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最近!這種病毒正流行……,歡迎閲讀。
最近,距我們 15,000 多公裏的南美洲正經歷着一場嚴重的病毒病——奧羅普切熱(Oropouche fever)的流行爆發。
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巴西亞馬孫州健康監測基金會最新公布的數據,2024 年 1 月至 2 月,該州已出現 1674 例奧羅普切熱确診病例。3 月 1 日,亞馬孫州政府确認州内已暴發奧羅普切熱疫情。
據 ScienceAdviser 統計,截至 2024 年 6 月,巴西已經報道了 5,530 例奧羅普切熱病例,是 2023 年全年病例的 6 倍以上,流行範圍在逐步擴大,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和古巴等遠離熱帶雨林的地區也發現了該病的蹤迹。
其實,這并不是該病的首次流行,此前已發生 30 多次流行,超過 50 多萬人感染,奧羅普切熱是巴西的第二大蟲媒傳染病。相較于之前,此次疫情的流行範圍和影響都明顯增加。目前,奧羅普切熱主要在中美洲(巴拿馬、特立尼達及多巴哥)以及南美洲(巴西和秘魯)流行傳播,據推測,整個美洲或有 500 萬人生活在該病的威脅之下。
美洲的奧羅普切熱。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 Advisory Network
引起奧羅普切熱的病原
奧羅普切熱是由奧羅普切病毒(Oropouche virus,OROV)引起的一種病毒病,主要由媒介吸血昆蟲如蚊、蠓等叮咬傳播,該病毒基因組由三節段單鏈負義 RNA 構成,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徑約 80-110nm,屬于泛布尼亞病毒科(Peribunyaviridae)正布尼亞病毒屬(Orthobunyavirus)。
該病毒于 1955 年首次從一位發熱的林業工人血液中分離得到,病毒的名稱是根據該病人的居住地 Vega de Oropouche 村命名而來。
蠓。圖片來源:Bugguide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傳播與流行
研究人員在野外采集的媒介蚊蟲以及樹懶等動物中發現該病毒的蹤迹。目前,奧羅普切病毒的傳播分為兩類循環,第一類是叢林循環,哺乳動物(三趾樹懶、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及齧齒類動物)和鳥類是該病毒的天然貯藏宿主,其傳播媒介仍不确定。第二類是城市循環,人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脊椎動物宿主,城市循環中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帕拉庫蠓(Culicoides paraensis)和致倦庫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水平傳播。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可能是兩類循環間的重要樞紐,有證據表明該病毒通常由有森林地區旅居史,并處于病毒血症時期的感染者,進入城市地區後,才引起了病毒的城市循環。
奧羅普切病毒的傳播分為叢林循環和城市循環(圖片來源:作者繪)
症狀與治療
奧羅普切病毒感染人體後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在被叮咬感染後 4-8 天(或 3-12 天不等)開始出現臨床症狀。病人發病突然,通常伴有發熱、頭痛、關節僵硬、疼痛、發冷,有時還會出現持續惡心和嘔吐,持續時間長達 5-7 天。臨床表現嚴重的病例較為少見,但可能導致無菌性腦膜炎。
大多數病例會在七天内痊愈,但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數周才能康復。正是因為奧羅普切熱的症狀與其他蟲媒病毒感染較為類似,并且感染者可自我恢復,在臨床中往往被誤判或忽略,從而低估了其流行範圍,導致疾病突然發生和流行。目前,還沒有研發出可以在臨床上使用的針對該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藥物或疫苗。
在我國發現的該類病毒
目前在我國發現的由蚊子和蠓傳播的正布尼亞病毒,主要有塔希納病毒(Tahyna virus,TAHV)、巴泰病毒(Batai virus,BATV)、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 AKAV)、Oya 病毒(Oya virus,OYAV)、Cat Que 病毒(Cat Que virus,CQV)、Manzanilla 病毒(Manzanilla virus,MANV)和艾比湖病毒(Ebinur lake virus,EBIV)。
前三種病毒在我國分布廣泛,其中,塔希納病毒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地區。2009 年在青海省格爾木地區發現了 5 例 TAHV 感染确診病例,其臨床特征主要為發熱,80% 的病人表現出咽炎,此外還有乏力、食欲不振、關節痛和頭痛等症狀,所有症狀均可在 2~3 天内自行恢復。
而巴泰病毒的分布及宿主範圍更為廣泛,雲南、内蒙古和浙江的蚊蟲或動物中均能發現該病毒的蹤迹,但在我國暫未發現與之相關的人類病例。
阿卡斑病毒于 1998 年在我國上海采集的蚊蠓樣品中被首次分離後,在湖南、廣西和雲南等地的蚊蟲或動物中也分離到病毒,血清學調查結果表明,阿卡斑病毒抗體在中國的牛羊血清中廣泛存在。
豬是 Oya 病毒、Cat Que 病毒和 Manzanilla 病毒的主要哺乳動物宿主,在雲南、廣州、湖南、四川等地的蚊子中被發現,艾比湖病毒在新疆艾比湖地區的蚊子樣品中被分離,這些病毒雖然在我國均還未發現人類感染病例,但經實驗室評估,對人或動物都具有潛在的致病性。
如何預防?
奧羅普切熱的流行再一次警醒了我們需要注重蟲媒病毒在生活中的預防。首先,我們需要清楚蟲媒病毒的感染和傳播離不開媒介,主要包括蚊子、蜱蟲、蠓蟲、跳蚤等吸血昆蟲,所以在日常生活以及野外活動中,比如在公園草叢、景區林地、河邊等地方,一定要時刻注意防蚊、防蜱,還要小心比蚊子體型還小的蠓蟲等。
推薦在户外活動時多穿淺色長袖長褲,或及時噴塗驅蚊劑等,在草叢中行走時注意扎緊褲腳。居家生活時,使用蚊帳、紗門和紗窗等工具減少蚊蟲進入,保持周邊清潔衞生,清潔積水和濕垃圾,減少蟲媒滋生。
蜱。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參考文獻
[ 1 ] A little-known virus on the rise in South America could overwhelm health systems.
[ 2 ] Travassos da Rosa JF, de Souza WM, Pinheiro FP, Figueiredo ML, Cardoso JF, Acrani GO, Nunes MRT. Oropouche Virus: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a Neglected Orthobunyavirus. Am J Trop Med Hyg. 2017 May;96 ( 5 ) :1019-1030.
[ 3 ] 夏菡, 袁志明 . 2023. 70 年來我國蟲媒病毒發現分布與應對 [ J ] .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 , 35 ( 05 ) : 427-436+450.
[ 4 ] 付士紅, 孫肖紅, 王環宇, 等 . 2005. 我國首次分離巴泰病毒的分子生物學鑑定 [ J ] .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 19 ( 04 ) : 331-334.
[ 5 ] 呂志, 付士紅, 呂新軍, 等 . 2011. 中國首次分離的 Tahyna 病毒毒株的生物學特性及分子進化特征分析 [ J ] . 病毒學報 , 27 ( 02 ) : 97-102.
策劃制作
出品丨科普中國
作者丨楊辭寒 生物學博士
監制丨中國科普博覽
責編丨楊雅萍
審校丨徐來、林林
點亮 " 在看 "
一起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