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微軟甩出量子計算核彈!巴掌大芯片,算力将幹翻全球計算機,歡迎閲讀。
微軟 17 年重磅成果登場,發布全球首個基于拓撲量子比特的量子處理器。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 2 月 20 日報道,微軟昨夜在量子計算領網域甩出一枚重磅 " 核彈 ",正式推出Majorana 1——全球首個由拓撲核心驅動的量子處理器(QPU)。
微軟董事長兼 CEO 薩蒂亞 · 納德拉發文宣布:" 這一突破将使我們在幾年内,而不像一些人預測的那樣用幾十年,創造出一台真正有意義的量子計算機。"
這是微軟運行時間最長的研究項目之一。過去 17 年,微軟一直推進這項研究。他們已經能對迄今僅被理論化的亞原子粒子進行觀察,還可以控制它。
這為量子計算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材料和架構——可将 100 萬量子比特塞進一顆巴掌大小的單芯片。
Majorana 1 小到只有 0.01 毫米寬,已實現将 8 個拓撲量子比特放在單芯片上,未來這個芯片将能擴展至百萬級量子比特。
而世界上所有當前計算機的協同運行,都無法完成一台 100 萬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能夠完成的任務。
100 萬量子比特意味着什麼?
量子計算機可以模拟得非常精确,将解決當今世界所有計算機的綜合能力所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将微塑料分解成無害的副產品、發明自修復材料,有望徹底改變醫學、藥物研發、材料科學乃至我們對自然世界的理解。
不僅如此,量子計算機還能增強 AI 能力,推動更多前沿發現。
Majorana 1 的革命性突破在于運用了全新材料 " 拓撲導體 "(topoconductor),标志着人類向實用化量子計算邁出關鍵一步。
微軟還宣布在實用量子計算的道路上取得如下進展:
1、硬體級保護型拓撲量子比特 :結合今日 Nature 論文及 Station Q 會議披露的技術細節,微軟率先利用新型材料和設計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微型、高速、支持全數字化調控的量子比特。
2、可靠量子計算的設備路線圖:從單量子比特到實現量子糾錯的陣列結構。
3、構建世界上第一個基于拓撲量子比特的容錯原型(FTP):作為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實用規模量子計算未充分探索系統(US2QC)計劃的最終階段的一部分,微軟正在按計劃構建可擴展量子計算機的 FTP(只需數年而不是數十年)。
這些裏程碑共同标志着從科學探索向技術創新邁進的量子計算關鍵時刻,将重新定義量子旅程的下一階段如何進行。
Dwarkesh 播客節目第一時間放出對納德拉的專訪。納德拉談道,今年是微軟成立 50 周年,微軟在量子計算領網域已經研究了大約 30 年,現在有了物理學和制造技術上的突破,接下來要做的是構建第一台容錯量子計算機。
他希望用量子計算機來取代一些高性能計算,并幫助我們應對這個星球上面臨的所有挑戰。
論文指路:arxiv.org/pdf/2502.12252
01.
通往百萬量子比特的路徑:
世界上第一個拓撲導體
量子世界遵循量子力學定律,這與我們所見世界的物理定律不同。這些粒子被稱為量子比特,類似于計算機現在使用的比特,即 1 和 0。
量子比特非常敏感,極易受到來自環境的幹擾和誤差的影響,從而導致它們崩潰和信息丢失。它們的狀态也會受到測量的影響,這造成了問題,因為測量對于計算至關重要。一個固有挑戰是開發一個可以測量和控制的量子比特,同時提供保護以防止環境噪聲破壞它們。
