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史上首次?台軍義務兵要配發手槍!台磚家:适合巷戰,歡迎閲讀。
▲被問爆的「清涼褲」!
賊顯瘦,巨藏肉!舒服到一周 7 天都在穿!
最近在評論區裏,有人給軍武菌發了這樣一則新聞:對岸的台軍居然要給一年制的義務兵配發手槍了!
剛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軍武菌還以為是台軍錢多了燒手,才會給普通義務兵配發手槍這種幾乎無用的武器。但仔細一看,軍武菌才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原來,台軍确實還沒蠢到人人配發手槍的地步,這手槍是依據兵種專長,專門配發給一部分士兵的。
也就是説,這些人根本沒有步槍,只有手槍!
説到這,那就有另一個疑問了:這都 2024 年了,又不是什麼高級軍官,怎麼還會有只拿手槍的兵啊?
詳細分析這個消息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新聞是怎麼來的。
6 月 18 日,台陸軍第六軍團 109 旅在新北林口中福海灘組織了一次大規模實彈射擊訓練。今年是台軍恢復征兵制的第一年,首批 1 年兵役制的義務兵也參與了這次實彈射擊。
▲台軍士兵依托九孔板,使用 T75K3 手槍射擊
在過去 10 年裏,台軍的義務役只需要進行 4 個月的軍事訓練,其中的實彈射擊訓練使用的槍械也只有 T65K2 和 T91 步槍。理論上手槍的配發僅限于連長及以上級别的軍官,而普通義務兵想要接觸到手槍,唯一的途徑可能就是給長官擦槍了。
而今年恢復征兵制後,義務兵除了進行步槍射擊訓練外,還增加了手槍射擊科目。所以這次實彈射擊訓練中,就有記者拍到了義務兵進行手槍射擊訓練的畫面。随後的記者會上,台軍方面也證實了,手槍已經被列為台軍義務兵的 " 制式武器 "。
不過,雖然被列為 " 制式武器 ",但台偽 " 陸軍司令部 " 同時也明确表示,并不是給所有義務兵都配發手槍,而是會根據個人專長,配發不同的制式武器,其中包括手槍或步槍,并實施相關射擊訓練。
在台灣各大新聞,甚至是所謂的 " 官方新聞 " 裏,都聲稱給義務兵配發手槍是 " 史上首次 "。但實際上,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首次。在過去的編制裏,台軍的義務兵是一直都有配發手槍的。
在實施 4 個月的 " 草莓兵 " 兵役制度之前,台軍的義務兵役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上世紀 50~70 年代時,台軍的專業兵種很多也都是義務兵擔任,例如迫擊炮手、機槍手及其副射手,因為要攜帶沉重的機槍、迫擊炮和彈藥,很難背得動步槍。
▲ T74 排用機槍射手訓練
在這則新聞的讨論區裏,就有一位台灣網友貼出了上世紀 70 年代台軍步兵排的編制:步兵排的火力班(通用機槍班)只有 2 名士官,但卻發了足足 4 把手槍!難道台軍的士官都是是手持雙槍的?顯然,這 4 把手槍是配發給兩名機槍手和兩名機槍副射手的,班長拿的也只是步槍。
▲ 70 年代台軍的義務兵就有配發手槍的
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台軍經過了 " 精實案 "" 精進案 "" 精粹案 " 三次裁軍後,基本上已經将義務兵踢出了常備軍序列中。不要説是機槍手、迫擊炮手這些特殊兵種,就是背彈藥箱的副射手也都是由士官擔任的,根本沒有義務兵的位置。恐怕唯一适合義務兵配手槍的崗位,也就只有憲兵了。
而兵役時間縮短到 1 年甚至 4 個月,連士兵都算不上的 " 役男 ",唯一能擔任的崗位也就是填線用的步兵。别説手槍了,連步槍都打不了幾發子彈。而且,手槍由于沒有槍托、重量輕、槍口上跳較大,射擊難度比步槍更高,與其奢求這些 " 夏令營學員 " 熟練掌握手槍射擊要領,不如叫他們早點訓完,回家找個班上吧。
▲在訓練中發生復進不到位故障的 T75K3
而且,台軍的手槍裝備數量有多少,能不能跟得上列裝需求,也是個大問題。甚至有些台灣網友表示:原來台軍還有新式手槍啊?我們部隊的軍械室裏,配發的手槍還是 " 阿公級 " 的 "45 手槍 " 呢!
