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垮塌的頂流們和他們背後神秘的“直升機式父母”,歡迎閲讀。
在整整停播了半個月之後,《奔跑吧》終于開播了,這次開播搞得聲勢蠻大的,也成為這檔已經漸漸過氣的綜藝節目又重新回到熱搜的契機。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據説裏面有一位奔跑的安慕希(bushi)……
那個眾所周知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為其中一位藝人。因此這次《奔跑吧》一開播,眾網友紛紛來見識一下浙江台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沒想到《奔跑吧》直接變成了《消失的他》,把坤坤給毫無痕迹地P掉了……
看動态圖,這後期水平真的是渾然天成啊:
靜态圖,就能看得出背後的建築物有些線條是莫名歪掉的:
網友們對于《奔跑吧》後期技術大為震撼,聯想到另外一檔綜藝節目在李雲迪出事時的粗暴馬賽克,更覺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奔跑吧》負責後期的工作人員也在微博上回應了"原地消失術"。
社交媒體上流傳着據説是其中一位後期工作人員的言論,他爆料出這次的事情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加班費,不過此信源沒經考證。
雖然這次的P圖确實蠻神的,但網友們仍興致勃勃地開始了"全網找坤"大賽,目前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流出很多沒有P幹淨的瞬間,咱就是説,是不是讓這些後期的小夥伴們壓力太大了……
坤坤在内地面臨着"消失",不過他7月15号在新加坡的演唱會還是如約開始了。在演唱會裏,坤坤對歌迷説"抱歉,讓你們擔心了。"下面的粉絲則狂喊"我們愛你!"網友們的意見似乎分兩派,一派是多大點事,未婚男藝人不能談戀愛麼,一派是這等惡行怎麼能再出來。
▲圖源水印。
從頂流到塌房,只需一夕之間,這一切都源于6月26日一位叫"C先生不要太勇"的博主爆料。
這位博主説出了他致女子懷孕打胎以及蔡母針對該女士一系列跟蹤監控手段的事情之後,蔡徐坤便深陷醜聞,事業岌岌可危。
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位博主已經總結得很詳細,只不過在具體時間上有一些謬誤。知名八卦博主"推理君江小宴"所曬出的一系列"實錘"以及在直播中爆的料基本上都是在提供證據。
▲C女士做無痛人流的證據。
我們簡單地盤一盤這件事,以及它背後的蹊跷之處。
事發于2021年7月份。聊天記錄顯示,當蔡的團隊知道了C女生懷孕事情之後,蔡母在7月15日這天花了很長時間與工作人員推算早孕日期,想搞清楚這孩子到底是不是蔡徐坤的:
<左滑查看更多>
随後交待工作人員要帶C女士做流產,而且已經做好了要付錢的心理準備,只不過蔡母交待:"給10萬20萬現金","沒必要一次性給她那麼多"。
同時,蔡母立刻雇傭私家偵探跟蹤監視C女士的行蹤,妄圖抓住她的污點證據以便于談判時做籌碼。偵探們拍到她曾半夜帶男士回家,盡管後來偵探説"那男的只待了兩分鍾"。
蔡母于是囑咐工作人員,一旦和C女士聯絡上,就把這些證據"亮給她看"。
在私家偵探們正緊鑼密鼓地展開工作之時,蔡母的工作人員終于加上了C女士的微信,并且很快就協商好了流產時間。
對于C女士如此爽快地答應流產,蔡母顯然也是略有點懵逼,她得出結論如下:
再後來,工作人員要求"準備一個雙肩包",意思就是用這個包給錢咯。
一手交錢、一手打胎,錢"胎"兩訖,似乎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再往後就到了當年的9月份,該女子亮出一份"諒解書",原來C女士親友發現了門口的攝像頭,與蔡方發生衝突,鬧到警局。經過協商、補償,C女士對蔡徐坤和媽媽表示諒解,不追究刑事責任,這才有了這份諒解書。
其實這件事到這裏算是徹底翻篇了,按理説蔡母的操作,除了手段下作一點,在明星危機公關裏算是合格的。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民間糾紛,錢與色的問題占九成,作為明星以及明星背後的經紀團隊,當然要不惜一切手段維護自身利益,對于這樣的負面危機大多會用錢解決,而且越快越好,蔡母也深谙這個道理。
比較蹊跷的是,2021年的事,并且已經是"妥善處理"好的事,為何到了2023年又被翻了出來發酵成一次巨大的公關危機了呢?
