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打不過就撤檔?盤點那些年臨陣脱逃的影片,下場沒有一個是好的!,歡迎閲讀。
文案 | 羅生
編輯 | 喵三三
一轉眼都已經到 2 月中旬了,春節檔電影市場的赢家究竟是誰?其實早就有了答案,自然是——
《哪吒 2》,破百億的票房太給中國電影長臉了。
除此之外,《唐探 1900》票房也突破 30 億,成績可圈可點。
而《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雖然票房不高,但還在影院苦苦支撐,畢竟能撈點是點。
本以為春節檔會安穩度過,沒想到最後還是出現了臨陣脱逃的影片:《蛟龍行動》。
沒錯,于冬曾經信誓旦旦地説自己絕對不會撤檔,會跟支持影片的觀眾和影院戰鬥到底,如今卻自己打臉自己,顏面何在啊?
官方沒有給出太多解釋,只承諾之後會制作特别版重新與大家見面。
説白了,就是打不過别的電影,撤檔止損,等以後有機會再出來賺一筆,這算盤珠子都要崩到觀眾們的臉上了。
不過,這已經不是電影市場第一次出現電影撤檔的現象,只不過那些跑路的影片最後下場沒有一個是好的。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備受群嘲的撤檔電影們。
01 《超能一家人》
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在市場上有着不錯的号召力,而且這部影片的 " 含騰量 " 相當高,明顯就是奔着票房去的。
本來該片定檔于 2022 年的春節檔登錄院線,引起不小的期待,結果卻突然撤檔,讓影迷倍感失望。
官方解釋後期制作有問題,可一個喜劇片還要什麼制作?
其實看一看當年春節檔的其他影片就知道它為什麼會跑路了。
當年這個階段不但有易烊千玺主演的《奇迹 · 笨小孩》、韓寒執導的《四海》,還有最重量級的戰争片《長津湖之水門橋》,确實打不過。
但即便是換成 7 月份的檔期,《超能一家人》的成績還是不盡如人意。
原因很簡單,内容太爛了。
浮誇的情節和為了搞笑而搞笑的表演,讓觀眾全程笑不出來,最後票房也不過 3 億而已。
至此,開心麻花的口碑再度下跌,而且這回怪不了市場競争壓力大," 菜就是原罪 "。
02 《紅毯先生》
這部電影陣容也不賴,天王劉德華親自坐鎮,導演寧浩把關,還是暗諷娛樂圈内幕的故事,上映前也獲得了許多關注。
可能是看到了熱度,對自己盲目自信,片方将本來定檔是 2023 年 11 月 17 号的《紅毯先生》先撤檔,再改檔到大年初一,準備搏一搏春節檔的票房。
但這部電影撞上了賈玲的《熱辣滾燙》、沈騰的《飛馳人生》,這還有寧浩什麼事兒?
而且電影上映後差評滿天飛,許多人吐槽内容無趣、荒誕、混亂,看起來莫名其妙的,即便是沒有其他更狠的影片,也無法吸引觀眾。
最後電影在春節檔票房僅拿到 8400 多萬的時候選擇趕緊逃跑,試圖換個時間重新再戰。
可諷刺的是當《紅毯先生》第二次改檔,而且還是在競争不激烈的 3 月份檔期,卻還是達不到預想中的成績,甚至最後只是多拿了一千萬,折騰了好幾次,累計票房也就 9400 多萬,還是沒有能夠破億。
這部電影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很忙,但是不知道在忙什麼。
03 《我們一起搖太陽》
跟《紅毯先生》一樣,《我們一起搖太陽》也在 2024 年春節檔碰上了幾位強勁的對手。
而且後者的題材更加吃虧,誰也不願意大過年去看一部關于疾病且内容虐心催淚的故事,片方選擇這個檔期,其實就是自讨苦吃,純粹給自己找氣受。
結果可想而知,電影撤檔時票房僅有 9314 萬,對比同檔期的影片,多少有些慘不忍睹了。
但還是有人覺得電影只是沒有選對時機,劇本還是值得認可的,所以換到了情人節檔期重新上映,最終成績比其他撤檔電影好一些,累計票房 2.76 億。
不過,逃了一次就注定要被釘在恥辱柱上。
當再次提起這部影片,大部分觀眾也只記得撤檔風波,甚至在李庚希憑借這部電影獲得影後的時候,還有人質疑因為撤檔電影這個标籤質疑獎項的公平性。
如此結果,導演真的能笑出來嗎?
04 《野孩子》
這部電影的操作更加迷惑,原定于 2024 年 7 月 12 日上映,想要趁着暑期檔收割票房,但沈騰與馬麗的《抓娃娃》也在這個檔期,若是不搶占先機,恐怕就全完了。
所以《野孩子》做出提檔的操作,計劃在 7 月 10 日提前上映,這種情況也能讓人理解。
但接下來官方發出的公告就讓人不懂了,上午剛提檔,下午電影就宣布撤檔了,給出的解釋還是一貫的套路,甩鍋給後期制作。
請問片方這種理由你自己相信嗎?
打不過就説打不過,找一堆借口反而顯得格局太小。
而且電影後面改檔于 9 月 13 日上映,票房也不過 2.41 億,這還是因為有王俊凱這位流量演員坐鎮,粉絲效應比較大,不然恐怕連 2 億都沒有。
有時候票房不佳,真的不是改變檔期能解決的問題,還是應該多考慮一下電影内容、質量和題材。
人不行,别怪路不平。
05 結語
其實趙本山老師的一句話,早就揭開了撤檔電影最大的遮羞布——
" 自己沒能力就説沒能力,怎麼你到哪兒,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呐 ?"
而且撤檔電影對市場影響太嚴重了,對于同檔期影片也不公平。
正如于冬自己所説:" 如果電影市場充斥着低成本電影,都是話題性電影,都是撈一筆就跑的電影,那觀眾為什麼要花錢進影院支持中國電影?"
可惜道理誰都懂,真正能堅持電影創作者風骨的人,卻沒有幾個。
説白了,這些撤檔電影都是喜歡高估自己的實力,低估其他影片的實力。
而這種遇到困難就跑路,擾亂市場環境的行為,早就應該被制止了。
那麼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