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腰斬式下跌,暑期檔成撲街者聯盟,觀眾不好騙了?,歡迎閲讀。
截至 8 月 15 日 10 點,暑期檔票房突破 95 億,較去年同期 206 億差距明顯,同比觀影人次減 4 成。
《抓娃娃》一枝獨秀,上映 31 天票房突破 30 億,占比約 32%。
昨天中午,"暑期檔票房慘淡" 話題也挂上了熱搜。
對這事兒,長年吃電影這碗飯的人一早就有感知,2024 年市場低糜早在端午節早有顯現,只是沒想到最後慘成這樣,直接一個腰斬。
最直接的觀感,就是幾部大片連續撲街,号稱 " 陳思誠十年力作 "《解密》昨天勉強過 3 億,烏爾善漫改大作《異人之下》1 億出頭倉促收官,《逆行人生》預測票房落點 5 億,徐峥想重回 10 億俱樂部難了,以及耗資 3.6 億,票房還未破億、快被人遺忘的《傳説》...
反倒是幾部中等成本,起初并不被看好的片子回報超過預期:《從 21 世紀安全撤離》突破 1 億,《死侍與金剛狼》以 4 億票房成為近年來漫威電影在内地的小陽春,起初不被看好的《默殺》能拿下 13 億 + 出乎太多人意外,但終究體量有限,不可能撬動整個冷清的大盤。
總結下來,大制作回報遠不及預期,小體量偶有亮點但沒撼動基本盤。
網傳消息,就連破 30 億的《抓娃娃》也沒達到保底發行目标,照此節奏,接下來的國慶檔、甚至 2025 年春節檔都不容樂觀。
分析原因,網上無外乎還是那些老生常談的論調,從影片質量到經濟運行趨勢,從流量争奪到輿論氛圍,這些説法各有各的道理,但又都有漏洞,大家也可以看下。
1、影片質量整體欠佳
觀眾一句 " 沒好看的 ",背後的本意是沒有傳播欲望。
從評分上看,抛開重映,暑期檔最高的是《從 21 世紀安全撤離》7.6 分,最低的是《雲邊有個小賣部》4.9 分,其餘的都處在 6-7 分的段位。這也意味着 2024 年暑期檔并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值得觀眾必須進影院 " 佳作 ",沒有攪動水缸的鲶魚,口碑破圈也就無從談起,整個大盤自然不會有太大起伏。
單片分析,各有各的缺陷。
但這批電影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過于追求影片的「遊戲化」。
從《抓娃娃》的模拟人生、《解密》的恢弘造夢,再到《異人之下》的真人魔改、《死侍與金剛狼》的雙英同框,創作者們都陷入了一味滿足觀眾過關打怪的「爽感」的模式中,忘記了真摯講述故事的重要性。
電影創作有無法克服的時效性,當被光影營造的「爽感」對觀眾徹底失靈,是否意味着當初的創作起點有投機迎合之嫌呢?
2、奧運會搶占話題度
每逢體育大年,都會有類似的論調出現。
從應用市場和直播 app 的日活來看,這屆奧運會确實全面超越了東京奧運會。奧運會官方數據也表示,本屆奧運會收視率也破了歷史紀錄。
可以直觀地看到,進入奧運周期之後,電影市場票房的确迎來了非常顯著的滑坡,尤其是奧運剛剛開幕的那個周末,數部新片扎堆上映,但大盤反而下滑。
但反觀電影市場,甩鍋奧運會就有些站不住腳了。
《抓娃娃》31 天 30 億票房的背後,是 29 天的票房日冠。無論有沒有新片上映,《抓娃娃》都是整個檔期聲量最高的影片,換句話説,電影市場本身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來分散大眾的注意力。
翻看前兩屆奧運會期間的暑期檔,賽事對票房的影響并不存在。2016 年奧運會期間,電影票房甚至迎來了一波小高峰。
3、輿論環境惡化
首當其衝的是《逆行人生》。
這片自起宣就開始遭遇黑水,惡毒、無腦、但效果奇佳:富人演窮人最後讓窮人買單。
這話雖然跟影片本身探讨的主題毫無關聯,但就是特别好用,精準刺激到一類人脆弱又敏感的神經,病毒裂變加入了抵制電影的陣營。
影片上映後,也是口碑極端撕裂,有人罵兜售苦難,就有人誇真實敢拍。
這個暑期檔接連受挫的阿裏影業,高層李捷説,這兩年的電影投資最大的風險已經不只是内容質量題材故事演員演技,而是各種角度出現的輿情,這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恐怖力量。
一位院線經理表示,今年的口碑危機,比之前任何檔期都嚴重。
更詭吊的是,比起以往損人利己的 " 毒舌商戰 ",這次的水軍呈現了 " 無差别 " 攻擊态勢,即抹黑的電影與自身立場并不相悖,就是單純地發泄戾氣。
近期還有一部未播先死的《731》,号稱 " 百萬舉報,嚴查三代 "。舉報者稱 " 不忍直視歷史 " 反應的是情緒宣泄而非理性分析。
4、過度營銷惡果
" 過度 " 本身是種主觀感受,因為電影的宣傳營銷并沒有統一标準。
觀眾之所以對某部影片產生 " 過度 " 的膩煩感,大體上都來自 " 文不對版、貨不對路 " 後的被侵犯、被蒙騙感。
時至今日,不少觀眾仍對《熱辣滾燙》的減肥營銷嗤之以鼻,因為女主的讨好型人格與身材的胖瘦并不是強關聯,減掉 100 斤的「壯舉」也并不具備普适性,到頭來只會增強觀眾對電影、對電影人、對電影行業的惡意。
包括去年暑期檔大熱的《消失的她》《孤注一擲》,也在營銷上有挑撥性别對立、妖魔東南亞的嫌疑。
被诓騙多次的觀眾,自然下了 " 靠營銷制造爆款 " 的結論,于是選擇了用腳投票。
到了今年暑期檔,各大片方的宣傳動作都很常規,沒什麼出格動作,觀眾反而不買賬了。
典型的劣币驅逐良币。
八月中下旬,将有《異形 · 奪命艦》《刺猬》等影片入局,目前各方看來,都不具備起死回生的能力。
而已經定檔國慶檔的幾部影片,《爆款好人》《P 計劃》《志願軍第二部》等,也普遍不被業界看好。
2024 年是中國電影從「去火」到「谷底」的一年。
種種慘淡,是產業鏈種種環節上投機取巧、唯利是圖的綜合惡果。
從業者們千萬别抱怨觀眾的電影票不好騙了。
因為如今的慘劇,是你們當初親手釀成的,回旋镖掃過一片,最後扎到你們的腦袋。
也許,所謂的「救市之作」根本不會出現,只有打碎重塑,端正态度,尊重觀眾,才是產業回春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