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得物的“存在感”為何越來越弱?,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消費最前線,作者丨江心白
闊别互聯網 " 頂流 " 多年,得物不僅鑑定球鞋,還開始鑑别寵物了。
近日,得物新推出的寵物鑑别功能,在社交平台上刷屏,大量的鏟屎官上傳貓咪的部位細節,能收獲擁有專業資質認證的得物鑑别師對寵物品種給出的專業點評以及得物 App 認證加持的寵物鑑别報告。
一直致力于打造潮流賽道的得物,這兩年頻繁向外試探。以寵物經濟為例,去年八月份,得物就正式對外開放寵物品類的招商活動,包括寵物用品、寵物主糧、寵物美容清潔、水族用品、寵物零食、寵物保健品、寵物藥品。
曾經,以得物為首,聯合一眾潮流年輕人掀起來的 " 炒鞋熱 " 至今都是消費主義的最高潮。但對于得物來講,這注定只是短暫的狂歡,事實也峥然如此。從 2020 年,得物就開始試圖轉型,但好像至今的效果都不明顯。
數據顯示,目前的得物有包括潮服、箱包、美妝、3C、家電、家居用品等 17 個品牌。但這些對于其他電商平台還遠遠不夠。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電商零售平台市場份額,市場占比前五名分别為:阿裏占比 42.7% 、京東占比 19.1%、拼多多占比 15.5%。
得物要跟抖音、快手、蘇寧、唯品會分食剩下的市場,這個曾經依托極致消費主義興起的平台,卻漸漸在電商瘋跑的時代慢了一大拍。
爆火過後 " 後勁不足 "?
至少在炒鞋瘋魔化的年代,得物之于年輕人是神話般的存在。那時候,小眾的 " 球鞋文化 " 一朝破圈,無數人被捧高的消費主義挾持,球鞋二級市場野蠻生長,毒、nice 好贊、get,UFO、鬥牛、切克……扎堆湧現。
作為潮流電商的佼佼者,得物在那幾年風頭無兩,一度估值超過 100 億美元,擁有超 1 億注冊用户。在 2018 年 11 月,當時還沒改名的得物與王思聰聯合發起微博抽獎活動 , 單場活動新增兩百萬用户,app store 排名升至免費榜第四名。
2019 年之後,炒鞋熄火,得物逐漸更新類目結構,由單一的球鞋電商向潮流網購社區更新。據多個數據顯示,2019 年得物 GMV 為 60-70 億元,2020 年達到 500 億元,2021 年已為 1000 億左右,這個數字看似龐大,其實在整個電商賽道中不值一提。
姑且不跟京東天貓拼多多對比,後來同樣由内容社交轉化為電商的抖音 GMV 達到 1.41 萬億到 1.5 萬億,就連唯品會去年的 GMV 也為 1752 億元。目前的得物至少跟快手、抖音有十倍以上的差距,海豚智庫把它排到了國内第 8 大電商平台。
一大潮流交易社區落後于電商市場的集體步伐,這令人多少有些疑惑。但一切也不是沒有任何端倪。曾經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紙抽檢報告偶然為得物後來的發展緩慢埋下伏筆,當年,上海市對 9 家電商直播平台銷售的嬰幼兒服裝、成人服裝、服裝配飾、鞋、箱包和床上用品等 6 類商品進行抽檢,發現有 22 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 19.5%。
其中,得物的抽樣不合格率高達為 50%;比 40% 的快手與 28.6% 的小紅書還要高。不僅如此,此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618" 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指出,監測期内,共收集 " 得物 App" 有關負面信息 8735 條。得物在黑貓投訴平台累計的投訴量更是達到 12 萬。
對于電商平台而言,產品載舟亦能覆舟。產品鏈的崩壞是一個平台落後的原罪,得物的供應鏈管理、產品鑑定等多方面都還跟不上平台本身的電商屬性。去年的抽檢也間接印證了供應鏈的問題。
據悉,當時被抽中的一款科技羽絨服,盡管母公司共收獲 6 次融資,但号型規格标注全部錯誤、圖形符号也存在錯誤,最終導致得物不得不将其下架。而得物所奉仰的 " 先鑑定,後發貨 " 也在後來的無序奔襲裏失控。
