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入股引望,長安市值半月縮水150億,歡迎閲讀。
作者 | 丁卯
編輯 | 鄭懷舟
8 月 20 日,長安汽車就公司與華為車 BU 業務的合作發布了最新公告,根據公告内容,長安汽車順利成為首個入股華為車 BU 業務的車企。
然而看似的利好事件,市場對此卻并不買賬。
從 8 月 19 日開始,長安汽車陷入了持續下跌通道,累計最大跌幅一度接近 15%,截至 9 月 2 日收盤,近 11 個交易日的累計跌幅仍然超過 11%,市值蒸發近 150 億元。
那麼,市場悲觀預期究竟源自何處?
入股引望,但市場并不買賬
長安汽車股價下跌的導火索是 8 月 20 日關于長安投資華為引望的一則公告。
根據公告顯示,長安汽車子公司阿維塔科技拟于 2024 年 8 月 20 日上午與華為籤署《股權轉讓協定》,約定阿維塔科技購買華為持有的引望 10% 股權,交易金額為人民币 115 億元。本次交易後,阿維塔科技、華為分别對引望的持股 10% 和 90%,引望董事會将由 7 名成員組成,其中阿維塔科技擁有 1 名董事的提名權。
關于此次合作,可以追溯至去年 11 月長安與華為籤署的《投資合作備忘錄》。
在當時,根據長安披露,經雙方協商,華為拟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以下簡稱 " 目标公司 "),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拟投資該目标公司并開展戰略合作,投資比例不超過 40%,具體股權比例、出資金額及期限由雙方另行商議。雙方共同支持目标公司成為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產業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產業領導者。
而在今年 1 月 16 日,華為正式完成了目标公司的注冊,名稱為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引望。
然而,看似雙赢的局面,為什麼市場卻并不買賬?
從公告發布後市場的反應來看,市場不買賬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因為此次長安并非直接入股引望,而是通過子公司阿維塔來達成戰略合作;二是,長安及其關聯方的投資比例僅為 10%,遠低于去年底公告中給的上限目标 40%,尤其是采用子公司入股後,實際上分配到長安的股權比例僅為 4% 左右;三是,長安在公告中沒有提及下一步有沒有進一步合作的安排。
在去年底市場傳出長安與華為的合作後,市場普遍認為,與華為的深度合作不僅可以助力長安提升智能化能力,加快新能源轉型的步伐;而且受益于高端化和智能化的加持,也有助于公司估值定價的重塑。
在合作預期拉滿後,去年 9 月底到 11 月底,長安汽車的股價一度飙漲了近 70%,尤其是在《合作備忘錄》籤訂前後的 11 月 22 日— 28 日期間,公司股價出現了連續五個交易日的飙升,漲幅超過了 30%,足以看出市場對本次合作的期待。
圖:去年 9 月 -11 月長安汽車股價表現 數據來源:wind,36 氪整理
然而,當今年正式的合作浮出水面後,不管是合作方式還是入股比例顯然都與市場的預期有較大差距,自然無法滿足市場的期待,加之長安在事後也沒有下場為後續合作畫餅,因此,在巨大的預期差之下,市場的悲觀情緒開始急劇釋放,導致了公司股價超 10% 的下跌。
合作會觸動長安的基本面嗎?
