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有兩女又生四胞胎家庭對網上惡評仍不理解,如今九口人生活僅靠一人收入維持,歡迎閲讀。
但真正更讓一家人焦心的是李霞的產假即将結束,她将成為無收入的全職媽媽,而陳小波一個月五六千元的工資将是九口之家的唯一收入。
文 | 蒲琳
每天上午 8 點多,陳小波準時騎着電動車到幾公裏外的公司上班,忙碌一天後基本在晚上 9 點左右才能回到位于深圳龍華區城中村的一處出租屋。
出租房外景 圖源:極目 · 新聞
在家迎接他的是,上小學四年級的大女兒,上幼兒園小班的二女兒,剛剛四個月大的三女兒、四女兒、五女兒、六女兒,以及妻子李霞和自己的母親。
今年 8 月,李霞第三胎產下罕見四胞胎的新聞曾引發關注。當時,四胞胎的到來,讓夫妻倆在幸福開心之餘,也有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壓力。之後,陳小波面對鏡頭求助," 我是一個打工族,收入方面比較微薄,真的是沒辦法了,希望社會提供幫助 "。一番話随即引來更大的争議。
如今,四胞胎姐妹已接回家,狹小的出租屋内顯得更為擁擠。但真正更讓一家人焦心的是李霞的產假即将結束,她将成為無收入的全職媽媽,而陳小波一個月五六千元的工資将是九口之家的唯一收入。
01
陳小波是江西九江人,20 歲來深圳打工,沒技術沒學歷,做過流水線,開過摩的,混了 3 年才來到現在的公司做職員。
李霞是梅州人,2009 年初中畢業來深圳的手機廠打工,一個月一千多元的工資大部分都寄給媽媽。休息日和姐妹們去逛街、唱歌。
二人在工作中相識,2014 年結婚,很快有了孩子。他們從未想過成為深圳人,繳滿社保就回家是很早就達成的共識。可今年,四胞胎的降臨讓生活失序了。
8 月 23 日上午,伴随着四個女兒降生的喜悦,後續女兒們的治療費也着實讓陳小波發愁。因早產,四胞胎需要在保温箱内接受 1 個月的治療,醫生預計大約需要 20 萬元。李霞沒有開自媒體賬号,也拒絕了直播帶貨的邀請," 我忙着帶孩子,搞不來這些 "。
8 月 28 日,在四胞胎姐妹出生的第六天,承受着空前壓力的陳小波在媒體采訪中向社會求助。
" 有兩個了還生,知道養不起還生?而且四胞胎對媽媽來説生育風險多大,他不知道?"" 雖然是喜事值得恭喜,但是生之前是不是也應該考慮過哪來的錢養啊?" 沒想到,報道發出後,質疑伴随着祝福而來。
不少網友感到迷惑,既然經濟條件不好,怎麼能説之前充分考慮了呢?更有網友表示,生之前已經知道是四胞胎,就應該為個人選擇承擔責任。此外,還有網友疑問,是否因為 " 重男輕女 " 才決定生下孩子。
對于這些質疑,陳小波第一時間就曾回應稱,懷孕後第 1 個月檢查説是單胎,當時想着 3 個寶寶辛苦一點,撫養應該是不成問題的。3 月份再檢查時,結果顯示是單絨四羊(四胞胎),而且四個寶寶的狀态都很健康。雖然想過撫養壓力的問題,夫妻倆有想過減胎,但最終不忍心,畢竟是生命。" 而且我們雙方家族裏也沒有雙胞胎或三胞胎之類的基因,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上天給我們一個禮物,我們應該安心接下。再苦再累,只要能吃上飯,健康長大,我們感覺就可以了。" 他更是強調:" 我們對寶寶的性别沒有預期,是男是女我們都可以。"
02
據報道,陳小波在陪產假結束後回到了公司。最後,四胞胎在保温箱裏待了 20 天,身體還算健康,只在出生後的第一天用了呼吸機,因未使用過多藥物,只花費了 10 萬元。
兩個月前,有人丢了一張木質的雙層床,李霞被樓下鄰居喊出來看,她便将床抬回了家,将床放在客廳後,僅空出一人寬的小道。白天,李霞和婆婆在家照看四胞胎姐妹,安靜睡覺的嬰兒躺在卧室的大床上,小床的下鋪則放着剛剛哄好的孩子。晚上,陳小波下班回家,把上鋪的鋪蓋卷抬下來,鋪到主卧的地板上,這就是他睡覺的地方。
陳小波曾逐條翻看過網友的評論,他説自己能從正面的反饋中獲得慰藉,但同時也被一些争議性的讨論所困擾。有一次,他實在沒忍住在一條惡評下回復:" 真心祝福的,我十分感激,我不強求幫助,但請你們嘴下留情。"
而陳小波的母親更是至今仍心有不平,她無法理解網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質疑聲:" 生孩子是喜事,能出手相助的,我們感激,不想幫的也沒必要罵人。"
不過,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 " 網暴 ",來自各界的幫扶也是實實在在的。愛心人士和企業捐贈了奶粉、尿不濕、衣服,也有人直接給他們捐款。
此外,有人打電話到醫院詢問能否領養,還有一對廣州的夫婦專程到家中看望,希望捐助 20 萬元并收養一個孩子 …… 類似的請求,李霞一一回絕," 我們連親戚朋友都沒給 "。
馬上就是春節了,夫妻倆還沒确定要不要帶孩子們回江西老家,主要是擔心 " 老家太冷了,怕孩子們受不了 "。
但李霞明确表示,深圳或許終究不會是他們的歸宿,動辄幾萬塊的房價,是那樣的遙不可及,再等過幾年孩子們稍大一點,可能就會帶回老家生活。説這話時,她的語氣流露出了不舍與無奈。
但説起四胞胎,夫妻倆依然面帶喜悦,充滿期待。他們説,生活雖不易,但不後悔留下她們。
資料來源:極目 · 新聞、九派新聞、第一 · 現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