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獨家對話宋向前:穿越風口紅利,回歸周轉率和剛需,歡迎閲讀。
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 宋向前
" 以人為中心,關注消費者終身價值 " 在本次對話中,宋向前提了不下 10 次。
時過半年,宋向前再談消費,這一次沒有科技與消費二元對立的觀點,只談經濟與消費,從宏觀到微觀,從消費行業的變化到消費企業如何應對經濟下行,深度聊了 2 個多小時。
從業 29 年,長期關注消費,堅持投資 " 高頻、剛需、民生 " 相關企業。相較于其他的消費投資人宋向前很克制,且有自己獨特的 " 打法 "。
投資消費項目約 30 筆左右,出手頻次并不算高,但是每筆投資額度并不低,且很多是獨家投資。5 億獨家投資大眾餐飲連鎖企業小菜園,6 億獨家投資橫跨食品飲料兩大行業的今麥郎,3.5 億獨家投資東鵬特飲。
" 加華資本一半以上的資金是‘自營’,同時管理了一部分外部資金,投資是在不确定中尋找确定性,當能清晰地看到确定性的時候,當然敢于拿自己的錢去投資。" 宋向前在消費投資上是笃定的。
他仍然持續看好中國消費市場,并保持樂觀,中國擁有 14 億人口的統一大市場,這是消費的基石,長期性通縮需要 20 — 30 年的調整周期,從宏觀政策到消費企業的運營策略,都将面臨一場重構。
他認為,任何時期,沒有做不好的行業,只有做不好的企業。夕陽產業裏也有朝陽企業,沒有企業家的時代,但是應該有時代的企業家。商業世界裏,真正成功的企業還是少數,商業才華、智慧的形成需要時間,這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創立加華 17 年,經歷了若幹個周期,穿越了紅利和風口的時代,作為掌舵者宋向前始終活躍在消費一線。在他眼中,就業、税收和國民經濟,是所有投資的最終落腳點。
這 2 個多小時内,他試圖回答了所有關于消費與投資的困惑:宏觀政策釋放了哪些信号?企業經濟下行期間應該如何應對?存量競争時代消費企業如何創造自己的差異化?如何尋找消費者的終身價值?
以下為對話正文:
他山之石,可攻玉
钛媒體創投家:對照日本消費市場和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中國消費市場目前處于什麼階段?
宋向前:中國消費市場正處于第三消費時代向第四消費時代轉型的過渡期,消費者權利崛起,追求個人價值釋放。經濟發展模式正在面臨一系列的調整,過去我們對生產型的企業比較重視,對消費終端市場的重視程度不太高,未來中國要完成從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的轉型。
同時,中國的税制改革會面臨轉型,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和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都是在 C 端的產品終端征收消費税,中國也會逐漸從增值税向消費税轉型。
核心在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這是拉動内需,釋放消費潛力,增加經濟發展韌性和彈性的必要手段,老百姓口袋裏有錢,心裏才穩,才能敢于花錢,才能樂于花錢。
消費是中國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是中國走出中等收入國家、走向高質量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我長期很看好中國消費市場。
钛媒體創投家:再次釋放消費潛力,您預計需要多長時間?
宋向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潛力很大,韌性很足,但是需要改革、完善的地方也特别多,面臨的是全局性的改革,實現高質量增長,建立中國式現代化的發達社會,我個人認為可能要經歷 20- 30 年的長周期。
或者換句話説,當投資實業、制造業的投資回報率能回到 2012 年之前的歷史較高水位時,整個市場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才能得到充分的釋放和改善。
凝聚民間共識,不是簡單的喊口号,核心是讓所有老百姓能感覺到經濟持續穩健向好,讓市場主體發展的環境寬松、營商環境得到徹底有效的改善,經濟活力才能得到充分釋放。
當各種經濟指标,包括老百姓的體感,都能夠清晰地感知到這樣的變化,市場主體穩定發展。我們的财税政策、輿論環境、營商環境、法治環境,實行高水平開放過程的更深層次改革。我認為中國未來經濟的韌性、潛力、彈性,會得到長期而持續的釋放,我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還是相對樂觀的。
钛媒體創投家:東亞近鄰日本對我們有沒有借鑑作用?
