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企出海,一場勇敢者的遊戲,歡迎閲讀。
走出去,走上去,走進去。
2024 年 5 月 11 日晚上 9 點,一架空客 A350 從深圳寶安機場起飛,一路向北,穿越日本和太平洋,最終降落在了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城,全程耗時 15 個小時,成為中國民航距離最長的直飛客運航線。這也是 A380 退役之後,南航為這條新航線能拿出手的最大型客機。
首航儀式上,外交部一位官員的評價意味深長,該航線不僅是中國至墨西哥,更是中國至拉丁美洲的空中絲綢之路。
這條航線開通的背後,是在斷鏈脱鈎和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汽車、家電、家具企業湧入海外投資建廠,催生了大量的商貿往來需求。而墨西哥在這幾年是熱門目的地。
墨西哥能如此受全球投資者青睐,除了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充沛的勞動力,還有個最大的優勢:離美國太近。
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得感謝懂王。2018 年《美墨加協定》敲定,加速了美國 " 近岸外包 " 進程。美國對墨西哥的綜合關税只有 0.04%,而對中國的平均關税在 21% 左右。所以,很多外國企業都在墨西哥落腳,最終進入美國市場。2022 年,中國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長了 48%,成為墨西哥第二大直接投資國。
世界格局風雲變幻,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國企業像打不死的小強,頑強适應着多變的國際局勢,從越南到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哪裏有機會,哪裏就有中國人的身影。
不過,随着懂王再次回宮,關税的大棒随時可能舉起,在墨西哥的中國企業依然面臨着未來的不确定性。但中國企業的出海之旅并不會因此而停下,因為大家有個共識,參與全球競争才是未來的出路。而今日的中國出海者也早已不是光走出去,也在走進去,融入當地,服務當地。
2006 年,剛和魏雪組建新家庭的李東生,在北京吃着涮羊肉,就接到了美國打來的電話,告訴他 TCL 的重組超支嚴重,氣得李東生當場砸了兩個茶碗和三個盤子。
三年前,TCL 拉開了中國企業出海并購的序幕,并購了法國彩色電視機品牌湯姆遜和手機品牌阿爾卡特。李東生很自信,将這些動作視為 TCL 國際化進程的機會,他當時還發表了一個動員講話,題目叫《決戰決勝建立全球化的 TCL》。也是在這一年,李東生被評為 "CCTV 年度經濟人物 "。
事後看來,這些收購多少有些草率和誤判。湯姆遜的 CRT 技術并不是行業主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李東生後來也承認自己對技術趨勢的誤判。湯姆遜和阿爾卡特兩家公司一年的虧損額加起來高達 20 多億元,而 TCL 在 2003 年的淨利潤也不過 4 億多元。
到了 2006 年,TCL 虧損 35.2 億元,達到歷史頂峰。也是在這一年,李東生痛定思痛,寫下了一篇 TCL 的聖 經《鷹的重生》。
焦頭爛額的李東生一度還問過宏基董事長施振榮,如何能迅速扭轉湯姆遜彩色電視機的虧損情況。施振榮非常幽默地回答:" 我剛出了一本書,裏面有當初宏基進軍美國市場的成敗案例,定價人民币 20 餘元,可以賣給 TCL10 本供研究。"
在 2001 年中國入世之前,中國的很多商品通過三來一補的形式,出口到海外,外國給什麼訂單就生產什麼,然後換回來大量外匯儲備。但出口不等于出海,中國企業真正走到海外去經營或者并購大部分是入世之後的事。
政府層面将 " 走出去 " 上升為國家策略,像海爾、TCL、華為、聯想等一批企業都更加意識到要積極參與國際競争,成為全球化企業。
張瑞敏曾説過,國門之内無名牌,只有走出國門與高手過招,才能創出真的世界名牌。
海爾也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投資設廠的企業。早在 2000 年就在美國的鐵鏽帶南卡羅來納州,投資 3000 萬美元建廠,制造冰箱,轟動一時。當地政府還把工業園區内的一條大道命名為 " 海爾大道 ",這是美國第一條以中國企業命名的道路。
盡管工廠的規模不大,但在當時受到很多質疑,曾有媒體寫了一篇文章,标題就是五個大字 " 提醒張瑞敏 "。大家普遍認為,世界家電產業正在向中國轉移時,海爾卻反其道而行,跑到了高制造成本的美國建廠,注定會失敗。
