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個税收入十強省份有哪些:廣東上海北京位居前三,歡迎閲讀。
因與民眾 " 錢袋子 " 息息相關,個人所得税(下稱 " 個税 ")的情況總是備受關注。第一财經記者根據部分省份财政部門公開的當地 2024 年預算執行和 2025 年預算草案數據,整理出 2024 年個税收入十強省份榜單(詳見下表)。
2024 年廣東個税收入以約 950 億元,反超上海重奪榜首。而上海則以 946 億元緊随其後,穩居第二。北京繼續位列第三。浙江、江蘇、福建、山東分列第四至第七。個税收入前七名均來自東部發達地區。四川、陝西和湖北個税收入均超百億,分列第八至第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個税收入僅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個税收入,并不包括地方上繳中央的個税部分。個税屬于中央與地方共享税種,中央與地方按照 60:40 比例分享。如果算上上繳中央的部分,上述各地個税收入規模會大幅增加。
從中國的個税收入結構來説,約六成來自于居民工資薪金所得,剩下則主要來自财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經營所得等。一般而言,老百姓收入越高,财富越多,相應創造個税收入越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的 2024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天津、廣東、福建、山東位居全國前 8 位。這些省份中除了天津,其他七省份個税收入規模也位居全國前七,其中廣東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且深圳、廣州中高收入人群較多,這也使得當地個税收入總量與上海相近。
另外,東部省份經濟發達,居民财富較多,因此财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税收入也相對更多,且這些地方民營經濟發達,貢獻的經營所得個税收入也較多。根據财政部數據推算,前述東部的前七省份的個税收入規模占地方個税收入比重超七成,中國個税收入主要來自東部地區。
從收入增速來看,跟去年全國個税收入下滑(-1.7%)趨勢相似,個税收入規模前十省份 2024 年收入增速普遍下降,其中山東降幅最大(-10%)。廣東去年個税收入略微上漲,四川個税收入增速最高(2.6%)。去年個税收入普遍不及地方年初預期。
為何去年地方個税收入普遍下滑?
第一财經整理部分省份公開解釋後發現,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是減税因素。2023 年 8 月中國提高子女教育、贍養老人、3 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税專項附加扣除标準政策翹尾減收因素影響,造成 2024 年個税收入有所減少。
其次是部分省份财產轉讓所得收入不及預期,有所減少。而這與房地產市場低迷,房屋等财產轉讓收入下滑有關。廣東省預算報告還提及大額一次性收入減少等影響當地個税收入增長。
最後,接受第一财經采訪的财税專家表示,部分行業利潤下滑,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導致一些人收入下滑,也影響個税收入增長。而物價低迷,也拉低以現價計算的税收收入增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 3.3%。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 0.2%。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比上年均下降 2.2%。
地方普遍預計今年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居民收入預計有所增加,因此地方普遍預計 2025 年個税收入有所增長。除尚未查詢到福建和陝西的 2025 年個税收入預期外,其他 8 個省份均預計當地個税收入保持增長,其中預計增速最高的是湖北,預計增速最低的是江蘇。
(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