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央視欽點,她帶火了中國人的老錢風,歡迎閲讀。
意料之外,今年的春晚竟然頗受好評。
"春山學""尼格買提撲克牌沒對上""看完西安分會場民族自豪感達到頂峰"等熱點都讓觀眾喜聞樂見。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春晚節目組終于照顧到了人民的喜好。
而其中的一檔節目更是給觀眾一個大大的驚喜。
《年錦》。
劉濤、劉詩詩、李沁、關曉彤四人分别穿着漢、唐、宋、明不同朝代的漢服站在台上,帶領一群漢服姑娘給觀眾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覺盛宴。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21年春晚上引起一片罵聲的,着裝不中不洋的《山水霓裳》。
三年後,漢服終于又進一步得到了官方的認可,被展示到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面前。
而這背後,是二十年來,一項名為"漢服復興"運動的筚路藍縷。
無數漢服愛好者不畏人言,心念傳統,只為将曾經被剝去的漢民族服飾重新穿戴在身。
從被人指指點點到如今随處可見,漢服復興為何走到如今,他們的堅持又是為了什麼?
2003年,一批漢文化思想的覺醒者、實踐者開始在一個名為漢網的論壇聚集,而他們交流的其中一樣事物,就是漢服。
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裝,漢服雖然在明末清初時被趕進了歷史的角落,但數百年間,人們依舊沒有忘記它的存在。
其實早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些專家學者号召復興漢服。
近代漢服第一人章太炎就很愛穿一件前胸繡一"漢"字的交領衣,此外,還有錢玄同穿"玄端"辦公、夏震武束發深衣、張大千寬袍大袖遊歷歐洲,都是對漢服的繼承。
只不過當時社會動亂,最終不了了之。
而新世紀之初的國泰民安,民康物阜,再度給了漢服復興的契機。
于是,這些人的匯聚也成為了當下漢服復興之路的星星之火。
他們根據《詩經·秦風》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一句彼此互稱"同袍",開始根據古籍研究甚至自己制作漢服并分享到網上。
2003 年,19歲的王育良參照漢網論壇上的樣式,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件漢服,并于7月21日在網絡上公開,為公開自制漢服的第一人。
同年11月22日,一位名叫王樂天的電力工人在國内第一個漢服商家采薇作坊的幫助下,模仿電視劇《大漢天子》中的服裝樣式仿制了一件漢服,走上了鄭州街頭。
事件被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後,立馬引起了國内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而這也成為第一件真正推進了漢服復興運動的社會公共事件。
人們開始發現,原來還有漢服這一事物,原來漢服背後還有這麼多本該記住的故事。
簡單來説,漢服是漢民族的服裝,最早可以追溯黃帝時期,周朝得以定型,并在漢朝由官方規範了一套完備的冠服體系。
盡管在之後的朝代有所變化,但基本保留着交領右衽,平面剪裁的特征。
按正常發展,漢服本該像日韓等民族的傳統服飾一樣,一直傳承到現在。
然而,随着明末清兵入關,為了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維護滿人的統治,清朝開始實行"剃發易服"政策。
不僅逼着從小就堅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毀"的漢人将頭發剃成滿族的"金錢鼠尾辮"發型,還不允許老百姓穿着漢服。
而為了推行這一政令,清軍不惜一切手段,在全國範圍内都進行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等殘暴屠殺,直隸"一望極目,田地荒涼",河南"滿目榛荒,人丁稀少",四川更是"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
那之後的中國,上下血成河,南北只廢墟,千裏無人煙,滿目皆瘡痍。
自此,漢服便消失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直至如今。
若只是一件衣服,從歷史中消失自然也沒什麼可惜。
但作為一樣傳承數千年的服飾體系,漢服的珍貴不僅在于它的實用性,更因為它的文化性。
無論是哪個民族的傳統服飾,因為與這個民族同步形成,自然也與族人的生活習慣、精神追求息息相關。
