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2024年末的快樂,又是一部演唱會電影給的,歡迎閲讀。
作者 | 魏妮卡
編輯 | 李春晖
萬萬沒想到,屬于 2024 年末的快樂,又是由一部演唱會電影帶來的。
" 一瞬間我都分不清是在演唱會現場,還是隔着銀幕看演唱會。特效仿佛飛出了銀幕,銀幕裏、銀幕外的人都揮舞着熒光棒大合唱!" 對于張傑歌迷栗子(化名)來説,在電影院裏看演唱會的感覺比想象中還要美妙。
12 月 20 日,電影《張傑曜北鬥巡回演唱會》上映,一舉以超 2800 萬的票房成為日冠。目前,影片累計票房超 3600 萬,淘票票開分 9.8 分。這樣的成績一方面印證了張傑作為國民級歌手和華語 LIVE 王的強大市場号召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觀眾對于演唱會電影高情緒價值、強功能屬性的普遍認同。
而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作為内地華語首部演唱會電影,《張傑曜北鬥巡回演唱會》無論是硬核的内容本身,還是背後聯合出品及主宣發方淘票票影演聯動的宣發策略,都可能正在開啓一個演唱會電影的新紀元。
在電影院,get 演唱會的情緒價值
演唱會電影可能會被有些觀眾視為 " 粉絲特供 ",但經過親測,硬糖君必須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即便是非粉觀眾,也能在觀影過程中 " 狂蹭多巴胺 "。
其實在沒看電影前,硬糖君已經做好安安靜靜聽兩個多小時歌的準備,好好享受一把頂級 LIVE 現場帶來的心靈愉悦。但看演唱會電影實在太容易被現場氣氛感染和帶動。硬糖君看的那場,e 人盡享大型蹦迪,即便是 i 人也能 " 渾水摸魚 " 跟着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 k 歌。一場大型社交、活力減壓,就這麼輕松達成,簡直懷疑還有一定的減肥功效。
尤其張傑的歌傳唱度很高,即使不是瘋狂鐵粉,人均也會哼上幾首。加上他曲風多元,搖滾、國風、抒情一應俱全,總有一款能擊中觀眾心趴,不知不覺就讓人沉浸其中。像《逆戰》這樣的歌一出場,左右群眾立刻自拍錄制嗨唱視頻,這時音調音準不重要,主打一個精神很美麗。
大銀幕上的演唱會電影,所有細節一覽無餘,這也無疑給了歌迷二次探索與尋寶經典演唱會的樂趣與驚喜。火眼金睛的歌迷觀眾可以從中發掘出了不少意外之喜。歌迷栗子就激動地跟硬糖君分享,電影除了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張傑的音色與唱功外,還讓她看到了很多在現場都沒看到的細節,比如張傑彈的玫瑰花心型琴,還有張傑全情投入演唱時充滿破碎感的眼神和表情。
遊戲界曾提出功能遊戲的概念,認為其具有 " 跨界性、多元性、場景性 "。在某種意義上,演唱會電影也像一種 " 功能電影 ",除了通常電影的觀賞性,它還充滿儀式感、社交性和解壓功能。激情打 call、集體 K 歌、現場蹦迪,一切觀影禮儀在這裏都可打破,你旁邊的觀眾也只想和你一起傻樂。
可以説,在電影院看演唱會,對于歌迷,能重温現場帶來的情緒價值;對于當代牛馬,是釋放壓力的情緒出口;對于傳統電影閱聽人,這也能成為讓他們直觀感受線下演出魅力的切口。有了這樣一次體驗滿分的觀影,説不定就能開啓他們今後常駐演唱會現場的大門。
而以上所有情緒價值的基礎,自然還是要建立在内容本身上。張傑的演唱會電影極為重視大銀幕的完整觀感,以科幻片的概念包裝了整場演出。與此同時,1.2 億天價引入的德國音響設備,将演唱會電影品質直接拉升了一個層級。
據説,這次演唱會電影混用了多種拍攝系統和 9 種不同型号的攝影機,一共設定了 31 個機位,3 組導播台,錄制團隊達到 120 多人。斯坦尼康老師是特意從好萊塢請來的一線攝像師 Karsten,監視器前另外一位是 2014 年歐歌賽的總導演 Per。
