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鵬用技術吸引大眾注資50億,卻放走了技術大佬,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貝克街探案官,作者 | 車行運
小鵬智駕何去何從,大、小蜜月期能維持多久?
曾經被譽為 " 造車三傻 " 之一的小鵬汽車,7 月 26 日得到國際造車巨頭大眾集團的 7 億美元投資,并達成技術合作框架,旨在推進中國市場智能電動網聯汽車戰略。
公開資料顯示,雙方合作初期,雙方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眾品牌的電動車型,補充基于 MEB 平台的產品組合,計劃于 2026 年上市。根據大眾集團發布的公告,收購小鵬是大眾與中國本土汽車商合作的一部分。
同時,大眾還宣布,旗下奧迪與其中國合資夥伴上汽集團籤署戰略備忘錄,進一步深化現有合作。雙方将通過共同開發,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場智能網聯電動車產品組合。
大眾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貝瑞德表示:" 我們正在加速拓展本土電動汽車產品組合,同時為下一步的創新變革做好準備。與小鵬汽車的攜手,讓我們在中國的關鍵技術領網域有了另一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表示:" 大眾汽車集團和小鵬汽車将互相分享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和世界一流的設計及工程能力,并相互學習。"
進入新能源時代以來,大眾等傳統車企轉型之路荊棘密布,大眾的 ID 系列智能化方面一直不被市場認可,甚至多次負優化,導致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詢問如何将產品降級。
過去三年間,大眾自研已經投入近千億人民币,但是產出成果不符合市場要求,以至于今年 5 月,大眾撤換了旗下負責電動車智能化的子公司 cariad 大部分高管,只留下一個首席人事官。如今大眾只用 50 億,就獲得小鵬電動車技術的支持,可謂是走了一條捷徑。
01 大眾本土化短板顯著
據公開資料,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的純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 48% 至 32.16 萬輛,但在總交付量中的占比僅為 7.4%。
其中在歐洲市場,大眾汽車集團純電動汽車上半年交付量為 21.71 萬輛,同比增長 68%,占大眾汽車集團純電動汽車總銷量的 68%;但在中國市場大眾集團純電動汽車交付量僅為 6.24 萬輛,同比下降約 2%,僅占大眾汽車集團純電動汽車銷量的 19%。
相比之下,去年完全停產燃油車的比亞迪,上半年純電動車交付 61.68 萬輛,同比增長 90.66%。
這種情況下,大眾亟需解決在中國市場電動車本土化不足的窘境,與其繼續堅持自研,找到一個了解中國市場的合作夥伴,更符合大眾當前需求。
" 我期待大和小的攜手,将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最好的品牌帶到全球。" 對于雙方合作,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就目前而言,何小鵬此番表态并非一時激動,大眾看中了小鵬的技術,小鵬則可以接着大眾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更豐富的渠道,快速将雙方短板補齊,從而形成合力。
更為關鍵的是,大眾目前自己的 cariad 智能化公司已經耽誤了太長時間,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展中國市場,大眾需要盡快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小鵬的 G6 平台恰好符合大眾的需求。
和小鵬合作之前,大眾先後與地平線、中科創達和國軒高科等本土科技企業達成合作,但上述企業均處于新能源產業鏈某一個細分領網域,不具備整車制造能力,雖然對大眾新能源車本土化有一定幫助,但不足以迅速改變大眾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頹勢,此次和小鵬合作,一定是大眾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02 小鵬的技術支撐
電動車時代,智能化成為車企競争核心,小鵬汽車在高壓快充、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方面智能化技術領先,城市 NOA 加速落地。
從高速 NOA 等方面來看,小鵬和華為在自動駕駛領網域位列第一梯隊,蔚來、理想等緊随其後:蔚來自動駕駛研發助理副總裁任少卿一直在努力提升這方面的能力,而今年理想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投入逐漸增大,目前也有搭建英偉達平台。
以小鵬近期發布的G6 為例,标配 800V 快充技術,最高可實現充電 10 分鍾,續航 300km,同時也标配高級别駕駛輔助系統,3 月份小鵬汽車率先推動 XmartOS4.2.0,開啓點到點的城市 NGP;随着 G6 交付上市,小鵬實現了行業首個城市 NGP 覆蓋(北上廣深 4 城),并計劃于 2023 年上半年開啓約 50 城、2024 年開啓 200 城的城市XNGP。
從技術能力上來看,小鵬汽車已經成功構建起了基于自研算法的本土化高速 NGP 和城市 NGP 落地方案,此外還專門打造了一個算力規模達 600PFlops 的智能駕駛計算中心,來處理本土化數據,助力公司智能化水平快速迭代。
此次大眾和小鵬合作,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大眾選擇了一家電車 Tier1,和油車時代沒有區别。實際上,無論是小鵬自己的定位,還是從行業層面來看,決不能這麼理解。如今的電動車整車企業,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自己產出產品的同時,還可以幫助落後企業更快、更好地造車。
尤其是與海外車企合作,小鵬作為一家中國本土新勢力車企,在智能駕駛層面也具備數據層面的本土化優勢,諸如此前特斯拉一直被人诟病的攝像頭數據存儲問題,大眾使用小鵬的套件,可以較好地規避這個問題。
03 蜜月期能有多久?
大眾和小鵬合作,看中的是小鵬的技術,而技術的背後除了公司的戰略堅持外,最關鍵的就是人才支撐,但日前市場傳聞小鵬智駕團隊 " 靈魂人物 " 吳新宙離職,随後小鵬創始人何小鵬在微博上證實了這一消息。
在科技圈,吳新宙是公認的技術大佬,小鵬當年将其從高通挖過來後,迅速展開智能駕駛業務,HNGP,CNGP 和 XNGP 均有吳新宙的身影。
具體而言,公司當年在 Xavier 平台上實現 NGP 功能時,受限于有限的算力,吳新宙不得不帶領團隊極限精簡,僅上傳必要的算法,在使用 Orin 平台後,因為 Xavier、Orin 二者架構不同,軟體無法統一,甚至 G3 直接就沒用英偉達平台,而是博世的方案,所以小鵬同時啓動軟體平台化戰略。
在吳新宙帶領下,該戰略順利推拿,如今小鵬同一個軟體多平台同時推送,可謂是吳新宙打下的基礎。雖然何小鵬在微博上表示,XNGP 業務一直是李力耕博士負責,但市場難免擔心,準備了一年的李力耕博士能否和吳新宙一樣做到統籌全平台業務。
過去在吳新宙的帶領下,小鵬在 " 造車新勢力 " 中被貼上 " 技術 " 标籤,因為其在技術領網域一直領先其他競争企業,如今吳新宙離職,小鵬能否繼續貼穩 " 技術 " 标籤,成為整個公司面臨的挑戰,也決定了小鵬未來。
一旦公司失去" 技術 " 标籤,對于看中小鵬技術優勢的大眾,是否影響其合作?畢竟今天的中國智能駕駛領網域,小鵬的競争對手太多,且不論蔚來、理想都有自動駕駛的自主研發能力,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商用車自動駕駛公司,和一直宣稱不造車的華為都有較為成熟的智能駕駛系統。
尤其是華為,其目前定位更像油車時代的 Tier1,不僅有智能駕駛方案,還有智能座艙、雷達等大量新能源車需要的配套設備,大眾看中小鵬的技術優勢,華為都有,所以繼續保持技術優勢,對小鵬而言非常重要,讓我們持續關注後吳新宙時代的小鵬,如何繼續鞏固技術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