一直以來,中國就自稱"華夏之邦",《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寫道:"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所以,漢服不僅是"衣冠上國"的代名詞,更是"禮儀之邦"的一部分。
前者,是審美品位和工藝技術的堆砌。
面料工藝、圖案紋樣已入化境自不必説,就只看褒衣博帶的款式,即便是最普通的布料,也能在行動時展現柔美流暢的線條,以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超脱泰然的民族性格,以及含蓄自然、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而後者,則是社會結構和思想意識的彰顯。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講究尊卑禮儀、規矩法度,而漢服,便是這些行止的完美載體。
不僅帝王将相、官軍平民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飾形制,日常生活的關鍵節點也都有專門的服制,祭祀時着祭服、朝會時着朝服,婚嫁有吉服,從戎有軍服,服喪有兇服,男子成年的冠禮要從童子垂髫改成總發戴冠,女子成年的笄禮,要将頭發挽至腦後做髻,以簪绾之。
雖然這些嚴格且繁瑣的禮儀規範如今看來帶着極其濃厚的階級印記,但在封建社會,确實是先進文化的體現。
所以,随着漢文化的影響力,漢服也傳播到了周邊小國,日、韓、越南等國的服飾也都是根據漢服,加之自身的生活習慣,氣候環境模仿而成的。
所以,當王樂天以及一眾先驅者将漢服推到人前時,一些有識之士便了解到了自己民族傳統服飾的過往。
歷史雖然無法改變,但文化卻可以重生。
于是,一個以復興漢服為立足點,實際上是在找回華夏文化自信的民間運動開始在大江南北開展。
和任何事物的發展一樣,漢服復興之路也是希望與坎坷并行。
如今當我們回望漢服運動發轫之初,其實并沒有體面。
由于當時讨論推廣漢服的都只是一些普通人,雖然熱愛,由于他們大多都沒有那麼大的經濟實力,又或者根本找到購買渠道(網購還沒有普及),也沒有太完備的知識體系。
因此,空餘口号,而即使擁有了漢服,也都是一些極其簡陋,不符合形制,甚至就是影樓款的樣式。
可也正是他們的打下的基礎,在學校、社會搭建社團,組織活動,才捻成了漢服復興運動的燃線。
而在漫長且混亂的前期摸索後,漢服復興運動也終于開始有了大佬的下場。
2007年11月,一位網名為撷芳主人的青年學者創辦"大明衣冠——中國服飾史論壇",并在上面發布了大量q版明朝服飾進行宣傳科普。
因為圖中精美且考究的還原,讓更多人對明制服飾有了新的了解。
2009 年3月份,致力于漢民族服飾的復原和研究工作的漢服品牌"明華堂"在香港正式注冊成立。
因為用心考究的制作,以及對明制服飾的面料形制和紋樣工藝的高度復原,明華堂出品的漢服也成了很多同袍心中所好。
同年10月份,裝束復原小組根據古籍推出了第一批復原作品,西漢長壽紋曲裾袍,十六國绮紗襦裙、初唐聯珠錦半臂儒裙,從此成為漢服圈内的模範标杆。
而除了大佬的下場,漢服也開始被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所喜愛并推廣。
2013年6月份,徐嬌方文山穿着漢服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為首次穿漢服走紅毯的明星。
同年 11 月,方文山發起了第一屆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并延續至今從未斷絕。
然而,相比于這些正面消息,由于知識的尚未普及,那些年裏大眾對漢服的印象依舊要麼是奇裝異服,要麼是日服韓服。
因此,當漢服走上街頭,面臨的大多還是誤解和指責。
2004年10月6日,一群同袍身着漢服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購物。
不想次日,北京某網站的論壇竟以《壽衣上街?改革開放多年,封建迷信上街》的标題将這些人的照片放在網上。
還配文道:"昨晚,8名壽衣打扮的青年……身穿壽衣走上王府井,他們希望能夠為恢復傳統的殡葬業做出貢獻。"
而更引發社會争議的一件事,是成都焚燒漢服事件。
2010年10月重陽節,一名穿着曲劇的女孩在春熙路附近的德克士就餐,卻突然遭到了一群大學生圍攻,聲稱她所穿着的服飾是和服。
即使她解釋自己穿的是漢服曲裾,但對面完全失去理智,不斷威逼她脱下衣服。
最終,她靠朋友借來的衣服才逃離現場,而心愛的曲劇則被這群大學生付之一炬。
這件事的悲涼之處就在于,兩方的行為都是懷揣着愛國之心,但因為信息差以及一邊極端心理,最終引發了一場禍事。
争議紛雜不同,而即便是漢服圈内,也有"改良派"和"復古派"之争。
前者主張應當将漢服"改良"成符合現代元素的形式,方便日常生活;
而後者則認為漢服必須依據歷史典籍和現有出土文物的形制來還原,否則就是不倫不類。
