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試完魏牌藍山拔草理想L8,北美用户羨慕國内中大型SUV内卷,歡迎閲讀。
雖然三排座中大型城市 SUV 在全球發展了差不多有 20 年的時間,國内也早在 2009 和 2010 年,就有豐田漢蘭達和加長過的三排座福特鋭界相繼國產上市。但這個級别真正的爆發是近幾年的事情。
2015 年底,中國開始全面開放二胎。盡管中國市場上一直也有能夠舒适乘坐三排成人的 MPV,但對很多中國消費者來説,MPV 的造型要麼讓人聯想起比較低檔的面包車,要麼則主要跟公務、商務用車聯系在一起,總讓人覺得形象不夠适合家用。而原本第三排乘坐成人比較局促的中大型 SUV,乘坐兒童倒也夠用,因此,這個級别的關注度開始持續上升。
2017 年,一台第三排也能夠相對舒适乘坐成年人的中大型 SUV ——大眾途昂國產上市,這之後沒多久就取得了月銷量過萬的好成績。
2019 年,在途昂的成功的刺激下,另一個合資巨頭——上汽通用也接連推出了别克昂科旗和雪佛蘭開拓者。而造車新勢力三強中的理想,也将這個級别作為了自己的敲門磚。
同樣在 2019 年,理想旗下的第一款車——理想 ONE,也是一台三排座的中大型 SUV。這之後長期作為唯一一款電動(增程)三排座 SUV,在非綠牌實行限購的地區取得了不錯的銷量。而随着中國市場的電動車份額從 2021 年起高速擴張,也開始有更多的車企在這個級别布局新能源車型。
2021 年底,領克 09 在推出時就提供了插電混動版本,而且相比 MHEV 的燃油版本價格只貴了 3 萬元。而 2022 年,電動品牌問界的第二款車型 M7 同樣也追随理想 ONE,瞄準了增程式中大型 SUV 這個級别。
而到了 2022 年,理想接連發布了 L9 和 L8 以後,兩款車的月銷量都能達到一萬輛左右,三排座的廣義插電混動 SUV 的熱度進一步提高。今年 4 月,魏牌也推出了第一款不提供燃油版的車型——藍山 PHEV。目前月銷量也已經突破 5000。
在插電混動解決了中大型 SUV 之前最大的劣勢——燃油成本過高的問題以後,這個級别也越來越多的進入到更多消費者的考慮範圍。而這組試駕,也就聚焦于這個級别的絕對領導者——理想 L8,和最新的挑戰者——藍山 PHEV。
之前因為在網上看到了很多對理想 L8 的好評,以及汽車圈子裏對這台車持續的讨論熱度,我對這台車期待度極高,甚至可以説是我這次回國最想試的一台車。但真正試到這台車,卻只能用 " 拔草 "、" 解毒 " 來形容。
【靜态篇】
僅就觀感的部分,L8 做得非常到位。雖然 L8 的輪廓為了迎合最廣大消費者的審美,是最保守的高大方正的 SUV 造型,但它的細節處理得很好,側面線條整潔而流暢,頗有德系豪華品牌包豪斯的風範,前臉的一條較細的進風口一直連到頭燈的設計,也是優雅中不失力量。
相比之下,藍山的漆面質感和做工雖然也不錯,但是在設計方面确實要比理想略遜一籌。
内飾的觀感也同樣是 L8 勝出。盡管中控和副駕兩個巨大的螢幕談不上有多少設計感,但細節處理得不錯,UI 看着也舒服,仍然能夠把整個車内的等級感拉滿。而白色的真皮座椅看起來圓潤豐滿,材質和填充也确實很舒服。
藍山的内部雖然也比較高級,但氛圍感相對比較傳統。相對小一些的螢幕從設計上衡量不見得差,但看起來的确沒有那麼舒暢,也沒有那麼強的 " 旅行中的家 " 的感覺。
以上這些都讓人對理想 L8 的第一印象很好。
但一旦深入體驗,便會發現 L8 有明顯的問題。
首先是乘坐空間。對于三排座車型來説,一般前兩排的舒适度都不錯——這兩台車也确實都不錯,而如果第三排不坐人,前兩排只要整體後移,空間表現也完全不是問題。所以如果要衡量空間,關鍵就是在前兩排保證基本乘坐的前提下,還能給第三排留多少腿部空間,同時第三排垂直方向的坐姿和頭部空間又是否合格。此外,還可以看一下第三排出入是否足夠方便。
