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這事翻車的不只虞書欣,歡迎閲讀。
《非誠勿擾 3》上映前,一條關于 # 虞書欣花 4 天背五分鍾台詞的短視頻刷屏了。
在這條短視頻裏虞書欣背出了 5 分鍾的 AI 機器人的使用説明書。
馮導看完直呼牛逼;
葛大爺聽完點名表揚。
但被 " 虞書欣背詞 " 吸引的粉絲買票進電影院後發現——
電影裏沒有她這場戲。
這不就是泡面廣告上,我們最常見的一句話麼:
實物與圖片信息無關啊。
Sir 之前也吐槽過不少電影宣發的模式,比如電影 " 短視頻化 ",海報 " 圖文不符 ",還有靠 " 下雪場 " 就撐起 2 億預售的 " 氣氛玩法 "…… 按道理已經身經百戰了。
還是被宣傳們的玩法給笑到了——
" 請拍攝花絮先演起來 "。
但這虛晃的一槍,更像是某種崩塌的先聲。
01
2023 年暑期檔的兩部大黑馬,已經向所有人證明了短視頻與熱搜,在電影宣傳上的核武級威力。
1 分鍾的短視頻。
基本信息,故事看點,高潮情緒,甚至結局反轉,它都能給足。
既能幫觀眾省心,也替片方調整預期——
獲贊高,流量大,那這部電影就能賣得好。
看着是很成熟吧?
但問題也來了:
有些電影尺度夠大,那自然就能将電影裏的血腥、暴力片段放上來,引爆熱點。
但,總把影片内容剪成片段流露出來,難免會有劇透之嫌,并且,觀眾也很難判斷這電影是好是壞。
怎麼辦?
那就讓花絮先演起來。
比如常用的 "xx 的演技吓壞導演 ",是個非常有效的宣發噱頭。
如今在短視頻的宣傳,更是把 " 讓導演害怕 " 的噱頭,和電影本身的情緒張力深度綁定。
比如,《堅如磐石》的拍攝花絮裏,有 " 一天震驚瞪眼 800 次 " 的張藝謀。
咱也不知道為什麼 70 多歲的老導演還在天天震驚。
但每一幕的 " 震驚 ",都是極好地為演員們做出了演技示範。
誰才是老戲骨?
比如,在《第八個嫌疑人》裏,林家棟的一個變臉,演技沒得説。
但被吓得一個戰術性後退的導演。
顯然更像是這場的 king。
比如,《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裏。
阿如那痞裏痞氣的表演又吓壞鄧超。
不過應該是現場溝通問題。
影帝鄧超的表現都還沒來得及配合宣發 " 被吓到 "。
而在最近發出的《紅毯先生》花絮宣發裏,不知是 " 惡搞 ",還是又走 " 導演震驚 " 老套路。
花絮拍下了 " 在得知劉德華為了拍戲,一個月不睡覺 " 後,精湛的入睡表演,震驚導演,震驚全組工作人員。
Sir 希望這是惡搞。
除了導演會演,會誇以外。
攝影師也擔任了很重要的戲份。
《孤注一擲》裏,王傳君的一個眼神,吓得攝影師手抖。
心理素質這麼低,就不要當攝影師了啊。
《八角籠中》中,王寶強的一個抽煙,就讓攝影師直呼:
這個太成功了!
???
拍不出來,只能親自下場喊了?
當然也有更常規的。
現場演員的真實反應花絮 cut,幾乎每一部電影上映前都會大量鋪滿社交網絡。
被吓到,被驚到。
害怕得不敢説話。
……
Sir 當然理解這些花絮宣傳的目的:制作用心,演員投入,片子好看,總之就是買票不虧。
但扪心自問。
在沒有看到作品前,這個導演震驚了,那個攝影師吓到了,演員現場很投入,就能説作品好麼?
吃的虧還不夠麼?
至于宣傳,大家如今還見過業内人士在鏡頭前公開批評業内人麼?
沒有吧。
那在還沒看到電影的時候,他們説演得好,又怎麼能輕易當真呢?
説到底,一部電影的好壞,根本不需要通過這些利益相關的業内人士的 " 表演 " 來強化觀眾的認知。
而且,先不説這些幕後的小花招。
只説演技這一點,不知道劇情人設故事背景,就看演員一秒鍾變臉,眼神犀利,拍桌摔杯就是好演技?
