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百度的沙盤正在傾斜,歡迎閲讀。
文 | 光子星球,作者 | 吳先之、吳坤諺,編輯 | 王潘
自動駕駛、數字人、元宇宙、大模型,百度不曾落下每個大風口。
8月22日夜,百度發布2023年上半年與第二季度财報,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百度總收入為341億元,同比增長15%。随着宏觀環境改善,本期淨利潤也有了提升,80億元,同比增長44%。
上半年,以文心一言為代表的大模型業務,在熱度上蓋過了投入多年的自動駕駛。由于行業供給變化,百度自動駕駛都處于多事之秋。
IDG包括自動駕駛、智能汽車、智能交通三個部分,6月組織架構調整後,智能交通事業部(ACE)被劃歸到智能雲事業群(ACG),業内普遍認為這是IDG瘦身。一個月後,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儲瑞松傳出離職消息,百度自動駕駛遇到波折。8月,因為資質問題,百度讓出造車控制權,原來百度與吉利合資成立的新勢力品牌集度退而求其次,将自己定位于技術供應商,向新成立的吉利旗下品牌極越提供支持。
"集度,承載了百度的造車夢",成立第128天時,李彥宏曾如此表達過集度汽車的重要性。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Robin對于設計圖非常滿意,大概20天後又從北京飛赴上海,敲定了方案。
自動駕駛賽道漫長,短期确實存在諸多挑戰,畢竟大環境與不可抗力都為落地增添了不少變數。但是圍繞AI展開的其他業務,正處于商業落地的關鍵環節,尤其是當其他巨頭相繼開啓商業化嘗試時,百度似乎表現得略有踟蹰。
何俊傑守住大本營
"對百度來説,整個通用大模型和語言模型會重構所有產品線。"早在萬象大會上,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态事業群組(MEG)總經理何俊傑就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技術變革将產生的影響。
第二季度,百度核心收入為264億元,同比增長14%。移動生态是整個百度的商業基石,過去一個季度保持了較為穩健的增長态勢。截至6月30日,百度在線廣告收入為196億元,同比增長15%,成為拉動營收增長的核心動能。
百度智能雲、自動駕駛以及小度智能硬體板塊的非在線廣告收入為68億元,同比增長12%。增量很可能來自百度智能雲。
"一美遮百瑕",在線廣告雖然沒有辦法講出性感的商業故事,可是old money最有确定性。眼下大模型正在重構移動生态產品線,涉及到三個層次,分别是互動方式、内容供給以及商業形态。
最明顯的改變是互動方式。人機互動經歷了代碼指令到GUI圖片,再到如今基于人機自然語言互動。大模型改變了百度APP搜索框+信息流推薦的展開形式,無論PC端還是移動端,嵌入大模型後,AI對話以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用户習慣。
由于大模型引發互動形式的變化,因此内容生态供給也随之變化。
萬象大會中,百家号進行過一輪創作經營一站式平台的更新,上線了AI筆記、AI成片、AI作畫、AI BOT、AI寫作、AI數字人等六個創作工具,從而大幅縮短内容創作周期。
針對内容井噴可能導致内容質量下滑,何俊傑有另一種理解。他認為除了平台介入外,内容市場遵循市場經濟規律,AIGC讓内容生產者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去產生更多具有獨特價值和獨立觀點的内容,而質量低劣的内容最終會在被競争所淘汰。
"有更好的内容來吸引用户,真正去做一些正版的AI BOT,這是我們做這個事情的核心,而非因為有人去盜版了,不做AI BOT,那你永遠打不過盜版。"
此外,百度還在摸索出了一套适配于内容生态的商業形态。除了傳統的内容扶持、流量補貼外,打通内容與移動生态的各類服務成為一個看點。内容+服務聯動,既考驗内容質量,也挑戰百度的服務化實力。
