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冉瑩穎給孩子打的生長激素是增高靈藥嗎?,歡迎閲讀。
11 歲的兒子身高只有 136cm,拳擊奧運冠軍鄒市明和妻子冉瑩穎坐不住了,決定給皓皓打生長激素。
當冉瑩穎把打針的視頻發上網,引發了家長圈大讨論:這到底是在制造焦慮,還是合理幹預?生長激素,是孩子的增高靈藥還是智商税?
來展開聊聊。
25 天 25 針,增高 1.4cm,值?
我看了完整視頻,視頻裏已經挨了 25 天針的皓皓崩潰大哭,説覺得自己又變差了,同學都笑他是 " 矮冬瓜 "。
冉瑩穎一邊哽咽着,一邊還得故作鎮定安撫孩子,告訴他打針的結果還是很顯著的,25 天就長了 1.4cm,那些笑話你的同學終會對你刮目相看的。
視頻裏孩子難,媽媽更難,如果可以,她一定更願意自己來挨這些針吧。
按冉瑩穎的説法,對于二兒子皓皓的身高,夫妻倆已經焦慮兩年了,大哥軒軒僅比他大 2 歲,但身高比他高了足足 33 厘米。
早在皓皓 8 歲的時候,冉瑩穎就發現孩子 " 好像不怎麼長個 ",本想通過打籃球讓孩子長長個子,結果一起打籃球的同學都在長,唯獨皓皓身高幾乎沒長。冉瑩穎覺得不能再等了,決定帶皓皓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
醫院給皓皓做了骨齡、尿檢等一系列檢查,最後醫生的建議是要打,因為皓皓确實比一般小朋友發育滞後了。
皓皓因為身高問題已經有自卑的情緒出現,也主動表達想試試,還説 " 你看很多運動員,他們都打過生長激素,他們都能成為優秀的運動員,説不定未來我也可以。"
作為家長,冉瑩穎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幫孩子一把,決定給孩子打生長激素。
治療開始後才是真正的考驗,既要支付價值不菲的費用,要穩住自己和孩子的心态,要做好運動和營養的全面搭配,最難的是還要做好打針完全不起作用,甚至會引發副作用的心理準備 ……
冉瑩穎和皓皓應該算是幸運的,家庭負擔得起,生長激素也對他們有效果,副作用暫無,這可能也是她決定把視頻發出來的原因。
生長激素是增高靈藥嗎?
目前小紅書上也有不少關于生長激素的讨論。
有人覺得現在的小孩動不動就要打針,有人説生長激素副作用很多,有人遺憾沒錢給孩子打,有人還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打 ……
首先來給焦慮的家長簡單科普一下。
和大家印象中的 " 激素 " 不同,生長激素 ( Human Growth Hormone,HGH ) 在我們人體内本來就存在的一種物質。
它是一種由人體腦垂體前葉分泌的肽類激素,對生長發育、代謝調控等方面都起着關鍵作用,能促進骨骼、内髒和全身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影響脂肪和礦物質代謝。
1956 年,科學家就從人垂體中分離和提純出了生長激素 ( HGH ) 。
而冉瑩穎給皓皓打的這個 " 生長激素 ",全稱是重組人生長激素 ( rhGH ) ,被美國 FDA 批準,在臨床上大量運用多年。
皓皓提到 " 很多運動員都打過 ",這些運動員裏就有梅西。
梅西雖然從小球技高超,但到 11 歲身高卻只有 132cm(比如今皓皓還要矮 4cm),據醫生診斷,他患上了 " 生長激素缺乏症 ",也就是侏儒症,如果不接受治療,他的身高将會停在 140cm。
這對于一位足球運動員來説,等于斷送運動生涯。
幸運的是,巴塞羅那青訓營同意支付梅西的治療費用,經過三年治療,梅西的身高長到了 169cm,足壇新篇章得以開啓。
梅西是診斷出侏儒症開始治療,而皓皓的身高是接近 " 矮小症 ",幾乎踩線。
怎樣算踩線?可以參考國家衞健委發布的兒童身高标準參考。
下圖中的 " 中位數 " 是一個參考值,孩子的身高在 -2SD 和 +2SD 這個區間内,即為正常。
如果孩子身高低于 -2SD 的數值,表示孩子的身高偏矮小,如果孩子一直處于 -2SD 和 -1SD 之間,就要到正規醫院的 " 兒童内分泌遺傳科 " 尋求醫生求業意見。
以皓皓的情況為例,他今年 11 歲,正常身高區間應該是在 130.39cm 到 161.64cm 這個區間,但他 8 歲起身高變化就不明顯,平常有打籃球等運動習慣,飲食方面也不缺營養等等因素,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很合理的求醫行為。
按皓皓醫生的説法,他的最佳幹預期是 7~8 歲,如果皓皓更早來接受治療會更好。
與此同時,大家也需要了解,一個人成年身高的形成,70% 都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後天因素只占 30%。
所以大家評估自家小孩身高的時候,更重要的還是要參考雙方家長的身高。
臨床上常用 CMH(The Corrected Midparental Height)法預測孩子的遺傳身高,大家可以嘗試自己算一算。
咱們還是以皓皓為例,爸爸鄒市明身高 162cm,媽媽身高 164cm,那麼皓皓的遺傳身高大概在 164.5-174.5cm 這個區間,可考慮到皓皓如今出現了發育滞後的問題,冉瑩穎擔心的是孩子将來身高會超不過自己。
接着就是費用問題。
