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走多快算快?“步速”是衰老的重要指标,歡迎閲讀。
2019 年美國《梅奧診所學報》曾發表過一項 " 生活步調 " 研究,對 47.5 萬名平均年齡為 58 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 7 年的随訪研究。
定期收集他們的步行速度和體重指數,然後再通過分析模型來估算他們的預期壽命。
研究結果顯示,不管體重指數如何,走路快的人,擁有更長的預期壽命。
在這項研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 86.7-87.8 歲;走路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 85.2-86.8 歲;走路慢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 72.4 歲;走路慢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 64.8 歲。
走路快的人平均比走路慢的人能多活 15-20 年!
此外《通訊生物學》于 2022 年發表的一項針對 40 多萬成年人基因數據的研究顯示:步行速度越快,人越年輕。
這是因為步行速度越快的人," 白細胞端粒長度 " 越長。端粒被認為是衰老的生物标志,端粒越長,衰老速度就越慢。
綜上所述,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更健康長壽。
不過要先提醒一下:千萬不要因此故意加快步速。平時走路健身我們還是要量力而行,一味地追究步速很可能會摔倒,而摔倒會造成更嚴重的身體損傷,小心得不償失。
01、" 步速 " 是衰老的重要指标
俗話説 " 人老腿先老 ",确有道理。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原院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内科學教授楊秉輝表示:腿的功能是行走,人走路的姿勢、速度,能反映人體衰老的狀況。若能健步如飛,至少不顯老;若是步履蹒跚,肯定老态龍鍾。
此外,走路的姿勢或許還與習慣、以往的訓練等有關;走路的速度則主要與肌肉的力量、平衡能力與心理狀況等人體的機能有關。所以 " 步速 " 成了衰老的一個重要指标。
02、走路多快才算快?
楊秉輝教授表示,在老年病的門診中,醫生們常用一種叫做 "4 米步速測驗法 " 來大致估計老人們的健康狀态。
若不能在 5 秒鍾内走完 4 米的距離,即步速每秒不到 0.8 米,則表示其存在着明顯的衰弱。
當然,有經驗的醫生或許不需要用馬表、皮尺,只需看幾秒鍾病人走路的狀況,便已大致知曉。
需要注意的是,"4 米步速測驗法 " 只是一個大概的觀測方法。
人的步速快慢取決于年齡、性别、身高、體重等因素。
03、走路突然變慢要當心這些病
一些老年人認為年紀大了走路慢些是很正常的事,這話也不錯,走路慢些也并非是病了。
不過這裏強調的是 " 變慢 ",即原來走路并不慢,而且指在短時間内變慢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值得警惕了。
楊秉輝教授表示,老人步速緩慢者多因肌肉萎縮、肌力下降所致;
但之所以如此,則常與患有心腦血管病、神經系統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骨關節病等有關;
也有少數老人因為曾經跌倒導致心存恐懼,走路變慢。
凡此類情況皆應就醫檢查,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1. 肌無力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骨外科主治醫師王曉東 2022 年刊文表示:
如果是全身肌無力,可能會出現走路慢、渾身無力,肌肉的對抗能力下降,需要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
針對肌肉萎縮、肌力下降的情況應該注意增加蛋白質類的營養。
尤其應該注意攝取奶、蛋、禽、肉等優質蛋白,适當補充維生素 D 可能有助于改善肌肉的含量與功能。
此外,亦應增強肌肉的鍛煉、平衡的訓練,當然對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需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适當的鍛煉。
2. 身體虛弱
久病或者做完手術或者是年老體弱的人群,會出現走路慢的情況,等身體稍微強健一些,走路慢的情況可以得到緩解。
3. 骨病
如果有骨質疏松或者其他骨骼問題,可能會出現走路慢的情況,積極治療骨骼疾病,可以緩解走路慢的情況。
4. 腦血管疾病
走路慢還可能是腦外傷或者是腦梗塞等疾病導致腦神經受損引起的;
可能會出現走路不穩、行動遲緩、走路慢的情況,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腦部 CT 檢查,查明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5. 其他腦病
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姚曉騰 2021 年刊文表示,有部分看起來像 " 痴呆 " 的中老年人,其實可能是患有腦積水。
這種 " 痴呆 " 主要表現有進行性智力下降、反應遲鈍、動作遲緩、記憶力下降 / 健忘、行走緩慢、碎步、拖地行走等。
當然也并非要求老人走路要快,老人行走時不慌不忙,安步當車,應是很好的習慣。
這裏説的,只是因行走能力的下降導致的步速明顯變慢,應該充分地予以關注。
來源:健康時報
復核:李南南 湖南省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調研宣傳工作部副部長 二級調研員 中國科普作家(醫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