蔡母的聊天記錄被曝光,很大程度上是内部人所為,而這一次的曝光又能嗅到許多事件之外的"雜音"。
比如C女士從頭至尾沒有露過面發過聲,而這次爆料的人,無論是最開始的"C先生不要太勇"也好,還是"推理君江小宴"也好,他們發布的平台全都選在了百度。在推理君江小宴的直播裏,他們甚至還帶了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由熱點事件引發的商業行為……
事情一出,蔡徐坤的工作受到嚴重影響,作品下架,節目停播,活動取消。
蔡徐坤在7月3日做出回應,總體來説承認了過往事實,并且強調這是男女私事,已經妥善解決,沒有任何違法行為。
并要對一些謠言行為訴諸法律。
▲蔡徐坤曬出自己的報案書。
截至完稿時,蔡徐坤的各個社交平台雖然沒有被封号,但均還處于靜默狀态。
最近這幾年,大家越來越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明星雖然賺得多,日薪208W,但也是高危行業,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塌房,而且越是頂流,越容易塌得厲害。
以往明星受到懲罰最嚴重的是違法犯罪行為比如吸毒嫖娼,現在連男女關系問題或是婚姻問題都極有可能将一個明星拉下馬,倒不是别的,而是因為網友們的忍受程度越來越低,節目或者品牌都不願意看到物料一放出來,就被人投訴,這對于明星的商業價值顯然是最大的喪失,蔡徐坤現在顯然處于危險的邊緣。
只不過,他還沒有到最嚴重的程度,因為他的微博并沒有禁言,而一些代言品牌也依然放着他的動态。
▲明星出事,嗅覺最靈敏的就是商家,而這一次像是Prada之類的品牌并沒有急匆匆地删掉有關蔡徐坤的内容。
但這一次的事情,讓我們将視線轉到這些常常突然消失的内娛頂流藝人身上。細細數來,已經不是"消失的他"了,而是"消失的他們"……
他們有非常多的共性,當紅時,他們橫掃一切如日中天;而塌房時,又呈現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他們的來頭多少有些神秘,再細細分析,他們的背後又站着一群更神秘的父母,操控着他們的人生,收割着娛樂圈畸形的龐大利益。
他們到底從哪兒來的?有什麼過人之處?憑什麼短短幾年成為頂流?而他們背後的人,又是什麼來頭呢?
坤坤的成長
我們可以先從坤坤的人生講起。
對于不混飯圈的人來説,大部分人知道蔡徐坤,是從2019年他參加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時的一段自我介紹開始的。
"我是練習時長兩年半的個人練習生蔡徐坤"成了他最著名的開場白,他所使用的BGM《只因你太美》因為諧音很像"雞你太美",成為他最著名的slogan,在二次元和亞文化、直男文化盛行的B站及虎撲等平台廣為流傳,大多數人的态度以嘲諷為主。
在某種程度上説,坤坤和當年的凡凡一樣,他們之所以比單純的帥哥愛豆還要紅,就是因為他們都有"梗"在身,蔡徐坤的梗毫無疑問就是"雞你太美"。
廣為流傳的梗、黑紅難辨的氣質、真愛粉和黑粉的相互博弈和彼此攻擊,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他們的"頂流"位置,而上一個這麼"紅"的男明星,就是吳亦凡。
這個視頻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如今四年過去了,"雞你太美"和蔡徐坤的經典舞姿甚至已經破圈,成為了全國中小學生通行的社交語言。
▲家有小學生的家長們對這個手勢一定不陌生吧,筆者就是小學生的媽,深知在校園裏喊一句"雞你太美",以及倆小孩面對面來這麼一段蔡徐坤手勢舞,是多麼心照不宣的社交畫面。
