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太後對甄嬛懷疑不斷,她早就看出端倪,為何不拆穿甄嬛呢?,歡迎閲讀。
太後早早就懷疑起甄嬛懷的雙胞胎有問題,但為何沒有拆穿對方呢?在宮外,甄嬛懷了果郡王的孩子後,本想在寺廟等着愛人歸來,然後演一場猝死的戲碼,逃出寺廟生下孩子平安過一生,可因為果郡王假死的消息傳來,甄嬛不得不為自己的家人做打算,于是便懷着孕回到了宮中。
這是一次極為大膽和危險的計劃,由于皇帝只出宮一次,就讓甄嬛中招懷上龍種,這個消息在後宮不胫而走,謠言也漸漸起來了,後宮很多女人拼盡一生都生不出孩子,而甄嬛也未免太容易了一些,後來這些謠言就傳到了後宮太後的耳朵裏,她自然也跟其他人一樣,對此事抱有懷疑态度,畢竟自己當年從懷孕到生產,根本沒有這麼容易。
于是在甄嬛前來請安的時候,太後直接當着皇帝的面發出自己的疑問,説看着你的肚子,比尋常女子的月份要鼓囊一些,不過她沒有任何證據,所以説話也沒説太滿,所以甄嬛不慌不忙,從容應對,這也是因為她在回宮之前,就預想到了即将面臨的種種,説自己懷着的不是單胎,而是雙胞胎,這個回答是眾人沒有預料到的,太後肉眼可見的高興起來,從這裏可見甄嬛已經提前做好準備,瞞着眾人,就等有人生疑的時候,再把雙胞胎的消息放出來。
雍正的子嗣本來就少的可憐,懷上雙胞胎更是難得一見,自然是喜上加喜,而一旁的大橘更是開心壞了,覺得都是自己的功勞,自然不會起半分疑心,而甄嬛又在此時提出了温太醫親自把脈的事情,兩句話直接将防御拉滿,讓太後根本挑不出錯來,很快,生孩子的月份到了,甄嬛正愁該如何找出早產的理由時,誰知被人幫了一把,從轎子上跌落下來,正好替她圓了這個謊,此時眾人已經齊聚在甄嬛的宮外,随着幾聲啼哭,雙生子降生了。
一般來説早產兒都十分虛弱,然而甄嬛產下的孩子又白又胖聲音洪亮,此時的傻大橘開心壞了,為父的喜悦讓他找不着東南西北,但太後卻留了個心眼,先讓身邊的婢女去查看,在看了孩子的面相後,她突然冒出了一句讓甄嬛膀胱一緊的話,説這孩子長得和熹妃一模一樣,從始至終都沒提皇帝的事,按理説為了能讓天子開心,最好説長得和皇帝一樣,可她卻沒有説出口,等到太後親自來看之後,她也説了一句,這孩子不像雍正小時候白白胖胖,這句話雖然有疑,但并沒有證據。
還有一點,太後作為雍正的生母,年輕時各宮生子,肯定都要去探望,而果郡王小時候的模樣,太後肯定有幾分模樣,這孩子明顯不是小時候的大胖橘,但由于歲月流逝,再加上甄嬛的偽裝太好,她即便有疑心,但沒有實質性證據,況且這種屬于欺君滅祖的大事,太後不敢相信一個妃子敢大膽到這種地步,很可惜她猜錯了,但就在事情馬上要結束的時候,滴血認親的名場面來了,結果看似甄嬛勝利,可沒想到卻加重了太後的疑心,這是為何呢?
