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能否迎來牛市,全看它了,歡迎閲讀。
近期,A 股再次進入了低迷的震蕩行情。" 新國九條 " 的發布衝擊 A 股,市場大小市值風格再次演化到了極致。
自從春節前夕發生 " 流動性股災 " 之後,A 股的生态發生了很多系統性的變化,特别是監管的一系列政策和表态,極大的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持續跌了三年多之後,A 股的投資者無比期望監管的革故鼎新能夠清理 A 股的弊病,來帶市場的回暖。
股市由熊轉牛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制度的松綁、流動性寬松帶來的估值提升、企業盈利好轉帶來的基本面改善等等。但是,就市場走勢而言,無論是何種原因驅動的上漲,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因素——資金的支撐。
任何一次牛市的形成都離不開資金的持續湧入,而不同類型資金的湧入又會帶來不同風格的行情。例如 2015 年 A 股的牛市主要是杠杆資金入市,散户風險偏好較高,因此彈性最大的創業板領漲;2019-2021 年的牛市則主要是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的大規模流入,市場空間大、業績優的龍頭公司備受偏愛,因此 " 茅指數 " 領漲,市場追捧 " 坡長雪厚 " 的醫藥、消費、科技等賽道;2023 年下半年小市值風格占優,主要來源于量化資金在小微盤上的風格暴露。
對于當下的 A 股而言,何種資金占據最主要的增量,或者説能否有足夠資金進入股市,決定了市場接下來的走勢。以全市場來看,截至 2024 年 4 月 16 日,全 A 總市值約 86 萬億,自由流通市值約 33 萬億。按照全市場中資金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資金,其中公募、私募、北向、兩融、保險、產業等為決定市場風格的主要資金。
第一,產業資本,也是全市場中占比最大的一類資本。回購、分紅、增減持等都會影響產業資本的變化。在目前限制減持、限制 IPO、鼓勵分紅等政策下,產業資本未來有望呈現逐漸增持的趨勢。
第二,公募基金,雖然公募基金規模不斷創新高,截至 2023 年已接近 30 萬億規模,但權益規模并不大。其中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規模近年來不斷縮水,約 3.9 萬億規模。被動指數型基金近幾年增長較快,境内指數型基金規模已經超過 2 萬億元。公募基金在市場賺錢效應顯著的時候,會大幅入市,往往成為行情的助推器。
第三,私募基金,截至 2023 年末,私募基金總規模已經超過 20 萬億,但其中證券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約 5.5 萬億元,由于私募中絕對收益策略占比較高,權益類資產占比相對較小,權益類資產規模約 2 萬億元。私募由于進入門檻較高,且行情并不對一般投資者公開,很難成為全市場風格的引領者,但在特定領網域可能產生較大影響,如過去的 CTA 策略,2023 年以來的量化策略等。
第四,北向資金即外資,也被市場稱之為 " 聰明錢 "。根據 wind 統計數據,截至 2024 年 4 月 16 日,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規模約 1.8 萬億。北向資金一般被認為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長期視角,而且其規模和流向實時披露,這種高頻和活躍性對 A 股的影響大幅度超過其規模,經常能夠成為市場的風向标。
第五,兩融資金。融資規模與市場情緒息息相關,牛市中投資者風向偏好顯著提升,融資規模大漲,反之熊市中風險偏好下降,融資規模下降。A 股融資規模分别于 2015 年 6 月達到歷史最高的 2.25 萬億和 2021 年 9 月次高點的 1.75 萬億,兩次牛市中融資助推市場漲跌的效應非常顯著。截至 2024 年 4 月 16 日,A 股融資餘額約 1.5 萬億元。除 2015 年的極端市場情況下,兩融資金一般無法顯著影響市場風格,同樣是市場風格的放大器。
第六,保險資金,也是市場長期以來期盼的 " 長線資金 " 入市中的最主要力量。保險資金的長久期屬性,使其更加偏好固定收益類資產。對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在 2015 年達到最高,2016 年至今,保險資金的權益類投資占比徘徊在 12% — 14% 左右,距離監管規定的 45% 上限尚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截至 2023 年末,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約 28 萬億元,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資占比為 12%,總計約 3.3 萬億元,其中股票資產占比約 2 萬億元。一般來説,保險資金的穩定性使其更加偏好于穩定收息類的資產,如過去的銀行、房地產等。
第七,銀行理财資金,也是居民理财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從理财產品類型結構來看,權益類產品規模占比較小,截至 2023 年末,在銀行理财約 29 萬億的總規模中,權益類資產占比不足 3%,而其中股票類資產占比僅 8000 億元左右,無論是存量還是增量空間,對權益市場的影響都較小。
第八,社保基金,同樣是市場中的長線資金。根據人社部和社保基金理事會公布的數據,截至 2022 年末,社保基金總額約 2.9 萬億元。根據财政部對社保基金投資的規定,股票類資產在社保基金投資中的占比最高可以達到 40%。社保基金自 2001 年開始試水入市以來,對權益資產的投資占比一直在不斷提升,且投資成績優異,2001 年至今,除個别年份外,期間有 19 個年份的投資收益為正。而根據 wind 統計的數據,社保基金通過直接投資和委托投資等方式,在 A 股中持有股票的市值超過 4000 億。未來在監管的倡導和鼓勵下,有望持續增加 A 股在全部資產中的占比。
第九,國家隊資金。對于 A 股而言,國家隊資金并非是常态化資金,從歷史來看,國家隊資金僅在市場中出現異常的大跌時,才會通過各種渠道入場。比較典型的有幾次,在 2008-2013 年間,為了穩定市場主要通過中央匯金買入中、農、工、建四大行的股票。在 2015 年間,匯金、證金、券商、基金公司等機構齊出手,通過成立專項基金等各類方式入市托底。從 2023 年 10 月開始至今,匯金、證金等各類國家隊資金以增持國有大行、買入 ETF 基金等方式入市穩定股市。在市場低迷時,國家隊對市場風格能夠形成顯著的影響,由于主要是通過增持控股的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以及通過買入寬基 ETF 方式入市,對市場影響主要為價值風格占優,且央國企類股票漲幅顯著。
最後,市場中的散户資金、遊資等資金。屬于跟随類資金,同樣起到行情放大器的作用,無法主導市場風格。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中股票的價格是由增量資金來定價,哪種資金在特點期間 " 邊際變化 " 最大,市場中即由哪種資金來主導風格。典型如 2015 年杠杆資金入市主導的創業板大牛市,2019 年開始基民增長帶來公募資金規模增長的 " 核心資產 " 牛市。因此,對于未來的 A 股而言,增量變化最大的資金決定了市場的分風格。
從以上各類的資金來看,散户、遊資等資金屬于 " 跟随型 " 資金,對行情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主導主題炒作型行情,追漲殺跌的風格顯著,難以形成長期且穩定的流入,也難以影響整個市場風格。
從未來的增量資金來看,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以及國家隊資金,可能成為接下來最主要的市場增量資金。從 2022 年以來,監管也從各個維度對長線資金進入股市進行松綁,如提高權益資產投資占比上限,降低股票資產風險因子等。而從歷史上這些長線資金投資的風格來看,對價值風格有顯著的偏好。在當下北向資金徘徊不前,公募基金失去基民信任的情況下,能夠有望進入的股市資金可能僅有各類長線資金,而這類資金的投資偏好,未來也有望助推 A 股走出長期趨勢。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閲号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專門備注外,本文研究數據由同花順 iFinD 提供支持】
本文由公眾号 " 星圖金融研究院 " 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封面圖來自壹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