據悉,一件商品進入得物供應鏈中心,需要經過逐件收貨、品質查驗、拍照留檔、多重鑑别、獨立綁扣、復核查驗、防偽包裝、打包出庫等八大環節驗證品質,一雙鞋的質檢需要經過 3 大工序、7 個環節、16 個步驟、70 多項近 200 個質檢點。
這就意味着一旦有環節出錯,整件產品跟着混亂,最典型的就是得物與唯品會的 " 腰帶羅生門 " 事件。一次次的產品事故在無形中瓦解着得物在電商市場中的地位,更何況,這幾年其他電商平台從未停止對潮流社區的追逐。
抖音此前上線的 " 抖音盒子 ",新浪同城出品的 "Hobby" 社區,閒魚推出的新頻道 " 閒魚潮社 ",以及小紅書曾上線的官方潮流号 " 潮流薯 " ……林林總總,都足夠得物悚然。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網上零售額 13.79 萬億元,同比增長 4%,當然,得物也不是一點存在感都沒有。
畢竟手握大量年輕追捧者,《2022 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2 年,零售電商共有 16 家 " 獨角獸 ",總估值 1.8 萬億元。其中,抖音以 13480 億元估值位列零售電商 " 獨角獸 " 榜第一名,得物落後小紅書,排在第 3 位。
江湖還有得物的傳説,這大概是得物最值得慶幸的一點。
錯失 " 直播大潮 "?
很奇怪的是,眼看直播帶貨就要統領整個電商大局,這裏面卻鮮少看見得物的影子。原本在直播領網域裏,抖音、快手、淘寶一馬當先,今年以來,小紅書帶着董潔登場,京東重新找來了羅永浩,就連拼多多在直播方面的布局也越來越頻繁。
而得物背靠年輕人聚集的社區文化,在直播賽道竟毫無水花。如今,直播早就是刺激消費的關鍵手段,連 618 這種大促節點也要主播來助力,缺乏直播帶貨的加持,很容易被整個電商市場遺忘,去年 4 月份,購物類應用投放規模集體收縮,根據 App Growing 數據顯示,得物甚至從應用推廣榜 top18 名單中消失。
事實上,得物所仰仗的潮流市場天生擁有直播基因,獨特的小眾文化總是自帶無數忠實的擁趸者,且轉化率又快又高,可惜這一點卻是抖音發掘的。2023 年,憑借人設在自身圈層裏露頭的有兩個,除了董潔,還有抖音的車澈。
車澈,對于很少消費者來講,這個名字甚至從未耳聞,但初入直播界憑借《中國有嘻哈》《潮流合夥人》等潮綜制作人設,在不少潮流品牌面前的市場撬動能力十分強悍。數據顯示,車澈首次直播就把他與 Kaalixto 聯名的星星鞋賣出 4 萬多雙、2270 多萬銷售額。
車澈兩場直播銷售額超六千萬,第一場 GMV 高達 3252 萬,直接超過擁有 3077 萬粉絲的賈乃亮、2988 萬粉絲的東方甄選,成為當日帶貨榜榜首;第二 GMV 場 3182 萬,直追當日帶貨 3673 萬、擁有 1 億粉絲的瘋狂小楊哥,直播間最高 10 萬人同時在線。
有意思的是,截止目前為止,車澈在抖音的粉絲只有 200 多萬。
由此可見,潮流市場的消費價值比外界想象得還要大。得物為什麼在直播領網域悄無聲息,進入得物界面,盡管直播板塊的字眼十分醒目,但點進去之後,觀看人數與主播都寥寥無幾。這其中,歸根到底是得物 " 缺人 "。
抖音、快手、淘寶、小紅書……幾大電商平台既有全網聲量顯赫的頭部達人,如李佳期、辛巴、董潔等,也有在細分領網域偏安一隅的垂直類主播。但細看得物,平台存在巨大的達人缺口。根據得物數據,得物不缺品牌,但龐大的品牌群體已遠遠超出了平台達人的供給能力。
例如,美妝類目商家的商單需求超過了站内達人供給量的 2.5 倍;數碼商家的需求也超過站内達人供給量的 3 倍。目前美妝、數碼、時尚、運動户外四種類型的商單需求均超出達人供給的 1-3 倍。
比起其他消費領網域,潮牌消費似乎對人設的依賴程度更大,一個潮流圈的人物符号通常背後代表着真正的時尚含義。例如潮流品牌 D.Desirable 背後站着王鶴棣,抖音商城新品首推就突破抽籤購 100 萬人次大關、庫存 100% 秒售罄。
潘玮柏與李晨的 NPC 去年雙 11 期間,單日品牌總支付近 2000 萬,泛商城支付達近 400 萬,其中抖音商城成交近 200 萬,爆發系數高達 6 倍之多。年輕人聚集的文化社區 + 潮流達人 + 直播帶貨,似乎等于潮流消費更新。
得物缺了人場,棋差一招,但願還有彌補的機會。
" 盯死 " 年輕人?