宋向前:日本在資產泡沫破滅之後,在宏觀經濟管理層面引入宏觀審慎監管工具,同時實行了高水準的财税體制改革政策,這對于經濟的增長穩定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有效填補了私人部門和一般企業的資產負債收縮。
日本整體的 GDP 水平、人均 GDP 水平、人均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維持在高峰的水平上,源于大規模、長周期刺激的宏觀經濟政策,為企業的擴張做堅實的後盾,消除後顧之憂。
我們要走出低欲望社會,核心需要是改善年輕消費人群的就業環境、生存條件,涉及到人口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财税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預期的改善是非常關鍵的。
一方面要減税讓利,居民部門直接減税讓利;針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松綁市場。另一方面需要補貼,年輕人就業、再培訓、購房、多子女生育補貼、育兒津貼等。
只有松綁民生、松綁消費,經濟生活才有可能有活力。日本、歐洲都發布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以人均收入水平改善為目标,這樣整個社會的投資和儲蓄兩端才能得以平衡。
钛媒體創投家:低欲望社會和 " 下流社會 ",消費者購買力不足,購買力水平下降,企業經營者應該如何經營企業?
宋向前:消費市場的總量并沒有大幅度變化,消費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可選消費品是創業的好視窗,是生意的好流量,但不是事業的好陣地。
要做有耐心的、有長期主義思維的企業家。過去是口号提倡,現在是客觀要求,每一位企業家、創業者、投資家和實業家,必須考慮提升競争實力,形成不對稱結構性的競争優勢,真正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水平。
靠毛利簡單取勝、水大魚大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看企業的周轉率,周轉率背後指向的是企業對于管理水平、數字化、終端市場洞察、渠道運營、產品研發、供應鏈迭代等,全價值鏈的理解。
同等資源投入,高水平公司的營收是差水平公司營收的 2 倍、 3 倍甚至 10 倍,高水平企業的周轉率都很高。
不斷迭代管理水平,系統性優化進階的企業才能持續生存,甚至堪稱偉大。
時代的變化與選擇
钛媒體創投家:距離上一次公開發聲已過半年,這期間,您看到消費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或者有什麼标志性的事件?
宋向前:變化并不大。我們不能用通縮的觀點來表達現在的結論,也不能否認現階段的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環境下逐漸下行的壓力是顯現出來的。
第一,未來消費更新的概念将被重新定義,不再是更新價格,而是更新品質,走向一條物美價廉的路。
消費品牌企業和創業者必須意識到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存量博弈時代,彼時,站在人、貨、場的關系中,始終要堅持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用户)的終身價值,這是一個好人做生意的時代,為消費者真切地創造福利和剩餘價值變得尤為重要。
第二,剛需消費品崛起時代。剛需的、高頻的、民生的消費基礎設施,值得投資。未來有長期的發展空間,也有長足的進步和改善空間。
第三,企業進入效率革命時代。從供求方面來看,過去水大魚大,靠規模經濟、價格競争等,較為低級的市場競争手段,會逐漸被新質生產力、高質量增長和中國式現代化内涵要求出清,所有產業都要面臨效率革命競争。
以數字經濟為特征的產業互聯網行業,将會為傳統消費品行業注入新生力量,這是一次真正的產業躍升機會,甚至可能實現價值逃逸。
也是中國企業在出清過程中煥彩出新的重要歷史機會,未來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潛力和動能才能真正地被釋放出來。
這不僅是一種願景,一種理想,更是客觀的現實,是實現高質量增長必須走的一條路。
钛媒體創投家:偏重流量和營銷的消費企業,有哪些能力可以供 " 剛需 + 高頻 + 民生 " 消費企業借鑑?應用到這個時代?
