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盛凌電子六成收入來自華為、3M 實控人與前妻糾紛不斷,歡迎閲讀。
作者:七佰
來源:IPO 參考(ID:IPOCIA)
連接器在國内也被稱為接頭和插座,公端與母端經由接觸後能夠傳遞訊息或電流。連接器早期主要用于軍事用途,此後逐漸拓展到一般性消費電子、汽車以及電腦等其他領網域。
近年,受益于頻繁的居民互聯網活動和 5G 發展的推動,連接器在通信市場的應用超過汽車市場,成為連接器最大的應用領網域。據 Bishop & Associates 統計,2021 年全球連接器應用領網域主要集中在通訊、汽車、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和軌道交通,占比分别為 23.47%、21.86%、13.13%、12.80%、6.96%,合計為 78.22%。
随着中國制造業的迅速發展,全球連接器的生產重心也逐步向國内轉移,疊加中國汽車工業、通訊、消費電子等行業的發展利好,以及政府在航空航天領網域投資力度的加大,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保持着迅猛的增長态勢。Bishop & Associates 數據顯示,2014 年至 2021 年,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從 149.50 億美元增長至 249.78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 7.61%,高于全球同期的 5.01%。
由此,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連接器消費市場。
2023 年 5 月 19 日,連接器企業深圳盛凌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盛凌電子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拟衝刺深交所創業板 IPO。
客户陣營豪華 研發費用率連降
據招股書,盛凌電子主要從事連接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工作,產品包括連接器、連接器組件,主要應用于通訊、工業控制和新能源等領網域,目前已擴展到醫療、汽車、安防、軌道交通等眾多下遊應用場景。
盛凌電子也是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盛凌電子表示,目前已在伺服器細分領網域處于國内領先水平,是伺服器細分領網域連接器國產化代表性企業,具備與行業内領先企業競争的能力。
在通訊領網域,盛凌電子的產品主要應用于伺服器、存儲器、交換機、通信基站等,是伺服器主機板領網域門類齊全的連接方案提供商。對應客户陣容也比較強大,主要包括華為、3M、立訊精密、泰科電子、諾基亞、中興通訊等通訊設備和數據中心設備廠商或零部件廠商。
在工業控制領網域,盛凌電子的產品主要應用于變頻器、伺服驅動器及伺服電機、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工業電腦等,對應客户主要包括 3M、匯川技術、英威騰等工業自動化設備或零部件廠商。
在新能源領網域,盛凌電子的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逆變系統、儲能系統、通信電源、新能源車載電源等市場。得益于多項行業政策的實施,光伏儲能、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等下遊新能源市場需求旺盛。目前,盛凌電子在該領網域對應的主要客户 / 終端客户包括華為、陽光電源、維谛技術(艾默生)等逆變器或其他零部件廠商。
盛凌電子招股書顯示,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以下簡稱 " 報告期 "),其營收分别為 2.30 億元、3.33 億元和 3.77 億元,淨利潤分别為 3293.97 萬元、5252.88 萬元和 7148.77 萬元,扣非淨利潤分别為 3130.34 萬元、4936.37 萬元和 7024.79 萬元。
不過,相比瑞可達、鼎通科技及維峰電子這 3 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盛凌電子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墊底,抗風險能力比較弱。
相關财報顯示,瑞可達 2022 年營收為 16.25 億元,淨利潤為 2.53 億元;鼎通科技 2022 年營收為 8.39 億元,淨利潤為 1.68 億元;維峰電子 2022 年營收為 4.80 億元,歸母淨利潤 1.12 億元。
從產品結構來看,通訊連接器貢獻了盛凌電子近六成以上的收入。報告期内,盛凌電子來自通訊連接器的收入分别為 1.72 億元、1.95 億元和 2.09 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别為 80.49%、64.65% 和 59.56%。
研發方面,報告期内,盛凌電子研發投入分别為 2728.25 萬元、3046.19 萬元和 3220.95 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别為 11.86%、9.14% 和 8.54%。雖然研發投入規模連年增長,但研發費用率連續下降。
