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不婚主義者如何過好這一生?,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原文标題:《不婚主義者的人生指南》,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説婚姻制度即将消亡,我想這個説法可能并不準确,更準确的説法應該是傳統的婚姻制度,正在走一條下坡路。
當下的青年一代,更傾向基于自己的價值觀、生活目标和實際情況來做出婚姻的理性判斷,而不是被某種社會規訓稀裏糊塗地推着向前。
這一點,在國内更為發達的一線和超一線城市的年輕人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但仔細想想,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婚姻祛魅,背後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
一是在一個社會經濟與思想文明都高度進步的時代裏,無論是滿足物質需要還是精神訴求,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了更多獨立的機會,不必再依賴婚姻這一單一路徑,而擺脱一紙證書的束縛後,一個人反倒可以擁有更多自由。
二是婚姻原本被期待提供的 " 保障功能 " 正在逐漸消失,大家越來越意識到這種 " 保障 " 在現實生活中的缺席與無力,甚至對于一些有着更高個人發展目标的女性來説,婚姻讓一個人失去的可能遠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曾經在婚姻中掙扎過對此徹底失望的人,以及那些對婚姻始終保持着審慎的态度、又或者是堅守着某種信仰的人……他們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會或主動、或被動地成為不婚主義者。
由此可預見的是,不婚主義者的這個群體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不稀奇,也會被這個社會越來越包容和接納。
但客觀地説,這依然是一條過去少數人走過的路。因為樣本與經驗的匮乏,所以盡可能地預知和了解如何應對這條路上未來會發生的潛在風險,從而更好地體驗這一生,這樣的思考和讨論就顯得很有必要。
經濟獨立和身體健康是根基
多數人看待不婚主義者一生最艱難困苦的時刻,基本都認定是會出現在老年時期。
然而事實上,決定一個人老年生活能否體面的條件只有兩個:一是有沒有足夠多的錢,二是有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除此之外,跟這個人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基本上不存在太直接的因果關系。
倘若我們能夠以終為始地看待問題,那麼顯然對于不婚主義者而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經濟獨立,盡可能地多為未來進行儲蓄。
當經濟上無法得到來自伴侶的共同支持,那麼銀行卡裏的存款,就是獨自面對社會壓力和個人生活決策時的自由和安全感的唯一來源,也是支撐自己獨身的首要 " 避風港 "。
而一個人只有物質獨立了,才能去談精神上的獨立。
其次是保持身體的健康。随着年齡的增長,身體走下坡路是必然會發生的一件事,而不婚主義者由于缺少傳統家庭結構中的伴侶支持,因此就需要自己主動對此投入關注,買保險這件事倒也不必過于抵觸。
一説到保持健康,大家都知道要積極鍛煉身體、飲食和作息盡量規律,但對于很多中青年來説,實操起來可能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作為一個互聯網資深搬磚女工,保持健康我有自己的一句十字箴言——" 沒事别瞎想,有空多睡覺 "。
要有面對不被認可的勇氣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絕大多數傳統家庭的認知中,如果一個人不結婚的話,總會被輕易地打上 " 自身有問題 " 的标籤。
因此絕大多數的不婚主義者,大概率都會遭遇文化和傳統觀念所帶來的衝突與挑戰,承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這對一個人心理素質的考驗是極大的。
那麼,當面對這種社會傳統輿論所帶來的壓力時,首先我們需要對自己不婚的這個選擇有清晰的認識和堅定的信念。了解自己選擇不婚的原因,并且相信自己的選擇,是符合個人價值觀和生活目标的。
其次,要建立明确的自我邊界。對那些明裏暗裏夾槍帶棒的人和言論劃清界限,面對他們的質疑和批評,沒必要做到 " 事事有回應 ",很多時候物理隔絕就是保護自己免受負面情緒影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日劇《被讨厭的勇氣》裏有這樣一個情節,就是一個小女孩吵嚷着想吃草莓蛋糕,而女主蘭子恰好就排在了這個小女孩的前面,她毫不猶豫地買走了最後一塊草莓蛋糕,惹得這個小女孩崩潰大哭,周圍人的眼神都滿是不理解。
然而,我們可能都忘了一點,無論是三歲的小孩,還是三十歲的大人,沒有誰天生就該為了讓另一個人高興而犧牲自己。
當然,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我們自身也可以更靈活一點,有的時候選擇性地不透露自己的婚姻狀況,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逃避可恥但有用。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定期的自我反思,Check 一下自己的選擇是出于個人真實的意願,而不是為了某種逃避和反抗。
最後就是不停地讓自己成長,把精力投入到個人發展和興趣愛好中去,通過拿到一個又一個的結果,來提升自信心和生活的滿足感。
建立情感的獨立性
如果説獨生主義者能夠享受到獨居生活所帶來的自由,那麼他們同樣需要忍受人生的某些特殊時刻的巨大孤獨。
自由和孤獨是不婚主義者的一體兩面,情感支持是人類社會難以繞開的一大需求。
好在人類滿足自身情感需求的途徑不止一條,關鍵在于如何去建立一個多元的情感支持系統。
一方面我們可以跟朋友、家人,甚至是寵物之間建立情感紐帶,從中獲得現實的陪伴和精神的共鳴,以及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另一方面要學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通過藝術創作、寫作、音樂或其他形式的創造性活動來給情感一個釋放的出口,從而處理掉情緒,找到内心的平靜;
當然,情感獨立性是需要刻意練習的,我們需要試着獨立去應對和處理問題,減少對他人情感支持的索取和依賴。
但不要孤僻,要融入社交,也可以通過旅行出去走走,看看世界來拓寬視野,體驗不同的文化,這同樣有助于豐富情感生活和增加生活經驗。
總之,要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态,允許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變化發生。
不婚是生活的選擇不是目的
無論出于什麼樣的原因,讓我們最終踏上了不婚主義的這條路,我們的内心始終都應該清楚一點, 不婚主義只是一種生活選擇和生活方式,而并非生活的目的,它不會讓我們的人格因此變得更加獨立。
現實生活中,這條路比想象中要艱辛得多,一面是不受傳統婚姻結構的捆綁,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另一面則是與傳統社會、原生家庭、世俗看法的疲憊鬥争,以及為自己将來孤獨終老的生活所需要做的大量未雨綢缪的準備。
當然,與之相對的另一條路也并不輕松,婚姻裏的暗礁與碎石無處不在,它們或許不會給你的人生劈頭蓋臉地來一場大風大浪,但也總會時不時冒出來讓你受點小傷。
正如韓劇《夫妻的世界》裏女主説的那樣:
" 結婚并沒有那麼簡單,不是賭注下完,就能離開走人的遊戲;這是賭上我的人生,還有我兒子人生的很迫切的問題。"
這也讓我想起了一段話:"其實結不結婚,都會後悔。巷子裏的貓,很自由卻沒有歸宿。圍牆裏的狗,有歸宿終身都得低頭。"
但無論怎麼選擇,我們的目标始終都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能夠離幸福更近一點。
當然,社會與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也體現在能夠對不同選擇的尊重與包容。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