那麼我們就得看看在此之前,蔡徐坤究竟是怎麼出現的。
蔡徐坤,1998年出生,他的家庭一直充滿神秘感。據公開資料顯示,他"出生于浙江温州",而祖籍是"湖南吉首"。
蔡徐坤的父母應該很早就離異了,他人生裏的主要角色一直是媽媽徐靜,父親是何方神聖沒有任何披露。
▲蔡徐坤的媽媽徐靜。
蔡徐坤家境不俗,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是校園裏很受矚目的明星人物,這除了他長相俊秀之外,也和媽媽的教育、人脈以及鈔能力分不開。
小學就讀于湖南懷化鶴翔學校,那時他已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小小年紀便戰功赫赫,當年的懷化新聞網如此報道:
6月23日上午,鶴翔學校裏安安靜靜,小學部正在進行期末考試。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興衝衝地來到校長室説:"劉校長,感謝你們鶴翔的培養,我的外孫子蔡徐坤才會這麼優秀啊!真是謝謝,謝謝!"老人有些激動,劉校長熱情地接待了他。
老人口中的蔡徐坤,是一位非常有潛力的藝術新星,曾在多部影視劇中飾演主要角色。并在由好萊塢導演拍攝的耐克廣告全球滑板篇與世界頂級滑板明星JohnRodeny Mullen對戲。蔡徐坤小學時曾就讀于鶴翔學校,他一直都還念念不忘自己的母校,一年級時啓蒙老師沈朝輝,對他的成長有着很大的幫助。
▲報道中提到的"在耐克廣告全球滑板篇與世界頂級滑板明星JohnRodeny Mullen對戲"。
▲蔡徐坤和鞠萍姐姐搭檔主持"紅領巾之歌"青少年活動。
初中,他離開了湖南,來到了深圳,就讀于深圳市南山第二實驗學校。
深圳市南山區是著名的富人區,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山區更是搞錢人群中的戰鬥機。
南山第二實驗學校也是整個深圳排得進第一梯隊的名校,初中的入學條件主要還是靠學區房,因此不難推斷,那時的蔡母徐靜應該非常有錢,她在南山區置辦了房產。
▲蔡徐坤在南山第二實驗學校表演才藝。
到這裏,蔡徐坤和凡凡、易烊千玺等等Z世代的少年偶像的成長路徑是非常相似的,他們随父母的生意而四處搬家、上學,并且邊讀書邊訓練才藝,從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決定要走演藝這條道路,這背後顯然有高人指點。
蔡母是湖南人,而湖南是全中國的娛樂重鎮,比蔡徐坤更早一點成為大明星的易烊千玺也是湖南懷化人。而據説蔡徐坤當年也被選上成為TFboys一員,只不過他放棄了這個機會,選擇了去美國讀書。
在娛樂圈中有一些"内部關系"的蔡母,對蔡徐坤的人生期望就是讓他當演員、當明星,因此蔡徐坤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接到戲了,而且卡司還都不錯,比如2012年張鈞甯主演的《童話二分之一》。
2012年陳小藝和温兆倫主演的電視劇《女刑警李春春》。
何炅和徐若瑄演的《完美假妻168》:
在各種才藝演出中,他已經台風很成熟。
初中畢業時,時代俊峰公司曾向蔡徐坤發出邀約,共組TFboys,但蔡徐坤已經決定去美國讀高中,放棄了這個機會。
他考入了美國南加州的格雷斯布萊恩斯中學(Grace Brethren High School ),并在那裏讀了一年。
這是一所基督學校,頗負盛名,據説每年只招收8名中國學生。學校位于洛杉矶地區西北部的Simi Valley市,當地居民以白人和拉丁裔的富人為主。
看了這所學校的官網,讀高中也分三種模式,按學年交費以及按月交費(12個月和10個月),根據蔡徐坤後來的描述,他只在這所學校讀了一年就回國了。