當然不是。
這只是在短視頻時代,配上 BGM,加幾行花字注釋,然後放慢節奏,任何人都可以達成的 " 演技封神 "。
換句話,換個平台,你上你也行。
當導演都震驚了,當工作人員都齊聲贊好,當花絮從錦上添花的場外彩蛋,變成了上映前的主菜正餐,成為了宣傳營銷的重要組成。
電影的場網域内外都在共謀。
謀啥呢?
還不是你我兜裏那張電影票錢。
為此,可以不擇手段。
02
在導演震驚、觀眾哭戲、吳京探班(?)這三件套的帶動下。
宣發的問題已經出現了反噬,甚至匪夷所思,反向出圈:
比如帶狗看電影,狗都哭了;
比如看電影看到一半,開始在電影院裏打開電腦螢幕加班,最後被電影治愈;
這種戲碼,比電影都好看。
有的是奇葩,有的成了笑話。
但更多的宣發想要的,是欲蓋彌彰。
是騙。
尤其是,本該是為電影内容進行先導預熱的工作,反而成為重票房、輕内容的遮羞布。
舉個例子,向來賣不動的文藝片。
要掙錢怎麼辦?
那就 " 自我剪切 " 吧。
比如,《永安鎮故事集》,海報上寫的是," 好笑得不像文藝片 ",在短視頻上的宣發,也定位成為喜劇片。
但,它的确是文藝片。
比如,《鹦鹉殺》,它也是一部文藝片,但為了多賣票。
先是在海報上偽裝,搞謹防 " 殺豬盤 " 蹭孤注一擲的熱度;
又在短視頻裏,變成了杜絕戀愛腦的《消失的她 2.0》。
精準貼靠,就圖觀眾不明真相,腦子一熱。
比如《燃冬》,它依舊是一部文藝片。
但它包裝成了七夕純愛電影。
情侶買票進去剛開始還想知道 " 誰愛誰 ",看完之後,心裏想的是 " 愛誰誰 "。
程度比肩當年《地球最後的夜晚》。
而《河邊的錯誤》,更是被包裝成為 " 集體發瘋 "。
得虧它一開始是帶着主創進高校給師生們路演,找對了觀眾。
才沒讓後續的口碑太難看。
雖然宣發做得花裏胡哨。
但大部分的宣發,卻對電影真正的内容諱莫如深。
這種感覺就好比是——
你以為它是刮鬚刀?但它卻是一個吹風機;在你以為這是吹風機的時候,它卻又是一個刮鬚刀。
賭的就是觀眾把握不準。
當他們看了貨不對板的電影。
花出去的冤枉錢,被愚弄的預期,都會通過票房、口碑快、準、狠地反噬輿論圈。
還别説那些為了吸引眼球而被短視頻 " 肢解 " 的電影。
為了流量,不惜劇透,甚至連一部商業類型片裏僅剩的 " 爽 " 也先扔為敬。
到頭來,進不進電影院,留在觀眾腦子裏的記憶點——
居然沒區别。
這樣宣傳下去,還有看電影的必要麼?
不懂。
但更讓 Sir 難受的,還是折騰那些不想淪為宣發犧牲品的從業者。
前些日子,張譯拒絕跳 " 科目三 " 的詞條,上了熱搜。
看過視頻的人,都不難發現張譯的尴尬。
前邊是努力跳着科目三的 KOL,背後是完全不搭,面露難色,腳趾能摳出一個三室一廳的電影演員。
在擺明了會獲得頂級流量的 " 熱點 " 之下,選擇回避這樣的小醜式行為,希望觀眾能關注電影的内容。
沒有錯。
但争議也随之而來。
比如這種回避,拒絕,是否有悖職業精神,是否藝人包袱太重,是否過于 " 端着 "……
見仁見智。
但不可否認,這種被 " 熱搜 "" 流量 " 等裹挾的宣發方式,正在急速摧毀着行業的傳統認知。
雖然大家嘴上都在説内容為王。
但宣傳們的行動卻暴露了,沒有人再相信,在當下只靠着内容就能赢。
無獨有偶。
前段時間來到上海宣發《狗神》的呂克 · 貝松,也遇到了國内宣發公司同樣的 " 熱情 " 待遇。
在映後,與電影無關的 KOL 開始紛紛上場唱、跳,安排的明星提問更是又水又長,與電影相關的東西沒聊多少,更像是一場亂七八糟的 " 晚會 "。
要知道。
這可是呂克 · 貝松啊。
但看台上台下簇擁的眾人,又有多少人在乎他是誰,他拍過什麼呢?