演唱會電影還極其依賴明星個人的票房号召力,從這點上,張傑的國民度也足以讓他成為内地華語樂壇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硬糖君此前盤點演出市場售票情況時就發現,張傑是内地歌手裏絕對的大頭部,巡演頻次高、場子大,但票始終搶手。很少有 80 後歌手出道二十年,人氣就沒降過。在短視頻平台,張傑亦有很多首歌的使用人次過百萬,可以説是核心粉絲和路人盤無短板。
這也就不難理解張傑演唱會電影超預期的票房成績。在錯過演唱會、抱憾不已的歌迷那裏,有機會在電影院看到這樣一場演出,簡直就是新世紀的福音,且 " 每一場都是内場 ";對于看過現場、意猶未盡的歌迷,這可是治愈演唱會戒斷反應的良藥,説不定觀影時還能看到自己的銀幕首秀;而面向尋求解壓、愛好 K 歌的路人觀眾,這絕對是以超高性價比享受豪華包廂的超值體驗。
從黴黴到張傑,演唱會電影已經 next level 了
説來這已經是内地跨年檔連續兩年上映演唱會電影。去年有 " 黴黴 " 泰勒 · 斯威夫特,今年有張傑。除了電影院裏的氣氛再次猶如過年,更好的消息在于,演唱會電影正在漸漸突破粉絲圈層,俘獲越來越多的普通觀眾。
演唱會電影這一類型的鼻祖,最早可追溯到 1944 年,是一部名叫《音樂冒險》的電影。演唱會電影在分類上接近紀錄片,所以咱們國家對它的普遍分類是紀錄片。但它在内容形式上又更接近舞台藝術,所以國外對其分類歸屬于音樂片。
演唱會電影在歐美市場的運作已較為成熟。IMDB 上記錄的演唱會電影有 112 部,最有名的自然是流行天王邁克爾 · 傑克遜的演唱會電影《就是這樣》(This is it)。該片于 2009 年在全球上映,拿下了 2.6 億美金的票房。
或許是受到這部電影的啓發,從 2010 年開始,市場出現了很多港台歌手的演唱會電影。比如五月天的《五月天追夢》、王力宏的《火力全開》、鄧紫棋的《一路逆風》等。
但由于當時的内地電影市場剛剛熱起來,所以這一階段的演唱會電影,破千萬票房就夠粉絲敲鑼打鼓地宣傳了。
演唱會電影真正在内地電影市場獲得極強的存在感,就是從 2023 年開始。跨年檔上映的 " 黴黴 " 演唱會電影《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不僅在全球大賣,打破《就是這樣》(This is it)紀錄,成為全球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演唱會電影,在中國内地也實現了 1 億多人民币的票房。
演唱會電影在内地市場突然受到青睐,除了有疫情後演出市場本身火爆的原因,影片背後的一系列宣發動作也不容忽視。
去年由中影引進、阿裏影業協助推廣的《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直接把歲末粉絲團建 K 歌的儀式感營銷出圈。今年在《張傑曜北鬥巡回演唱會》的宣發中,阿裏影業則更上層樓,在給足了粉絲圈層極致儀式感的同時,又通過 " 淘票票 + 大麥 " 的深度聯動,進一步助推影片觸達更多觀眾。
" 電影官宣權交由張傑本人、檔期定在張傑生日 12 月 20 日當天、上映當日密鑰開啓時間也是 12 點 20 分,試問這樣的儀式感哪個星星不會被戳到?" 歌迷栗子向硬糖君列舉了她所注意到的宣發細節。
栗子表示,現在的粉絲越來越懂宣發,對于 " 蓄水 "、" 預售 "、" 排片 " 這些概念也熟知于心。
據她觀察,這次張傑演唱會電影的宣發,不僅淘票票給足了排面,大麥也鉚足了勁。不光大麥會給曾經購買和點擊過 " 想看 " 張傑演唱會的用户,定向推送電影相關信息,精準觸達核心閱聽人群體。大麥還給了影片開屏廣告,并在 APP 張傑演唱會項目購票頁面、官博陣地、粉絲社群等多個渠道,面向更廣泛的演出閱聽人釋放影片信息。
從數據上來看,這些動作确實給影片的宣發帶來了不錯的效果,高效地将演唱會觀眾轉化為電影閱聽人。官宣當天,影片淘票票 " 想看 " 數據日增超 7 萬,一舉成為 2024 年淘票票日增想看年度冠軍。
在前期精準觸達用户的基礎上,到了預售階段,阿裏影業進一步通過 " 走心設計 " 猛戳用户,各種限定款電子紀念票、虛拟徽章、" 星星 " 皮膚、限定應援色快閃紅包寵粉不停,氛圍感滿滿,線下則推出多重周邊、實體票根等豐富福利,拉動影片映前雙平台 " 想看 " 數據及預售票房進一步突破。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預售首日影片就以 1150 萬的票房成績,創下演唱會電影單日預售新紀錄。