量子比特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創建,每種方式都有優點和缺點。将近 20 年前,微軟決定采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開發拓撲量子比特。
微軟認為,這将提供更穩定的量子比特,需要更少的糾錯,從而釋放速度、尺寸和可控性優勢。
這種方法的學習曲線很陡峭,需要未知的科學和工程突破,但也是創建可擴展和可控的量子比特、能夠完成具有商業價值的工作的最有希望的途徑。
它們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只能通過磁場和超導體誘導而產生。開發合适的材料來制造奇異粒子及其相關的物質拓撲狀态的難度,是大多數量子研究都集中在其他類型的量子比特上的原因。
直到近期,微軟試圖使用的奇異粒子——馬約拉納(Majorana)粒子,才被人發現或制造出來。
這基于其團隊的最新重大成果:全球首個拓撲導體。
拓撲導體,又稱拓撲超導體,是一種特殊的材料,可以創造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态——不是固體、液體或氣體,而是拓撲狀态。
利用這種狀态可以產生更穩定的量子比特。拓撲量子比特進展的精妙之處在于,它這種量子比特速度快、體積小,并且可以數字控制,無需像目前的替代方案那樣進行權衡,具有無可比拟的擴展能力。
微軟在發表于 Nature 的一篇新論文中概述了如何創建拓撲量子比特的奇異量子特性并準确測量它們,這是實用計算的必要步驟。
論文鏈接: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445-2
這一突破需要開發一種由砷化铟(半導體)和鋁(超導體)制成的全新材料堆棧,其中大部分都是微軟逐個原子設計和制造的。
其目标是誘導出名為馬約拉納粒子的新量子粒子,并利用其獨特性質進入量子計算的下一個領網域。
當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并用磁場調節時,這些設備會形成拓撲超導納米線(nanowire),導線末端具有馬約拉納零模式(MZM)。
近一個世紀以來,這些準粒子只存在于教科書中。去年,微軟第一次觀察到馬約拉納粒子。而現在,微軟可以根據需要,在拓撲導體中創建和控制它們了。
MZM 是量子比特的構建塊,通過 " 奇偶校驗 " 存儲量子信息——導線包含偶數還是奇數個電子。
在傳統超導體中,電子結合成庫珀對并無阻力移動。任何未配對的電子都可以被檢測到,因為它的存在需要額外的能量。
拓撲導體有所不同:在這裏,一對 MZM 之間共享一個未配對的電子,使其對環境不可見。這種獨特的屬性保護了量子信息。
雖然這使得拓撲導體成為量子比特的理想候選者,但它也帶來了一個挑戰:如何讀取隐藏得如此好的量子信息?如何區分 1,000,000,000 個電子和 1,000,000,001 個電子?
微軟對這一測量挑戰的的解決方案如下:
1、通過數字開關将納米線兩端耦合至量子點(儲存電荷的微型半導體結構)。
2、這種連接提高了點保持電荷的能力。确切的增加取決于納米線的奇偶校驗。
3、用微波測量這種變化。量子點保持電荷的能力決定了微波如何從量子點反射。因此,它們會帶着納米線量子态的印記返回。
微軟設計的設備足以實現在單次測量中可靠測量,最初測量誤差率為1%,并且已有明确路徑來顯著降低這一誤差。
▲讀取拓撲量子比特的狀态
微軟的系統表現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穩定性。外部能量(例如電磁輻射)可以破壞庫珀對,產生不成對的電子,從而将量子比特的狀态從偶數變為奇數。但其結果表明這種情況很少見,平均每毫秒只發生一次。這表明包裹其處理器的屏蔽層可以有效地阻擋此類輻射。微軟正在探索進一步減少這種情況的方法。
量子計算需要設計一種專門用于實現量子計算的新物質狀态。微軟的讀出技術已經非常精确,這表明其正在利用這種奇異的物質狀态進行量子計算。
這種讀出技術實現了從根本上不同的量子計算方法,其中使用測量來執行計算。
02.