在眾多企業家裏,張瑞敏對國際化有很深刻的認知。2002 年,青島投資拍攝過一部電影叫《首席執行官》,講述中國人創業的故事,原型就是張瑞敏。首席執行官這個時髦詞匯也是張瑞敏定的,因為他發現海外企業都是 CEO 負責制。
在這個階段,家電、家具和服裝承接了發達國家產業鏈轉移的紅利,成為了中國企業出海的老三樣。
2008 年的金融危機之後掀起了第二波出海潮。随着海外資產大幅貶值,刺激了中國企業去海外買買買,冒出了大量蛇吞象的并購案例。當年三一重工花費 3.24 億歐元收購了暗戀 18 年的混凝土行業老大——普茨邁斯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雙方在一周内就達成了收購協定。
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也發生在這一大背景下,苦戀沃爾沃多年的吉利,終于在 2010 年以 18 億美元價格完成收購。
不過,麥肯錫有過一項研究,在過去二十年,全球大型的企業并購案中,取得預期效果的比例低于五成,而中國則有六成七的海外并購不成功。
盡管早期的出海磕磕絆絆,甚至經常充當冤大頭。但走出去成了過去二十年中國企業的主旋律。
李東生後來被問到早期海外并購的經歷,他用了一句非常形象的話形容:" 我們嗆了一口水,但就此學會了在大海裏遊泳。"
曾有機構做過一個調研,2021 年海外業務收入占比超過 20% 的中國企業有 36%,一年後,這個數字變成了 55%。而選擇在境外注冊實體經營的也從 44% 漲到了 51%。
任何有夢想的企業都不會輕易放棄海外的大市場。比如 OPPO 前幾年在歐洲遇到了一些專利上的麻煩,暫時退出了幾個市場,但如今 OPPO 在逐步打開局面,重新回到了歐洲。即便在诟病最多的印度市場,一眾國產手機品牌也依然在堅守。
而出海與 AI 一樣,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的大勢所趨。從老三樣到新三樣、出海四小龍,中國企業的出海已經不再局限于產品的出口,而是全價值鏈的出海,甚至誕生了一批生而全球的企業。
2004 年聖誕節,美國人薩拉發現,她的家裏被各種中國制造的商品包圍了,其中 39 件聖誕禮物," 中國制造 " 占了 25 件。
她決定搞一個行為藝術:帶全家嘗試過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後來她把這個事寫成了一本書,叫《離開 " 中國制造 " 的一年》,轟動一時。
在這本書裏有很多有趣的個體體驗,比如為了給 4 歲的兒子買一雙鞋子,跑遍了當地的商店,總是沒有稱心如意的東西。後來她得出了一個結論:在把中國推出我們的生活時,我卻得到了一個中國已經深入我們生活之中的結論。
憑借着廉價勞動力和中國人民的吃苦耐勞,物美價廉的商品賣到了全球各個角落。尤其在加入 WTO 之後,中國享受到了融入世界的紅利,中國制造開始遍布全球。
IBM 亞洲區副總裁曾感慨:" 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全球将會有 70% 的電腦產品缺貨。" 日本人第一次提到,中國已成為 " 世界的工廠 "。彩色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摩托車等中國制造的產品,均已在世界市場占有份額中名列第一。
但在世界工廠的另一面,中國企業的出口或者出海一直還處于微笑曲線的底部,賺得都是費力不讨好的辛苦錢。當時,曾有機構做過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公司 " 的調查,得到的四個關鍵詞是:便宜、劣質、海量和仿冒。
摩托車的出海就是個典型。現在走在越南、印尼的街上,滿大街都是日本摩托車,但在 20 多年前,這裏一度是中國摩托車的天下。
2005 年前後,光越南就有 70 多個中國摩托車品牌在競争,而厮殺的手段就是打價格戰,零售價格從最初的 800 美元,一直下滑到 170 美元,比國内還賣得便宜。最慘的時候,一輛摩托車只有 30 元人民币利潤。
力帆董事長曾跟媒體訴苦,中國摩托車的價格大體是 1 公斤 4 美元,還包括運輸和保險費用。國内一家央媒報道了這件事,起了個非常直接了當的标題:自相殘殺,中國摩托越南賣廢鐵價。
家電一直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先鋒隊,電視、冰箱、洗衣機的出口量一直都是遙遙領先。2023 年,美的、海爾、格力、格蘭仕、海信、TCL 合計產量占全球家電零售量的 39%。
但有一個尴尬的數字是,這些企業自有品牌在海外的市占率合計只有 10% 左右。這意味着,很多家電企業的海外收入還是以代工為主,沒品牌溢價,只能賺一些產業鏈制造的錢。比如創維在 2023 年的出口收入中,有 90% 是 ODM,10% 是自有品牌。有意思的是,創維在 2015 年的自有品牌占比就達到了 20%。過去近十年裏,創維自有品牌反而越來越弱了。
