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雅迪銷量下滑,小牛虧損擴大,“電雞”巨頭的日子不好過,歡迎閲讀。
随着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不斷增加,電動自行車上市企業的表現如何自然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近日,多家電動自行車企業陸續公布 2024 年上半年業績。從各家公司的财報數據來看,雅迪和愛瑪仍然是兩輪電動車領網域的兩大巨頭,收入遠超其他公司。不過,無論是 " 一哥 " 雅迪,還是 " 新勢力 " 小牛,上半年業績均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與此同時,今年 5 月以來,工信部陸續發布多個與電動自行車相關的新規,對電動自行車產品和技術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監管,電動自行車企業也将面臨新的挑戰。實際消費場景中層出不窮的安全問題,也讓消費者對電動自行車的制作工藝和安全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電雞 " 巨頭們,經歷了喜憂參半的上半年,接下來将面對更多的挑戰。
業績下滑,火災 " 背鍋 "?
在我國電動自行車市場急劇增長的當下,電動自行車 " 一哥 " 雅迪卻在 2024 年上半年流年不利。
雅迪控股(1585.HK)公布的 2024 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雅迪實現營收 144.14 億元,同比減少 15.4%;歸歸母淨利潤 10.34 億元,同比減少 12.9%。這是近五年來,雅迪控股半年度業績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事實上,雅迪業績的下滑早有征兆。
縱觀 2020 至 2023 年,雅迪控股年營收體量從 193.6 億元逐步上升至 347.63 億元,但增幅卻逐漸下滑,分别為 61.76%、39.29%、15.17% 和 11.93%。
▲來源:雅迪控股 2024 年半年報
而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下滑與雅迪產品的銷量下滑不無關系。财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雅迪電動踏板車及電動自行車的總銷量由 2023 年上半年的 821.07 萬台減少至 638.26 萬台,同比下滑 22.26%,兩者合計收入同比減少近 20%。
對于業績下滑,雅迪方面表示主要由于市場需求短暫轉弱,以及分銷商的去庫存周期,導致電動兩輪車的銷量下降。與此同時,2024 年年初南京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的起火事件,引發公眾關注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安全性,引起相關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導致市場需求短暫轉弱。
" 一哥 " 業績下滑," 二哥 " 愛瑪同樣不能獨善其身。
愛瑪科技(603529.SH)公布的 2024 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愛瑪實現營收約 105.9 億元,同比增加 3.66%;歸母淨利潤約 9.51 億元,同比增加 6.24%。
然而,看似增長的财務數字背後,愛瑪的危機已經悄然出現。
▲來源:愛瑪科技 2024 年半年報
今年上半年,愛瑪的銷售費用增加了近 40%,銷售費用由較去年同期的 2.96 億元增加 39% 至今年的近 4.12 億元,遠高于營收和利潤的增速。
當然,愛瑪業績增速的下滑也并非首次出現。2023 年上半年,愛瑪的收入增速從過去三年的超過 20% 下滑至 8.25%。去年同期,愛瑪的歸母淨利潤增速達到 30%,今年同期則下降了近 24 個百分點。
其他 " 電雞 " 巨頭的财務數據同樣不盡如人意。新日股份(603787.SH)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 17.11 億元,同比下滑 15.35%;歸母淨利潤 4994.83 萬元,同比增長 6.80%。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轉負為 -2.33 億元,去年同期為 9622.47 萬元。
▲來源:新日股份 2024 年半年報
對于營收減少,新日方面同樣提到電動自行車火災問題。" 自江蘇南京 223 火災以來,國務院要求相關部委開展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隐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受此影響,市場終端消費者呈現出一定觀望情緒,電動兩輪車行業競争進一步加劇。" 新日股份在中報裏面如是解釋。
而一直宣傳 " 一部車騎 10 年 " 的綠源集團控股(02451.HK)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 25.34 億元,同比增長 3.2%,歸母淨利潤約 6600 萬元,同比增長 9.6%。其中,電動踏板車收入下滑明顯,從去年同期 5.71 億元下滑至今年同期的 3.45 億元。
▲來源:綠源集團控股 2024 年半年報
" 電雞 " 新勢力走向分化
作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兩大新貴,小牛和九号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走向分化。
