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賺錢多了市值反縮水,快手這是怎麼了?,歡迎閲讀。
文 | 思辨财經
2024 年 Q2 快手總營收同比增長 11.6%,達到 310 億元,經調整利潤同比增長 74% 至 47 億元。
總利潤遠超市場預期,理論上應該是大利好,正當投資者摩拳擦掌要大賺一筆時,市場卻給出了令人吃驚的大跌,許多朋友因此迷茫:企業既然以營利為重要目标,那麼大幅營利的改善怎能是 " 大跌 "?理論怎麼就照不進現實呢?
這段時間也不乏分析者對快手近期的市場表現提出了一些看法,歸納為:
電商作為快手最核心業務形态,2024 年 Q2 其 GMV 同比增長只有 15%,這説明平台正陷入增長瓶頸,通俗點説就是 " 後勁不足 " 了。
該觀點乃是相當有市場,幾乎成了一大顯學,近期與朋友們談及快手,也多是以粗暴的 " 天花板 " 到頭來總結,且語氣堅定不容置喙," 天花板 " 已經成了橫亘在快手面前的主要命題。
這是否就是對當前快手市場表現的最優解呢?盡管上述觀點非常有市場,我們還是進行了非常詳盡且細致的觀察,本文核心觀點:
其一,快手當前市場表現确實受電商行業影響,只是不是簡單的增長問題,而是平台如何能優化機制提高貨币化率的問題,平台此時還是有存量空間的;
其二,快手發迹于電商,但當前需要豐富產品形态以扭轉市場觀感,外循環廣告至關重要;
其三, " 後勁 " 其實藏在了快手生态内,就看如何能否激活變現了。
電商貨币化率行業最低
在業務形态上快手是一家短視頻公司,但在商業路徑上其又是一家非常依賴電商業務的平台。有了電商業務,短視頻積蓄起來的流量才有了快捷變現的路徑,企業營收達到質的飛躍,快手名為短視頻公司,但核心卻又是一家電商公司。
這就使得其資本市場表現與電商類企業呈現高度的相關性,上圖為 2024 年至今快手與阿裏,京東的市值變化情況(起始點均為 "1"),三條折線走出了高度同頻的節奏。
相較于市值變動相對穩定的阿裏(2024 年至今股價起伏相對較小),快手與京東的相關性更為強烈,尤其在 2024 年 5 月之後,兩家公司市值均遭遇了較大的回調(Q2 之後内需不振導致電商行業增速放緩已經成為共識)。
聯系到京東自營業務增長已經停滞(平台電商增長也是在個位數水平),快手 GMV 還有 15% 的同比增長,簡單來説雖然增長情況完全不一致,但市場都擔心兩家公司的 " 後勁 " 問題,這麼看快手的市場表現确實如開篇所言那般是 " 天花板 " 的問題。
可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上圖為浙商證券所測算的國内主流電商平台的貨币化率情況,快手以 3.8% 墊底。貨币化率一方面是衡量各家平台内商家負擔的指标,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平台自身的商業化效率。可問題就來了,同為短視頻平台快手的貨币化率為何不及抖音的一半?