宋向前:流量經濟品牌為傳統消費品牌提供了新營銷、新渠道的認知和洞察工具,促進了整個行業的進步。
從長期來看,消費是一場全網域的競争,需要企業在產、供、銷、人、财、物等方面有非常深刻的洞察,以人為中心,深刻理解商業底層運營的邏輯,得當運用數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水平、優化運營能力、提高企業價值,在此基礎上走的每一步都是算數的。
未來中國品牌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會從中吸收經驗,健康發展,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钛媒體創投家:投資 " 剛需 + 高頻 + 民生 " 的策略,會随着市場松綁,消費行業紅利回歸而改變嗎?
宋向前:這是時代的選擇。
從周期角度來看,中國剛進入高收入發達國家的門檻級水平,人均購買力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有效需求不足。我們認為剛需、高頻、民生、極致性價比的公司、產品和服務,是與當下宏觀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相匹配的模式,脱離宏觀談中觀產業、談微觀經濟運行,其實是不正确的。
從購買力角度來看,購買力的養成是一個長周期運動,購買力和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邊際改善,是由若幹個五年計劃構成的,我個人認為大概需要 20 — 30 年,才能夠實現翻一番、翻兩番、翻三番,才能真正地進入到高收入國家,逃脱中等收入陷阱。
實現真正的高收入、高人均可支配,才能真正地拉動消費,啓動内需,湧現出新的消費變化。
钛媒體創投家:AI 對消費行業的助力體現在哪些方面?消費企業應該如何擁抱和利用 AI 技術的紅利?
宋向前:產、供、銷、人、财、物、供需兩側等,所有的經濟活動,本質上都是基于預測形成的科學有效決策。決策被模型化、人工智能化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也具有強大的實現可能性。
數據中台更新成為 AI 數據大模型,将會在消費企業中廣泛應用,促使企業的生產行為、渠道行為、消費行為、營銷行為更加優化,最終為消費者創造福利,滿足終端消費者需求。
進而,需求通過大模型反向重塑供給,重新改造產業競争态勢。 比如東鵬特飲,運用五碼合一、一物一碼、微信紅包等數字經濟工具,實現以動銷拉動建立深度分銷體系,實現從工廠到經銷商到渠道,從大 B 到小 B,最終到消費者全鏈路數字化改造和效率提升,對于企業增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和創新。
" 匠人 " 精神,賦能投後
钛媒體創投家:多筆大額投資,加華為什麼選擇獨家投資?
宋向前:做投資是從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當确定性高、盈利高的時候,自然願意用自己的錢多投一點,少管一點外部的錢。
加華資本一半以上都是 " 自己的錢 ",同時管一部分外部的錢,在投資上我們更關注成功率,買對增長,買對復利效應。如果只是買對套利,在資本市場下行時期将無利可套。
钛媒體創投家:如何看待為被投企業賦能?
宋向前:第一,我們從來沒把自己當作一家資產管理機構;第二,我們認為好的公司需要更長期的陪伴;第三,我認為好的企業是尋找事業合夥人,他們需要投資機構把自身當作一個增長的變量、積極的因素,放到企業發展的模型之中,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所幫助。
加華資本累計投資了 30 多家冠軍品牌企業,深度地參與企業的運營,不斷地通過知識積累和能力復用,真正地提供有價值的幫助,耐心地陪伴企業成長,他們的成長和成績有效地反哺了加華的知識體系和能力,從而更好地賦能于下一代企業的成長。
钛媒體創投家:加華在被投企業賦能方面,有沒有固定的業務模塊?或產品化的服務?
宋向前:成為一家怎樣的企業,樹立怎樣的品牌印象,為社會提供怎樣的服務,是圍繞企業家創始人的三個重要命題,以終為始确定企業的戰略定位。
比如小菜園,我們與企業共同戰略定位小菜園不做新徽菜,做大眾便民餐飲,為普通百姓家庭廚房賦能的大眾便民綜合類餐飲,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然後把所有的資源,依據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标和企業倒做的精神,層層分解,需要怎樣的戰略能力、組織能力、運營水平、供應鏈能力、數字化能力、會員運營能力等。
最後,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匹配不同的資源。戰略分解到位,模塊分解合理,通過科學管理方法把它們串聯在一起,通過數字化,通過把它表達和展現出來,實現效率的革命。
钛媒體創投家:會帶上冠軍企業一起為被投企業賦能嗎?
