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父親被槍擊中腹部,腸子都流出來了”,95歲“未登記”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講述噩夢童年,她已遞交申請,歡迎閲讀。
>揚子晚報訊(記者 張楠)家住南京燕子矶的 95 歲老人王廣珍,近日通過親友聯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遞交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申請。2 月 22 日,記者前往老人家中采訪,老人揭開了 88 年前那段慘痛經歷。她的父親被搶掠财物的日軍一槍擊中腹部,腸子都流出來了。
“日本人來了,家被燒沒了,天都燒紅了。” 1937 年的冬天,家住南京楊梅塘的王廣珍才 6 歲,但至今許多細節她仍記得 , 因為怕被日本人抓走,那時候村裏的婦女都要往臉上抹灰。有一天中午,日軍來到村裏放火,把所有人關進了一個房子裏,夜裏大家把草鋪在地上睡。第二天把大人趕出去的時候,王廣珍卷在草裏沒有被發現,醒來之後哭喊沒人答應,她悄悄躲進黃豆稈堆裏一個小時左右,聽到爸媽喊她才敢出來。
後來日本人又來了,因為有日軍前一天搶走了一個婦女手上的銀戒指,第二天又向這名婦女索要更多财物。當時在旁邊的父親替她解釋説沒有了,就被日軍拖了出來。“父親被槍擊中腹部,腸子都流出來了。當時疼得滿地打滾,後來我們在草堆裏找到他的屍體,把父親埋在了附近的山上。”
父親去世後,無法再以種地為生,一家人斷了生計。講述中,王廣珍的眼中泛起了淚花。那一年,王廣珍跟着媽媽到處要飯度日,或者到有錢人家裏打短工,幫人家放牛割草。當時 12 歲的哥哥王家業跟大伯躲去了江北,王廣珍小小年紀成了家裏的“頂梁柱”,做工有一口飯吃,她也會帶回來給媽媽吃。
原先老人跟媽媽和哥哥住在一起,并不願意提及那段痛苦經歷,生活變好之後她才開始向孩子們講述歷史真相。“我結婚以後經常聽她講,小時候過得很苦。”兒媳楊桂鳳告訴記者。老人的晚年生活平和安寧,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女兒們時常也會來探望。楊桂鳳説,“她沒有讀過書,不識字,平時會看看電視。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的片子她也會看,也跟我們一起看抗戰的影片。”
王廣珍如今仍舊耳聰目明,和她聊天非常順暢,當然前提是你聽得懂她的南京話。兒媳楊桂鳳和小女兒王寶英告訴記者,“幫她申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就是因為她歲數越來越大了,但别人不知道她是一個見證者,我們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那段歷史。”
2 月 18 日,在女婿好友顧先生的幫助下,王廣珍老人終于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遞交了申請郵件。
國内首批研究南京大屠殺史的專家、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孫宅巍告訴記者,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存在“未登記者”這個可能,但數字已經很少很少了。
2025 年,接連有 4 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遺憾離世。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僅剩 28 人。
視頻剪輯 戴哲涵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