個體生存境遇和具體的故事。
千耦計劃能提供什麼?
為新農人——
信息扶持以及芥末堆内容矩陣的發布與轉載;
對接投資人、科研專家、渠道商、公益組織、行業周邊機構;
優先加入會客廳、GET 教育大會等内部活動與合作機會,獲得芥末堆第一手财報;
提供新農人所需的電商、IP 打造、直播等線上課程。
為機構和創業者 ——
成員機構所舉辦的活動,有機會獲得芥末堆提供的媒體支持;
提供農業產業數據信息,連接投資方、供應鏈與電商平台;
優先加入會客廳等會員服務項目,實地考察和走訪鄉村創業項目;
入圍優質項目資源庫,成為具有傳播價值的新農業項目。
千耦計劃面向哪些人?
如果你是這樣的——
對自然、返璞歸真的生活有天然親近感,向往新的生活方式;
有一技之長,或是身兼攝影師 / 設計師 / 課程開發者 / 知識博主的斜杆青年,對鄉村振興有欣賞的眼光;
能将專業特長與鄉村建設中的某個細分領網域結合,創造價值鏈;
躬身入局者,無論你正從事的三農項目足夠傳統還是足夠新潮;
無論是回鄉青年、技術骨幹、職場精英、海歸、公司創始人,還是草根青年,只要你對鄉村經濟振興懷有好奇、思考或者探索,都是 " 千耦計劃 " 在等待的人。
如何加入?
千耦計劃面向農業產業創業者、從業人員、專業人士、社會熱心人士開放申請名額,初始成員由芥末堆 " 千耦計劃 " 推薦官篩選和推薦。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把你的故事預先寫下來,拍下來,發送至 [email protected]。也可以直接聯絡我們,獲得專業編輯的幫助。
掃描以下二維碼,輸入暗語 " 鄉村 ",等你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