通過數字精度徹底改變量子控制,
從物理學到工程學
傳統芯片用電子完成計算。Majorana 1 芯片不使用電子,而使用馬約拉納粒子進行計算,它是半個電子。
微軟不僅能夠創建馬約拉納粒子,幫助保護量子信息免受随機幹擾,而且還可以使用微波可靠地測量它們的信息。
世界上第一個為 Majorana 1 提供動力的拓撲核心在設計上是可靠的,在硬體層面融入了抗錯誤功能,使其更加穩定。
具有商業重要性的應用,需對 100 萬量子比特進行數萬億次運算。而當前的方法依賴于對每個量子比特進行精細調整的模拟控制,這超出了現有方法的承受範圍。
傳統量子計算以精确的角度旋轉量子态,需要為每個量子位定制復雜的模拟控制信号。這使量子糾錯 (QEC)變得復雜,因為量子糾錯必須依靠這些同樣敏感的操作來檢測和糾正錯誤。
馬約拉納粒子隐藏了量子信息,使其更加可靠,但也更難測量。微軟團隊的新測量方法非常精确,可以檢測到超導導線中十億個電子和十億個電子之間的差異——這告訴計算機量子比特處于什麼狀态,并構成量子計算的基礎。
具體而言,微軟基于測量的方法完全通過由連接和斷開量子點與納米線的簡單數字脈衝激活的測量來執行誤差校正。這種數字控制,使得管理實際應用所需的大量量子比特變得切實可行,重新定義并大大簡化了量子計算的工作原理。
測量可以通過電壓脈衝來開啓和關閉,就像輕按電燈開關一樣,而不必為每個單獨的量子比特微調刻度盤。這種更簡單的測量方法可以實現數字控制,從而簡化了量子計算過程和構建可擴展機器的物理要求。
微軟的拓撲量子比特還因其尺寸而比其他量子比特更具優勢。
據研究人員分享,即便是如此微小的量子比特,也存在一個 " 适中 " 區網域,太小的量子比特很難運行控制線,而太大的量子比特則需要一台巨大的機器。為這些類型的量子比特添加個性化控制技術将需要建造一台不切實際的計算機,其大小相當于一個飛機庫或足球場。
Majorana 1 是微軟的量子芯片,包含量子比特和周圍的控制電子設備,小到可以握在手掌中,并能整齊地裝入量子計算機中,而量子計算機可輕松部署在微軟 Azure 數據中心内。
目前 Majorana 1 已經擁有 8 個拓撲量子比特。
通過展示核心構建模塊——在 MZM 中編碼、受拓撲保護并通過測量處理的量子信息,微軟稱他們已準備好從物理突破轉向實際應用。
微軟的拓撲量子比特架構将鋁納米線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 H。每個 H 有 4 個可控的馬約拉納粒子,構成一個量子比特。這些 H 也可以連接起來,像許多瓷磚一樣分布在芯片上。
下一步是圍繞單量子比特設備(稱為 Tetron)構建可擴展架構。在 Station Q 會議上,微軟分享了演示此量子比特基本操作的數據。一項基本操作(測量 Tetron 中拓撲納米線之一的奇偶性)使用了微軟在 Nature 論文中描述的相同技術。
▲實現容錯量子計算的路線圖
圖中第一幅圖展示了一個單量子比特設備。tetron 由兩條平行拓撲線(藍色)組成,兩端各有一個 MZM(橙色點),由一條垂直的平凡超導導線(淺藍色)連接。
第二幅圖展示了一個支持基于測量的編織轉換的雙量子比特設備。第三幅圖顯示了一個 4×2 tetron 陣列,支持在兩個邏輯量子比特上進行量子錯誤檢測演示。這些演示建立在量子糾錯的基礎上,如右圖所示的設備(27×13 tetron 陣列)。
另一個關鍵操作是将量子比特置于奇偶校驗态的疊加中。這也是通過對量子點進行微波反射測量來實現的,但測量配置不同,微軟将第一個量子點與納米線分離,并将另一個點連接到設備一端的兩條納米線上。通過執行這兩個正交的泡利測量 Z 和 X,微軟展示了基于測量的控制,這是開啓其路線圖下一步的關鍵裏程碑。
微軟路線圖現在系統地指向可擴展的 QEC。下一步将涉及 4×2 四量子陣列。他們将首先使用一個雙量子比特子集來演示糾纏和基于測量的編織變換,然後将使用整個 8 量子比特陣列在 2 個邏輯量子比特上實現量子誤差檢測。
拓撲量子比特的内置錯誤保護簡化了 QEC。此外,與之前的先進方法相比,其自定義 QEC 代碼将開銷減少到大約1/10。
這種大幅減少意味着其可擴展系統可以用更少的物理量子比特構建,并有可能以更快的時鍾速度運行。
量子芯片不能單獨工作。它存在于一個生态系統中。這個生态系統具有控制邏輯、一個将量子比特保持在比外太空低得多的温度的稀釋制冷機,還有一個可以與 AI 和傳統計算機集成的軟體棧。所有這些部件都是完全在内部構建或修改的。
繼續完善這些流程并讓所有元素以更快的規模協同工作将需要更多年的工程工作。但微軟稱,許多艱難的科學和工程挑戰現在已經得到解決。
03.