蔡徐坤説,去美國主要是為了學習音樂,但格雷斯布萊恩斯中學主要提供的還是基礎高中AP課程,比如微積分,歐洲歷史,美國政府條例,英語寫作,英文文學寫作,物理等等;音樂和藝術是他們的特色課程,所占據的教學時間并不長,而在各種特長中,這個學校的足球項目是最厲害的。
▲蔡徐坤在格雷斯布萊恩斯中學的照片。
蔡徐坤回國之後(也就是普通學生該上高二的時間)就徹底放棄了學業,開始參加選秀的面試。在面試裏,他介紹自己"來自美國"(這個也是後來人們攻擊他的一個點),并且首先接受了外形上的甄選。
實話講,蔡徐坤的長相放在普通人裏絕對算得上帥哥,但是要論上鏡還是有些明顯的缺點,最大的特點是下巴短且後縮,比較影響顏值,面試官讓他側面面對鏡頭,蔡徐坤顯得遲疑而不自信。
随後面試官又讓他掀起劉海,看得出眉眼還是标致的:
蔡徐坤随後籤約了一所叫"依海文化"的公司,該公司将他送上人生中第一個絕佳的機會就是2015年的選秀節目《星動亞洲》,然而蔡徐坤對這個公司做了"過河拆橋"的事,咱們稍後説。
那時限韓令還沒出台,正是韓流巅峰時刻,這檔節目耗資極大,在中韓兩地的安徽衞視和韓國MBC電視台同步播出,是能上星的節目,請來的導師也都是大咖級人物。
這檔節目屬于選秀綜藝的前輩,後來《乘風破浪的姐姐》就是模仿這種模式。《星動亞洲》展示了30位花樣少年一起訓練、一起吃住、逐漸淘汰,最後選出十五強組成組合出道的過程。是比賽,更是真人秀。
相比起真正的韓國練習生訓練,它是速成的;但相比起後來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的内地選秀節目,它又是足夠有含金量的。
因為這群人畢竟在全世界稱得上最魔鬼訓練的韓國偶像訓練體系裏生活過,以至于第一季《星動亞洲》出來的學員到後來都成為内娛的前輩級人物。
▲在《偶像練習生》中,其他學員聽到蔡徐坤的名字已經稱呼他是"我的偶像"了。
蔡徐坤就是這30位學員中的一位(當然這個節目現在已經下架了),并且有背後公司的助力,他毫無懸念地出道了。
快速成名的背後
蔡徐坤在《星動亞洲》裏的表現,怎麼説呢,其實并沒什麼突出的。
論個性,他有些温吞,沒什麼特别出彩的綜藝效果;論外形,他身高很高,但肩膀窄,脖子長,再加下巴,其中一位導師説他長得像長頸鹿,感覺這個形容很到位。
金鍾國卻説他像李光洙,哈哈,也是有一點啦。
節目進行到後半段,所有練習生都進行過一次大的造型改造,目測确實帥了不少,但也僅限于妝造上變得高級了一點,對比現在的他還是差很遠。
▲現在的蔡徐坤喜歡穿帶有大墊肩的服裝,可以很好地改善他的肩寬問題。而下巴問題解決之後,整個人也就顯得更帥氣了。
在專業上,他的舞步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幼時的培訓班之類,中間媽媽徐靜去探班,她説蔡徐坤的舞都是她教的。
熱情奔放的徐靜當時在所有的成員以及家長面前還熱舞了一曲,令蔡徐坤頗為尴尬。
所以蔡徐坤幾次的表演,除了初舞台展現出的是精心準備的作品,其他的舞台都只能説是一般水平。
▲蔡徐坤的初舞台。
初舞台之後,蔡徐坤常常面臨導師的批評。
蔡徐坤之所以頻頻受到導師的批評,最大的原因是他其實并沒有經過正統的舞蹈訓練,以及并沒有做好要吃苦的準備。説白了,怕苦怕累,體能跟不上,并沒有全力以赴的态度。
因此導師對他的評價高頻詞是"不走心""沒有全力以赴""需要再努力一點"。
▲蔡徐坤常年被嘲諷的片段之一也包括他後來在《偶像練習生》裏做引體向上,幾乎一個都做不了。幾年過去了,他的體能還是個大問題。
李玟説他最大的毛病是太軟了,沒力度。
有一場真的油膩到不行,倆人舞技不行,表情動作倒是滿滿的。李玟問旁邊的金亨錫:這些舞蹈都是你教的嗎?!
