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央行新年第一會再提金融化債,洛陽将成立10億平滑化債基金,歡迎閲讀。
财聯社 1 月 8 日訊(編輯 劉晨)上周五,央行新年第一會再度強調金融支持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化解。近日,洛陽國資委表示,将設立 10 億元規模的平滑基金,支持監管企業發行債券不低于 150 億元。不過,平滑基金作為一種化債方式,作用或許有限,據财聯社不完全統計,自 2015 年開始,部分地區開始推出債務平滑基金以來,至今僅推出 100 多億。
近日,洛陽國資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加快推進信保基金擴容,設立 10 億元規模的平滑基金,壯大化險資金池,為企業救急。要持續加大企業債券發行力度,支持監管企業發行債券不低于 150 億元,争取 2024 年年底完成洛軸 LYC 和盛龍實業現場輔導驗收和上市申報,持續提信用降成本,為企業健體。
據财聯社了解,平滑基金又被稱為償債基金,一般由市級政府發起成立,由地方國企、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出資,用于置換城投存量債務。平滑基金主要用于置換長期債務,因此期限更長,成本低于被置換債務。平滑基金可有效降低地方融資成本,優化債務期限結構。因其多用于定向化解區網域部分債務問題,因此規模相對較小。
2015 年開始,部分地區開始推出債務平滑基金,據不完全統計,2015 年宜昌與浦發銀行聯手組建 30 億元、期限 5 年的政府性債務平滑基金,同年青海海東市成立 30 億 8 億平滑基金,2016 年海西州地區發行了 25 億 10 年的平滑基金,2019 年株洲市成立了 10 億平滑基金,2020 年内蒙古自治區政府債務平滑基金總規模 20 億元,撬動了 23 億政府隐性債。
華富證券固收首席李清荷表示,在面對龐大的政府隐性債務規模時,平滑基金的覆蓋能力往往有限,在各類化債方式中難以占據主要地位。根據李清荷總結,央行 SPV、銀團貸款、信用保障基金、區網域穩定發展基金等,均為管控城投債務風險的化債手段。
上周四、周五,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強化制度和機制建設,推動穩妥處置重點區網域和重點機構風險,金融支持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有序推進,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完善金融風險防範、預警和處置機制。
去年 12 月末以來,南京、鄭州、重慶等等多地官方政務平台發文強調嚴格落實 "631" 債券償還機制。即提前 6 個月制定資金接續計劃,提前 3 個月落實資金來源,提前 1 個月備足償債資金,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聯合資信在研報中指出,各地對公開市場債券 " 保兑付 " 意願強烈,2024 年化債政策逐步落地,整體上城投債兑付較有保障。但是,城投企業債務規模龐大, 2023 年以來,部分區網域城投企業票據逾期、非标及銀行借款逾期等情況持續發生,2024 年化債資源向公開市場債券傾斜,非标債務重組、打折、逾期等仍難以避免,同時還需關注城投企業利息支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