汽車業也面臨類似的窘境。
中國汽車在 2023 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但國内 18 家上市車企,僅有 12 家實現盈利,淨利潤加起來不超過 900 億元,盈利最高的比亞迪,一年也才賺了 300 多億元。
而日本豐田一家的利潤在 2023 年就達到了 2492 億元。難怪奇瑞的尹同躍在行業會議上疾呼:" 很多外國同行批評我們有很多違反商業規律的現象,希望這個時期早點過去。做企業還是要造血,不然很難走遠。"
光伏也很典型。中國企業憑借勞動力優勢,產品大量出口歐美市場。光伏在當時成了發家致富的最瘋狂賽道。英利的苗連生成了河北首富,賽維的彭小峰成了江西首富,而施正榮更是成為了中國首富。
但泡沫很快被戳破。光伏產業當時的特點是三頭在外,原材料、技術和市場都極度依賴國外供應,而随着 2012 年歐美陸續對中國的光伏產業實行 " 雙反 " 調查,這些依賴海外核心元器件的首富們很快隕落,從首富變成了首負。
早在十年前,德勤全球副首席執行官德克森就説,中國制造業低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應逐漸從低端制造業走出來,擺脱來料加工的生產模式,不斷更新并參與到設計、包裝以及市場等高技術含量的過程當中。
如今,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扮演的角色正在發生改變。
比如光伏組件產量已連續 10 多年位居全球首位,電池片、組件等產量產能的全球占比均達 80% 以上。更關鍵的是,中國光伏產業克服了材料上的瓶頸,在多晶硅和單晶硅上打破了外國的壟斷。
而全球裝車量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中,中國企業占了 6 個席位。寧德時代、億緯锂能、國軒高科等锂電池廠商也加速在海外投資建廠。和以前的以資本或者市場換技術不同,動力電池廠商不再是大而不強。比如寧德時代與歐美車企合作時,寧德時代是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持的廠商。
忽從夢中驚坐起,列強竟是我自己。
而在家電行業,諸如海爾、格力等品牌其實一開始就在重視自有品牌的創建。比如海爾很早提出過一個打法叫 " 三融一創 ",當地融資,當地融智,當地融文化,然後創立一個當地消費者認同的世界品牌。而在 20 年前,國内提出 " 走出去 " 戰略時,張瑞敏就提到要把走出去,變成走出去、走進去和走上去。
2024 年上半年,格力產品覆蓋全球 190 多個國家和地區,自主品牌占出口銷售總額近 70%。董明珠説,格力的出口過去依靠貼牌,現在格力出口的基本都是自己的產品。還有科沃斯、追覓等一批新興品牌開始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
2016 年,復星收購了一家德國私人銀行,當地團隊精心籌備了一場晚會。晚會現場出現了中國企業特别喜歡搞的舞獅節目,但郭廣昌滿臉不悦,他當着一眾大佬的面發火:以後復星所有的活動裏不許有舞獅。
他覺得舞獅太中國,容易給外國人留下這就是中國的刻板印象,反而不好融入當地文化。
怎麼融入本地、服務本地是所有出海企業都會提到的話題。但過程踩了很多坑,尤其是作為勤勞内卷的東亞人民,做事風格和很多地方都格格不入。
海爾在美國建廠後,一開始也學習國内在車間張貼勞模肖像,結果發現社會主義這一套在資本主義不管用,後來幹脆改為獲獎工人發購物券,深受歡迎。
另外,海爾工廠每天要開班前會,表現不好的工人要站在一個大腳印上接受批評,這一套也做法讓美國人難以接受,覺得有損員工尊嚴。後來,海爾在美國就把這項制度改為了,表現好的站到大腳印裏接受表揚。
華為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典範,但在華為走出去的二十多年裏,也曾遭遇過跨文化帶來的管理挑戰。
2006 年,華為海外發生過兩起因為文化衝突而引起的集體性事件,其中一起是在伊斯蘭國家,中方員工拍了一下本地員工的身體,本意是要鼓勵,結果卻被對方認為有同性戀傾向,要投訴開除他。另一起發生在歐洲,當時中方人員轉發了關于當地工程師違反規則的通報,裏面包含了該員工的個人信息,被認為是侵犯了人權。
強勢的工會組織也讓中國企業非常頭疼。在奧巴馬和奈飛投資拍攝的紀錄片《美國工廠》裏,福耀玻璃接手了通用在美國鐵鏽地帶的一處工廠,用于生產汽車玻璃。面對工會,曹德旺直截了當地説:我是很明确的态度,工會進來,我關門不做了。
