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吳京也要加盟?烏爾善有新舉動,輪到資本對他肅然起敬了?,歡迎閲讀。
最近的電影圈可謂 " 雷聲大雨點小 "。
" 雷聲大 " 指的是電影市場很熱鬧。
春節檔電影票房再創新高,《熱辣滾燙》《飛馳人生 2》《第二十條》《熊出沒》等作品都共同成為赢家。
春節檔後,《周處除三害》也火了,一部大尺度的台灣犯罪片引發全網解讀熱潮,票房也跟着節節攀升,最終票房将突破 5 億,小爆一把。
《周處除三害》之後,好萊塢科幻片《沙丘 2》又來了。
" 雨點小 " 指的是,熱鬧背後存在着很多問題。
《熱辣滾燙》是 " 減肥電影 ",《第二十條》是 " 電視劇電影 ",《飛馳人生 2》是 " 最不韓寒的韓寒電影 ",《周處除三害》是 " 涉嫌抄襲電影 "。
你會發現,很多票房大賣的電影都摻雜了被人诟病的 " 污點 "。
中國電影的藝術性在減弱,產品性在增強。
導演們成了 " 產品經理 ",更懂得如何拿捏觀眾。
一些電影票房大賣,本質上和直播帶貨大賣沒有區别,這是營銷的勝利,不是電影的勝利。
我們注意到,春節檔的 8 部電影有 4 部被迫撤檔,觀眾的選擇被減少,大家心中的好電影标準在趨同。
我們注意到,張藝謀開始頻繁拍 " 小片 ",王家衞開始拍電視劇,馮小剛拍一部《非誠勿擾 3》無人問津,陳凱歌一部《志願軍 2》憋到今年國慶才能上映。
我們注意到,好萊塢大片《沙丘 2》在國内票房遇冷,豆瓣評分 8.3 分的情況下,最終票房只有 2 億多,商業大片在中國的地位越來越尴尬。
中國電影經歷了去年的嚴冬後,看似在復蘇,其實是虛假繁榮。
好在,最近傳來了好消息——
飽受争議的導演烏爾善出手了。
去年,他的《封神第一部》歷經波折終于上映,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拿下了 26 億的票房。
而在第二部第三部正在進行後期制作的同時,烏爾善又開始籌備下一部作品《鄭和下西洋》了。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户曉。
這樣的故事也很難拍。
拍不好會被各種歷史帝诟病,但一旦拍好了,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加勒比海盜》。
烏爾善鉚足了勁兒,他查閲了大量的資料,把鄭和當年出海駕駛的福船按 1:100 的比例造出來了。
這個模型栩栩如生,船上火炮的安置位置、内部的結構、水手用的樓梯都清晰可見,完美還原了 600 多年前的海船的模樣。
烏爾善透露,這部戲将在年底開拍,電影中很多重要的戲要在船上拍攝,做這個模型的意義就是了解船的結構。
窺一斑而見全豹,我們從這個細節就能窺探到烏爾善想要拍好大片的野心。
中國的優秀導演很多,能拍史詩大片的導演也不少,但烏爾善或許是唯一一個純粹的 " 大片導演 "。
别的導演也拍大片,但都不夠純粹。
比如張藝謀,拍了《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大片,也會拍《千裏走單騎》《三槍拍案驚奇》《金陵十三钗》這樣的小片,交替着來。
比如陳凱歌,拍了《無極》《妖貓傳》《長津湖》,也會拍《道士下山》《梅蘭芳》《搜索》,不同賽道來回切換。
還有馮小剛,拍了《集結号》《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也能拍《非誠勿擾》《私人訂制》和《芳華》。
拍電影這事兒就像吃飯一樣,必須一口菜一口飯搭配着吃,如果只拍一個類型,創作上會出現疲态。
而拍一部高大山,再拍一部接地氣,内心才能做到平衡。
連郭帆這樣的 " 中國科幻教父 ",在拍《流浪地球》之前也拍過青春小片《同桌的你》。
可是烏爾善是個異類,他從出道到現在,一直只拍大片。