已進入 DAPRA 嚴格基準測試最終階段
除了制造自己的量子硬體之外,微軟還與 Quantinuum 和 Atom Computing 合作,利用當今的量子比特取得科學和工程突破,包括去年宣布推出業界首台可靠的量子計算機。
這些類型的機器為開發量子技能、構建混合應用程式和推動新發現提供了重要的機會,特别是當 AI 與由大量可靠量子比特驅動的新量子系統相結合時。
如今,Azure Quantum 提供了一套集成解決方案,使客户能夠利用 Azure 中領先的 AI、高性能計算和量子平台來推進科學發現。
美國 DARPA 已選定微軟作為兩家進入其嚴格基準測試計劃最終階段的公司之一,該計劃名為實用級量子計算未開發系統(US2QC),是 DARPA 大型量子基準測試計劃(QBI)的組成部分之一。微軟認為這是對其構建具有拓撲量子比特容錯量子計算機路線圖的認可。
DARPA 的 US2QC 計劃及其更廣泛的量子基準測試計劃代表了一種嚴格的方法來評估量子系統,這些系統可以解決超出傳統計算機能力的問題。
此前,DARPA 評估微軟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内構建出實用級量子計算機,因此選擇了微軟進行早期階段的研究。随後,DARPA 評估了微軟量子團隊的容錯量子計算機架構設計和工程計劃。經仔細分析,DARPA 和微軟籤署了一項協定,開始該項目的最後階段。
在此階段,微軟計劃在數年内(而不是數十年内)構建基于拓撲量子位的容錯原型,這是邁向實用級量子計算的關鍵加速步驟。
這将實現一種能提供 100 萬個或更多量子比特并實現數萬億次快速可靠操作的量子架構。
它們可以使用量子力學以驚人的精度在數學上描繪自然界的行為方式,從化學反應到分子相互作用和酶能量。
百萬級量子比特機器應該能夠解決化學、材料科學和其他行業中某些類型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當今的傳統計算機無法準确計算的。
例如,它們可以幫助解決材料為何會遭受腐蝕或開裂的化學難題。這可能導致自修復材料出現,用于修復橋梁或飛機部件的裂縫、破碎的手機螢幕或刮傷的車門。
由于塑料種類繁多,目前還無法找到一種可以分解塑料的萬能催化劑——這對于清理微塑料或解決碳污染尤為重要。量子計算可以計算此類催化劑的性質,将污染物分解成有價值的副產品或首先開發無毒替代品。
酶是一種生物催化劑,由于只有量子計算才能提供對其行為的精确計算,酶可以更有效地應用于醫療保健和農業。這可能會帶來突破性進展,幫助消除全球飢餓:提高土壤肥力以提高產量或促進惡劣氣候條件下糧食的可持續生長。
研究人員説,讓材料正确堆疊以產生物質的拓撲狀态是最困難的部分之一。微軟的拓撲導體不是由硅制成,而是由砷化铟制成,這種材料目前用于紅外探測器等應用,具有特殊性質。半導體與超導性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混合物。
理解這些材料非常困難,有了可擴展的量子計算機,人們将能夠預測具有更好性能的材料,進而能夠構建下一代超越規模的量子計算機。
最重要的是,量子計算可以讓工程師、科學家、公司和其他人員第一次就設計出正确的產品——這将為從醫療健康到產品開發等各個領網域帶來變革。
量子計算的強大功能與 AI 工具相結合,可以讓人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他們想要創造什麼樣的新材料或分子,并立即得到可行的答案——無需猜測或多年的反復試驗。
" 任何制造任何東西的公司都可以在第一次就設計出完美的產品。它會給你答案," 微軟技術研究員説," 量子計算機教會 AI 自然語言,這樣 AI 就可以告訴你想要制造什麼的配方。"
04.
結語:百萬量子比特開啓未來之門,
将推動材料科學革新
18 個月前,微軟制定了量子超算路線圖。今天,微軟已經實現第二階段的目标——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拓撲量子比特。微軟已經在一顆設計為容納 100 萬個量子比特的芯片上集成了 8 個拓撲量子比特。
百萬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不僅僅是一個裏程碑,更是解決世界上一些最困難問題的途徑。
即使是當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準确預測決定未來必不可少的材料特性的量子過程。但這種規模的量子計算可以帶來創新,例如修復橋梁裂縫的自修復材料、可持續農業和更安全的化學發現。
今天需要耗資數十億美元進行的詳盡實驗探索,可以用量子計算機取而代之。
微軟通往實用量子計算的路徑很清晰,基礎技術已得到驗證。微軟相信其架構是可擴展的,他們正不懈朝着目标前進——建造一台能夠推動科學發現并解決重要問題的量子機器。
我們正處于量子時代的開端,而 Majorana 1 只是個開始。