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蔚小理”開啓新對決,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另鏡
8月30日,蔚來發布二季度财報,業績表現疲軟,其營收87.72億元,同環下跌14.8%。淨虧損60.56億元,同比擴大119.6%。
蔚來、小鵬和理想二季度财報都已出爐,從三家企業公布的财務指标來看,在淨利潤方面,蔚來業績表現最為承壓。理想已經連續三季度扭虧為盈,相比之下,小鵬虧損進一步擴大較小,淨虧損達28億元,同比擴大3.7%。
值得注意的是,從三季度開始中國新勢力品牌多家交付量不斷創歷史新高,理想和小鵬的銷量快速反彈。在7月銷量榜中,特斯拉中國交付64285輛,同比增長128%,但環比下滑31.4%。理想月交付量達3.4萬輛, 蔚來首次月交付超過2萬輛,小鵬時隔6個月再次過萬,交付1.1萬輛。
在剛剛公布的8月銷量中,理想依然保持銷量靠前,銷量達3.4萬輛,同比大增663.8%;蔚來8月交付量1.93萬,同比大增81%;小鵬連續兩個月交付量過萬,交付1.37萬輛,同比大增43%。
9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特斯拉 Model 3 煥新版于中國大陸開啓預售。其中,Model 3後輪驅動煥新版25.99萬元起售,Model 3 長續航全輪驅動煥新版售價29.59萬元起售,起售價較此前提高2.8萬元。這是特斯拉Model 3上市6年以來首次改款,新車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交付。
對于特斯拉 Model 3 煥新版來襲,同日,小鵬宣布P7i在本月限時優惠,消費者購車可任選24期0息或10000元尾款減免優惠購車方案,同時價值6000元的丹拿Confidence系列原裝音響免費更新。換算下來,全新P7i四款車型換算優惠力度最高可省2.4萬元。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環境,8月31日,曾稱不降價的理想官宣了優惠政策,可享保險補貼10000元。
實際上,自8月以來,已有特斯拉、蔚來、小鵬、極氪、零跑、長城、大眾、等10餘個汽車品牌相繼宣布對旗下部分車型降價銷售。在近日召開的比亞迪業績交流會上,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未來3-5年會打價格戰,已做好充足的準備。
顯然,國内新能源市場新一輪持久戰已經拉開,而對于各大頭部企業如何提升盈利能力,交付量、造血能力和資金儲備都是需要亢實的底牌。
現金儲備方面,截至2023年6月底,蔚來現金儲備較一季度減少了63億元至315億元。對比之下,理想和小鵬現金儲備分别為737.7億元和337.4億元。短期來看,幾家企業的現金流沒有大問題,但下半年的銷售量和交付能力仍至關重要。
特斯拉 Model 3 煥新版來襲,對于蔚來、小鵬和理想新勢力車企無疑是增加了競争壓力,會對蔚來、小鵬和理想哪家影響更大?
8月28日,小鵬發布重磅消息,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将推出定價15萬元左右的新能源車,預計于2024年開始量產,此次合作将幫助其拓展B端和Robotaxi市場;蔚來子品牌阿爾卑斯定位20-30萬元,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
而随着理想首款純電車型将于今年年底發布,蔚來、小鵬和理想開啓新對決,迎來了三家正面交鋒。小鵬和理想的產品矩陣正加速不斷豐富,三家下半場的競争會尤為激烈。
小鵬不再單打獨鬥
此前小鵬汽車在研發上最為激進,對标特斯拉,試圖将智能駕駛打造成企業标籤,去年研發支出達52.15億元。4月16日,小鵬汽車發布最新技術架構,SEPA 2.0「扶搖」全網域智能進化架構。
SEPA 2.0「扶搖」全網域智能進化架構整合了800V⾼壓SiC碳化硅平台、800V XPower電驅和X-HP智能熱管理系統三大技術,其實用意義就是讓新能源車充電更快的同時能擁有更佳的續航表現。