對于長安與華為的合作,市場此前期待通過華為的智能化賦能,長安可以更快速和更全面地獲取目前市場先進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從而提升旗下新能源車的產品力,在電動智能化領網域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從而在激烈的車端競争中突圍,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加速公司整體的電動智能化轉型。
而正式的合作公告公布後,這次合作主體變成了長安的子公司阿維塔,對此市場開始擔憂未來長安與華為的進一步合作是否會生變,從而影響到長安整體的電動智能化轉型進程和财務基本面的表現。
但其實在本次的合作公告中,除了阿維塔入股引望以外,長安汽車與華為也進一步籤署了《全面更新戰略合作協定》。其中不僅明确了雙方的長期戰略夥伴關系,而且提到雙方将全面更新在品牌與生态、雲與 AI 技術、綠色能源、產業鏈合作等領網域的戰略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助力產業更新發展。
這表明,即使此次合作的主體不是長安,但長安與華為的戰略合作大概率不會受到影響,未來長安仍有望充分受益華為的智能化賦能,而且今年長安的新車型深藍 S07 就搭載了華為幹昆智駕 ADS SE,能同時覆蓋高速領航輔助智能泊車輔助等高頻智駕場景。
從另一角度來説,長安的基本面除了智能電動化技術能力外,自主品牌的車型布局、產品定位、人群覆蓋以及各子品牌之間的差異化和協同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此前我們發布的長安汽車深度分析中也曾提到,實際上從 2019 年以來,受益于自主技術創新累積和品牌矩陣的完善,長安汽車就進入了由自主品牌帶動的強產品周期,憑借着爆款車型的不斷出圈,近年來長安汽車的營收實現了穩定擴張,且盈利能力不斷強化。而目前,從長安的新車上市情況來看,這樣的基本面并沒有發生變化,2024 年上半年,公司仍然實現營業收入 767.23 億元,同比增長 17.2%。
與此同時,阿維塔作為長安高端化布局的重要一環,以阿維塔為主體入股引望,也更有利于阿維塔與引望的全面合作,對于其構建科技自主、領先的智能化整車能力意義重大,更有利于阿維塔提升產品力和市場影響力,而阿維塔的成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長安汽車品牌向上戰略的達成。
而且,以阿維塔為主體入股引望,采取阿維塔自有現金出資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長安财務數據的短期大幅波動風險。在當下國内新能源車日趨激烈的競争環境下,車企的利潤空間在變薄,加之公司處在新能源轉型關鍵期,24 年 H1 其扣非歸母淨利潤出現了同比 5.9% 的下跌,考慮到當前市場對确定性的高要求,借阿維塔入股可能也更符合近期公司股東的利益。
真正的症結在哪兒?
此前,市場對于長安與華為合作的另一個期待在于,長安作為率先入股車 BU 新公司的車企,不僅可以因為智能電動能力的提升而獲取更高的市場溢價,而且遠期還有望通過獲得新公司高比例的投資收益而進一步提升估值。
根據賽力斯披露的《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模拟審計報告》的數據,2022-2024H1,深圳引望的模拟财報營業收入分别為 20.98 億元、47.00 億元和 104.35 億元,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别為 17.73%、32.13% 和 55.36%,分業務板塊看,硬體業務的毛利率分别為 14.47%、15.85% 和 33.41%,軟體和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分别為 24.97%、52.22% 和 86.17%;同期的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75.87 億元、-55.97 億元和 22.31 億元,預估 2024 年度歸母淨利潤為 33.51 億元。
圖:引望模拟财報 數據來源:賽力斯公告,36 氪整理
也就是説,近三年華為車 BU 業務以超 20% 的速度實現高速擴張,且盈利能力同步大幅提升,到目前為止其綜合毛利率已經超過 50%,遠高于同期類似公司的均值;不僅如此,随着規模的起量,華為車 BU 的規模效應開始顯著顯現,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經實現全面扭虧為盈,且 2024 年的預期利潤超過了 30 億。
根據長安與引望的合作投資金額測算,目前引望的市場估值約為 1150 億元,結合 2024 年 30 億的淨利潤估算,對應的 PE 約 34 倍,整體處在相對合理水平,而這也意味着未來随着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引望的估值有更多上行空間。
在引望的樂觀增長前景之下,長安入股比例和入股方式的生變,使得市場對其未來樂觀的估值預期大幅降温,從而加速了估值的回調,而這可能才是引發長安股價超預期下跌的症結所在。
畢竟在市場眼中,長安汽車 " 華為概念 " 的身份遠比其基本面更有吸引力。
* 免責聲明:
本文内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