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太難了,中國品牌乘用車就這五家賺錢,歡迎閲讀。
汽勢 Auto-First| 張弛
汽車行業正從多年前的暴利向微利時代轉變。
2016 年汽車行業利潤率為 8.3%,今年 1-4 月份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 3.9%,7 年時間下滑超 1 倍,大部分企業已處于盈虧平衡線以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能夠實現盈利的車企已屬優等生,中國汽車品牌跨過盈虧平衡線的更是鳳毛麟角。
中國車企自主機板塊中,繼長城和吉利兩家上市公司明确盈利後,去年開始長安汽車自主機板塊和比亞迪汽車也都挺直了腰板,明确 2022 年實現盈利。
此外,在國有汽車集團中,廣汽傳祺 2022 年也跨過盈虧平衡線;奇瑞在今年初公布了 2022 年度業績,盡管只公布營收沒披露盈利數據,但從銷量和營收規模來看,去年大概率實現了盈利。
具體來看,長城汽車 2022 年銷售 106 萬輛汽車,實現營收 1373.4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82.66 億元。但今年一季度扣非淨利潤由盈轉虧,虧損 2.17 億元,其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 -82.04 億元。這也是長城汽車上市後第二次扣非淨利潤為負的單季,上一次出現虧損還是在 2020 年的一季度,當時其扣非淨利潤為虧損 7.49 億元。
最近長城汽車瞄準的比亞迪,從去年開始風生水起。2022 年銷售 186 萬輛汽車,實現營收 4240.61 億元,歸母淨利潤 166.22 億元,扣非後淨利潤 156.38 億元。和長城汽車今年一季度經營陷入滑鐵盧不同,比亞迪一季度扣非淨利潤 35.65 億元,實現超 5 倍的同比增長。
吉利汽車 2022 年的财務數據足夠亮眼,總計銷售 143 萬輛汽車,全年營業收入 1480 億元,歸母淨利潤 52.6 億元,總現金水平上升 20.4% 至人民币 337 億元。吉利汽車上市公司也創造了 18 年連續盈利的紀錄。
目前,國有汽車集團自主機板塊,已經明确盈利的僅有長安汽車。2022 年實現營收 1212.53 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77.98 億元,扣非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44.59 億元。
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以 79.9% 的銷量占比摘得 84.9% 的利潤份額,是國有汽車集團自主乘用車板塊唯一盈利擔當。今年一季度長安汽車實現 14.81 億元的扣非淨利潤,雖然有所下滑,但整體處于良性發展階段。
國有汽車集團首張 " 大自主 " 盈利時間表今年初廣汽集團誕生,廣汽集團希望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實現大自主機板塊全面盈利。2019 年以來持續虧損的傳祺,2022 年已盈利,但受埃安等板塊影響,廣汽大自主依舊虧損。
廣汽集團 2023 年一季度業績已經出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為 14.34 億元,一季度投資收益 29.54 億元,可以粗略估算廣汽集團大自主一季度虧損約 15.2 億元。
并非上市公司的奇瑞控股集團,在今年初的 " 奇瑞家宴 " 上透露,2022 年銷售 123 萬輛汽車,實現 2000 億元營收,但沒有披露盈利情況。
奇瑞控股集團整車業務除捷途汽車均集中在奇瑞股份,家宴中所説的 2000 億元營收也大部分來自奇瑞股份的貢獻。
奇瑞控股集團第一大股東蕪湖建投,在 2021 年發布的《債券 2020 年年度報告》顯示,2020 年奇瑞汽車股份公司銷售 44.9 萬輛汽車,淨利潤 737.17 萬元。如果奇瑞股份在 2020 年的產銷規模就已經實現盈利,那麼顯然 2022 年奇瑞控股已經實現大幅盈利。
在新能源轉型持續投入的岔路口,資本早已厭倦了持續燒錢。在市場需求瓶頸沒有突破前,市場集中度卻變得越來越高,那些盈利能力低下的汽車品牌已經沒有退路,中國汽車品牌中已經和即将實現盈利企業,大概率将存活于新能源汽車時代。(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