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開拓BAW/FBAR濾波器芯片的國產化之路,「武漢光钜」獲小米科技戰略投資,歡迎閲讀。
36 氪獲悉,近日武漢光钜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武漢光钜 ")宣布獲得小米科技戰略投資,這也是武漢光钜在一年内,繼復星鋭正、架橋資本的 A 輪投資之後,所獲得新一輪次來自國内知名產業資本的戰略性投資。
武漢光钜成立于 2017 年 7 月,專注于射頻前端模組中 BAW/FBAR 類濾波器的研發和生產,所生產的微電子器件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前沿消費電子類產品。
從 2017 年至今,武漢光钜在六年的時間一直将主要精力用于打磨技術、工藝和產品,始終堅持探索自主研發、自主生產以及自主品牌的一體化路徑。經過了長期的技術積累,武漢光钜在射頻關鍵零組件的研發和制造方面已經取得顯著的突破,據介紹,目前其 TDD 濾波器以及 FDD 雙工器等多種產品已實現量產供貨。
" 武漢光钜将堅持走 IDM 的模式,積極布局,加大人才和研發投入,進一步擴大自有產線,發揮規模化優勢,以滿足客户未來幾年逐步提升的國產化需求。" 武漢光钜負責人向 36 氪表示:" 并且,光钜在激烈的市場競争當中,始終用優質的產品服務客户,穩健發展,拓路前行,力争成為國產 BAW/FBAR 的領先企業。"
近幾年來,由于下遊消費電子行業的不斷創新和需求更新,國產射頻芯片行業一直備受關注,該領網域也湧現出了大量國内創業公司,共同推動着射頻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而在射頻前端模組的幾種芯片當中,BAW/FBAR 類濾波器一直是公認專利門檻最高、工藝挑戰最強、技術難度最大的芯片。目前,其國產化率在所有射頻前端芯片當中也是最低的,據公開數據,占比近乎可以忽略不計。
武漢光钜的創始團隊在公司成立之初,就下定決心走與國際大廠完全不同的全新技術路線,構建自己獨有的 BAW/FBAR 專利體系,并且,要在產品性能方面追上或超越海外大廠。基于獨特的結構和工藝制程,其產品在設計方面,整體成本結構也是大幅優于主流 BAW/FBAR 產品。在此基礎上,產品的規模化效益也将更加明顯。
當然,為了要實現這些目标,建立自己的晶圓廠和封裝廠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只有具備自己的產線,才能高效而且放心地通過大量流片實驗,将自己獨特的專利布局、產品性能和成本結構優勢一一實現。
據介紹,為此武漢光钜前期投入了人民币 6 億多元,自建起全國第一條 8 寸體聲波晶圓廠和封裝廠,并為此成立專利布局團隊,先後歷經數萬小時、流片數萬片,構建起武漢光钜獨有的 BAW/FBAR 專利體系,從中積累了豐富的工藝工程數據和經驗。
目前,武漢光钜的多款產品在性能方面已經可以比肩國際大廠,并獲得重要客户的信任,也因此收獲了大批量訂單,同時率先進入海外市場,開啓了全球化布局。
之所以在一年之内連續獲得小米戰投、復星鋭正、架橋資本的兩輪次投資,也正是因為投資人看中了武漢光钜甘願承擔前期巨大投資風險,敢為人先的創業、創新精神。
小米科技的投資團隊表示:小米集團一直以來都特别關注國產射頻芯片領網域,本輪投資加注,是對武漢光钜多年來在射頻前端 BAW/FBAR 濾波器領網域耕耘的支持,同時我們期待武漢光钜在未來持續創新,能夠成為 BAW/FBAR 濾波器領網域的領導者,為各種消費類產品提供高性能的濾波器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