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調整用藥的劑量和療程,劑型不同費用也不同,一般在 3 到 10 萬左右。
皓皓如今的情況,每一針價格大概 170 塊,一個禮拜要的要 6-7 針,等于每天都要打,一個月大概是五千多塊錢,至少三個月一個療程,可以走醫保。
生長激素的副作用也是客觀存在的。
之前曾有報道提到 6 歲孩子注射一年生長激素後,身高從 109cm 長到 120cm,可副作用随之而來,孩子經常感冒發燒卻找不到病因,停止注射後,孩子身體才逐漸恢復正常。
注射生長激素的常見不良反應還有血糖升高、甲狀腺功能低下、股骨頭滑脱、眼軸增長過快導致早發近視等等 ……
雖然生長激素替代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 3%,但使用激素之前,還是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由醫生來綜合判斷的。
總的來説,只有那些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小于胎齡兒以及一些遺傳代謝性疾病的孩子,才需要在醫生的監測下使用生長激素。
而皓皓這種 " 踩線 " 小孩,是否要打生長激素,既要讓醫生通過生長發育、體格檢查等相應檢驗來評估,也要家長結合家庭經濟環境、孩子意願共同做決定。
無論哪種情況,都必須在正規機構專業的指導下,安全合理用藥,定期監測和復查才是。
焦慮的家長,被藥物 " 控制 " 的孩子
如今的問題是,很多家長過于焦慮了,總想用生長激素來揠苗助長,甚至改變家族基因。
電視劇《好運家》就有這樣的情節,家長對醫生謊報孩子年齡,把五歲報成九歲,要求醫生給孩子打增高針,結果醫生發現孩子連時間都不會看,根本不像九歲的樣子。
家長這才説了實話,説來醫院就是為了讓醫生給孩子打生長激素長個子的,因為他們夫妻都矮,想打針改變基因。
醫生告訴他們,113cm 就是五歲孩子的正常身高了,盲目打生長激素,可能引發副作用,結果家長轉頭就投訴了醫生。
這還真不是編劇杜撰,《閃閃的兒科醫生》裏就有這樣的真實案例。
家長帶着 9 歲身高 136cm 的兒子來就醫,説覺得兒子矮,希望焦醫生能給孩子打生長針來長長個兒,被焦醫生嚴肅拒絕了。
讓焦醫生無奈的是,有些家長急于拔苗助長,有些又過于自負。
另一位家長帶着 6 歲 109cm 的兒子也找到了焦醫生,這個孩子的母親孕期吃素,3 個月後就用母乳和粥水混合喂養,導致孩子一直體重偏輕。
焦醫生預測,孩子成年身高只能到 150cm 左右,建議打生長激素幹預,可媽媽還覺得 " 打激素不好,不想打 ",氣得焦醫生直翻白眼。
還有的家長不僅不盼着孩子長高,反而故意打針抑制孩子身高。
曾經的台灣第一童星紀寶如,家人為了保持她年幼可愛的兒童形象,在家讓她帶束胸抵制身材發育,後來還多次帶她去打生長抑制針,最終她的身高停留在 149cm。
在如今的杭州,依然有童模家長,不知哪裏搞來抑制生長的藥物,讓孩子的 " 童模生涯 " 能更長一點。我生的,我賣了
還有家長不光想通過藥物管控孩子身高,還試圖通過藥物管控孩子學習成績。
最近家長圈就流行一種 " 聰明藥 ",叫 " 專注達 ",説是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以前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吃了幾天顯著自律 + 專注力突飛猛進。
根據醫生科普," 專注達 " 是用于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藥物,但同時也是國家嚴格管控的精神藥物,具有成瘾性,用藥标準非常嚴格。
早在 2019 年,中國禁毒在線就已經用微電影的方式告誡過家長和考生們了。
家長不知通過什麼途徑搞來的藥,胡亂喂給孩子吃,非但不能保證學習成績,反而會引起嚴重的精神疾病 …… 但在他們眼裏,與高考的幾十分相比,青春期的副作用風險不值一提。
有句話是家長的認知決定孩子的未來,對于尚沒有分辨能力和決策能力的孩子,要是長期被家長的控制欲過度幹預,或者被家長的自負耽誤,他們的未來,是真的可能被毀掉的。
E 姐結語:
生長激素不是靈丹妙藥,但也不是洪水猛獸,就和 " 專注達 " 一樣,真正要防的,是那些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濫用藥物控制孩子的家長。
至于冉瑩穎公開兒子打針視頻是否涉及隐私,影響孩子心理的問題,如果她已經征求過孩子意見,我表示尊重,同時我對她和孩子的分享表示感謝。
我知道生養一個小孩不容易的,養着養着就可能遇到自己的知識盲點,并由于自己經驗不足引發無限焦慮,而冉瑩穎在面對孩子的身高問題時,是幾乎沒有保留地交出自己的就診經歷,以及各種思考研究對比的結果:看哪個醫院、挂哪個科、費用如何、怎樣選擇針劑、如何配合治療、如何安撫小孩 ……
無論她公開這些是純分享心态還是為了獲得流量,論迹不論心,這份經驗清單對于有同款困擾的家長,都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最後也祝福皓皓能追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