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廠商想用這個技術拯救你的老手機?但我看還差點火候。,歡迎閲讀。
内存融合這玩意到底有沒有用?
這兩年手機應用是設計的越來越放肆了,每個 APP 運行起來占據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大,直接給我整出 " 内存焦慮 " 了。
平時我微信聊的好好的,可能切出去拍張照片,所有應用的後台就都被殺完了。
所以為了能給用户多騰點内存出來,除了加錢以外,各家廠商也是紛紛推出了自己的 " 内存融合 " 技術。
對手機稍微有些關注的差友可能會注意到,這幾年各家廠商發各種新機的時候,會在标注手機内存的地方,整上一個 xxG + xG 的文案,比如什麼 8Gb + 4G , 12Gb + 8Gb 等等。
乍一看好像是 12G 的内存加 8G 的内存,就能原地達到 20G 内存的效果,但是在這個數據的邊角上,又會打一個如同免責聲明一樣的 "*" 号,在告訴你兩者的不同。
所以,這技術真的能讓内存空間 " 憑空增加 " 麼?
白嫖的代價又是什麼?
今天,托尼來好好的帶着大家文藝復興一番,聊聊現在都 2023 年了,這 21 年火起來的技術到底好不好使。
>/ 新了,但是技術也不新
要講内存融合,咱們得先簡單聊一下手機的存儲到底是個咋回事。
咱們手機裏主要負責放數據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 DRAM ( 俗稱内存 / 運存 /RAM ),一個是 NAND Flash ( 俗稱閃存 / 硬碟 /ROM )
内存可以幾乎無限制的讀寫數據,而且讀寫數據的速度非常快,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健忘,斷電之後裏面存的數據就丢光了。
所以通常來説,内存裏放的是我們打開 APP 後的產生的 " 臨時數據 " 。
平時講的後台保活,就是要保證這些應用可以讓他們的數據運行在這些内存裏面,不被 " 殺掉 " 。
那這麼説,豈不是物理内存越大,就越不容易殺後台了?
倒也沒錯,但内存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貴,前幾年手機基本只有 8G 内存,這兩年好了一些,廠家也逐漸安排上了 12G 、 16G 的内存空間。
實際上由于邊際效益遞減原因,再往上堆疊内存帶來的正向收益就非常有限了,像這樣直接幹到 18G 的廠商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為了解決殺後台的情況,同時,廠家就把目光投向了 " 單價 " 更便宜的手機硬碟,也就是閃存上來了。都是存東西,我從這兒偷點空間來沒問題吧!
這就引出了内存融合技術的前身—— SWAP。
其實這個技術早在安卓 2.2 的時候就有了,本質就是将一些内存中不怎麼用得到的數據壓縮,丢到閃存空間裏存儲,等到需要用的時候再重新讀出來。
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實現可以在後台駐留更多的 APP 的效果,省得手機自動殺後台,也省得我們收不到應用的推送。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 Zram 的技術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内存利用率 .
它能夠将一些内存中不怎麼活躍的部分在内存中壓縮,等需要用的時候再取出來,就是上圖裏的 " 應用内存壓縮 " 。
所以説,站在底層原理的角度來看,内存融合其實并不算什麼很新的技術,更多的還是一種對過去 SWAP 和 Zram 技術的融合。
而且這類技術老早就用在我們的 Windows 電腦上了:
為了減少軟體崩潰,增加系統的穩定性,微軟給電腦引入了虛拟内存技術。
>/ 存了,但是效果不行
所以,這麼一個經典,在電腦上用了十幾年的技術,在手機上用起來好使麼?
説實話,不太行,不但不如原生内存,在有些場景上反而還會拖後腿。
雖然内存融合可以讓 APP 逃離被殺後台的命運。
但是,你内存什麼讀寫速度,你閃存什麼讀寫速度?
目前主流手機上的 LPDDR5X 内存的讀寫速度換算下來理論是 68.2GB/s ,比起閃存的讀寫速度來説快了幾十倍不止。
那讓閃存強行幹内存的活,哪裏能幹得好。
所以實際體驗下來,打開了内存融合的手機可能會出現能保留更多的後台應用。
但是可能會因為 SWAP 反復把數據從閃存和内存倒騰,導致手機卡頓明顯增多。
也會因為 Zram 反復壓縮内存裏的數據,導致 CPU 性能被占用,手機整體響應變遲緩,發熱量增加。
托尼自己也試了一下,拿來一台打開内存拓展功能的手機,連續打開十幾個常用 APP 。
這樣一輪操作還沒做完,手機的就感覺明顯變卡了,甚至還出現了應用不跟手的情況。
講道理,都卡成 PPT 了,那我還寧願你給我重新打開一下應用,説不定更流暢呢。
而卡頓還只是一方面,内存融合還可能會對閃存的使用壽命有影響。
和壽命接近無限的内存比起來,一塊閃存可以被改寫多少次數據,是從它被造好的那一刻開始決定的。
比如 PLC 閃存早年的理論壽命只有全盤寫入 35 次,相當于 1T 的閃存只能寫入 35T 就離損壞不遠了。
你數據寫的越多,那它能堅持的時間自然越少,也越容易壞。
而内存融合嘛,正是頻繁的将内存裏活躍的數據給丢到數據不活躍的閃存中。
那如果背後的程式員沒調試好,啥數據都不加節制的亂丢,那确實會對閃存的壽命造成影響。
比如之前 Mac 的一些 BUG ,導致用户用了 60 天就消耗了這塊 256G 閃存 10% 的寫入壽命。
但是好在如今内存融合在打磨了這麼多年之後,其實各家都已經有了一個相對成熟的調度機制了,正常使用下來,不會對閃存壽命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咱們也不用過分恐慌内存融合,一般正常使用的話,閃存壽命還是要比手機壽命長一些的。
我掐指(用 ChatGPT)一算,就拿目前手機裏常見的 256G TLC 閃存顆粒來説,按照 1000 次的擦寫壽命來算,咱們想在兩年内用壞,每天得要寫入 350G 數據才行。
恩。。。350G ,托尼每天可能 3G 都用不到。
不過話説回來嗎,盡管傷不到閃存,但是内存融合還是多少顯的有些雞肋。
對中低端手機來説,或許本身内存太小了,需要内存融合來保留更多的應用後台,但是又會因為 SoC 性能不夠導致在 " 融合 " 的時候發熱,耗電量增加,給體驗拖後腿。
對旗艦手機來説, SoC 的性能是夠了,但是把往往内存本身又已經足夠大了。。。真的不缺這一點融合出來的半生不熟内存。
除非有那麼一台手機,既有着旗艦級的 SoC ,又有着次旗艦的内存。。。
應該不會有廠家做這種選擇吧?
應該,吧。。。
所以説開不開内存融合,就成了一個選擇題——得看你是更喜歡更多的後台保留,還是要更流暢的打開每個 APP ?
再或者就是直接加錢好了,直接買 12G 或者是 16G 内存的手機。
等到 APP 開發再張牙舞爪一輪,12G 的手機需要内存融合來挽救的時候。。。
可能也該換新機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