最知名的案例發生在 2004 年,上汽溢價收購了韓國雙龍汽車,這是第一樁中國汽車的跨國并購案,希望資本和市場換技術。結果遭到了當地工會強烈的抗議,以失敗而告終。
李東生應該感觸也很深。TCL 收購湯姆遜之後,想裁掉 30 人,結果半年後,在工會的阻撓下,不但人沒少,最後還多了幾個人。
除了強勢的工會,國内司空見慣的 996,在海外很多國家都無法被接受。比如年輕的墨西哥女工抱怨工作時間過長、休息時間太少," 連上廁所都需要請示。" 但大家對文化差異的認識卻有很大的偏差。曾有學者對一帶一路沿線的 18 個國家的中企進行了調查,中企管理者認為,勞資糾紛的原因在于,勞動者喜歡尋求工會解決問題。而當地員工則認為是中資企業未給予當地員工足夠的關注和尊重。
海外的文化差異讓很多中國老板沒了脾氣。國内老板開會,管理層随叫随到,收購湯姆遜後,李東生去法國,下午五六點鍾打電話找管理層開會,結果一個人都找不到。法國人的工作時間短,但薪酬福利卻很高,讓很多中國企業家沒了脾氣。
而老板也不能随便畫餅,更不能罵人。霞光社的文章中提到這樣一件事。一位中資企業老板,在批評墨西哥當地員工時,攻擊了對方的身材與相貌," 還讓翻譯都翻出來給對方聽 "。後來這位老板因為此事被起訴,最終被遣返回國。
除了适應跨文化差異帶來的各種挑戰,中國出海企業也應該考慮如何給當地帶來利益和價值,而不是只求當下的利潤最大化。
正如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所言,任何一個 " 走出去 " 的企業,如果 " 走出去 " 只是對自己的企業有利或者對自己的國家有利,而不給當地帶來益處,這種 " 走出去 " 是不可持續的。
比如各國吸引外商投資,一方面出于帶動經濟考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帶動就業。所以,很多國家在引進外資時都會明确要求中國人與當地人的員工比例。像東南亞很多地方就要求,辦一個工作籤證,必須要雇傭四名本地人。
事實上,很多企業出海,雇傭本地人的比例遠高于這個比例。比如海爾美國的歷任總經理,都是在家電行業耕耘多年的美國人,從總經理到普通工人都是當地雇員。2008 年,海爾工廠所在地的領導還給張瑞敏頒發了 " 就業發展貢獻獎 "。
小米在印度的總經理馬努也是本地人,在當地有很深的人脈。通過他的牽線搭橋,雷軍見到了印度總理莫迪和财政部長,雷軍當時還給兩人每人送了一部最新款的紅米 A4,這款手機的起售價 499 元。有一説一,雷總這就有點不夠意思了。
這些本地化的動作,讓小米起初在印度的發展順風順水,小米後來也在印度建了工廠。但沒想到印度不講武德,這些年隔三差五整幺蛾子,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也别想帶回家。當然,印度的遭遇已經超出了企業自身能控制的範疇。
從成功企業過往的經驗來看,本地化依然被認為是出海走向成功的法寶。
楊元慶也説過:聯想選擇出海,不是為了征服某個市場,而是為了融入他們。在外界看來,聯想已經深刻融入了全球供應鏈。
不久前,聯想在美國搞了一場科技大會,美國科技圈有頭有臉的人物幾乎都來了,英偉達的老黃、英特爾的基辛格和 AMD 的蘇姿豐同台亮相,還促成了英特爾和 AMD 的合作,而微軟、高通和 Meta 的 CEO 雖然本人沒有現身,但都通過視頻方式出席。
能有如此号召力且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鏈的中國企業不多了。用龍永圖的話説,整合也是一種強大的生產力。但在很多國人看來,這是腰杆挺不直的表現,批評聯想是買辦、美國企業。國内公眾對聯想的這些刻板印象,直到現在也沒能完全扭轉過來。
事實上,聯想約 80% 的生產制造、70% 的研發人員、60% 的員工都在中國。但聯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講述全球化經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國内用户的情緒。
如今,楊元慶在最近的一次出海論壇上,特别強調了一個觀點,中國企業全球化一定要扎根中國。
而扎根中國與利用全球的資源和優勢發展業務并不衝突。
在最新的一場座談會上,任正非本人其實對全球化非常清醒。" 美國的技術、工具很好,為什麼不用?一定要用。華為不能用,沒辦法才自己去制造工具的。開放創新,利用别人的先進成果,才是一個企業真實的出路。"
華為的無奈,大多數企業都不用面對,但對于其他出海企業而言,如何更好地扎根當地,從最初的走出去到現在的走上去、走進去,還需要很長的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數智前線 "(ID:szqx1991),作者:遊勇,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