例如百度電商上下遊兩端開環,這種形态與當下所有電商截然不同。日前,百度電商在廣東四會市宣布打造首個智能電商基地,擴充"百度優選"的供應資源。百度電商事實上包括三個層次,一個是通過搜索給電商平台提供智能營銷,第二個是承接百度直播與短視頻的轉化,第三個是借助AIGC,如數字人、圖文信息流轉化。
尤其是第三種,被百度視為激活内容創作者主動經營的重要手段。
盡管百度并未披露用户主動經營數據,但光子星球了解到,一季度就已經完成了年初設定的12個月考核目标,因此在二季度内部又将預期翻了一番。百度對内容端的商業化有較為明确的規劃,除了傳統的創作收益之外,還在打通服務、AI BOT等方面創造收益。
無論是百度電商,抑或是激發創作者主動經營意願,百度移動生态任然是最能打的業務板塊。不過有些讓人意外的是,商業化初見成效時,百度其餘業務并沒有像移動生态一樣,進行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同時還保持着較高研發投入。
經歷研發投入同比三連降後,二季度重回正增長。第二季度百度研發投入為64億元,同比微增1%。何俊傑此前在回應百度科研投入趨緩時,曾提到自己所負責的MEG保持了高壓強投入。假設何俊傑所言為真,那麼百度勢必降低了在其他業務板塊的投入。
通常而言,科技公司降低科研投入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種是進入技術收獲期,重心從研發轉移到市場開拓與運營上;另一種是面對市場變化,或者落地不确定性,采取保守策略。
由于業務發展與市場情況不同,百度很可能有針對性地調整了研發投入。AI與大模型更容易產生效益的移動生态保持了較高的研發強度,而在自動駕駛業務方面,可能有所收縮。
説白了,不論是自動駕駛還是AI大模型,都是百度早已确定的big deal,那麼百度的AI之路,也就昭示着業務的未來。
面對AI,百度确定但温吞
百度自2017年确立AI戰略起,便持續在道路上堅定行走,但面臨商業化的可能性與關鍵節點,往往有些"敏于言而讷于行"。
百度并非沒有技術基底與研究實力,而是很難預判AI落地的效果,好比我們沒法确定大模型時代的智能助手產品究竟是既往的躍升還是曾經的"笨蛋"。從2010年成立自然語言處理部門起,百度在10餘年積累的AI能力大多難以為外界所感知。
例如早期由谷歌掀起的智能硬體與智能助理潮流,國内小米、阿裏等大廠在2017年跟進并發布產品,而百度在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的幫助下,将深度學習研究院、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核心技術部門整合AIG事業部,高舉高打的同時卻在產品上晚了整整一年——小度智能音箱在2018年才發布,差點錯失智能音響紅利。
至于由智能助手外延衍生的DuerOS以及上文提到的自動駕駛項目駛阿波羅,在商業化落地上也不夠清晰。前者載體難以撼動智能手機創造的移動生态,後者在政企端與車企端有曲高和寡之嫌。
百度善于捕捉前沿技術,這一點最早可以追溯到百度創立之前。要知道,李彥宏本在谷歌申請PageRank之前便已申請"超鏈分析"專利,百度也曾在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之時開始了對AI的長期投入。只是過于"剛性"的研判讓百度可能過量投入在技術之上,反而錯過了落地的時機。
正如李彥宏曾在内部講話所言:"發了頂會的論文,申請了專利,打了哪個榜,但是過一兩年之後發現這東西沒有人用。"
總體而言,高舉高打的百度在AI1.0時代沒能找到落地路徑,導致百度在确定的道路上行路不暢。這一點甚至對接下來的AI2.0,也就是大模型時期的百度同樣影響深遠。
直到大模型時代,李彥宏表示大模型時代的機會在于MaaS、行業大模型與應用開發三條賽道,文心一言順勢成為百度"全村的希望"。只是文心一言自發布後的種種動作恰好佐證了百度在AI2.0時代的步調,好像又起高了。
文心一言推出當月,百度在閉門溝通會上正式推出大模型服務平台"文心千帆",面向客户提供企業級MaaS服務;5月的萬象大會則站在AI時代"制高點"提出"AI原生"。