2010 年的第一部《刀見笑》受限于個人能力,沒拍成大片,但已經有了大片雛形,之後所有的電影都在往大片上使勁兒。
2012 年的《畫皮 2》,一部奇幻大片,票房年度第 4;
2015 年的《尋龍訣》,一部盜墓類大片,年度票房第 2;
2023 年的《封神第一部》,一部神話類大片,年度票房第 5;
到了今年的《鄭和下西洋》,一部冒險類大片。
一個導演能一直只拍一個類型,必然是能不斷收獲正反饋。
烏爾善也如此。
他拍的前幾部大片反響都不錯,他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野心越來越大。
直到拍了《封神三部曲》。
烏爾善拍這三部曲是奔着 " 國產《指環王》" 的路子使勁兒的,甚至劍指中國影史票房紀錄。
為了拍好這部片,他準備了十年,光劇本就打磨了三四年,拍攝又是三四年,後期又是三四年。
一個質子團,原本可以找小鮮肉來演,結果他愣是找一群沒名氣的小年輕來演,花了 2 年培養他們騎馬射箭,愣是幫他們練出了一身腱子肉。
後來幾年,小鮮肉一個個人設崩塌,很多人感慨,烏爾善當年但凡找他們演戲,《封神》很可能無法上映。
郭帆拍攝《流浪地球》時來探班,直言和《封神》比,《流浪地球》簡陋得像個小作坊。
從後來的成片來看,郭帆不是恭維,《封神》配得上這樣的贊美。
烏爾善十年磨一劍,終于拍好了三部曲。
電影在 2019 年年底發布了預告片,宣布于 2020 年上映,結果一場接一場的無妄之災接踵而至。
先是疫情降臨,後是出品公司高層内鬥牽扯出一大堆醜聞。
天災加人禍,換别的影片,早就胎死腹中了。
可是烏爾善一直沒有放棄,被雪藏的 4 年,影片官方賬号一直堅持宣傳,每個節氣都會發布節氣海報,目的只有一個:告訴觀眾《封神》還活着。
此舉引起了網友的嘲諷。
很多人譏諷《封神》就是中國的 " 節氣電影 ",只有海報,沒有電影,以後幹脆别上映,出一本挂歷得了。
烏爾善這 4 年是怎麼過的,沒人知道。
多年心血被毀欠下巨額債務,籤約新演員因為電影上映不了前途被耽擱,自己多年積累的聲譽也很可能因為這部電影的夭折毀于一旦,甚至可能直接結束導演生涯。
烏爾善後來接受采訪回憶這段經歷時,淡淡説道,已經做好用十年還債的準備了。
最終疫情結束,陰霾散去,2023 年 7 月,《封神第一部》終于等來了上映機會。
但此一時彼一時,當年萬眾期待的史詩大片現在已經成為被群嘲的跳梁小醜。
烏爾善為電影上映專門發了一條長文,等來的卻是全網看衰。
這事還真不怪吃瓜群眾,因為它上映的時間點确實太特殊了。
它上映時間是 7 月 20 日,剛好是暑期檔。
去年的暑期檔被譽為 " 史上最熱暑期檔 ",一個檔期誕生了《消失的她》《孤注一擲》《八角籠中》《長安三萬裏》等多部票房大賣的影片。
《封神》選擇這個時間點入場,很可能成為陪跑的炮灰。
此外,一部視覺大片很講究時效性,《封神》嚴格來説是 2019 年的電影,推遲 4 年上映,當年的特效很難跟上時代了。
因為出品方深陷醜聞,網上主流的論調是《封神》就是一部洗錢電影,上映就是為了還債,能賣 10 億就是大賺,千萬不能上當去給爛片買單。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
《封神》上映,驚豔眾人。
4 年前的特效依舊震撼,演員的表演個個在線,對歷史的還原十分到位,影片的完成度極高。
盡管劇情和特效存在一定瑕疵,如姜子牙哪吒楊戬淪為跑腿三人組,雷震子特效雷人,但瑕不掩瑜,這依舊是一部誠意之作。
在《英雄》上映 20 多年後,《封神》重現了國產歷史史詩大片的榮光。
這一點在票房上和口碑上都有體現,它的豆瓣開分 7.7 分,目前穩定在了 7.8 分。
票房最初預測只有 10 億出頭,在負口碑零宣傳開局下,愣是靠着過硬的品質完成逆襲,票房一路飙到了 26 億。
但無妄之災還遠遠沒有結束。
《封神》的大賣動了别人的奶酪,一場針對烏爾善本人的輿論風暴很快刮過來。
有人曝光了烏爾善在宣傳期間發表的關于種族的争議言論;
有人質疑烏爾善使用飾演妲己的演員時夾帶私貨;
