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特朗普标榜的“解放日”還有不到24小時,空氣中彌漫着恐懼,歡迎閲讀。
特朗普标榜的 " 解放日 " 還有不到 24 小時,華爾街流言四起,恐懼情緒在蔓延。
諸多不确定性中,只有一點很确定:特朗普定于美東時間周三下午 4 點(北京時間次日凌晨 4 點)在白宮玫瑰園就對等關税發表講話,揭曉對等關税細節。
面對關税規模與範圍的猜測,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 · 萊維特在吹風會上采取模糊策略。她證實關税将立即生效,但強調 " 總統始終對談判持開放态度 "。
據彭 · 博社最新披露,目前白宮幕僚仍在進行激烈博弈,商讨對等關税的具體方案。
特朗普政府迄今為止傳遞出三種潛在方案:
方案一,對貿易夥伴實施 10% 或 20% 的統一關税,依據各國對美設定的關税及非關税壁壘程度劃歸不同層級。
方案二,采取 " 精準打擊 " 策略,針對歐盟、日本、印度等特定經濟體制定差異化税率。
方案三,對一系列國家征收全面關税,税率可能不會像 20% 那麼高。
在白宮舉棋不定之際,各國企業、全球市場都試圖了解關税的一切細節——什麼已經被消化了?會有豁免嗎?關税是永久性的嗎?其他國家會如何回應?以此籌備應對措施。
可惜,白宮幕僚和特朗普本人在 4 月 2 日或許也給不出最終答案。白宮内部關于關税計劃的争論凸顯出特朗普優先事項相互衝突——他既想通過關税增加收入,又想利用關税作為籌碼,迫使其他國家降低關税或作出其他政策改變。
既要又要,很大幾率事與願違。那麼,4 月 2 日是關税的開始,而非結束。關税将反復拉扯,演變成一場持久戰。市場需要的确定性,短期不會有。
如此一來,特朗普宣稱關税會為美國經濟帶來 " 解放 " 的言論,不免有些諷刺。
轱辘慧提醒,除了 " 解放 ",本輪關税還會帶來一些其他結果——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行壓力。最糟糕的情況是關税比預計更為嚴厲、剛性且持久,目前市場還未充分計價。
貿易戰靈魂四問
在謎底即将揭曉之際,彭博社回溯 2018 年的貿易戰舉措,并發出靈魂拷問:美國從關税中得利了嗎?關税在幫助美國就業者上成效幾何?
轱辘慧特此呈現四問四答,以喚醒投資者早已遠去的記憶。
1. 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
彭 · 博社:貿易戰沒有幫助美國縮小逆差。去年,該國貿易赤字達到國内生產總值 ( GDP ) 的 3%,略高于 2018 年的水平。
2. 美國制造業的競争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彭 · 博社:制造業占 GDP 的比例在持續惡化,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3. 通脹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
彭 · 博社:2018 年,貿易戰的淨效應是抑制了投資并拖累經濟增速,進而給通脹套上了缰繩。現在的不同之處在于,通脹預期的穩定性急劇下降。不過,仍然可以合理假定,關税引發的通脹也将是暫時的。
4. 美國民眾的生活是變好了,還是變糟了?
彭 · 博社:貿易戰并沒有讓美國變得更好或更糟,強勁的增長是由不可持續的政府借貸和支出所推動。與此同時,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最富有的頂層享盡股市創紀錄上漲,而底層則因生活成本攀升備受煎熬。
總體結論是,2018 年的貿易戰并沒有縮小美國的逆差,未能提高它的競争力。
不要再問轱辘慧後市如何,從美國國債收益率到美元再到美股,甚至是比特币,已把悲觀寫在了價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