△ 圖片提供來自《好慘,這大神也在中國翻車》作者 @雁城
從線上,到線下,聊的不再是電影,而是噱頭。
從導演,到演員,讨論的也不再是内容,而是流量。
當然,Sir 并不反對觀眾們表示自己對演員們的喜愛。
但,路演的意義是什麼呢?
正如張頌文在微博裏所説的,是聽人挨罵。
本來路演,是演員與觀眾們距離最近,反饋最快的機會,也是電影創作者與觀眾最能直接交流的機會。
但,Sir 在參加了一場又一場的路演後,才發現在這些潑天的宣發噱頭之下。
電影沒有了。
宣傳越來越跟作品沒有關系。
這些漫天鋪開的熱點,越來越花裏胡哨的陣仗,與其説是片方财大氣粗,胸有成竹。
不如説,都是在賭。
賭什麼?賭這些陣仗裏有哪怕一個亮點能讓觀眾喜歡,就赢了。
賭在折騰藝人的時候,能有一個 " 演出 " 衝上熱搜,乃至成為爆款,就不虧。
而背後的心态想想就明白:
他們既不願相信自己的創作能讓觀眾認可;
他們更不願相信觀眾有審美,能夠發現好的作品并為其買票。
他們只願意相信,只要宣發花到位,就會出現無腦的觀眾任其宰割。
在這種又愚蠢又傲慢心态的指導下。
這盤商業大棋,又怎麼能不滿盤皆輸?
一次又一次。
03
根據貓眼對 2023 年的數據統計,一年看 6 部以上的影迷,是正在逐漸流失的。
一年看 6 部及以上的觀眾,是可以定位為 " 熱愛 " 電影的影迷群體了。
而跟這個新聞對應的是。
2023 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 549.15 億,同比增長 83.4%,終于擺脱了三年疫情的陰霾,已經恢復到了 2017 年的水準。
△數據來源:21 世紀經濟報道
為何電影行業好了,人卻回不去了?
每個人都有答案。
但 Sir 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
觀眾們逐漸失去了信心。
作為從業人員,Sir 當然理解他們希望多賣票的 KPI,絞勁腦汁想方設法讓觀眾進電影院買票。
但在電影品質良莠不齊之下,我們的觀眾,在短視頻的奇葩宣發中一次次地相信電影,又一次次被勸退、被欺騙。
久而久之。
對電影有興趣的觀眾,逐漸失去興趣;
熱愛電影的影迷,對國片的熱情也逐漸消散。
偶有驚喜,也難以回天。
最後,電影成為了某種社交產品,成為了短視頻和熱搜的附庸。
而觀眾、電影,都成為 " 數字囚徒 ",點贊高的,分享高的,就成為了焦點。
而好不好看,口碑如何,演員是誰,不重要。
要的是,強有力的直給情緒,抹去了電影本該給予觀眾們的情緒價值,以及沉浸式體驗。
在這種 " 爽感 " 阈值越來越高的時代下——
真正的電影越來越少。
真正愛看電影的人,也越來越少。
好片出不去,爛片太會賣。
強情緒的犯罪片越來越多,慢節奏的長故事越來越難。
倒逼到宣發上,就是騙,就是賭,絞盡腦汁,直到發無可發。
最終涸澤而漁,唇亡齒寒。
我們的電影,遲早會被玩砸在流量數據的手裏。
甚至危言聳聽一些。
普通人給那些宣傳 cut 點出的一個個贊和轉發。
可能就是不遠的将來,觀影作為一項康樂活動逐漸消失的喪鍾。
而這種唯 " 流量 " 是圖的樣子,也讓 Sir 想起《熱搜》裏的一個情節——
為了制造自己的輿論高地,他們拍下了受害者躺在醫院的視頻,配上煽情的音樂,制作成短視頻發布在各個矩陣中。
視頻是火了。
但,在流量背後的推手眼裏,這是 " 招 ",是 " 兵法 "。
可視頻裏的受害者,又有誰在關心呢?
更可怕的是,在這種兵法,招數耗盡了看客們的同情心之後。
還會有人關注,有誰躺在醫院裏麼?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