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研發“三合一”後,豐田在華闖自動駕駛風口,歡迎閲讀。
三大合資公司研發中心團隊支援在華最大研發基地後,豐田又瞄準自動駕駛。8 月 4 日,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小馬智行三方籤訂協定,計劃于年内成立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相關事業合資公司,推進 L4 級自動駕駛的無人化、規模化、商業化應用。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将超過 10 億元。按照計劃,合資公司所使用的 L4 級自動駕駛純電動車輛,将整合由豐田、小馬智行提供的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系統,原型車由廣汽豐田生產。成品車輛将供應小馬智行并通過小馬智行運營平台為乘客提供自動駕駛移動出行服務。今後,合資公司還将探讨促進 Robotaxi 量產化。
中國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化市場崛起,給豐田上了一課并成為其押寶中國加速轉型的契機。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豐田及雷克薩斯合力下銷量達 253 萬輛,同比增長 8%。其中,混動車型為 80 萬輛,同比增長 26%。雖然其銷量僅占豐田整體銷量約三成,但在增幅上,混動車型占比則超八成。據了解,日本本土市場成為拉動豐田銷量增長的主引擎,今年二季度銷售份額高達 35.3%,但海外市場并不樂觀,美國市場份額下降 1.3 個百分點,中國市場份額更是七年來首次下降。
純電動汽車崛起及中國車市領跑,成為豐田在海外市場陷入苦戰的原因之一。今年 6 月,豐田全球純電動車型銷量為 1.02 萬輛,中國市場銷量占比近半。但與之相比,比亞迪的銷量高達 23.1 萬輛,特斯拉則為 9.37 萬輛。
事實上,純電動汽車狂奔,讓豐田意識到加速轉型的重要性。今年 4 月,佐藤恒治出任豐田汽車新社長,并将在新體制下繼續推動豐田向 " 以研發純電動車為中心的移動出行公司 " 進化。其中,豐田計劃到 2026 年在全球銷售 150 萬輛純電動汽車,為此将成立新的專注純電動車型研發和生產的部門,到 2026 年推出全新純電動車型。時間緊迫,作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中國無疑是重中之重。今年 4 月,豐田汽車副社長、CTO 中嶋裕樹帶隊參加上海車展;6 月,佐藤恒治将履新後的海外走訪第一站選擇在中國;7 月,豐田汽車副社長、CFO 宮崎洋一也到訪中國。今年上半年,中國成為豐田新體制下三位核心高管的 " 取經 " 地。
此前,豐田發布的一份聲明顯示,今年 8 月 1 日起,豐田在華最大研發基地 "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 " 将正式更名為 " 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同時,豐田在華三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将加入 IEM by TOYOTA 主導的研發項目中。豐田中國本部長上田達郎表示:" 希望利用中國在電動化及智能化方面引領全球的優勢,讓豐田在中國的發展可以引領整個豐田的發展。"
" 中國造 " 反哺全球的同時,豐田也将目光投向自動駕駛出行 " 藍海 "。本次廣汽豐田、豐田中國聯手小馬智行計劃成立相關合資公司所涉足的 Robotaxi,近年來全球湧現眾多相關企業。其中,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企業 "Waymo"、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企業 "Cruise",其 Robotaxi 已在美國加州等地付費運營。國内企業中,上汽、廣汽、一汽、吉利等車企借助旗下出行平台布局 Robotaxi 領網域;互聯網玩家中,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AutoX 等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開始試運營。
" 三方成立合資公司将實現優勢和資源互補,高度整合小馬智行的高級别自動駕駛技術、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與電動化車輛平台,以及廣汽豐田的生產品質、渠道網絡和服務體系。"
廣汽豐田相關人士透露,廣汽豐田将從生產、服務兩方面保障該合資項目高效運營。其中,廣汽豐田工廠将為原型車提供性能基礎,經銷商網絡與服務體系則保障日常運營。
據了解,2019 年起,豐田與小馬智行已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高級别自動駕駛車輛開發。其中,搭載小馬智行第六代 L4 級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的 " 賽那 Autono-MaaS",原型車便由廣汽豐田生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在共同運營 Robotaxi 的同時,借助小馬智行在自動駕駛領網域的技術和大數據積累,豐田再以 " 引援 " 方式提速轉型。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劉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