作為剛剛通過文生圖在消費者層面打出一定認知的產品,文心千帆在更為審慎的B端發力過早。而"AI原生"提出時,一眾頭部玩家尚在開源、垂直、13b等行業風向中探索落地道路,"AI原生"這樣龐大的系統工程顯然無法在迫切的商業化中提供打破"認知牆"的能力。
7月,百度首款面向C端的"AI原生"應用"文心一言"悄然上線,号稱内置上百種場景功能,目前開放的功能還是簡單的Prompt。從"大學生思想報告"、"朋友圈文案"等大量生活化場景中不難看出,文心一言App是對摸不着大模型門路的C端的一場長期市場教育,商業化步伐有所遲疑。
本季财報電話會上,Robin透露預計年底文心一言會有新版本推出。在新版本推出前的過渡期,百度将推動當前版本的使用,針對不同行業的應用和場景進行探索。該信息亦進一步佐證百度的步調"不緊不慢",全面發力商業化的節點尚未到來
長期主義需要切實的商業化支撐。依靠長期的技術基底,百度仍在牌桌上,等待"時間"這位發牌員發來一對王炸。
發力MaaS,百度還在等雲
MaaS是國内自有雲能力的廠商在大模型賽道上押下的重注,包括百度在内。
甚至在6月垂直與通用之争初現端倪起,通過開源模型底座精調或依靠高質量數據庫從底層預訓練兩大範式的出現讓通用模型底座能力也變得沒那麼重要——擁擠的MaaS賽道中有騰訊雲與字節火山引擎兩大玩家并未公開通用底座能力。
也就是説,百度作為國内最早推出通用模型底座的廠商,其先發優勢正在落地風潮中被緩慢消磨。百度想在當下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通用底座以外的能力來重構大模型時代的護城河。
"開源崛起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開源模型底座二次訓練還能保障模型自主性,路徑優勢很明顯。那麼雲上訓練平台搭載的模型訓練相關工具鏈以及雲服務的穩定可靠是面對B端的勝負手",某高校AI項目負責人告訴光子星球,"阿裏在這方面就很聰明,自主開源給中小組織嘗到甜頭,用模型給雲導流。"
除卻上述提到于目前而言為時尚早的應用開發,百度面對的确定性增量無非是MaaS與行業大模型,而這兩者在深入商業化腹地之前,必須解決多樣化部署能力,也就是配套的雲。
況且,企業用户在使用雲服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接觸模型能力,一旦感受到模型應用在人效為首的效率躍升後,全面擁抱MaaS服務也并不出人意料。甚至打包封裝好、開箱即用的标準化功能在成本上于中小企業更為友好。
或許這也是李彥宏在今年Q1電話會上明确雲作為第二曲線的根本原因。而百度智能雲在今年起的表現可以説是一針不錯的強心劑。
好在百度智能雲已經盈利,保持現有增速,讓其在"第四朵雲"争奪戰中處于較為有利的位置,這也意味着MaaS賽道上的更多機會。而百度在AI領網域積累的行業經驗和技術能力也可以反哺雲生态進一步攻城略地。
但令人擔憂的是,百度在模型商業化上還是存在上文提到的問題,具體表現是在技術嗅覺上先人一步,但在落地動作上往往慢人一步。
8月16日,百度在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WAVE SUMMIT深度學習開發者大會上分享了開發者社區、文心大模型、飛槳平台、AI原生應用如流等一系列技術、產品的更新動作。只是其中大多在動作上還是慢了,顯得有些"佛系"。
大模型開發者社區在國内早有先行者,如阿裏的魔搭GPT、華為昇騰;而文心大模型推出的插件能力與AI原生應用甚至連科大訊飛也敢叫板。
對手先手出招,見招拆招者如果沒有過硬實力與銷售推廣能力,很可能一步慢步步慢。
當下,無論是AI整體水平還是大模型,百度的先發優勢都在消弭。幸運的是,大模型時代還處于探索期,在技術儲備充足的情況下,百度有着充足的試錯空間。
著名投資人段永平曾斷言,百度沒有護城河,這一研判針對的是移動互聯網時期的百度。當下,市場期待百度的更多落地動作,将積累的專利與技術紅利釋放,屆時百度才将迎來真正的價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