我還蠻喜歡看他跳完舞之後導師的表情,嗯,就是有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好笑:
看坤坤跳舞,大家的表情be like:
唱歌破音之後,尚雯婕瞳孔地震:
所以,所有的導師對于蔡徐坤的忠告都是:請你再努力一些吧。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檔綜藝節目裏,蔡徐坤的能力并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提高,他學習了一些舞步,但也只能算是花拳繡腿;
有一期王嘉爾來教他們跳舞,囑咐他們,一個看似簡單的扭動動作要練習上萬遍才可以達到基本的效果,這是每個舞者都必經的過程,很顯然蔡徐坤并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
所以他後期成名之後遲遲沒有找到轉型的路,他不像韓庚、張藝興、王一博等人,雖是流量起家,但起碼還有舞藝傍身,是專業的dancer;
蔡徐坤的舞蹈能力最多只能算是高階玩票,簡單的動作還可以,稍微復雜一點的動作就很魔性,技能不夠,包裝來湊,往往能給B站用户貢獻最多的鬼畜素材。
同樣的,導師的表情太精彩了哈哈,當蔡徐坤放出大招,大家紛紛低下了頭,臉上帶着莫可名狀的神秘微笑:
▲感覺這動圖我能看二十遍……
如今蔡徐坤致人懷孕流產事件出現,人們對他媽媽感興趣,又翻出《星動亞洲》,那是徐靜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我們也能從這檔節目裏一窺徐靜的個性。
在鏡頭前,徐靜是活潑、熱辣的,還有一些很典型的美式情緒激動:
她頭上戴着蝴蝶結,看得出很有少女心,對蔡徐坤的依戀之情溢于言表,看到了兒子的床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撲了上去:
母子之間依戀很深,蔡徐坤看到媽媽的第一眼就抑制不住哭得很委屈:
走到哪裏都形影不離:
媽媽親昵地叫他"傻子":
後來關于蔡母,流傳最廣的還是剛才我們提到的熱舞片段。
母親與兒子的關系緊密,兒子的事業基本都在母親的"指導"之下,年輕的蔡徐坤其實做了一些看起來不那麼厚道的事,起碼,他在入行之初的确得罪了一些人。
《星動亞洲》之後,蔡徐坤和另外九人成立了SWIN組合,正式出道,而運作他們參與節目、出道的正是我們剛才提到的"依海文化"。
不過這時蔡徐坤和媽媽徐靜做了一件讓依海文化十分震驚的事,那就是宣布解約。正所謂每個經紀公司的噩夢,出道即解約啊。
也就是説,蔡徐坤和依海文化是籤了約的,因此他能夠進入《星動亞洲》節目組,受到韓國娛樂業的短暫培訓,憑借節目獲得了人氣,在偶像訓練方面初見成效。當果子成熟,在他可以為公司賺取受益的時候——人家卻單飛了。
依海文化真的是被氣得七竅生煙,從2017年蔡徐坤宣布解約開始,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就變成了一個,那就是和蔡徐坤死磕到底。
他們的微博幾乎變成了維權微博,細數蔡徐坤的種種"惡行",比較狠的一招是放出賬單,説為蔡徐坤花了很多整形費:
2022年,雙方開始打官司,依海文化説為這個組合付出了一個億的資金,但蔡徐坤單方面解約,整個組合都面臨解散,公司"血本無歸"。
説蔡徐坤背信棄義,不遵守契約精神:
其中蔡徐坤靠《只因你太美》的BGM走紅,依海文化也曬出合同,表示這張專輯也是他們花錢買的,結果被蔡徐坤個人拿去用,還成了紅起來的契機。
▲這首歌在B站享有超高播放量,幾乎是"進站必看",而"雞你太美"四個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蔡徐坤和依海文化的糾紛,此為第一樁。
無獨有偶,2018年,蔡徐坤"故技重施",他參加了當年愛奇藝最火爆、也是投資最多的S+級節目《偶像練習生》,并且以第一名出道,那是他成為"頂流"的開端。