小鵬基于新發布的「扶搖」架構平台,接下來會有大約10款車左右發布,何小鵬表示,新發布的車效率會非常快,質量遠遠超過之前,且成本更低。
8月18日,小鵬汽車發布二季度财報,實現營收50.6億元,同比下降31.9%;汽車毛利率為-8.6%,虧損同比擴大3.7%至28億元。
實際業績超出預期主要得益于7月15日開始交付的新車型小鵬G6,該車型6月29日宣告上市,作為SEPA2.0扶搖技術架構下的首款戰略產品,G6一度被外界寄予銷量厚望,并且預售時就已經有3.5萬輛訂單。
半個月内G6交付3900輛,占當月總交付量的35.5%,截止8月底,G6累計交付突破11000台。
"随着G6等新品帶動銷量大幅增長,毛利率逐步恢復,以及運營效率持續提升,我們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實現經營性現金流的整體轉正,四季度毛利率回正。"小鵬董事長何小鵬在此前财報電話會上透露。
而今年7月小鵬向外界發布重磅消息,小鵬不再單打獨鬥,開始擴大朋友圈。7月27日,小鵬和大眾汽車共同宣布,大眾汽車集團将向小鵬增資約7億美元,以每ADS 15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大眾汽車集團将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在戰略合作方面,小鵬與大眾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以及小鵬汽車的G9平台、智能網聯和高級輔助駕駛技術,共同開發兩款在中國市場以大眾品牌銷售的B級純電動汽車(BEV)車型,以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相關車型預計2026年開始投產。
小鵬苦心發展的自動駕駛技術,需要找到大規模上量的切入口。而與大眾的合作,開啓了小鵬通過收取技術服務費獲得可觀收入。而7億美元增資,也可以加大企業抗風險能力。
8月28日,小鵬再次發布重磅消息,與滴滴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鵬汽車将發行占交易完成後總股本3.25%的A類普通股,收購滴滴旗下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此次收購滴滴智能汽車開發業務資產最高對價為58.35億港元(約合54.22億元),滴滴将成為小鵬汽車的戰略股東,首批股份的鎖定期為24個月。
本次交易,雙方均未動用現金流。在業務層面,小鵬将接手滴滴造車核心團隊和資產,計劃推出一款A級智能電動汽車進入市場,定價15萬元左右,預計于2024年開始量產,項目代号為"MONA",該車型會延用滴滴原來的供應鏈體系,滴滴為"MONA"提供包括智能座艙、智駕及共享出行市場等支持,由小鵬負責制造,小鵬并為這款車型提供基于扶搖2.0架構的智能駕駛能力。
滴滴和小鵬還就該產品的年銷量籤署對賭協定,約定"MONA"年銷量超過10萬輛,滴滴将獲得額外的對價股權,如連續兩年年銷量達到18萬輛,最高的股權比例可以提升到5%。
據另鏡了解,滴滴内部代号為"達文西"的造車業務将接近尾聲,達文西也不會再賣整車了,滴滴負責造車的團隊會保留一部分人員,滴滴或向華為一樣轉為打造生态戰略。
小鵬成為首家獲得滴滴生态體系全面支持的整車企業,雙方将在多個領網域探索互利共赢的長期合作機會,包括在滴滴平台上小鵬車型的運營、品牌營銷、金融保險服務、充電設施建設、Robotaxi以及國際市場方面的合作。
這在8月18日舉行财報電話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因為我已經明确看到了清晰可實現的路徑和時間表。這讓我們很有信心,在最主流的15萬級别也有能力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這會極大地推動智能化全面普及。"
目前,在市場競争方面,相比于蔚來和理想,小鵬的壓力會更大一些,那麼明年量產的"MONA"對于小鵬銷量是否會提振?