而除了國内的阻礙,還有國外的觊觎。
随着漢服的復興,不僅我國開始注重傳統文化,韓國也意識到文化的力量。
有人發現,在韓國2008年歷史劇《大王世宗》中,就出現了大量剽竊撷芳主人所繪制的大明衣冠圖制内容。
自那之後,韓國抄襲中國漢服的行為幾成常态。
但如此喧騰的局面,反倒證明了漢服運動是在野蠻生長之中,説明民間各方力量正共同将"漢服"推向大眾視野之中。
歷史的安排,有時就是這麼巧合。
古老的漢服,重獲生機,靠的是竟然最新興的科技,互聯網。
王樂天身穿漢服上街的照片,最先通過互聯網傳播開來的,漢服愛好者也是通過網絡聯合成小圈子進行交流。
而如今漢服的遍地開花,其實也源自中國互聯網的爆炸式增長。
當漢服被互聯網推送到億萬國人的面前後,老祖宗開始施展起了自己的碾壓式審美。
如今很多人對漢服的喜愛,其實就是一個最簡單直白的原因,漂亮。
自從知道了漢服,曾經因為《新白娘子傳奇》,用床單假裝白娘子衣服的女孩終于有理由穿上和劇中一樣漂亮的衣服。
而因為傳承千年,漢服的款式極其多樣,而且每一款都有。
秦漢的典雅凝重。
魏晉的俊俏潇灑。
唐制的雍容華貴。
宋制的清雅含蓄。
明制的端莊大氣。
總有一款能戳中你的審美。
而與此同時,得益于電商的發展,購物平台上,各種款式、尺寸的漢服琳琅滿目。
又因為購買的人數的增多,行業逐漸成型,制作成本開始下降,工藝水平則逐步上升,只要你用心選購,可以説是千倉萬箱,豐儉由人。
數據顯示,僅2023年一季度,中國漢服市場銷售額約36.2億元,同比增長15.4%。
曾經同袍即便喜愛漢服,卻無處可得的尴尬處境終于一去不復返。
而這些漢服,除了日常和在傳統節日中進行穿着,還有很多被用來進行旅遊拍攝。
這就要説到漢服爆火的另一大原因。
國富民強的當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力也越來越高,而這正是漢服這一事物所承載的文化取向。
着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西安、洛陽、杭州等舊都故城頻頻成為熱門的旅遊城市,熱愛傳統文化,或者僅僅是喜歡寫真的男女開始穿着漢服前往當地旅遊。
陝西西安,身着寬袍大袖,衣袂飄飄的女生打卡大雁塔、暢遊大唐不夜城;河南洛陽,整個公交車上可能就你一個穿現代服裝;浙江杭州,遊客換上漢服參加"辰月花燈節"、夜遊西湖……
甚至在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穿着漢服或走上街頭,或參加典禮,以推廣中國文化。
對美的追求總是共通的,社交平台上,一些明星、網紅、KOL也開始在生活、拍攝乃至活動中穿着漢服,從而帶動更多人認識漢服,喜歡漢服。
而除了由上而下的推廣,還有從小到大的浸潤。
由于官方的認可,如今很多學校已經将漢服講解放進日常課程之中。
等到這些孩子長大,在他們的觀念中,漢服便不再是奇裝異服,而是日常穿着在身的民族服飾。
而不久之前,迪奧"抄襲"馬面裙事件,也讓馬面裙這一漢服品類全面出圈。
如今無論是漢服愛好者還是普通人都以擁有一件馬面裙為榮。
這也説明,漢服完全可以融入當下生活,只是沒有被更多人看見。
由此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将來,漢服終究會達成復興運動伊始的目标。
一個是融入日常生活中。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再将漢服看作一件古裝,而是一件可以穿着去幹各種接地氣的事情的普通衣服。
你可以穿着它去上班、逛街,旅遊,甚至是在路邊攤吃燒烤。
而另一個,則是漢服所承載的漢文化被重視。
2004年11月12日,天津市政府在天津文廟舉辦祭孔表演,表演隊穿着清裝,一些參加的官員也穿着清代官服。
方哲萱(網名"天涯在小樓")試圖就此問題與主辦方溝通,但毫無結果。
無奈之下,她一個人到偏殿換上漢服,出來向孔子虔誠祭拜。
雖然方哲萱當天的行為沒能改變天津文廟的決定,但在網上卻引發了廣泛的讨論。
而随着漢服的普及,天津文廟終于于2013年開始改用漢服舉行祭孔大典。
我們都説要傳承文化,但傳承文化是需要載體的。
而漢服,就是最好的載體之一。
在2020年的跨年演講中,财經作家吳曉波曾這樣講述如今的漢服復興運動:
"今天的中國,有300萬漢服愛好者,他們的平均年齡在18到24歲。如果是手繡的漢服,價格在8000到20000元。在座的60後、70後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工作以後拿到工資,第一件事情是跑到商場,給自己買一件西裝,表示我是一個成年人,一個現代人。今天一個姑娘拿着工資買一件漢服,表示我是一個中國人。"
始于衣冠,達于博遠。
復興漢服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有着更遠大的目标。
部分圖片和素材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