其實蔡徐坤成為第一名、以及整個《偶像練習生》最大的受益者,這背後也是有些小秘密的。
《偶像練習生》的總制片人叫姜濱,2018年開年,他所制作的《偶像練習生》是愛奇藝當年第一檔S+級綜藝,承擔着點燃偶像市場的重任。
姜濱當時的規劃是"放長線釣大魚",前期付出很多,尤其燒錢燒得厲害,他似乎想扮演整個市場的拓荒者和構建者的角色,像韓娛一樣,培育出屬于中國的偶像造星工廠,源源不斷地輸出屬于中國的愛豆們。因為在此之前,内娛還沒有像樣的偶像選拔綜藝節目。
▲姜濱2005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加入CCTV綜藝頻道,擔任導演、制片主任,現任愛奇藝副總裁。
他在事業上的決心通過幾個小細節就可見一斑。
舉個小例子,進入這個節目的年輕偶像大部分都有經紀約在身,而姜濱給出的條件是,一旦成名,他的"北京愛豆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願意和藝人之前的公司共享經紀約。也就是説,在收益上,姜濱寧願讓渡很多,分出去很多,他不急着賺錢,而是先把偶像選秀的市場培育起來再説。
從這一點上講,沒有經紀約在身的蔡徐坤是有格外的優勢的,眾所周知,他的自我介紹就是"個人練習生"。
也就是説,如果選他成為冠軍,對于制作人來説是一箭雙雕的事,一方面蔡徐坤的确有人氣,有話題,有龐大的粉絲;另一方面也能省去和别家公司分享收益。
▲那時的蔡徐坤在外形上已經"脱胎換骨"了。
▲蔡徐坤另一個名場面也誕生在《偶像練習生》,就是嬌嗔地喊"哎喲,你幹嘛",不知道這個梗的可以回家問問孩子……
然而,姜濱恐怕沒有想到,過不了多久他将面對雷霆重擊,一個是限制偶像選秀的政令很快就頒布了,選秀節目戛然而止;另外,蔡徐坤(或者説是他媽媽徐靜)再次"故伎重演",當了冠軍之後就單方面宣布解約。
可以看到,在《偶像練習生》結束後沒多久,蔡徐坤就成立了新沂蔡徐坤影視文化工作室(現更名為北京蔡徐坤影視文化工作室),他再一次單飛了。
所以姜濱的公司幾乎重復了"依海文化"的老路,他又開始和蔡徐坤打起了漫長的官司。而前面依海文化在2022年和蔡徐坤打官司寫下的"血淚控訴"中也提到:"看到‘出道即解約’的慘案一起起發生",也是在力挺姜濱。
官網顯示姜濱勝訴,蔡徐坤的公司資產被凍結,然而這個"小插曲"并沒有影響到蔡徐坤的事業。
在成為"偶像練習生冠軍"之後,他的人氣一路上漲,成為年輕人最為追捧的偶像之一。而姜濱的事業之路則面臨了巨大的不可抗力,他後來還制作了《青春有你》1、2季,也是爆款,眼看市場差不多要培育起來了,但因為不可抗力,終歸無疾而終。
所以,官司的結果并沒有改變什麼,一個昂揚向上,一個頹然無力。
況且,龐大的粉絲們還有另外一套邏輯,他們不認為是蔡徐坤違背契約,而覺得正因為蔡徐坤的超高人氣才成就了《偶像練習生》這檔節目,成就了姜濱。姜濱後來告他,純屬是東郭先生與狼,直到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的粉絲去辱罵姜濱。
總而言之,雖然有官司在身,但2018年的蔡徐坤是無比輝煌的,當年8月份,他的歌打進了ITunes美國總榜第一,和當年的凡凡如出一轍,粉絲的購買力不僅讓國内的人們大吃一驚,也讓老外們目瞪口呆。
他演了一些偶像劇,雖然演技令人腳趾摳地,但粉絲們依然很愛:
其實,作為年輕偶像,他的閱聽人本來就是以低齡學生黨為主,大家圈地自萌也沒什麼,蔡徐坤"犯眾怒"的一個直接導火索就是2019年初NBA把他列為"首位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官宣裏説,這是"首次有中國明星參與其中"。
▲蔡徐坤在美國上高中時加入過學校的籃球隊。
這雖然不是一個多麼官方和正式的身份,有點像是NBA為了讨好中國年輕觀眾而進行的營銷,但NBA顯然太不了解自己的閱聽人群體了,他的閱聽人畢竟是以男性為主,而且大多數鐵粉都是成年男性,這些人并不了解蔡徐坤是誰,既然他當了大使,那麼咱就去看看這小子是不是球技特牛?
