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今年頂級影後,都在發瘋,歡迎閲讀。
恐怕再也沒有比娜塔莉 · 波特曼和朱利安 · 摩爾,更适合扮演 " 邪惡雙姝 " 的女人了。
早年演 " 不瘋魔不成活 " 的黑天鵝,野心和欲望的因子似乎就在波特曼身上有了根,她的色彩是克制的、憂郁的,冷靜中滋生的瘋狂如一把鋒利的刃,能生生戳破現實。
▲《黑天鵝》
诠釋過不少妩媚蛇蠍女人的摩姨,更把邪性淬煉得渾然天成,瞧見她的臉,便能直接聯想到水妖的鬼魅與神秘。
▲《行騙高手》
最近的新片《五月十二月》中,兩位影後不僅貢獻了教科書式飙戲指南,她們分别诠釋的兩種瘋女人,也把人性中極限交織的私欲與偽裝,拉到了更復雜、深刻的尺度。
▲《五月十二月》
改編自真實案件的電影藍本,本身就足夠精彩。
摩爾飾演的中年婦女格蕾絲,36 歲已婚有孩,卻被發現與年僅 13 歲的男孩喬伊發生性關系。被判入獄後,她不僅生下孩子,兩人還結了婚。
▲《五月十二月》
20 年後,有制片人打算開拍電影,波特曼扮演的伊麗莎白,便是其中出演格蕾絲的女明星。
她靠近格蕾絲,與對方一家共餐,學習女人的妝容,既是觀察對方,也有暗戳戳想挖掘對方當年幽微動機的心思。
▲《五月十二月》
一個是神秘的被窺探人,一個是步步逼近的不懷好意的模仿者,這部片最好看的地方,便是兩位美人攝人心魂的心理對決。
導演海因斯用一個互相入侵的故事,把女人的邪性都挖出來了。
▲《五月十二月》
表面看,格蕾絲就是個體面的中產主婦。
她住别墅、學插花,在她自己的講述裏,她有許多朋友,鄰居家喜歡在她家訂購蛋糕,在當年和喬伊的戀情中,自己自始至終都是被動接受愛的一方。
▲格蕾絲明裏暗裏表示,喬伊在和她一起前就已經是 " 成熟的男人 " 了。/《五月十二月》
直到伊麗莎白的走訪,格蕾絲的虛假才像美杜莎的蛇一樣顯出痕迹。
在其他人眼裏,鄰居買蛋糕,更像是近似憐憫的安慰。在喬伊交出的格蕾絲當年寫的情信中,原來她才是那個操控感情之人。
▲伊麗莎白把她當年寫的信讀出來。/《五月十二月》
格蕾絲的克制與體面,背後有隐約可見的瘋狂與控制欲。
她送大女兒的禮物是體重秤,對待丈夫采用的是時而強勢,時而痛哭的軟硬兼施手段,都是善變、狡猾的色彩偽裝蹤迹。
▲《五月十二月》
而伊麗莎白的瘋狂,底色是野心。
她把自己充當為窺探格蕾絲的獵手,卻是近乎偏執地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來縫合想象中的格蕾絲,甚至不惜引誘喬伊發生一夜情,來印證他們婚姻不忠的猜想。
▲《五月十二月》
她堅信從他人口中聽説的格蕾絲年少時遭受了男性長輩的侵害陰影,簡單粗暴地歸結對方,直到結尾處格蕾絲的一句 "make sure you got that",才使她尴尬地發現,自己從沒有觸達過她真實的一面。
就像導演説的,片子裏有許多美麗的鏡頭,可都不是為了使人觀感舒适,而是創造不安,如同戲核——你看到的人,真的是你想象中的那樣嗎?
▲《五月十二月》
兩大影後的對碰有十足的看頭,憑借此片,波特曼還拿到了今年金球獎的提名。
這些年,雖然波特曼一直被诟病是 " 教科書式的演技 ",不如體驗派的摩爾有靈氣,甚至有人調侃在這部戲裏完全被摩姨吊打,可我還是很愛她挑選劇本時的勇氣。
電影裏的伊麗莎白,代表的是那種 " 想要演戲卻演不好 " 的演員,在條件上完全就是翻版波特曼。
出身名門世家、方法派演員。面對這麼一個設定雷同、又在戲裏 " 挑戰失敗 " 的人物,其實是很容易導致觀眾對演員本人的評價翻車的。
▲《五月十二月》
波特曼挑了這麼一個角色,與其説是她的不自量力,不如説是她又一次瘋狂自我揭示的過程。
她既袒露了作為方法派演員的缺陷,又把普遍的自戀傲氣、難以共情的硬邦邦演員狀态諷刺得入骨三分。
▲《五月十二月》
《五月十二月》是波特曼 2023 年復出的第一部文藝片,也是波特曼創辦的公司 MountainA 的第一部作品。她在采訪中説,喜歡這個劇本,很大原因是她對 " 無法回答的身份與真相 " 的着迷。
女性的想象,不一定非要 " 好 "。波特曼説,看見女性犯下一般是由男性犯下的錯誤,是很有意思的。為什麼當這種事件的主導人是女性,人們會深感疑惑,但當轉變為男性時,普遍的想法卻是 " 所有男人都這樣 " 呢?探究規則外的例外可能才是最有趣的東西。
▲《五月十二月》
現在提起波特曼,幾乎就是 " 偏執藝術家 " 的代名詞。自《黑天鵝》裏自毀的芭蕾舞者後,波特曼似乎愈發迷戀上扮演帶有神經質感的女人。