從球鞋到寵物,無論如何變,得物的生長邏輯似乎都離不開年輕人的興趣圈層與行為模式。同樣,得物不斷擴展的產品品類,如箱包、配飾、手表、美妝、數碼、潮玩、藝術也擺明了要将年輕人的生意做到底。
來自得物的數據顯示,在得物 App 擁有超 1 億注冊用户中,90 後、00 後用户占比高達 88%。從這個角度來看,得物的确要靠年輕群體來支撐。一直以來,年輕人在消費市場中都有兩個極端特征:他們極度容易讨好,又極度容易 " 跑偏 "。
先看第一點,這幾年,由年輕人所引發出來的消費風口數不勝數,基本只要順着他們的心意迎合,就能在短時間内激起消費市場的明顯反應。例如,露營等户外運動爆發,在得物上,天幕、營地車、户外折疊椅、爐具瞬間成為四大露營 " 法寶 "。
今年 4 月,得物上的騎行頭盔銷量環比增長近 2 倍。滑板、橄榄球、高爾夫等户外運動項目也快速興起,滑板、橄榄球等相關裝備 4 月平均銷量環比增長 1.5 倍,高爾夫相關裝備 4 月搜索量較 1 月增長 11 倍。
至于第二點,無非是任何一個領網域的熱度都不可能長盛不衰。年輕消費群的風向變化瞬息萬變,球鞋、潮玩、漢服、寵物……再到後來的露營、飛盤、劇本殺。同樣的邏輯,同樣的劇情不斷在消費市場上演落幕,落幕又上演。
這種變化注定了年輕人的 " 難搞 "。
得物想要一直抓住年輕人,就意味着平台要時刻不停地關注他們的動态。畢竟,在消費行為上,76% 的年輕人群 " 以審美畫圈 ",對有共同審美的人更有認同感;在價值觀上,新生代崇尚 " 價值共鳴 ",71% 的 95 後在價值觀與品牌或平台價值觀相契合時,會更願意購買。
這兩年,由于消費頻繁降級,年輕群體在消費市場上的地位大不如前,但事實上,羅蘭貝格最新研究數據卻表明,中國年輕人正在給未來消費帶來樂觀趨勢,61% 的 95 後消費者對未來潮流消費增長持積極态度。
此外,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當前以 95 後為代表的總消費開支為 4 萬億元,并有望在 2035 年增長到 16 萬億元。但這并不代表一個電商平台能完全依靠年輕人。畢竟,QuestMobile 數據顯示,相比年輕人群線上消費能力多集中在 300-1999 元區間,31-50 歲年齡人群反而在千元以上持續增長。
在整個消費大環境趨近疲軟的背景下,年輕人的戰鬥力始終要遜色于中年群體,甚至是老年群體。例如,51 歲以上人群在 2000 元到 2999 元消費範圍同比增加了 2.2%,3000 元以上同比增加了 1.8%,31-50 歲用户對品質消費的關注度達到了 67.7%。
新的趨勢在悄然發生,年輕用户占比超過 80% 的得物或許應該好好思考一番,市場變天了,平台是不是也該有所改變。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