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韓國半導體,敗了,歡迎閲讀。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報告稱韓國絕大多數半導體技術已被中國趕超。
據韓國科學技術企劃評價院 23 日的報告書顯示,以 39 名韓國國内半導體專家為對象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以去年為準,韓國在半導體核心技術 5 個領網域中,在高集成存儲器、高性能人工智能半導體、電力半導體、新一代高性能傳感技術等 4 個領網域落後于中國。在先進封裝技術領網域,被評價為與中國打個平手。
調查顯示,在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儲技術方面,韓國得分為 90.9%,排名第二,而中國得分為 94.1%,達到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基準 100%。在高性能、低功耗人工智能(AI)半導體領網域,韓國得分為 84.1%,落後于中國的 88.3%。在功率半導體方面,韓國得分為 67.5%,而中國為 79.8%;新一代高性能傳感技術方面,韓國得分為 81.3%,中國為 83.9%;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方面,兩國得分均為 74.2%。
此次調查是從 2022 年科學技術評價院的技術水平評價參與專家中篩選出半導體領網域的人員進行的。技術水平評價按照科學技術基本法,每 2 年進行一次,以診斷國家核心技術水平。
此次調查結果與 2022 年進行的類似調查相反,當時韓國被評估為在半導體技術方面領先于中國。
半導體領網域的評價者由大學教授及產學研研究員、大企業及原材料、零部件、設備中小企業從事者等組成。
報告書評價説,以半導體技術生命周期為準,在工藝和批量生產技術上,韓國雖然領先于中國,但在基礎、原創研究和設計技術上,不僅落後于中國,而且在主要國家中處于最低水平。
科學技術評價院研究委員鄭義鎮(音)表示:" 在全球價值鏈中,确保韓國可以作為戰略籌碼使用的核心技術非常重要 "," 產業界對人才培養的獎勵、為吸引海外專業人才的移民政策等,急需努力确保人才。"
這一變化表明,中國在半導體技術領網域的發展迅速,韓國在關鍵技術領網域已不再占據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對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競争力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回顧過去幾年,數據顯示,中國電視廠商的出貨量份額從 2020 年的 24.4% 逐年上升,去年更是首次突破 30%,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而三星和 LG 自 2020 年起出貨量逐年下降,2024 年降至 28.4%。這一變化的背後是市場需求的轉變,消費者開始更關注電視的綜合性能,而不單單是品牌知名度。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電視品牌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TCL、小米和海信等廠商在顯示技術、物聯網連接以及智能功能方面不斷推陳出新。例如,TCL 推出的量子點技術提升了色彩表現,而海信在激光投影上的創新,讓消費者得以在家享受電影院般的觀影體驗。同時,智能電視引入了 AI 技術,實現了智能語音助手、自動調節畫質等功能,從而提升了用户的操作體驗。
此外,AI 技術的發展也體現在内容創作上,AI 繪畫、AI 寫作等新興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僅改變了傳統藝術創作的方式,也為用户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行業内各種 AI 創作工具的推出,進一步豐富了用户的娛樂和創作體驗。用户可以通過智能電視随時觀看藝術創作的直播,或根據自己的興趣,生成個性化的内容。
對于這些品牌的未來發展,分析師指出,雖然韓國廠商如三星和 LG 在全球市場仍占據着相對穩定的領導地位,但中國品牌的快速崛起和市場份額的提升已讓業内產生新的競争格局。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期待未來有更多創新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高端智能手機和顯示器市場上,中國企業也威脅着三星、LG 的市場占有率。2024 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 12.4 億部,同比增長 6.4%,标志着市場在經歷兩年下滑後迎來強勁復蘇。
從廠商的年度表現來看,蘋果的出貨量為 2.321 億部,同比下降 0.9%,以 18.7%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三星以 18% 的市占率排在第二,出貨量同比下降 1.4% 至 2.234 億部;小米以 13.6% 的市占率排名第三,出貨量同比增長 15.4% 至 1.685 億部,與其此前透露的 2024 年出貨 1.7 億部的數據吻合;傳音排名第四,出貨量同比增長 12.7% 至 1.069 億部,市占率為 8.6%;OPPO 排在傳音之後,出貨量同比增長 1.4% 至 1.048 億部,市占率為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