上映當天,淘票票在全國多城落地的 1220 場「星」動專場、上千場「映後彩蛋」場,還有 27 城 40 多場能夠擁有張傑空降視頻互動連線福利的 " 淘麥 VIP 驚喜現場 ",更是給足觀眾儀式感。
聽説,12 月 31 号淘麥 VIP 還會做多場「0 點跨年煙花場」,買到這些場次電影票的會員就能在映後和張傑共同線上跨年倒計時。這也是鍋仔要奔赴二刷的下一個目标。
不得不説,張傑生日疊加跨年檔,從發行策略上,這個檔期的确是這部演唱會電影的優選。
" 我們上映第一天就有 18% 的排片,如果從密鑰開啓的時間算,看 12 點到次日 0 點包含黃金時間的這個時段,那我們的排片更是超過 20%,場次也有 6 萬多場,都是當天的 TOP1。而且我們拿下了當天 40% 的票房,場次人次和上座率上也是絕對領先。" 栗子無不自豪地和硬糖君分享了《張傑曜北鬥巡回演唱會》上映首日的戰績。
正如栗子所説,這部影片的排片确實是創造了演唱會電影的排片新紀錄。
無論是從想看、預售、排片還是票房這些行業數據來看,還是對于觀影現場氛圍的直觀感受,硬糖君已經明顯地感知到,如今演唱會電影正在越來越貼近主流電影市場、貼近大眾。
影演聯動的風,還能吹到哪兒?
相比更為成熟的歐美市場,國内演唱會電影還有着巨大的開發潛力。但有了這次張傑演唱會電影的範例在前,硬糖君已經迫不及待想看鳳凰傳奇、薛之謙、華晨宇、汪蘇泷、許嵩等歌手登上大銀幕。或許,那些已經開不了演唱會的歌手,也可以通過演唱會電影這樣的形式,給歌迷一個沉浸式懷念的空間。
而在行業端,從 " 黴黴 " 和張傑演唱會電影的操盤來看,阿裏影業在這一賽道已先人一步,并形成了一套不斷成熟的影演聯動模式。首次從内容本體上來説,阿裏影業 " 電影 + 演出 " 的雙重業務場景,就與演唱會電影的内容形态天然契合。加上淘票票和大麥雙平台資源和能力的珠聯璧合,更使得項目宣發如虎添翼。
不止張傑演唱會電影,今年以來,阿裏影業在影演聯動共振式宣發上的探索頻頻。
國慶檔,淘票票和大麥針對電影和舞劇兩大觀眾群體進行深度聯動宣發,助力《只此青綠》影劇雙熱形成文化消費新景觀;暑期檔電影《倒倉》精準觸達大麥端 " 十個勤天 " 的演出觀眾,實現了日增破萬的 " 想看 " 數據躍升;電影《海關戰線》上映時,大麥向《張學友 60+ 巡回演唱會》鄭州站加場搶票用户推出優惠購買電影票活動。
還有清明檔票冠影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與吉卜力工作室沉浸式藝術展,從内容到宣發的同頻聯動。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吉卜力美術館的票有多難搶。今年中國影迷足不出國門,就能既看電影又看展,相當于一次性完成兩大心願。
再向前回溯,阿裏影業也一直做電影與其他文娛内容的絲滑轉化。
如奇幻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與 " 當然有戲 " 同名音樂劇的跨屏創作,讓觀眾看到鄭執原著小説的更多細節;春節檔爆款電影《飛馳人生》系列 IP 與衍生劇集《飛馳人生熱愛篇》的影劇聯動;眼下正在優酷熱播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和今年在戲劇圈爆火的同名話劇,也是阿裏大文娛的 IP 聯動項目。
在阿裏大文娛體系内,一個 IP 仿佛可以随時切換成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展覽等不同内容形态。這些嘗試不僅能最大化地激發 IP 的内容和商業價值,也給每一個垂直品類帶來了破圈傳播和用户增長的更多可能,可以説是一舉多得。
随着影演聯動、文娛聯動的風吹向更多角落,硬糖君拭目以待未來還能有哪些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不斷出現在現場、在熒屏、在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