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騰訊們轉身走向產業端,歡迎閲讀。
文 | 孟永輝
如果對消費互聯網時代的互聯網巨頭們的戰場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消費者市場,無疑是最合适不過的了。
在這個時代,但凡是那些掌握了巨大的流量,但凡是那些擁有了強大的市場規模的玩家,無一不是這個時代的勝利者。
騰訊如此,阿裏如此,拼多多,更是如此。
然而,當消費互聯網的腳步漸行漸遠,特别是當產業互聯網的浪潮洶湧來襲,僅僅只是以消費者市場為目标市場,開始遭遇到越來越多的困境和挑戰。
我們看到的壟斷的產生,我們看到的消費者困在系統裏,我們看到的二選一的現象的層出不窮,無一不是這一現象的直接體現。
可以肯定的是,僅僅只是沿着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模式發展下去,只會把互聯網玩家們的發展帶入到新的死胡同裏。
欲要改變這一困境,必然需要跳出消費互聯網的陷阱,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更為廣闊的,紅利更多的產業端。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場以產業為主要突破口的全新發展的衍生和出現。
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開始将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地聚焦在了產業端,并以此來打開新的發展突破口。
當阿裏、騰訊、京東的财報開始陸續發布,我們可以非常明晰地感受到一個全新的路徑,正在變得清晰——產業,正成為騰訊們的新戰場。
B 端,開始成為騰訊們的「顏值擔當」
以往的财報,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更多地向投資者展示出來的是,基于消費端的數據。
不管是 GMV,還是用户數,乃至是營收規模,幾乎都是基于這樣一種邏輯衍生而來的。
當消費者市場開始見頂,僅僅只是以這樣一種脈絡和邏輯來展示自我,開始越來越多地不被投資者們買賬,更加無法表現出自身強大的發展潛能。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玩家們開始将 B 端看成是展示自我的「顏值擔當」。
以騰訊為例,近些年以來,它開始越來越多地向外界展示着自身對于產業端的賦能和改造所產生的巨大的發展潛能。
無論是從增長速度上來看,還是 B 端在整個騰訊生态體系裏所占據的比重來看,幾乎都讓外界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騰訊。
同騰訊一樣,京東也不例外。
憑借着京東長期以來與產業鏈、供應鏈之間所建立起來的密切聯系,京東開始發揮出自身在 B 端更具後勁的發展潛能。
無論是京東采銷的橫空出世,還是京東供應鏈金融對于產業端的深度賦能,我們都可以看出,B 端開始在京東的發展過程當中所扮演着的全新角色。
……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B 端,正在開始取代 C 端,成為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開啓新發展的起錨之地。
可以預見的是,若想要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之中占據一席之地,必然需要不斷地強化 B 端的功能和作用,不斷地找到自身與 B 端結合的新姿勢,不斷地挖掘出 B 端所釋放出來的新金礦。
只有這樣,互聯網網巨頭們才能真正趟過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泥濘,真正邁入到產業互聯的新世代。
S2B 模式,正在成為騰訊們的「模式脊梁」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每一個時代的商業模式,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每一個時代的發展脈絡。
當產業互聯網的大幕徐徐開啓,同樣有一個全新的模式開始衍生和出現。
如果對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S2B 模式,無疑是再合适不過的了。
如果對 S2B 模式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我更加願意将其看成是數實融合的表現。
可以説,現在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正在通過 S2B 的模式,不斷地演繹着自身與實體產業端之間的新故事。
對于每一個想要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有所作為的玩家們來講,不斷地通過 S2B 模式打開新的發展通路,才是正道所在。
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了以騰訊為代表的玩家們借助 AI 的技術手段以及所衍生出來的新商業模式,不斷地找到自身與產業端結合的正确方式和方法,不斷地實現自身與產業之間新的化學反應。
我們看到的騰訊對于產業端的深度賦能,我們看到的拼多多借助 AI 對于產業端的深度賦能,我們看到的京東對于產業端進行的貫穿全鏈路的深度賦能,無一不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 S2B 模式,以及由 S2B 模式所衍生出來的數實融合,正在成為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與產業之間建立新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借助 S2B 模式,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正在找到自身與產業端結合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并且這樣一種新模式和新方法,是一種完全和消費互聯網時代的平台與消費端之間的關系完全不同的新關系。
有了 S2B 模式之後,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才能真正跳出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牽絆,正在進入到產業互聯網的新發展周期裏。
AI,正在成為騰訊們的「新基礎設施」
如果我們對消費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互聯網,無一是最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一個。
可以説,
所有的商業模式,幾乎都是衍生于互聯網而來;
所有的平台,幾乎都是由互聯網孕育而生。
「互聯網 +」,幾乎是消費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商業模式。
然而,當消費互聯網走到了盡頭,僅僅只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發展模式開始展現出其越來越多的矛盾和弊端。
無論是其對于產業改造的淺嘗辄止,還是其對于規模和效率的無休止的追求,乃至是其所導致的資源相對過于集中衍生而來的壟斷,幾乎都将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發展模式推到了死胡同裏。
當產業互聯網的浪潮洶湧來襲,我們看到的是,以 AI 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越來越多地成為了騰訊們的「新基礎設施」。
在這樣一個新周期裏,騰訊們與產業建立聯系的主要手段,更多地是基于 AI 衍生而來的。
無論是借助 AI 對于產業内在的元素進行替代,還是借助 AI 對于產業内在的流程進行重塑,乃至是借助 AI 對于產業内在的效率再度進行提升,無一不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可以説,在這樣一個時代,一切的商業模式都是衍生于 AI 的,一切的商業形态都是衍生于 AI 的,一切的關系都是基于 AI 建立起來的。
對于每一個想要在這樣一個時代有所作為的玩家們來講,不斷地以 AI 來诠釋自我,不斷地以 AI 來尋找破局之法,不斷地以 AI 來尋找新的物種,才能真正将自身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如果對這樣一個時代的發展模式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以 AI 為主導,不斷地尋找和建立自身與產業之間的關系,才是真正将自身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發展階段的關鍵所在。
結語
新的戰場,正在被開啓。
如果對這樣一個新的戰場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產業,無疑是一個最為重要的方面。
可以説,誰把握了產業的紅利,誰就是這樣一個新周期裏的王者。
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它們開始以產業端為新市場,它們開始以產業端為新增長極,它們開始以產業端為突破口,不斷地打開新的發展瓶頸。
自此,一個以產業為主導的產業互聯網時代,開始緩緩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