但肉眼可見,他的籃球水平并沒有多麼高超,甚至他打籃球的樣子有種荒謬感。要不然他在《偶像練習生》裏打籃球的片段也不會一直是B站最喜聞樂見的鬼畜素材。這下子蔡徐坤算是觸到男觀眾的"逆鱗"了。
▲圖源水印。
所以,從虎撲這樣的直男社區開始,很多網友發起了對蔡徐坤的第一次猛烈攻擊。這種吐槽和攻擊很快蔓延至B站,終于把蔡徐坤的"盛裝舞步"頂到了全站TOP榜的位置上。
這段舞步也在2019年初正式成為蔡徐坤最著名的名場面,很多網友拆分他的動作,并且積極賦詩。比如"山重水復疑無路,籃球中分背帶褲"、"史上第一首獻給家禽的歌曲"、"老肩巨滑"等等……
連小米手機的新品發布會都用了這段素材,下面的雷軍和羅振宇笑得開了花。
有記者拿到這些鬼畜素材給蔡徐坤看,他的表情管理一度很僵硬。
和吳亦凡一樣,盡管蔡徐坤在民間口碑兩極分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确實擁有大量的粉絲及超高的人氣,代言了很多奢侈品牌,在出事之前,他的巡回演唱會也在積極籌備着。
而如今,新加坡的演唱會照常舉辦,但内地的幾場恐怕已遙遙無期。
近幾年,内娛不斷地湧現出"頂流",而這些頂流又不斷地塌房、消失。從爽子、凡凡到坤坤,他們塌房的事件各不相同,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他們身上又有着很多的一致性。
首先就是他們的成名本身就帶有流量色彩,他們是粉絲的選擇,因此他們的明星價值更多的來源于粉絲的推動,粉絲出錢出力打榜消費,而且粉絲普遍低齡,不具備最廣大的閱聽人性,這與我們普通大眾所長期接受的"貢獻優秀作品——成為當紅明星"的傳統路徑大不相同。
這造成了普通人對他們身份定位的困惑。也就是説,他們明明是那麼紅的明星,微博下面動辄就百萬評論點贊,可在我們看來,卻沒有什麼像樣的代表作。這似乎是個極其矛盾的現象。
所以,無論是爽子還是凡凡還是坤坤,他們只能另辟蹊徑,依托于強大的粉絲經營能力來保障自己的頂流地位,繼而變現成商業價值。
這曾經是一條屢試不爽的路徑,在我們(也就是路人)看不見的地方,他們針對粉絲進行着強有力的經營,極力讨好着粉絲,凝聚着粉絲,這是他們最擅長的事,也是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
▲鄭爽專門為了粉絲而建立的APP。
▲當年轟動一時的救援群。
▲IKUN大家族的戰鬥力也十分驚人。
第二個巨大的共性就是他們的經紀團隊無一例外都是家裏人。
爽子是一家人齊上陣,尤其爽父更具話語權;而凡凡和坤坤則都是母親把孩子親手送進娛樂圈,并牢牢把持着兒子所有的經紀約,對外展現出殺伐決斷的"專橫感"。
▲有粉絲説面試過蔡徐坤的團隊工作,都是徐靜親自篩選,手握"生殺大權",非常威風。
事實證明,家人做經紀人弊大于利。
唯一的好處是他們是利益共同體,不存在信任問題,有一種小農經濟下樸素的價值觀,那就是很多中國人所信奉的: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然而壞處更明顯。
從專業上講,在一個高度商業化的圈子裏,小家庭作坊式的團隊是沒有什麼抗風險能力的,也不具備長遠發展的能力,他們能立身的唯一籌碼就是明星本人的人氣和粉絲的忠誠度。
而至于法務、心理支持、甚至眼光長遠的培訓、包裝以及對這個市場運行規律的深度洞察,他們都是欠缺的。
▲蔡徐坤出事後,很多粉絲把這件事全盤怪罪到徐靜頭上。
父母看待孩子,和專業的經紀人看待明星的眼光不一樣,他們缺少客觀和冷靜,也對行業缺少洞察,這對于偶像的轉型之路是致命的,因為她們往往會覺得孩子哪哪都好。
吳亦凡和蔡徐坤的轉型遲遲沒有發生,他們舞蹈和唱歌均不行,又不肯下勁去練,唯一的出路是轉型做演員,而在演員這條路上顯然也是漫不經心。
蔡徐坤在今年還領了很多音樂方面的獎項,而聽眾不是傻子,他的音樂素養,早在《星動亞洲》時就已然暴露無遺。
相較之下,曾經的偶像明星易烊千玺、朱一龍、王一博等人都早早地為轉型做了準備,有過一段時間的陣痛和磨合期,錢賺得少些,熱搜上得少一些,曝光量差一些,但現在的路确實比做偶像時更寬了。
從個體上講,這對于明星本人更是一種災難。
坤坤和凡凡一樣,都成長于單親家庭,而他們的媽媽也似乎是同一種類型,年輕時長相漂亮,也有錢,自己對于演藝圈原本就充滿興趣,某種程度她們渴望兒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人生夢想,所以一路按照自己的意願讓孩子走了一條看起來十分"成功"的道路。
人到中年,孩子長大,如她們所願進入娛樂圈,在兒子爆紅之後,成為具有強大商業影響力的愛豆,為了守護這個利益核心不受人侵犯,她們從母親變相成為經紀人,她們變得強勢,她們精密,統管一切,成為這個巨大IP的實際操盤人。
▲網上流傳着徐靜的錄音:"你愛一個人,就是心甘情願不圖回報的,我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你舔他的腳指頭,像奴隸一樣,都是心甘情願的。"
這意味着她們自始至終掌控着一切,甚至兒子的所有。兒子始終被籠罩在她們的翅膀之下,毫無獨立性可言。
父母對于孩子的人生插手過多,最終的結果就是會使得孩子變成了長不大的巨嬰,在某些方面容易犯下沒有擔當的錯誤。因為他們深知,無論做什麼,都有父母兜底,都有父母幫着收拾爛攤子。
無邊無際的愛和寵溺,變相地害了孩子,因為孩子始終沒有迎來精神獨立的那一刻。雖然蔡徐坤口口聲聲説要"給年輕人樹立榜樣""我的一舉一動會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但顯然他們自身的價值觀還并沒有成型。