有 " 兩輪特斯拉 "" 電動車界愛馬仕 " 之稱的小牛電動(NIU.NASDAQ),業績表現離其身上的标籤越來越遠。
▲來源:小牛電動 2024 年半年報
今年上半年,小牛電動實現營收 14.45 億元,同比上升 15.97%;淨虧損 7971.61 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 1700 萬元。自 2022 年轉虧以來,小牛電動的業績持續低迷,且虧損并未有收窄的勢頭。期内,小牛電動的毛利率為 17%,比去年同期的 23.1% 下降超過 6 個百分點。
增收不增利的背後,是小牛電動降價換量導致虧損擴大。财報顯示,2024 年第二季度,小牛電動的電動車銷量為 25.62 萬輛,同比增長 20.8%,海内外銷量同比均取得增長。但與此同時,其 2024 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每輛電動車的收入從去年同期的 3577 元降至 3503 元,國際市場則從 3430 元降至 2682 元。
相比之下,同樣主打科技和智能產品的九号公司(689009.SH)的業績則亮眼一些。
▲來源:九号公司 2024 年半年報
2024 年上半年,九号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大幅增長。其中,營業收入 66.66 億元,同比增長 52.2%;歸母淨利潤 5.96 億元,同比增長 167.82%。
據公司财報披露,今年上半年,九号公司電動兩輪車銷量約 120 萬台,收入 33.83 億元;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車銷量為 51.81 萬台,收入 10.31 億元;全地形車、割草機器人、ToB 產品、其他產品及配件分别實現營收 5.07 億元、4.49 億元、7.25 億元、5.71 億元。
雖然均标榜自己為科技公司,但是兩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卻相去甚遠。
今年上半年,小牛電動研發費用為 6118.87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7629.22 萬元同比下滑近 20%;九号公司的研發投入為 3.49 億元,上年同期為 2.94 億元,同比增長 18.88%。
" 電雞 " 巨頭需要新的出路
雖然各電動自行車企業上半年的業績喜憂參半,不過它們均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 5 月以來,工信部陸續發布《電動自行車行業規範條件》、《電動自行車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電動自行車用锂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範》(锂電新規),對電動自行車企業工藝裝備和產品質量提出較高可量化标準,如檢測設備原值不低于 100 萬元,企業每年自主開發車型不少于 10 款,研發費用率不低于 2% 等。
與此同時,在工信部發布的符合電動自行車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中,只有雅迪、愛瑪、台鈴和綠源四個品牌上榜,新日、小牛和九号并未在名單當中。
▲來源:工信部
有業内人士向《消費者報道》表示,今年陸續出台的系列新規提高了兩輪電動車廠商的售前成本,拔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将加速中小廠淘汰的概率。
與此同時,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電動自行車市場預計大概率仍會保持增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指出:" 電動兩輪車銷量的提升得益于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充電設施的完善以及用車體驗的改進。同時,居民和外賣配送等需求集中爆發,也助推了行業供需兩旺态勢的形成,展望未來,電動兩輪車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
在行業規模保持增長之下,與汽車行業類似,電動自行車也将進入 " 内卷 " 時代,產品競争點由外觀、電池及價格,擴張至續航、智能化、科技等多元化配置差異競争上,這也對各企業的做工工藝和科技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自 2023 年以來,新國标替換潮進入尾聲,國内電動兩輪車市場銷量回歸到常态替換、少量新增的狀态。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23 年國内電動兩輪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放緩至 9.8%,預計 2024 年銷量增幅将進一步下滑至 9.1%。
為此,在國内銷量增速放緩之際,一些企業開始将目光轉向了出海。
▲雅迪進入印尼市場(來源:雅迪電動車官方網站)
雅迪控股在上半年業績報告中表示,将 " 拓展海外市場,向全球推廣‘雅迪’品牌。" 不過,雅迪控股的這一目标仍處于初期階段。根據業績報告披露,公司超過 90% 的綜合收入和經營利潤均來自國内。
愛瑪科技則在半年報中表示,在國際渠道方面,公司重點推進在東南亞市場的代理商拓展和後市場服務本地化落地工作。報告期内,愛瑪國際業務收入約 1.2 億元,同比增加 40.69%。
眼下,電動自行車市場已進入洗牌階段,頭部企業業績加劇分化,單純的價格戰未必能換來銷量和業績的提升,為市場帶來新的故事已經刻不容緩。" 電雞 " 巨頭們,已經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