在台灣論壇上,一名曾經擔任 T74 機槍手的台灣網友也透露:自己當了一年機槍手,雖然名義上是有手槍的,但一直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在保險櫃裏,自己只摸到過手槍套!還有一名迫擊炮手表示,在他服役期間,手槍套裏都是插一根 L 型木條,充當手槍進行訓練。
當然,這些離譜操作,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台軍可是連 "50 機槍 " 都能搞丢,坦克都能開到橋底下的,如果真的配發手槍,還不知道要丢多少槍呢!而且,手槍尺寸緊湊,容易藏匿,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萬一丢失的手槍落入黑幫手裏,可就麻煩了。
因此,這個新聞一出,稍微懂點軍事的台灣網友就提出了質疑:如今的台軍,哪有能拿上手槍的義務兵?你們少在這忽悠人了!
一般的軍迷肯定知道,台軍的制式步槍是 T91 步槍,但台軍的手槍恐怕還是第一次見。所以在這次實彈射擊訓練中,台軍義務兵使用的手槍也比較新奇——這些新兵用的,正是 2018 年列裝台軍的 T75K3 手槍。
▲ T75K3 手槍
看到這個 T75K3 手槍,軍武菌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槍也太醜了!而資深一點的軍迷很容易就會發現,這槍其實是著名的伯萊塔 92 手槍的山寨版。不得不説,能把造型優雅,美觀大方的伯萊塔 92 抄成這個鬼樣子,也是一種本事——軍武菌小學的時候畫的槍也比這個好看!
其實,初代的 T75 手槍就是台灣仿制的伯萊塔 92 手槍。説來諷刺的是,在這件事上台灣還得感謝一下當地黑幫,因為最早就是黑幫将伯萊塔 92 手槍帶入台灣的,後來台灣警方發現這種首先性能優良,才有警隊開始采購。
當然,最關鍵的因素還是 1985 年伯萊塔 92F 被美軍采用,淘汰了經典的 M1911A1,被定型為 M9 手槍。緊接着在第二年,台軍就開始了自己的手槍選型,并且不出意料地做出了和美軍一樣的選擇,于是 T75 手槍誕生了。
▲ T75 手槍
T75 手槍的仿制和生產工作由台灣唯一的輕武器工廠,聯勤 205 廠負責。一直以來,台灣輕武器的一大特點就是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 " 創新 ",有些改動或許比較成功,但也有些設計簡直匪夷所思。在 T75 手槍上,台灣的設計師就充分發揮了這一點。
▲前方的即為 XT84 全自動手槍
比如,在 1995 年,205 廠的設計師在 T75 手槍的基礎上設計了具備全自動功能的 XT84 手槍。後來還設計了可以安裝消音器的微聲 T75 手槍,縮短槍管的緊湊型 T75 手槍。
比較離譜的是,這個微聲 T75 手槍不是給什麼特工,或者傳説中的 " 海龍蛙兵 " 設計的,而是配發給獄警的——因為普通手槍槍斃犯人的時候聲音太響了!
