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體育經驗:十年高速增長,中國體育產業走出特色路,歡迎閲讀。
新華社北京 10 月 29 日電(記者林德韌、周科、季嘉東)體育產業,朝陽產業。
在中國大步邁向體育強國建設目标的進程中,中國的體育產業也經歷了長足的進步。
2014 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台,業内通常将其稱為 "46 号文 "。這份重磅檔案的發布被認為是中國體育產業開啓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自那以後,體育產業開始呈現更明顯的爆發式增長态勢。
如今,距離《意見》發布已有十年,這十年間,中國體育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獨特發展之路,呈現出一派新氣象。
對于中國體育產業的過去十年,中央财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有兩個最明顯的感受,一個是在技術、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另一個是體育產業深度融入整體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 與歐美相比,我們體育消費的絕對水平還是比較低的,這一方面對我們的體育產業發展帶來了很大挑戰,另一方面也倒逼我們創新,也就是像互聯網健身這樣的技術創新,‘體育 + ’和‘ + 體育’的組織形式創新以及基于無形資產的商業模式創新。我們的體育產業在盈利模式和增長方式上與歐美的體育產業發展路徑并不相同,其實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王裕雄説。
圖為 2014 年 7 月 2 日拍攝的體育藍皮書。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回顧《意見》發布後的這十年,國家體育總局 " 十四五 " 時期體育決策咨詢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王雪莉説:" 這十年,從學術和理論的角度,大家對于中國體育產業的一些基礎理念有了共識。比如,我們的體育產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天然就具備市場商品和公共服務產品的雙重屬性,所以全民健身的事業發展與體育產業發展具有着極其緊密的關聯性,另外,中國的體育產業在這十年的發展中與其他產業也有了充分融合。" 王雪莉説。
目前,國家統計局和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體育產業最新全國數據為 2022 年數據。截取 2014 年至 2022 年的時間段,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從 13574.71 億元上升到了 33008 億元,增加值由 4040.98 億元提升到 13092 億元,占 2022 年 GDP 比重為 1.09%,而 2014 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僅占當年 GDP 的 0.64%。
7 月 8 日,在山東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加工碳纖維自行車架。新華社記者 朱峥 攝
數量增長的背後是體育產業 " 支撐力 " 和 " 帶動力 " 的增長。無論從政策上還是實踐上,體育都已更深入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以 2023 年中國户外運動產業大會為例,該展會将論壇、展覽、展演、洽商、賽事等組合在一起,各方通力合作,文、體、旅、商、教、林、制造等多行業深度融合,政產學研全面互動,吸引了全國各地超 2 萬名業界人士和户外運動愛好者參加,為雲南省各行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3.37 億元,拉動體育及相關消費 2.56 億元,税收效應 2841.55 萬元。
安徽财經大學體育產業管理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姜同仁認為,"46 号文 " 和其他後續的體育產業相關檔案的出台,對體育產業的刺激拉動作用是符合預期的,整體是有作用的。" 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大眾參與,比如路跑,比如一些資源型的地區,如安徽皖南山地、貴州喀斯特地形、東北冰雪等等,都有了很好的發展體育產業的經驗。" 姜同仁説。
10 月 20 日,2024 天津馬拉松鳴槍開跑。本次賽事共設定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健康跑三個項目,約 3 萬名跑者參賽。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2023 年,姜同仁申報的課題《中國式現代化體育產業體系建設研究》獲批立項,他提出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訴求,加快建設适合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體育產業體系,抓緊補短板、鍛長板,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成為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達成支柱性產業預期目标的正确方向。
對于新發展階段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特點,他總結道:" 首先是經濟性,體育產業是有經濟價值的;其次是嵌入性,各類賽事、全民健身等等,都有很強的嵌入性;第三是融入性,體育屬于大文化,跟教育、文旅、康養都可以很好融合;第四是精神性,體育運動有着獨有的精神屬性,這個是其他很多行業不具備的。"
2020 年 12 月 25 日,遊客在後海村皇後灣沙灘上學習衝浪基本動作。近年來,三亞不斷推進熱帶濱海休閒度假體育旅遊,衝浪、潛水、海釣、帆船、槳板等一系列新興運動蓬勃開展,各地水上運動愛好者紛至沓來。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
十年來,中國體育用品制造加速更新,户外運動產業蓬勃發展,體育賽事經濟成效顯著;" 電子競技員 "" 運動防護師 " 等新職業成為吸納就業的新藍海,體育 "+ 旅遊 ""+ 文化 ""+ 商圈 " 等新業态成為推動消費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具有高成長性、可持續性特征的體育產業,在助力經濟動能轉換、助推高質量發展方面顯現出不可估量的能量。
展望未來的發展,王雪莉認為,體育產業的相關企業類别多、規模普遍偏小,未來應該繼續加強對體育產業市場主體的培育。另外,要增強體育產業政策的适配性,讓 " 遊戲規則 " 更加明确,讓利好產業發展的政策更有效地惠及體育產業的從業者。
2023 年 5 月 21 日,參與 2023 年環塔拉力賽的賽車疾馳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温宿縣大峽谷。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王裕雄表示:" 随着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規模在快速增長,人均體育消費支出也在快速增長,具有盈利能力的商業模式構建可能更簡單更容易一點,生意會好做一點,再加上我們繼續堅持做正确的事情,繼續開發‘體育 + ’‘ + 體育’這類的融合性產品,那麼發展的空間會特别大。另外,數字體育、虛拟體育的發展也會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堅持發揮中國式現代化的優勢,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產業實現更均衡的、穩定的、更高質量的持續高速增長,順利實現到 2035 年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階段性發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