《湮滅》中出軌的女科學家、新戲裏自戀的女演員,她們似乎都在用自身的失敗,來揭示着人性中的瑕疵與真實自我。
▲《湮滅》
發現 " 自我 " 這個詞,在波特曼的演藝圈生涯和人生中,幾乎是一條超長的核心主戰線。
她在許多采訪中都表示過,更年輕時,她覺得自己是沒有自我的。受出道時的青春性感形象影響,那時的她就像一只毫無自信的 " 醜小鴨 "。
▲娜塔莉 · 波特曼 2015 年哈佛畢業演講。
作為童星出道的波特曼,早期演的角色幾乎都帶有 " 性凝視 " 的成分。
1994 年,13 歲的波特曼主演的第一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天真、成熟的叛逆女孩瑪蒂爾達,成了許多人的少女幻想。
當她演完那個角色,外界對她的關注幾乎都落點在肉體之上。
十幾歲的年紀,上綜藝節目,讨論的話題永遠是她跳的舞、化的妝,以及同校男生會不會對她動手動腳等 " 蠢問題 "。
她收到過騷擾信,後來演的《愛情尤物》、《偷心》,也幾乎逃不開稱為欲望、純潔、青春少女的化身。
▲《愛情尤物》
盡管波特曼愛演戲,可這也讓年輕時的她,感覺當演員是一件蠻 " 膚淺 " 的事兒——人們不關注她真正的聲音,只把焦點落在扮靓與娛樂八卦。
為了讓大家轉變看法,她開始對自己進行改造,裹上嚴嚴實實的衣服,裝扮得更優雅,對外也更強調自己的嚴肅、認真和書卷氣。
▲波特曼
書呆子人設一度讓她感覺自己是 " 安全的 ",沒有揶揄的目光,也沒有凝視。
那時的她始終無法擺脱對自己的懷疑,就連考上哈佛也覺得 " 學校恐怕是看中了我的名氣,才錄取我的 ",她進修了神經生物學和高等希伯來語文學,也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 " 正經 "。
▲波特曼
考古波特曼的過去,就像是慢慢看着蝴蝶蜕變。從否定自己到接納自己,她用了好多年。
後來她在演講上説,學習神經生物學和高等希伯來語讓她感覺很痛苦,題不會做,功課更差。當她在學校看到有同學可以研究流行雜志,教授可以講《黑客帝國》,她忽然意識到,如果只是為了嚴肅而嚴肅,那麼這本身就是種虛榮。
▲波特曼
她的自我意識,一直在不斷迭變。《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時,不僅評價一般,票房更是寡淡,她還被評 " 擺造型功力比演技好 "。
然而,這部 " 差片 " 多年後卻搖身一變成為影迷的心頭好。波特曼開始發現,自己的價值應該是能觸達人心的東西,而不是高高的榮譽與名氣。
▲《這個殺手不太冷》
有陣子,她開始化起流行的小煙熏,褪去了少女的懵懂,銀幕上也開始了轉型。接拍《黑天鵝》,使她更能接受自己的怪異和瑕疵;拍《V 字仇殺隊》,她第一次剃掉頭發,在銀幕上展現堅毅、倔強的一面。
▲《V 字仇殺隊》
後來在許多電影裏,她更抛棄了精致的扮相,用寡淡到素面的臉蛋,來展現各種置身于傳統外的女人。在同年齡段的演員中,波特曼大概是最敢把自己的皺紋、瑕疵、面部褶皺展現出來的女明星了。
波特曼的偏執,确切地來講,其實不是當個演員,而是當個聰明人。聰明的力量在于内我的思考與沉澱,雖然經歷過不少揶揄風潮,但幾乎每過一個階段,她都能自己修復 bug,再建 2.0 的自己。
▲《芳心何處》
如今,波特曼也開始把自己作為土壤,讓女性想象開始得到更多生根發芽的機會了。她創辦的公司仍會繼續聚焦 " 謎一樣的女人 ",《五月十二月》就是一個好開頭。
▲《五月十二月》的各種海報,細看構圖也很有意思。
而她想要的新劇本,不僅區分于從前,也不同于當下普遍的女性劇。即将播出的《湖中女人》,波特曼同樣在這部犯罪劇中飾演帶點道德模糊度的瘋女人麥迪——一位 20 世紀 80 年代的家庭主婦,因為一樁懸疑案重新成為調查記者。
對于這個角色,波特曼的解讀也很另類。她表示,在如今有關女性的故事,幾乎都在講這個女性追求自由的努力,然而當她試圖獲得自由時,卻沒有意識到她獲得自由的過程,是在踐踏另一個女人獲得自由的權利之上的。
通過麥迪,故事想表達的,便是女性從 " 被壓迫者 " 無意識成為 " 壓迫者 " 的悲劇。
▲越來越有自己想法的波特曼。
講真,如今每次看波特曼的節目時,老覺得這個女人在發光。我想,恐怕在不遠的未來,這位 " 偏執的藝術家 " 也會再度更新為 " 偏執的創作者 " 吧。
看見她,才懂偏執的魅力,也可以是獨一份的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