有人爆料烏爾善和演員交惡,取關了所有《封神》的演員;
這些黑拳形成組合拳砸過來,目的只有一個:搞死烏爾善。
那段時間,烏爾善頻頻被拉進漩渦中心,一夜之間從著名導演變成了 " 賣國賊 "。
好在身正不怕影子斜,後來央視親自站出來為他撐腰,烏爾善才從這次輿論風暴中解脱出來。
《封神第一部》在接連不斷的争議中完美收官,第二部第三部的後期制作已經開始,烏爾善心中頗有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之感。
一般人經歷這種打擊,一時半會兒緩不過勁兒來,少説也要歇它個一年半載,等風暴徹底過去。
即使休息好了,重回導演崗位,估計也會拍兩部輕松一點的電影,回回血,緩緩神。
畢竟《封神第一部》已經把名頭打出去了,後兩部輕松就能賺幾十億。
可是烏爾善的選擇是,和大片死磕到底。
其實,早在 2022 年 4 月,《封神三部曲》還生死未卜的時候,他已經籌備拍攝《鄭和下西洋》,當年 4 月 6 日片方就發布了片名海報。
究竟是什麼樣的動力,能讓一個人處在絕望的谷底,不去拍短頻快的小制作盡快還債,還想着拍一部史詩大片?
我想一定是對電影的熱愛,對大片的執着,對家國情懷的堅守了。
烏爾善并不是像網友抹黑的那樣,是什麼賣國賊,他是真正有大愛的導演。
今年年底,《鄭和下西洋》就要正式開拍了,明年将進行後期制作,2026 年上映。
滿打滿算,先後又是近 5 年時間。
根據目前消息,這個系列作品将邀請吳京和陳坤主演。
一個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男演員,一個是烏爾善的愛将,天知道烏爾善又将拍出怎樣的傳奇故事。
中國并不缺乏純粹的導演。
比如賈樟柯堅持拍攝農村電影,王家衞堅持拍攝小資電影,寧浩堅持拍攝喜劇電影,但他們堅持的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小片。
只有烏爾善的純粹,是在大片上的純粹,是一種近乎自我折磨的死磕。
拍大片當然爽,宏大叙事 + 英雄史詩 + 主角光環 + 視覺奇觀,每一項都足以讓每個電影人為之熱血沸騰。
但大片高收益的背後是高風險。
超高的投入 + 全明星陣容 + 超長的制作周期 + 處處被壓制的個人表達,每一個環節都有千鈞的重要壓過來。
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電影都可能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烏爾善成功過,但差點失敗過。
他跌入過萬丈深淵,後來一步步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洗掉潑來的污水,重新踏上原來的路,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
在經濟下行的今天,電影市場瞬息萬變,幾乎所有電影人都在打保守牌。
翻拍抄襲、合家歡、笑中帶淚、大尺度重口味、過度營銷過度解讀、赢家通吃。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已經目睹和參與了太多電影圈的怪現狀。
這條主流賽道上已經人滿為患,交通堵塞,可烏爾善靠着一腔孤勇走上了導演的另一條大路。
這條路他已經走了 10 多年,未來還将一直走下去。
我們相信,烏爾善将扛起中國式大片的旗幟。
他将用自己的堅守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總有一種力量讓人們一次次走進影院,去體驗那種只有大銀幕才能帶來的視覺體驗與内心震撼。
這是電影之所以成為電影最核心的東西,也是烏爾善歷經磨難還能爬起來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