他們顯然不知道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也并不明白自己的人生究竟意味着什麼,這不是本性惡劣,而是他們從未接受過此類人生培訓,對此一無所知。
然而他們的核心競争力——帥,其實是一種很脆弱的、稍縱即逝的資源,老江湖們都知道,每一年都會有更俊俏的男孩子出現,比帥,老的永遠比不過新的。
我們常説,娛樂圈能照見人性,是整個世界運行規律的濃縮版。在這些塌房的頂流藝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極端的父母對于孩子人生的過多幹涉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正因為這些頂流獲取了普通人無法獲取的成功,所以他們與父母的人生樣本才更具典型性和極端性。
1990年,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學者福斯特·克萊因(Foster Cline)和吉姆·費伊(Jim Fay)發明了"直升機父母"一詞,比喻家長像直升機一樣在孩子頭頂盤旋,他們為子女尋求機會,代替他們做決定,幫他們解決問題。
斯坦福大學新生教務長朱莉·裏斯科特·海姆斯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中,對這種"直升機式的家長"有生動的描述:
他們為自己創造了各種角色,既充當孩子的私人教練,也扮演類似高級經紀人的角色:觀察者、打理者,往往還是中間人。
在孩子與其他成年人的所有交往中,他們作為第三方深度介入,有時還表現得咄咄逼人。他們從不缺席,要麼親自出場,要麼通過手機遠程參與;他們陰魂不散,充當孩子的眼睛、耳朵,幫他們預測問題,為他們提供檔案、材料,在他們需要提問或回答問題時進行幹預。他們不信任制度和權威,也不相信孩子能解決好自己的問題。簡而言之,他們不相信任何人。
▲鄭爽的父親鄭成華現在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要為女兒讨公道,他的微博已經變成巨大的角鬥場。
從短期而言,這種深度介入的養育方式能帶來收益,具體表現為孩子更安全、把握機會更精準,以及結果往往會大概率按照父母的意願發生;
但長期來看,"過度介入的養育方式嚴重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們無法在父母和獨立做決定之間達到平衡。"從而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以及社會适應問題。這些問題發生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是非常普遍的某種社會現象,發生在明星身上則表現得更為極端。
▲爽子曾在Ins曝出一位女士的不雅照片并以她慣有的語句不通順的長篇大論訴説自己的冤屈,看起來她的人生一直深陷在痛苦漩渦裏。
看起來是深沉的愛和呵護,其實不僅毀了孩子,也意味着父母本身就是病人。
有些家長是欲罷不能,"陪着孩子"已經成了本能。那已經不只是我們如何做父母的問題,更是有關我們是誰的問題。而我們的孩子雖然在時間的意義上已經長大成人了,卻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我們"陪着"。
説真的,有時我們樂得"陪伴"孩子,因為他們的需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目标和意義,無論這種需要是實際存在的,還是我們感知到的,抑或是制造出來的。
過度養育也很可能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孩子在過生活,而不是在過自己的生活,這無論對我們還是對孩子,都不健康。
——《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2007年《家庭心理學》(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表示"成年的主要标志"主要是以下幾點:
1、接受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
2、以平等的成人身份與父母相處;
3、财務上獨立于父母;
4、不受父母與他人影響,自己決定信念和價值觀。
不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遲早要學會的一課就是脱離父母,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我們在這些垮塌的明星身上看到不僅是八卦和熱鬧,更重要的是看到後面反射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和底層邏輯——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孩子成為你想要他成為的人,而是讓他成為可以獨立生活的人,而不是受你護佑,這種愛不是愛,而是控制。
真正的愛,是希望孩子成為成熟獨立的社會人。
作者:伊莎貝拉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