據悉,小鵬目前已經有兩款車在15萬元價位。目前小鵬共有六款車型,售價最高的是G9,30.99萬元起售。有三款車型直面特斯拉競争,分别是P7、P7i 和G6,售價分别為20.99萬元起、24.99萬元起和20.99萬元起。而P5和G31售價分别是15.69萬元起和14.39萬元起。
今年上半年,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是375萬輛,比亞迪一家就占了126萬輛。10萬到20萬元的價格區間,更是比亞迪的核心戰場。
而事實上,早在2017年,滴滴就與比亞迪以及理想汽車開始合作研發定制車型。但最終滴滴選擇了公開亮相的是比亞迪的D1,理想合作的D1 Plus則被終止。
在投放市場初期,D1只向網約車司機銷售車型,2021年賣出萬台台。但2022年僅賣出了994輛,2022年底比亞迪D1開始面向個人消費者出售。
何小鵬在最近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MONA車型将是小鵬旗下第二品牌乃至第三品牌的開始,以TOC為主,兼顧TO B的網約車市場;MONA品牌的SKU(庫存量部門)最主要是打造高等級的無人駕駛,另有少部分針對共享出行。
據滴滴2022年的年報顯示,滴滴在中國的出行業務有4.11億名年活躍用户,1900萬名年活躍司機。這部分活躍司機,也将是MONA車型的潛在用户。
在外界看來,此次小鵬和滴滴合作,小鵬除了獲得可以獲得馬上量產的新車型,更重要的是獲得一個潛在并且巨大的網約車市場訂單,幫助其拓展B端和Robotaxi市場,但十萬元售價新能源車競争激烈,還要等MONA車型未來具體配置,最終能否受到市場認可還是未知。
蔚來下半年或迎翻身仗
受產品代際切換、在售車型較少、運營成本過高等因素的影響,蔚來在二季度經歷了短暫的陣痛期,但在三季度開始銷量觸底反彈。
在7月銷量榜中,蔚來首次月交付超過2萬輛,同比大增104%,環比大增91%。在剛剛公布的8月銷量中,蔚來8月交付量1.93萬,同比大增81%。
8月29日,蔚來發布二季度财報,其營收87.72億元,同比下跌14.8%。淨虧損60.56億元,同比擴大119.6%。共交付汽車2.35萬輛,同比下跌6.1%,環比下跌24.2%,這也是自2021年二季度以來,蔚來汽車單季度銷量最低的一次。
蔚來淨利潤大幅虧損的背後,是不斷高增長的研發投入和銷售及管理費用方面。第二季度,蔚來研發投入達到33.45億元,高出小鵬的13.7億元及理想的24.3億元。
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蔚來已連續三個季度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在銷售及管理費用方面,今年二季度,蔚來、小鵬和理想分别花了28.57億元、15.4億元和23.1億元。
對于二季度大幅虧損,蔚來對外表示,第二季度處于產品迭代投入期,換代所需研發、銷售、營銷服務網絡擴張、用户維護等相關費用等投入均較多。
其中,蔚來4月和5月的交付量僅為6000輛,入門級車型ET5和75kWh電池包交付量的增加,導致產品平均售價下降。同時,大幅降價促銷也對蔚來的毛利率產生了不利影響,其二季度毛利僅為8700萬元,同比下降93.5%,環比下降46.4%。
而較低毛利的二手車銷售的增加也導致其二季度毛利率較一季度下降。二季度毛利率僅為1.0%,而去年第二季度為13.0%、今年一季度為1.5%。
蔚來CFO奉玮表示,蔚來汽車第三季度現金流會顯著提升,實現雙位數的毛利率,第四季度毛利率有望達到15%。
"從七月份數據來看,蔚來在30萬以上的沉澱市場有59%的份額。可以説蔚來在高端沉澱市場的地位仍然是非常穩固的。"
蔚來董事長李斌在财報會上表示,2024年蔚來品牌将專注于現有產品,不會再推出新車型,重點在于布局銷售網絡,提高銷量。
值得注意的是,7月13日,蔚來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完成阿聯酋阿布扎比旗下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的戰略股權投資。
公告顯示,本次投資于2023年6月20日完成,涉及金額7.38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52.95億元),使CYVN Holdings持有蔚來已發行流通股約7.0%。
本次投資交易的完成将進一步促進蔚來汽車的發展,增強其在行業中的競争地位。蔚來汽車将利用這筆資金加速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慧出行體驗。
6月12日,蔚來又對外宣布,将标配 "更新包權益"變為選裝,不選權益車價直降3萬元。8月限時優惠政策,ET5及ES7現車分别優惠2.4萬元和3.2萬元以及免費換電權益。