太後明明看出甄嬛的孩子有問題,可卻沒有拆穿,直到謠言四起後,太後和皇後這對關系緊密的親戚,也沒有敢説出自己的揣測,但眼看大胖橘傻不愣登,根本發現不了,皇後那叫一個急不可耐,就在這時,傻白甜祺貴人來了,她的證據只有一個,就是看到温太醫摸了下甄嬛的手,除此之外并無其他實質性證據,但因為太過讨厭甄嬛,所以她就開始演了,想要借此和留言來扳倒甄嬛。
然而對于這種穢亂後宮的事,皇帝是極其厭惡的,在他到皇後寝宮之後,無論結果如何,肯定是要死一個,作為天子,如果連自己的妻妾都管不住,如何管理天下,所以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送命題,好在甄嬛經過多年的累積,成功拉攏了寧貴人敬妃和端妃,這幾人的名分高權利大,而皇後雖然想要站在祺貴人身邊,但也不能表現的太明顯,最後只好在水裏偷偷做手腳,沒想到卻被甄嬛拆穿,這場戲就這樣尴尬的結束了。
祺貴人成了犧牲品,皇後也被訓斥了一番,而甄嬛看起來安然無恙,實際上這份結果并不能讓眾人信服,在滴血認親之後,宮裏的流言仍舊不止,皇後更加讨厭起甄嬛,而太後作為過來人和旁觀者,雖然沒有到場,但身邊人早就将晚上發生的一切都講的明明白白,俗話説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太後肯定能察覺到,因為在滴血認親中,甄嬛雖然聰慧轉圜得當,但她明顯急了,所説的求情的話在太後看來就是心虛的表現,在後宮中雖然太後的權利是最大的,大可用自己人去查證這種事,然而她明白現在的局勢很不利,因為甄嬛對于皇帝來説,就像是一件失而復得的寶物。
好巧不巧,甄嬛的親妹妹,出落的跟純元一模一樣,這更讓皇帝難以忘懷,甚至一度想要納玉娆為妃子,還想為其改名字,但他的種種,卻讓甄嬛十分惡心,将自己當成替代品就算了,還想拉自己的妹妹入火海,但即便再惡心,她也不能表現出來,現在自己已經身為人母,所以一切都要細細考量,而太後的疑心一直都沒有消除,但到了最後她卻主動放下了這件事,這也是因為甄嬛的一個舉動 ~
太後對甄嬛的懷疑一直沒有間斷,之所以沒有拆穿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宮内的皇後已經瘋狂了,簡直是殺子機器,因為自己生不出孩子,所以也不想讓其他妃子生孩子,到時候太子即位,皇後的地位岌岌可危,然而太後作為皇帝的生母,是不願看到後宮中子嗣凋零的,到時候江山都得葬送在皇後手中,不過因為皇後是自己從小看到大,一方面是親戚,一方面還是自己親自舉薦的,她不能下死手。
放眼宮中,只有甄嬛能制衡的了皇後,所以對于她的回宮,太後是抱着一絲絲期待的,然而甄嬛不知從哪冒出的雙生子,讓太後着實吓一跳,她的疑心四起,但又沒有實質性證據,直到她聽到甄嬛親口所説,想要扶持四阿哥為皇帝,不讓自己的孩子争奪太子之位後,太後的心終于放下了,關于孩子的爹,她也不想再去計較,只要大清的江山,還是能在自家孩子的手中就行,可沒想到,身上淌着雍正純正血脈的四阿哥,也沒能逃得過皇後的嫉妒,竟然偷偷去下毒,好在陰差陽錯下,四阿哥的嬷嬷喝了那碗毒湯,這才躲過一劫。
而從那次之後,四阿哥也變得逐漸和雍正一樣,疑心非常重,而中毒的事傳到太後耳中後,她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如果這個孩子沒了,那麼甄嬛的孩子很有可能上位,她覺得皇後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階段,後期也不想再保她,只希望能夠給皇後一個名分,安安穩穩過下半輩子,此時的甄嬛已經兒女雙全,太後雖然得知她有意扶持四阿哥,但心中不免還是有疑慮,她這輩子,不知道能不能親眼看着四阿哥即位。
很多時候,太後也希望皇帝能多留一個心眼,但一想到隆科多,她還是乖乖閉嘴了,劇中關于太後和隆科多的描述,十分的隐晦,但都可以看得出,已經嫁為人婦的太後,在此前和隆科多有一段難以忘懷的戀情,各自成家之後依舊是藕斷絲連,而年幼時候的雍正,顯然是目睹過什麼情景,才會對隆科多如此的厭惡,他不顧太後幾次三番的求情,勢必要将隆科多置于死地,而為了兒子的江山,太後只得自己上陣,親自毒死隆科多,這段往事在雍正心中是個過不去的結。
而現在甄嬛很有可能遇到了和自己一樣的事,對方處事更加大膽,甚至敢懷上果郡王的孩子,如果自己提醒雍正留一個心眼,那麼他肯定又會想起自己和隆科多的那些事,豈不是沒事找事,對甄嬛不好就算了,對自己同樣不利, 再加上皇家在天下人眼中,是莊嚴不可侵犯的,這種醜事連發生都不準發生,所以皇帝甘願蒙在鼓裏。
直到臨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被甄嬛擺了一道,要説雍正年輕時一直疑心多慮,但到了甄嬛這裏時,他因為年紀大,又體會了失而復得的情緒,所以才沒有多疑,然而一次的不謹慎,卻換來了這樣的結局,真讓人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