理想 L8 雖然在三排座 SUV 最容易出問題的一項——第三排坐姿方面還不錯,坐高足夠,哪怕以我 1.86 米的身高也可以接受,但整車縱向空間明顯不足,以我的身高,即使前兩排調節至将将夠用的水平,第三排仍是會頂腿的。同時第三排也會頂頭。此外整個第三排的地台比第二排高,導致進入時也沒有那麼方便,需要更多的低頭彎腰。
相比之下,藍山 PHEV 的縱向空間要寬裕不少,我将前兩排調節至剛好舒服的狀态後,入座第三排也不會頂腿。而頭部也有餘量。雖然第三排坐姿比較低,更像小板凳,但是地台跟前面也是齊平的。
總的來説,這兩台車其實都不太合适給兩個孩子都還比較小(4 歲以下)的家庭使用。有經驗的父母應該知道,對于小孩子,上車需要爸媽抱上安全座椅,第三排很難操作。而如果第二排坐兩個小孩,那四個大人(父母和老人)就需要有兩個去坐第三排。藍山的第三排坐姿太低,哪個成人坐都不會太舒服。
而 L8 的第三排對身高不高的女性還算可以,但是在第二排至少一側放置向後坐的嬰兒安全座椅的情況下,這一側本就不寬敞的縱向空間會被進一步擠壓,如果這一側第一排和第三排都乘坐女性,另一側第三排的男性乘坐則也會比較局促。
而如果不考慮這種極端情況,對于孩子大一些、至少一個孩子可以自己去第三排坐好的家庭來説,藍山 PHEV 的縱向空間更有可能使得全家都有比較寬敞的縱向空間。而理想 L8 則因為總的空間有限,怎麼騰挪都不會太舒服。
【動态篇】
如果説空間方面 L8 只是沒有達到我的預期,那麼動态體驗則是真正存在硬傷。
事實上,L8 在大部分動态層面做得也不錯:新的 1.5T 四缸發動機在需要增程啓動的時候,平順性和噪音控制都不錯。整車的隔音處理也相當出色,行車算是很安靜。因為只有單電機直驅,動力響應和平順性都很優秀。而空氣懸架使得它在比較平整的路面上有極強的路面隔絕感,小的細碎震動幾乎感覺不到。
但 L8 的懸架在處理大的震動的時候會顯得減震明顯過軟,特别是回彈阻尼明顯不夠,導致一旦有稍大的溝坎或減速帶,整車就會進入連續上下起伏、餘震不斷的狀态,好像忽忽悠悠的大船。而如果将懸架降到最低并調至運動模式,這種飄忽感會有所改善,但也仍然存在,使得乘坐的人比較容易暈車。
我有的朋友将這種行駛感受稱為 " 美式大船感 ",但這恐怕也是幾十年前的美國車才有這種行駛感受。放在今天,這種懸架設定是明顯有問題的,可以説直接拉低了整車素質。
而作為對比,藍山的行駛品質就更加靠譜。它不但隔音與 L8 一樣好,而且動力方面也非常平順,并沒有因為混動系統需要切換驅動模式而有任何頓挫感,動力響應并不比單電機驅動的理想 L8 更慢,總體性能也與 L8 一樣,不但城區駕駛非常迅猛,後勁也很充沛。
整體上,藍山在動力部分的表現明顯好于枭龍,這一方面可能是作為雙電機都在前橋的 2DHT,相比雙電機分别在前後橋的四驅 2DHT 的方案,更有利于充分利用電機對發動機調速,另一方面也是更充沛的發動機動力儲備更少需要切換擋位導致的。
底盤濾震方面,藍山也是我開過的所有長城集團車型中最好的一個。它不但有厚實的濾震和非常穩定的高速行駛感,并且遇到大的衝擊減震動作還很高效,可以快速化解衝擊。比 L8 的連續忽悠實在是好上不少,顯出了傳統自主品牌在底盤調校上的積澱。
而在整體素質特别是動态體驗明顯勝出的情況下,藍山在售價上還便宜了大概 5 萬元。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賣不過存在硬傷的理想 L8,确實是很令人惋惜的。也許是大部分人仍然主要依賴觀感來買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