▲安裝了激光瞄準器的 T75K1 手槍
1998 年,205 廠推出了 T75 手槍的最新改進型 T75K1,K1 型的改動比較大,許多部件都經過了重新設計,最關鍵的是閉鎖系統經過了改進,提高了其使用壽命。
原版伯萊塔 92 和 T75 手槍采用的是卡鐵偏移閉鎖,由槍管尾端的一根推杆輔助卡鐵下落開鎖。由于開鎖過程撞擊較大,且卡鐵存在應力集中點,伯萊塔 92 手槍的卡鐵損壞率比較高。
▲伯萊塔 92F 手槍分解圖
台灣仿制的 T75 手槍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于是在 T75K1 上,設計人員将開鎖用的推杆改成了類似 M1911 手槍上的鉸鏈,做出了一個不倫不類的鉸鏈式卡鐵偏移閉鎖。
▲ T75K1 手槍分解圖,注意其卡鐵部分與伯萊塔 92 有明顯不同
另外,由于鉸鏈的另一端需要固定在分解銷上,手槍的拆解步驟也有所改變。原本貝雷塔 92 的分解銷只需轉動 90 度即可拆下套筒和槍管,而 T75K1 必須要将分解銷全部拔出才能分解。李連傑電影中 " 瞬間拆槍 " 的操作在 T75K1 上是行不通了。
▲電影裏的操作是存在現實依據的
之後為了減重,205 廠又動起了底把的主意,把底把的材料從鋁合金換成了碳纖維,在 2015 年推出了 T75K2 手槍。這頓操作屬實把軍武菌看呆了,這是屬于用力過猛還是異想天開呢?結果當然可想而知,碳纖維成本過高,T75K2 壓根沒有量產。
▲ T75K2 手槍的握把,能看到碳纖維的交織紋路
到了 2018 年,205 廠推出了最新的改進型 T75K3,改進的方面很多,一是将底把材質換成了更正常的塑料,成功将手槍重量從 910 克降低到了 800 克。二是槍管采用多邊形膛線,有助于提高射擊精度,延長使用壽命。三是復進簧與導杆組合成一個總成,方便拆解保養。
▲ T75K3 手槍
雖然外觀醜的離譜,但必須承認,T75K3 手槍的設計水平還是不錯的,是一支合格的軍用手槍。但它卻遇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價格太貴。2018 年台陸軍計劃采購 10404 支 T75K3,合同總價值 3 億 6862 萬新台币,折合每支手槍達到了驚人的 35430 新台币,折合人民币 9718 元!
▲槍管斷裂的 T75K3 手槍
事實上,從國外采購進口手槍的價格,也要比 T75K3 便宜得多。比如台灣警察采購的 PPQ M2 手槍,單價只要 9000 新台币;偽 " 國安局 " 采購的格洛克手槍,單價 15000 新台币。甚至一支 T91 步槍都只要 18000 新台币,一支 T75K3 手槍的價格都快夠買 2 支步槍了。
為什麼 T75K3 價格這麼貴?主要原因很可能出在手槍上的新技術——多邊形膛線上。
▲ T75K3 手槍的多邊形膛線,被台灣媒體吹成是先進的 " 無膛線 "
想要生產帶多邊形膛線的槍管,必須使用到槍管冷鍛機。但目前該技術幾乎被奧地利 GFM 公司壟斷,光是一台冷鍛機的價格就高達數百萬美元。雖然冷鍛機工作效率很高,幾分鍾就能完成一根槍管的制造,只需一台冷鍛機就能滿足整個台灣的生產需求,但其成本優勢只有在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出來。
▲奧地利 GFM 公司的槍管冷鍛機
由于手槍的采購數量相對較少,難以平攤冷鍛機帶來的巨大成本,所以 T75K3 的采購價也就成了天價。
最後,還有一個疑問沒有得到解答:台軍為什麼突然要給義務兵配發手槍呢?
在新聞采訪中,台軍 " 退将 " 栗正傑明确表示:" 手槍是沒有戰鬥力的 "。在以往台軍的沙盤推演中,手槍的火力值被設定為 0,是在萬不得已條件下使用的自衞武器,言外之意,配發手槍完全是在做無用功。
有一些台灣媒體猜測,手槍是一種近距離使用的短槍,台軍配發手槍,很可能是在為巷戰提前做準備,并以此大肆渲染恐慌氛圍。但實際上,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清楚,手槍在戰争中幾乎沒有任何實戰價值,更談不上是什麼巷戰武器。
不過在軍武菌看來,随着台軍回歸征兵制,一些原本由士官擔任的專業崗位很可能會轉為由義務兵擔任。例如前文軍武菌提到的機槍手、機槍副射手、迫擊炮手、迫擊炮副射手,以及駕駛 M113 裝甲車等輔助車輛的 " 甲駕士 " 等等,都可能改為義務兵。而增加這些崗位之後,給義務兵配發手槍也就很正常了。
▲台軍女兵機槍手
換句話説,這個 " 給義務兵配發手槍 ",很可能不是增加了義務兵配發的武器,而是擴大了義務兵能夠擔任的崗位,等于是在擴大軍隊規模的同時,降低了台軍職業兵種的門檻和訓練水平,實際上是降低了台軍的戰鬥力。
不過不管怎麼説,這個給義務兵配發手槍的操作都是毫無意義的。就算台軍真的給每個 " 阿兵哥 " 都發上一把手槍,也不過是在逃跑的時候多丢一件武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