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暑期第一撲,這鍋還要甩給Angelababy?,歡迎閲讀。
以前一部電視劇要播了,大多都會進行各種預熱。
又是倒計時,又是搞數據,在氣氛最熱烈最高潮的時候才開始更新。
但現在,流行空降。
無宣傳,零預熱,冷不丁就播了。
經歷了那麼多大大小小的空降劇,基本無外乎兩種結果,一種是特别爛,平台都沒信心,所以早點播完早點收場。
還有一種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對作品非常有信心,不靠宣傳靠後期口碑來發酵。
那麼它屬于哪一種呢——
《暮色心約》
除了《暮色心約》,Ab 這周還空降了一部《塵緣》。
一個都市現偶,一個仙俠虐戀,這是要把内娛最吃香的題材都再刷一遍啊。
但比較有意思的是,《暮色心約》裏 AB 排在男主後面,屬于二番。
而《塵緣》她則又排到了馬天宇的前面,占一番,大女主。
其實這兩劇在開拍之處就争議不斷。
尤其是《暮色心約》,Ab 作為超級話題女王竟然 " 屈居 " 二番,實在讓人摸不着頭腦。
資源就真如傳言所説,降級了?
AB 模特出身,轉戰内地之後開始接戲,但這麼多年觀眾對其的一致評價是,多接綜藝少演戲。
有一説一,雖然 AB 的演技不好,但在這一部裏還沒有特别拉胯的情節出現。
而任嘉倫的古裝戲雖然很有看透,但現代戲卻槽點頗多。
國超飾演的祁連山,是一個腦洞很大的編劇。
因為酷愛搞沉浸式創作,所以每次寫 high 的時候,他都會将自己幻想成劇中的主角。
各種飛檐走壁,飙車跑酷,英雄救美。
而劇情則将他的腦洞全部給拍了出來,所以這劇第一集一開始是一段黑幫火拼。
正當觀眾看得一頭霧水,鏡頭一切,原來全是祁連山的幻想而已。
祁連山最近在創作一本男性視角的黑幫劇本,但是都寫差不多了,劇方突然改口要加塞一個女性角色,而且還讓男一号跟女一号有感情戲。
祁連山一聽,來氣了。
為什麼電視劇裏非要談戀愛呢?
對接的編輯説了,誰讓人家是不差錢的甲方呢?
于是為了專心改劇本,祁連山準備找個安靜點的房子住下。
助理給他找了很多房源,太貴的不行,太遠的不行,太小的也不行。
兜兜轉轉,祁連山把房子租到了女主的家裏。
女主登場,由 AB 飾演的劉瑕。
别看人年紀輕輕,但卻是個 N 多成就的心理專家。
你有沒有心理疾病,人一看就門清。
開頭為了彰顯她的厲害,還特地給她安排了一段救人的戲碼。
説劉瑕去大廈裏開會,但是跟她同乘電梯的人按了最高一層,劉瑕當下沒注意,事後聽人説那是頂樓天台。
而且回想他的神情很渙散,不好,要出事。
劉瑕馬不停蹄跑到頂樓,靠着三寸不爛之舌阻止了一場悲劇。
而這個時候,樓下圍觀的群眾裏,就有祁連山。
祁連山後來又碰到劉瑕被人攔路劫财,于是路見不平一聲吼。
最後一合計,原來咱倆還是室友。
一天之内碰好幾會面,有緣,太有緣了。
劉瑕本來挂靠到一家高級事務所裏,早就實現了财富自由。
但内心一直有個女強人的夢,她想自立門户開一家工作室。
于是就租了一個大套間來辦公,但是房間太多,考慮到剛創業資產有限,于是又作為二房東将空出的那間租給了祁連山。
就這樣,兩個人成了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室友。
祁連山白天睡覺晚上創作,劉瑕白天開張晚上睡覺。
本來是誰也不耽誤誰,但祁連山的激情創作模式,使得他常常在晚上放飛自我,導致兩個人的合租日常磕磕碰碰。
甲方要給劇本裏硬加進去一個女一号,這實在讓他很為難。
咋寫呢?
直到,他發現劉瑕可以拿來作為參照。
劉瑕膚白貌美大長腿,太适合女一号的形象了。
把劉瑕寫到戲裏就算了,關鍵是他還常常把自己幻想成男一号,這寫着寫着,就入戲了,就上頭了,就着迷了。
然後就對現實裏的劉瑕,有了感覺了。
坦白説,幻想人家女生,這本就有點猥瑣,祁連山這人設是有槽點的。
祁連山是個很神經質的編劇,創作的時候會神神叨叨,一般演這種有點精分的角色,對演員是很大的考驗。
演得輕了,沒感覺,突出不了人物的性格。
演得用力了,真成精神病了,反而會勸退觀眾。
所以編劇會編排一些小細節來展現這個人物的閃光點。
劇情裏有一段,祁連山上廁所發現沒手紙了,但是又不能打電話讓劉瑕來送。
糾結了半天,幹脆用蓮蓬頭衝屁股了。
完事之後,腿還麻了。
劇中,任嘉倫要演 N 個角色,一個劇本換一個腦洞,他自己就轉變一次身份。
從警方卧底,到青春學霸,到熱血賽車手。
如果你不小心把進度拉快了,還以為自己不小心點錯了劇。
也正是因為這種腦洞,讓情節不斷在跳躍。
各種無意義的裝酷耍帥,并沒有給這部劇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推進,那怎麼辦呢,編劇開始金手指了。
原來祁連山和劉瑕小時候就認識,還是相互打過氣的網友。
得了,宿命梗也塞進來了。
坦白説了,小妹看了前 10 集,劇情是比較温吞的,各方面都進展得很慢。
如果把稀奇古怪的腦洞去掉之後,就啥都不剩了。
有人説這劇要細細品,但 Ab 和國超湊一起也沒啥 CP 感。
一個故作深沉的女心理師,一個浮誇逗逼的編劇,硬湊一起也是各演各的,離開了同居的房子,生活裏甚至都沒有交集。
能看得出來,劇情是想往生活流上靠的,所以日常對話、吃飯聊天的情節特别多。
但光靠這些是留不住觀眾的,所以加了很多祁連山的腦洞和幻想。
美其名曰戲中戲。
但那些情節是獨立于主線之外的小劇場,用一次兩次還行,集集都來就除了" 注水 ",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詞了。
而兩位主角,繼續保持着肉眼可見的短板。
無趣的劇情,原地踏步的演技,唉,火熱的暑期檔,它卻又冷又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