目前蔚來在售的車型很多,一共有8款,其中蔚來ES6、EC6、ET5、ET5 Touring四款車是蔚來的主力,蔚來在7月開始交付新車型ES6,在經過6月的調價之後,ES6成為蔚來SUV中最低價的一款,起售價33.8萬元,助力單月交付量突破2萬輛。
李斌透露,從7月份開始,我們更積極地拓展用户觸點和銷售渠道,并進一步擴充全國的銷售團隊,這些舉措将提升我們的銷售能力,推動銷量的增長。
在銷售能力建設方面,蔚來的目标是達到每月3萬台銷能,并計劃在9月底完成這項銷能的建設,從10月起建設的成果将逐步顯現。三季度,蔚來也會完成針對銷售能力提升的組織架構調整,屆時從總部到區網域,會有專門團隊做好每款車的銷售。
按照蔚來的產品規劃,在9月發布和交付全新更新的中型轎跑SUV EC6後,将完成基于第二代技術平台的全部產品切換。
據悉,下半年包含高速領航以及城市駕駛輔助功能的全場景駕駛輔助NAD即将落地,子品牌阿爾卑斯定位20-30萬元,将率先搭載全新NT3.0平台,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蔚來52.95億元戰略投資已經完成,未來公司現金流将進一步充沛,產品競争力有望進一步增強,随着產品矩陣不斷完善,将有望進一步提振銷量。
理想年底進軍純電賽道
從最新發布的二季報分析來看,蔚來和小鵬都還在困惑于如何盈利,而理想已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但行至下半場,七月和八月蔚來和小鵬的銷量都在大幅攀升,而理想在純電賽道的布局至今還未有布局 ,未來理想能否拿到純電新能源車高銷量,才是其保持資本市場想象空間的關鍵。
8月9日,理想發布二季度财報,理想汽車交付8.65萬輛汽車,同比增長201.6%;取得營業收入286.5億元,同比增長228.1%。同期,公司錄得經營利潤和淨利潤16.3億和23.1億元。二季度,理想毛利率仍維持在20%的較穩水平。
理想產品定位目前仍都是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至今還未推出純電動車型,錯位競争也助力目前理想的銷量不斷攀升。9月1日,理想公布2023年8月交付量,共交付34914輛,同比大增663%。
此前理想認為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會給銷售帶來不利影響,于是把2023年全年銷量目标從36萬輛下調至30萬輛,但二季度銷售表現超過預期,公司也可能又面臨零部件供應產能不足難題。
在8月8日晚間舉行的财報業績會上,理想CEO李想稱,首款5C純電超級旗艦車型理想MEGA于今年年底發布。明年會發布四款車,其中會有一款增程的SUV,還會有三款純電車型,不包含理想MEGA。
據此前消息,MEGA是一款純電MPV,也是理想首款5C純電超級旗艦,車長在5300-5400mm之間,軸距在3200-3400mm之間,比騰勢D9大很多,售價在50萬以上,主打高壓快充。
理想汽車稱,順義工廠的生產資質已于7月正式獲得工信部批準,理想汽車首款純電車将在順義工廠生產。
截至目前,理想汽車已經在全國建成并運營37座理想5C超級充電站。後續,理想将加快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目标于今年底建成超過300座,2025年底建成超過3000座理想5C超級充電站。
日前,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今年1~7月,國内汽車行業收入和成本分别為5.3萬億元和4.6萬億元,同比均增長12%;同期利潤僅為0.26萬億元,同比微增1%。今年1~7月,國内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為5.4%,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9%,不及行業整體。
而經過一系列價格戰後,今年7月,汽車行業在成本同比增長6%的背景下,利潤率同比下降了30%。這也意味着,價格戰下車企盈利空間困擾着汽整個行業。
當下,新能源市場價格戰越演越來,随着特斯拉 Model 3 煥新版于中國大陸開啓預售,行業競争将進一步白熱化,随着銷量逐漸攀升,理想也會面臨產能和銷量雙面承壓;特斯拉FSD北美使用率拐點向上,國内華為、小鵬、理想、蔚來等眾多車企都在積極推動城區NOA落地。
行至下半場,仍是一場持久戰。面對理想在銷量的領先,蔚來和小鵬仍在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都獲得外界大額融資。随着蔚來和小鵬銷量回暖,理想下半年進入純電賽道的布局,蔚來、小鵬和理想競争會更為激烈,未來除了價格戰,產品定位、銷售渠道以及全方位的服務比拼都是搶占市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