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調查:銷量不降反升,退出價格戰後BBA的日子好過了,歡迎閲讀。
" 現在的合資品牌處境艱難,受到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強烈衝擊,加上價格戰被迫降價,導致賣一輛虧一輛。售前虧損,之前還能依賴售後彌補一些,但現在越來越難。恢復價格至少能減少虧損。" 寶馬 4S 店銷售人員向汽扯扒談透露。" 不過漲價後,我們店的客流量和成交率倒是都提升了。"
在 BBA 等合資品牌停止降價之後,反常地,漲價行為竟促使銷量上升。這一現象或許讓不少消費者考慮是否應抓緊時機購車。
降價後客流量增長
7 月中旬,寶馬中國宣布下半年将更關注業務質量,并支持經銷商穩步推進市場。7 月 12 日," 寶馬中國将退出價格戰 " 成為微博熱搜。
寶馬中國回應稱,下半年在國内市場将更注重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定發展。這被外界視為寶馬有意退出激烈價格戰的信号。随後,"BBA 漲價 "" 寶馬漲價後客流量增加 " 等話題相繼成為熱搜。同時,有消息稱奔馳和奧迪也打算效仿寶馬上調價格。此外,沃爾沃、大眾、豐田和本田等品牌的價格調整傳聞也備受市場關注。
至今,豪華車 " 漲價 " 已有一個多月。汽扯扒談實地探訪 4S 店得知," 門店漲價最高的車型是 X7,漲了 6 萬元;X3、i3 等常規車型漲幅約 4 萬元。"
一位寶馬 4S 店銷售人員表示。銷售經理透露:" 寶馬品牌優惠收縮後,客户有所增加。現在廠家降低了任務額度,店内也小幅回收優惠。之前一輛車虧 3 萬出售,現在每輛只虧 1.5 萬左右,這讓經銷商松了口氣。"
在探訪奔馳品牌時,我們發現奔馳 C 級 2024 款改款三 C260L 運動版市場指導價為 35.5 萬元,但終端價格回調力度大,全款購買優惠僅 5 萬元左右,貸款購車優惠約 8.5 萬元。" 目前到店客户并未減少," 奔馳某 4S 店市場經理表示," 但優惠收縮對日後成交量的影響尚不确定。"
據統計,7 月 29 日至 8 月 4 日,奔馳、奧迪、寶馬銷量分别為 1.67 萬、1.35 萬和 1.14 萬。與 7 月第 3 周相比,BBA 的銷量增長顯而易見。
經銷商的生存極限
今年以來,面對新能源品牌的猛烈攻勢,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奔馳、寶馬、奧迪等德系豪華品牌大力度降價。車市中出現了五折馬、六折豹、七折虎等現象,奔馳 C 甚至連降十萬。豪華車市場降價信息不斷,力度大且覆蓋車型廣。即使是保時捷也放下身段大幅促銷。
" 今年上半年,我們店平均每月虧損 100~200 萬元,7 月後情況有所好轉。我從業十幾年,從未經歷過如此大的壓力。" 一位豪華品牌汽車經銷商無奈表示。他認為惡性價格競争會壓縮利潤空間,影響車企、供應商和經銷商等多個環節。
事實上,自 2023 年起,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許多車企采取低價策略搶占市場,導致行業 " 内卷 " 嚴重。雖然合資品牌加入了價格戰,但半年來在銷量和市場份額方面并未達到預期。
作為營銷鏈條中的關鍵一環,經銷商的經營壓力也逐漸增大。作為國内曾經的汽車經銷商龍頭,廣匯汽車公司市值曾上千億元,表面上無重大違規行為,年初還盈利近億;誰又能想到,股價卻成了 "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如今,因為股價連續 20 個交易日低于 1 元。
" 市場競争激烈,經銷商打價格戰也是為了回籠資金,但越賣越虧無法持續。" 這位經銷商工作人員表示,無論是參與還是退出價格戰都是合資品牌的無奈選擇。
廣匯汽車稱 " 價格戰 " 對汽車經銷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據統計,2023 年經銷商的虧損的比例為 43.5%,僅 37.6% 的經銷商實現盈利。
價格與價值的平衡
盡管退出價格戰之後 "BBA" 的終端表現傳來好消息,但在電動化時代,客户需求變了,傳統豪華并非是高端消費群體的唯一選擇,這也導致了,豪華車是新鋭高端品牌與傳統高端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
" 在之前 4S 店底薪本就不高,提成和績效減少之後,在一線城市真的很難生活。現在我的底薪是之前的兩倍多,發生了質的改變。當時在店内一起離開的銷售就有 2、3 個,基本都去賣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了。" 此前在奧迪品牌從事一線銷售人員的小王對汽扯扒談直言道。
據東吳證券統計,自主品牌憑借在智能化和電動化領網域的優勢,自 2021 年起在 30 萬元以上市場的市占率持續提升。2023 年,自主品牌在豪華車市場市占率達到 27%,BBA 的市占率則下滑至 45%。
顯然,目前的豪車市場已經不是 BBA 説了算了,華為全面開卷,鴻蒙智行旗下的各款車價格不斷上探,其中,均價 50 萬元左右的問界 M9 累計大定訂單量超過 10 萬台,正在衝擊着 BBA 的市場份額。
借助華為技術研發和品牌營銷能力高速發展的 " 問界 ";憑借自身在純電 MPV 領網域產品力絕對領先的 " 騰勢 ";以及比亞迪投入全部技術積累打造的首個自主超高端品牌 " 仰望 ",個個都虎視眈眈。
對此,業内自身分析師認為,對于豪華品牌而言,以價換量完全是 " 自戕 " 行為,薄利多銷帶來的收益不僅對整體盈利幫助有限,同時還會嚴重影響品牌口碑,這也解釋了為何 "BBA" 在跟随價格戰不久之後選擇 " 緊急刹車 "。對于豪華車品牌而言,如何在價格競争和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将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