這要從快手的内容分發邏輯入手,我們将流量分為私網域和公網域兩個盤子,在短視頻平台中前者主要源自粉絲和關注度,後者則主要以算法來分發。
雖然同為短視頻平台,但在流量分發中其實形成了兩大陣營:抖音以算法為主,平台其實根本上掌握了流量的分發權,視頻号和快手則在算法之外加大了私網域的權重(前者以社交鏈為主,後者則以粉絲為依托)。對内容創業者和帶貨主播來説,前者的流量多數要通過 " 投流 " 來實現,是為天下沒有免費流量,後者則在 " 投流 " 之外有一定比例的免費流量。
在此機制之下,平台等同于向主播們 " 讓利 ",犧牲部分貨币化率給免費流量。當然從平台治理角度考慮,這也會帶了一些副作用,即由于頭部賬号掌握更多的私網域流量,其地位更加牢不可破,平台階級固化,相比之下任何一家主播都不敢稱在抖音上獲得了絕對的地位,平台時不時要 " 削番 " 以保持平台活力。
任何一種模式都會有利弊,快手也不例外:
有利一面,私網域占比高,主播的粉絲作為資產可以被激活,相反若以算法為主,粉絲的資產價值是要被打折扣的,顯然這可以提高平台的主播黏性,如辛巴數次抱怨快手,多次放狠話要出走快手,可在強大的粉絲資產面前還是猶豫了;
不利一面,平台階級固化,流量越來越掌握在 " 幾大家族 " 手中,雖然平台也嘗試過 " 削番 ",只是在原有的流量分配機制下注定不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當然了更為重要的還是影響了快手的商業化效率,理論上平台應該有更強的賺錢能力,只是被機制耽擱了。
雖然電商行業确實面臨着下行的壓力,但對于快手來説,其首要工作還不是直面行業的 " 寒氣 ",相反由于低貨币化率使其仍然有待挖掘的存量利潤(這與淘天所面臨的問題幾乎如出一轍)。
我們粗略算一筆賬:2023 年快手 GMV 破 1.18 萬億元,假若貨币化率提升 1 個百分點,全年可多收入 118 億元,此部分邊際成本幾乎為 0(僅多了伺服器成本),最終保守轉化 100 億元的利潤,以當前 10 倍左右市盈率計算,僅此部分收入便可拉動 1000 億元的市值,其價值足可見一斑。
提高貨币化率同時又要平衡創作者的動機,優化私網域和公網域流量分配機制,将成為快手當前運營的重點(近期光合大會上程一笑也表示要 " 加強公私網域聯動 "),這也是打破行業下行對平台負面影響的最重要手段。
變電商企業為流量公司
如前文所言,電商業務一方面為快手貢獻了非常可觀的利潤,但另一方面電商占比過高又會讓企業暴露在行業的下行壓力之下,直接影響市場信心,這也是行業景氣度下行直接影響快手市場表現的主要原因。
快手若要走出獨立行情,就需要在業務上降低對電商的過分依賴,改變企業的 " 定性 ",簡單來説就是降低以電商為主的内循環廣告收入,大力發展外循環廣告。
華興證券曾測算了快手廣告收入對比流量增速的情況,2023 年之後平台總流量仍然在加速增長中,對比之下廣告收入同比增長卻在不斷下滑中。
這説明平台的流量貨币化率也在下降中的,篇幅原因我們跳過論證過程,只揭示原因:
1)如前文所言平台對創作者友好的流量分配機制,可以提高内容供給,以内容來吸引用户,這是快手流量保持加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2)由于平台過多仰賴電商業務,當該業務貨币化率未能有突破性時,其廣告收入大盤必然受電商業務影響,面臨嚴峻的增長壓力;
3)平台此時并不缺流量,而是需要流量變現的抓手,管理層當然深谙此道,去年至今花大力氣進軍了短劇,本地生活服務,房產銷售等等,希望可以引入更多的產品業态,來推高貨币化率,這也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2024 年 Q2 付費短劇日均營銷消耗同比增長超 2 倍,快手星芒短劇招商收入同比增長超 20 倍。;
4)相比于官方自身打造各種產品來提高商業化,外循環廣告的性價比其實更高,其中外循環智能投放產品 UAX 的行業滲透率不斷提升,整體投放消耗占到外循環消耗 30% 以上。
對于快手,其現在需要所做的乃是扭轉市場對其觀感:從一家 " 電商公司 " 轉變為一家 " 流量公司 ",後者具有高彈性和延展性,在外部環境變化莫測之時,可以通過多業态來對衝下行壓力。
目前主流機構測算快手 2024 年 Q3 外循環廣告收入同比增長在 20% 上下,增速方面雖然略高于内循環,但距離全面扭轉市場定性還是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截至目前外部環境對快手仍然是有利的,如遊戲等行業的復蘇和反彈提高了廠商的投放預算,又如連鎖化的餐飲行業向下沉市場要增量已經成為共識,這些都是快手的優勢領網域。
接下來我們對快手的觀察,除了三張表的基礎數據外,更在乎外循環廣告和非電商廣告的收入,後者代表着更高的天花板,在企業定價中則可以換來更高 " 乘數效應 "(如市盈率)。
快手從早先的 gif 圖制作工具進化為短視頻平台,拿到了風口期的第一輪紅利,又在短視頻大戰中脱穎而出,其運營戰鬥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只是在目前企業需要改變成長路徑,優化業務結構,要從大開大合的經營節奏轉向精細化運營,難度不容小觑。
驗證快手的天花板究竟是高還是低,就看改革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