宋向前:會有的,有非正式的,也有正式的,渠道資源共享、數字化能力、管理能力共享讨論交流。
我們參與、總結了企業破解了增長黑盒,但是真正創造科學管理能力的是企業家,我們會尊重企業家的首創能力。
比如,東鵬飲料、洽洽食品的數字化能力、管理能力、渠道資源能力的外溢案例和分享,都在同行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投資不是經濟價值的簡單獲取,也有推動產業進步,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社會責任,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責任兩者均衡,資本有序擴張。這也是最高層對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和耐心資本的要求。
當下與遠方
钛媒體創投家:"2 号位員工 " 的定位,會随着基金管理規模的壯大而改變嗎?
宋向前:我個人會更喜歡 "2 号位員工 " 的定位。換位思考,被投資的企業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錢,還是你的能力和思想輸出,還是你和他共建共赢的合作經營,我覺得企業更需要後者。
況且市場上也沒有那麼多 " 博觀 " 的機會,其實 " 約取 " 更能帶來高勝率。提高确定性,将有效的時間投到有效的增長上、有效的行為上更重要,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我個人不喜歡做廣種薄收的事。
企業家終其一生創造的企業、品牌、產品,他們把企業放在我們面前,我相信他們更需要一個共同經營,一起造夢、一起追夢、一起圓夢的腳踏實地有耐心的合夥人。
钛媒體創投家:對于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現狀,您有哪些生存建議?
宋向前:第一,生存下來最重要。面臨外部嚴峻的競争環境和壓力,不要被壓力壓垮,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在逆周期中間實現自我進化和迭代。把壓力當作提升能力和水平的 " 小考 ",對未來成為一個卓越的企業家和品牌有很大的幫助,也是修煉内功的好機會。
我們很容易順周期發展,但是很難在逆周期中間實現自我進化和迭代,到逆周期的時候 " 補課 ",代價非常高。如果 " 小考 " 中能活下來,還能做大,将會在未來發展道路上積聚力量,減少交易成本。
第二,不要急于擴張,不要以為幹好一個店就可以幹好一百個店。一個店、十個店、百個店、千店和萬店,萬店邏輯出來之後,被簡單地理解為只要有一萬個店就行,以為數量等于質量,聲譽度等于美譽度。
店店相同,但店店背後的系統組織、運營管理邏輯、供應鏈都不一樣,要求的能力是指數級的增長,和圍棋一樣,一段和九段選手是沒辦法在排面進行對話。
魚大水大的粗放型競争時代是競争長板,現在是競争短板。
钛媒體創投家:中小微企業,對于資本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态度?
宋向前:任何一個企業從小到大的過程,都需要外來資本助力,大多數企業專注于自己的行業、產品和領網域,優秀的外來資本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思想賦能,宏觀經濟環境的觀察,成為企業的合夥人,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搭配,所以我不同意有些觀點説中國創投市場基本上不存在了。
我相信中國經濟制度紅利釋放情況下,生產效率、潛在增長率的提升,潛在增長能力的釋放是驚人的,這是中國經濟真正的底氣所在。
這些能力的釋放,遲早有一天會到來,作為經濟建設的參與者,我們要推動這件事情的進步,企業家或投資家最好的工作就是積極參與社會,積極生活。讓企業優良運作,解決更多就業、繳納更多税收,推動行業進步,產業基礎變革,發展新質生產力,真正地從自己的小我和本我做起,從自己的企業和行業做起,讓真正的高質量增長得以實現,讓新質生產力得以煥新出彩。
我個人是保持長期樂觀的态度,看多中國經濟,一定要把自己作為一個有效的變量投入進去。(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郭虹妘,編輯|陶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