本次 IPO 前,蔣志堅合計控制盛凌電子 86.52% 的股份,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蔣志堅直接持有該公司 1422.50 萬股股份,直接持股比例為 24.40%,現任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大客户依賴症 六成收入來自華為、3M
憑借先進的產品研發技術、優秀的精密制造能力和完善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盛凌電子在行業内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主要客户 / 終端客户包括 3M、華為、立訊精密、匯川技術、泰科電子、新華三、陽光電源、諾基亞、超聚變、邁瑞醫療、時代電氣、中興通訊等國内外知名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盛凌電子客户眾多且多為大型集團公司,不過仍面臨客户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内,盛凌電子對前五名客户銷售額合計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 74.77%、72.02% 和 69.23%,客户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内,該公司前兩大客户 3M 和華為收入合計占比分别為 63.79%、63.09% 和 58.36%。
事實上,伴随着產業不斷更新迭代,行業集中化趨勢愈發顯著,頭部企業越來越強,大客户依賴已成為普遍趨勢。然而,大客户依賴像把雙刃劍,成也大客户敗也大客户,這點在 " 果鏈 " 中表現尤為明顯。
盛凌電子也表示,未來若無法持續深化與現有主要客户的合作關系、無法有效開拓新客户資源并轉化為收入,将可能對該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此外,盛凌電子的應收賬款金額也在逐年增加。報告期各期末,盛凌電子應收賬款淨額分别為 6381.29 萬元、1.08 億元和 8556.74 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别為 42.99%、47.63% 和 28.01%。盛凌電子表示,若客户的信用狀況發生變化,将會導致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延長或不能收回,從而增加資金成本、影響資金周轉、拖累經營業績。
盛凌電子表示,未來将在深耕通訊、工業控制和新能源領網域的同時,不斷增加研發投入,積極拓寬產品的應用場景,報告期内已逐步拓展到醫療、軌道交通、安防等下遊應用領網域。
糾紛不斷 實控人連遭前妻起訴
蔣志堅作為盛凌電子的實際控制人,與其前妻黃新及相關方的糾葛也給本次 IPO 帶來了一定風險。
招股書披露,2014 年 5 月,實際控制人蔣志堅與黃新協定離婚,雙方籤署離婚協定并對共同财產進行了分割,離婚協定明确約定雙方共同财產分割完畢、沒有争議,并在深圳市福田區民政局完成離婚登記。
不過 8 年後,黃新以離婚後财產糾紛為由對蔣志堅提起訴訟,要求分割二人在婚姻存續期間蔣志堅持有的包括盛凌實業、盛凌電子在内的企業股權。2022 年 9 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2 個月後,黃新撤回該訴訟。
此前的 2022 年 1 月,黃新持股 98% 的泰德康公司就曾以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為由對蔣志堅提起訴訟,要求蔣志堅合計賠償經濟損失 1000 萬元。2023 年 1 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書》((2022)粵 0304 民初 3529 号),駁回泰德康的訴訟請求。泰德康并沒有就此作罷,又于 2023 年 3 月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二審上訴。截至本招股説明書籤署日,此案二審尚未開庭。
針對上述訴訟案件,訴訟代理人上海市錦天城(深圳)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顯示,蔣志堅與黃新的離婚過程不存在重大誤解、顯失公平、隐瞞欺詐、乘人之危、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等可能致使離婚協定無效、可變更或者可撤銷情形,且該離婚協定已過《合同法》規定的撤銷權訴訟時效,雙方籤署的離婚協定及其财產分割條款合法有效;泰德康案一審判決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充分,泰德康二審上訴的事實和理由不成立,二審蔣志堅敗訴的可能性小。故上述訴訟不會影響盛凌電子股權清晰、控制權穩定。
盡管離婚多年,但蔣志堅、黃新以及盛凌電子、泰德康之間關聯仍舊不少。招股書顯示,直到 2021 年 3 月,黃新還擔任盛凌電子控股股東盛凌實業的監事;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盛凌電子和黃新之間還存在過 800 萬元的資金拆借。
此外,蔣志堅及其母親茅愛鳳還是黃新旗下泰德康的董事,且目前依舊在職。
由此來看,蔣志堅、黃新以及盛凌電子、泰德康之間的糾紛依然充滿了不确定性。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